第913章共討國賊

吳三桂吞併了盤踞洛陽一帶的殘清勢力,獲得十餘萬清軍俘虜。

這使得周國的兵力,從三十餘萬,增長到四十多萬,勢力一下大增。

吳三桂在洛陽,對於耿仲明、尚可喜、滿達海、勒克德渾得人的兵馬進行整編,而後便意圖奪取徐州,席捲整個北方。

爲了爭取時間,說是對清軍進行整編,其實吳三桂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只是給了降軍番號和編制,兵馬依舊由各人統領。

這樣能幹保證清軍的戰力,避免動盪,使得十餘萬降軍,立刻就能爲周國所用。

當然,這樣一來,也有隱患,便是周國對降軍的控制力不強。

不過,眼下時間緊張,只能做一些取捨。

周國在政治上,恢復漢族統治,不過在軍事上,除了擁有漢人組成的禁軍之外,還保留了滿清的八旗制度,以便統治蒙古、葉爾羌、滿洲等部落的藩兵。

吳三桂在收復河套,出征西域的過程,爲了籠絡投降的胡人,便將大批蒙古人、葉爾羌人,編入了周國八旗中。

有這套制度在,雖說沒有完全掌控降軍,但是吳三桂相信降軍也不會輕易背叛周國。

這時吳三桂整頓兵馬,周國在洛陽之兵,以達二十萬,足以震撼天下。

此時,周國軍略已定,吳三桂決定發兵。

趙銘主力在江南,山東、河北之地新佔,人心不附,周國豈能放棄這樣的誘惑。

洪承疇遂即進言,“大王征伐趙賊,當數趙賊之惡,傳檄天下,而後發兵討伐,方名正言順。”

雖說眼下週國興兵,目的在於擴張自身實力,但是自古征戰,還是要講個師出有名,誰代表正義。

雖說有時候正不正義,其實沒什麼作用,但是佔據道德制高點,無疑能獲得一定的加持,還有比原本更多的支持和同情。

吳三桂深以爲然,耿仲明等人也道:“大王不畏權奸,討漢賊以匡扶漢室,可謂名正言順,天下必然響應!”

幾人都是厚顏之人,已經將曾經的經歷,拋於身後,當做沒發生過一般,要從頭開始,以匡扶正義自居了。

吳三桂大喜,遂即令洪承疇作檄文一篇,傳檄天下。

九月初一,吳三桂集大軍於洛陽東郊,設祭壇告祭天地,自稱周王領興明討賊大將軍,發佈討趙檄文。

興明討賊大將軍,告天下軍民,曰:昔日秦時,王室衰弱,趙高執柄,專制於朝,指鹿爲馬,時人莫敢正言,強秦終二世而亡。及漢,呂后專制,牝雞司晨,以呂代劉,屠戮功臣,擅殺宗室,開外戚專權之先河,使天下心寒,至漢室將危,幸齊王劉襄發難於外,陳平、周勃響應於內,劉氏諸王,遂羣起而殺諸呂,方有文景之治,漢武大略。前漢末年,天下又出王莽,謙恭卑讓,迷惑天下,及其竊位南面,終使天下大亂。

本朝趙銘者,無父無母無兄無娣,出身微末。

昔日清軍南侵之際,不思抗擊,反竊舟山,戮忠臣,兼併義師,爲其之果。

襄宗皇帝抗清之時,不擊虜,反而師走南洋,違背國策,傷農重商,掘取海貿之利以自肥,使黎庶逐利,禮崩樂壞。

待,襄宗駕崩,滿洲勢微,又以忠義之姿,竊據神器,專橫跋扈,排除異己,而後揮師北進,竊據朝廷抗虜果實,終廢立皇帝,專制於朝。

故有,舟山黃斌卿,虜至不降,爲趙銘所戮。

福建南安人鄭彩,反清擁明,爲趙銘所殺。

富平王張名振,招集義師,力圖恢復,抗清爲國之名,天下共知,卻身首異處。

大學士張煌言,直言正色,論不阿諂,流放萬里,生死不知。

凡此種種,數不勝數。

是以趙賊名爲大明攝政,實爲漢之國賊。

此賊未成勢時,有王莽之謙恭,竊據大權之後,恣行兇忒,殘賢害善,有趙構之惡,擅行廢立,意圖以趙代朱,有呂雉之亂。

若天下落入此賊之手,則大明有秦亡之禍,王莽之亂,呂后之害,三百年基業,毀於一旦矣。

嗚呼,值此天下淪亡之秋,忠義之士豈能坐視耶?

今日太上皇起於南京,爲賊所困,周王遼東將門,大明石柱,世受皇恩,得南京詔書,豈容趙賊胡作非爲,欺凌宗室。

既日,周王自領興明討賊大將軍,攜川、陝、晉、豫之衆,大兵百萬,直驅南京。

檄文所到州郡,封疆之臣,領兵之將,當各整義兵,共討國賊,並匡社稷。

天下豪傑,有誅國賊,而得其首者,封萬戶候,賞萬金,國賊麾下部曲裨將,有舉義討賊者,則前過不問。

國朝有難,七尺男兒,共舉大義,舉世討之。

三百年朱明天下,忠臣不死,豈曰姓趙?

今日傳檄天下,鹹使知聞。

洪承疇一篇檄文,寫得大氣恢宏,顛倒黑白,吳三桂甚爲滿意,下令傳抄千份,各處張貼,遂即大起馬步大軍二十萬,號稱百萬之衆,救援南京。

一時間,天下震動。

數日後,檄文傳至南京。

此時,趙銘正圍困朱以海,帳簾忽被挑起。

胡爲宗大步走進帳來,行禮道:“殿下,河南急報!”

趙銘正看着地圖,聞語擡起頭來,沉聲道:“洛陽被吳三桂吞下呢?這狗賊,前次竊據關中,摘了孤王多年抗清之果實。這次孤滅了阿濟格,他又摘了洛陽,着實可恨!”

胡爲宗低聲道:“吳三桂確已吞了洛陽,並且於洛陽起兵,發佈檄文,要征討殿下!”

趙銘聞語,冷笑一聲,“吳三桂還寫來檄文?”

胡爲宗遂即將一份佈告呈上,“殿下觀之,切勿動怒!不過奸賊顛倒黑白,肆意污衊之語!”

趙銘皺起眉頭,展開觀看,只掃視一眼,便勃然大怒,怒不可遏。

趙銘氣得渾身發抖,破口大罵,“這是何人所書?”

胡爲宗道:“據說是洪承疇嘔心瀝血之作。”

趙銘聞語被氣得發笑,“洪賊有何臉面,書此檄文,孤定親手戮了此賊,方解心頭之恨!”

第337章臉上無光第962章又沒錢了第582章踊躍應募第397章戰火再起第629章驚聞噩耗第876章又吹一遍江北之戰第302章百姓苦第145章風氣湖廣第681章死裡逃生第七十章火頭營一小兵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207章返回舟山第四十二章趙博安欲學武藝第1006章關中危機第560章負氣撤軍第213章兄弟們是誰的兵第429章衝擊車陣第一零六章分頭行動第452章變相科舉第547章必殺趙雜毛第857章關中細作第131章兩軍對壘第916章回師南京第1059章三國同盟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536章進攻兇猛第886章再議攻城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849章併購錢氏織業第766章漢軍撤兵第729章鄭成功參戰第1084章西歐大同盟第241章旅順第124章趙博安一入長江第730章羣雄逐鹿第946章合冰了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157章借刀殺人第310章多鐸病危第614章安撫華僑第326章說服德川家上第一章煉獄模式第974章姓李的什麼來頭第450章聖旨到來第437章鬧餉第497章瀋陽東陵第517章密議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618章臼炮轟擊第二十章江南鼎沸第372章擊潰土國寶第765章龍城飛將第190章三路突進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697章清軍撤軍第888章緩兵之計第911章王爺降了吧第九十三章回援江防第139章鄭芝龍會見清使第697章清軍撤軍第443章收拾殘局第321章爭奪定價權第331章軍火生意第484章隔間對持第606章廢立國儲第829章國有企業第706章滿清內訌第985章抵達瀋陽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807章後院起火第695章淮江酒肆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872章席捲山東第116章邊境衝突第七十五章馬士英的堅持第668章擇主而事第318章臺灣新政第311章恢復海貿第197章必須打的理由第七十四章亂世相逢第158章小趙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第365章十萬雄師氣吞吳第846章回購拉昇第196章追至城下第276章鄭芝龍入福州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238章攻佔大沽口第184章三路合擊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362章水漫杭城第258章準備就緒第554章援軍出現第132章步軍大戰第617章尋求議和第六章僥倖逃離第702章政變中第262章擊潰西班牙人下
第337章臉上無光第962章又沒錢了第582章踊躍應募第397章戰火再起第629章驚聞噩耗第876章又吹一遍江北之戰第302章百姓苦第145章風氣湖廣第681章死裡逃生第七十章火頭營一小兵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207章返回舟山第四十二章趙博安欲學武藝第1006章關中危機第560章負氣撤軍第213章兄弟們是誰的兵第429章衝擊車陣第一零六章分頭行動第452章變相科舉第547章必殺趙雜毛第857章關中細作第131章兩軍對壘第916章回師南京第1059章三國同盟第1019章絕望衝鋒第536章進攻兇猛第886章再議攻城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849章併購錢氏織業第766章漢軍撤兵第729章鄭成功參戰第1084章西歐大同盟第241章旅順第124章趙博安一入長江第730章羣雄逐鹿第946章合冰了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157章借刀殺人第310章多鐸病危第614章安撫華僑第326章說服德川家上第一章煉獄模式第974章姓李的什麼來頭第450章聖旨到來第437章鬧餉第497章瀋陽東陵第517章密議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618章臼炮轟擊第二十章江南鼎沸第372章擊潰土國寶第765章龍城飛將第190章三路突進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697章清軍撤軍第888章緩兵之計第911章王爺降了吧第九十三章回援江防第139章鄭芝龍會見清使第697章清軍撤軍第443章收拾殘局第321章爭奪定價權第331章軍火生意第484章隔間對持第606章廢立國儲第829章國有企業第706章滿清內訌第985章抵達瀋陽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807章後院起火第695章淮江酒肆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872章席捲山東第116章邊境衝突第七十五章馬士英的堅持第668章擇主而事第318章臺灣新政第311章恢復海貿第197章必須打的理由第七十四章亂世相逢第158章小趙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第365章十萬雄師氣吞吳第846章回購拉昇第196章追至城下第276章鄭芝龍入福州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238章攻佔大沽口第184章三路合擊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362章水漫杭城第258章準備就緒第554章援軍出現第132章步軍大戰第617章尋求議和第六章僥倖逃離第702章政變中第262章擊潰西班牙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