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局勢緊張

且說高順,此時已經告別妻兒進駐盧奴城外的郡兵大營。中山國的郡兵大營是高順親自率部所建,佔地數千畝,可同時容下五萬名士卒駐紮。

此時,夕陽西下,春日裡的暮色升騰。

中軍大帳裡,高順跪坐在主案之後,黃蓋、太史慈、沮授和荀攸等一干文武將士,跪坐在大帳兩列。高順臉色嚴峻,揚了揚手中的一頁高郎紙,緩緩道:“諸君!今日是二月十六日,太平道信徒聚衆叛亂,已經攻下了癭陶縣城!”

“喔…”大帳裡,衆人聞聽此消息後,皆臉色一變甚是驚訝。

“太平道信徒頭裹黃巾,身穿黃色戰衣,姑且稱之爲‘黃巾叛賊’!他們在賊酋張角的率領下半日即克癭陶城,卻也是一支勁旅不可小覷。諸君請暢所欲言,商量我中山國該如何處置?”高順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

太史慈最年輕,已經官居千石大員。他害怕別人說自己是走裙帶關係走上高位的,因而總是積極請戰以求立功。這一次,他也不例外,開口說道:“都尉!已卑下來看,我中山國郡兵該主動出擊鉅鹿郡,剿滅叛賊!不過,這還是要得到雒陽中樞的同意纔可!”

衆人皆同意此觀點,知道萌芽中的敵人最易剿滅。可是,按照《漢律》:郡兵和郡守是不能出境作戰的。一時間,衆人也沒什麼好辦法。

荀攸見大家說得都差不多,因而總結性的說了一句:“都尉!律法所求,我等自然要遵守。但是,我中山國應該做好防守的準備,以備不測。另外,卑下提議,中山國的春耕不能停下。否則,秋收後會有內亂!”

聞言,衆人也同意此事。因而,高順開始發佈命令:太史慈率部北上防守中山國與幽州接壤處;黃蓋率部東進,防守河間國來訪之敵人;沮授部立即西進,抵擋常山國可能來犯賊人;而魏續部的任務最重,立即啓程南下,阻擋鉅鹿郡和安平國的敵人。

衆人接令後皆立刻離去,整理部曲和裝備,準備發兵邊境。與此同時,高順任命荀彧爲參軍記室,率領陳震和胡昭兩名屬下,負責整個大軍的後勤事宜;趙雲、陳到和鮮于銀等人,立即開始整編中山學院裡年長的學子,準備隨時聽候徵召。

一時間,整個盧奴城裡氣氛緊張了起來。不過,中山國的農人們卻沒受影響,還是農田裡勞作,平整土地和播種下小麥的種子。

幾日後,臧旻巡查一圈回來,總算忙完了中山國的春耕大事。高順和他秘密交談一番後,把毛階、崔琰和滿寵等人徵召至都尉府效力,又把公孫方和宋階等人介紹到臧旻麾下聽命。毛階、崔琰和滿寵三人被高順任命爲典軍軍候,專門督查郡兵和將領軍紀。

鍾繇是和臧旻同日而歸的。他卻率部押回了三千多位男女老少。這些人都是中山國一些大族的族人。他們對高順心存不滿,暗中一直和太平道有聯繫。開春以來,他們一直在中國境內的縣府門牆上寫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等標語。

高順見此卻沒阻止,卻一直暗中派人調查此事。幾日前,張角舉旗叛亂,這些人頓時被高順以謀反的罪名抓捕。和太平道有聯繫的那些大家族,因此而部曲被奪,田地被高順平分給無田農人。

中山國的秩序,因爲此事而更加平靜。黔首農人皆安心在農田裡勞作,他們把自己的安危交給了高順。

……

與此同時,帝國的局勢卻突然變得嚴峻起來。

荊州南陽郡,逃逸多年不見的張曼成突然率領三萬精兵攻打宛縣縣城。因爲南陽太守褚貢貪污營私,把南陽郡搞得烏煙瘴氣,大量農人又失去了農田。因此,那些經高順訓練過的鄉卒都聚攏到張曼城的身旁。

有了衆鄉卒的幫助,張曼成也是一日便攻克宛縣縣城。龐德公等人見此,便領着一干南陽學院的學子退出了宛縣城。張曼成本想把南陽學院燒燬,可是一干鄉卒不同意,甚至還引發叛亂。因此,他才作罷。

幽州的情況也差不多,太平道信徒戰卒在渠帥程遠志和鄧茂的率領下,正在圍攻薊縣城。潁川郡、陳國、汝南郡、平原國、東郡……等等,太平道的信徒戰卒攻勢正盛。

冀州是太平道的大本營,情況就更加惡劣了。張角坐鎮癭陶縣城指揮張樑和張寶作戰,太平道信徒戰卒已經成軍,農人稱之爲“黃巾軍”。他們攻陷清河國和安平國,俘虜了甘陵王和安平王。

幾日之內,中山國的周圍突然變色,都變成了黃巾軍的勢力範圍。中山國被黃巾軍包圍了,情況不容樂觀。

……

這些消息傳到雒陽中樞後,皇宮裡的那幫中常侍都嚇呆了:帝國若是被黃巾軍推翻,他們的榮華富貴也就成了泡影。

就在這時,虎賁郎將左原、侍中盧植、騎都尉曹操、宗正劉焉…等等,一干良臣紛紛上表,求中樞拜河南尹何進爲大將軍。這一切,當然是高順暗中在推動操作。

中涓諸位中常侍此時也六神無主。張讓和何進私下達成交易後,說服諸位中常侍,力推何進上位。

一日後,何進晉升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軍士屯於雒陽城外的都亭,整頓軍卒,鎮守京師。他在函谷關、大谷關、廣成關、伊闕關、轘轅關、旋門關、孟津關和小孟津關等八關設置都尉駐防,把雒陽城掌控於手心之中。

何進得利後,自然要回饋衆人。他上表中樞:遷皇甫嵩爲左中郎將、朱儁爲右中郎將、盧植爲北中郎將和高順爲平難中郎將。讓四位中郎將持節出征,平定黃巾軍逆賊。其他三人,中涓倒是沒有異義,只有高順的任命出現了問題。

盧植就任北中郎將後,又上表中樞說:“高德厚此人年幼,恐難擔當此重任!”

左原獲悉此事後,再次上表:“高都尉將萬兵破鮮卑奴十幾萬,斬殺三萬鮮卑,帝國怕是無人可及!遠勝那些口若懸河者,或屍餐素位者……”因此,左原與盧植也交惡。

高順的職位還未定論,中常侍呂強和左中郎將皇甫嵩同時上表,要求解除黨禁。中涓諸位中常侍此時已經慌亂,自然應允此策。何進見渾水摸魚成功,又開始大肆提拔黨人充當大將軍府的掾屬,以抗皇宮裡的一幫中涓。

一時間,雒陽城中的政治局勢亂成一團。有心落子的棋手,紛紛派棋子下水試探一二。爭論不久後,十常侍還是尊重大將軍何進的意見,晉升高順爲平難中郎將,招募幷州突騎,持節平定黃巾亂賊。

第七章 偶遇曹操第五章 張寶撤軍第八章 攻勢如潮(3/5)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枹罕第六十一章 田陽起義第三章 解圍楨林(3/5)第四十一章 崔琰追隨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榆中第二十章 爲勢所逼第一百二十二章 兄弟相殘第二章 掃清內奸第三十九章 迎頭一擊第四十一章 先滅一路第132章 混亂交戰第四十三章 一路伏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中亂攻第六十五章 平定黃巾(5/5)第四十六章 伯珪求情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枹罕第一百一十七章 逼迫二賊第十八章 美姬對歌第三十九章 臧旻相召第十三章 高順大婚第四十五章 佈局幷州(5/5)第一百零四章 龐德立功第十四章 母馬產人第十二章 渡河之戰(2/5)第四十五章 拼命死戰第十五章 居延大戰(5/5)第三十五章 戰野牛原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死反撲第十六章 典韋惹禍(1/5)第一百三十四章 各有算計第三十四章 蔓成逃逸第十一章 一觸即發(1/5)第十七章 四面埋伏(2/5)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中亂攻第六十三章 車騎將軍(3/5)第二十九章 大軍來援第四十二章 縱馬北擊第七十九章 勾心鬥角第四十九章 許褚稱臣(4/5)第五十三章 韓忠末日(3/5)第二十七章 人有雙頭第二十二章 捲入旋渦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枹罕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枹罕第十七章 招募勇士第十九章 破門捕盜第三十三章 北伐序幕第五十五章 兵指江夏(5/5)第十二章 敵蹤再現第八十四章 衆生平等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向突擊第七十八章 氣運之戰第十九章 李泜造反(4/5)第七十七章 興漢之戰第三十三章 韓當立功第一百五十三章 鮮卑族滅第一百二十四章 圍攻惡奴第五十九章 血腥兼併第十三章 波浪戰術(3/5)第二十六章 分頭南下第五十章 騫曼逃竄第十七章 四面埋伏(2/5)第二章 推官絕薦第一百一十五章 畫上句號第三十五章 南下歸途第五十五章 夜襲敵軍第三十章 臨淄解圍第四十一章 帝國尊嚴第二十七章 人有雙頭第三十六章 南北夾擊第十二章 汾酒出世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中亂攻第三十九章 敵軍來襲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順發飆第三十九章 臧旻相召第二十四章 西路突進第一章 邊境鄙民第八章 姍姍來遲第一百三十三章 闕機末日第二十七章 歸途艱難第一百四十章 時間已到第十七章 信徒阻道第十四章 奔襲涿郡第三十四章 少年許褚(爲清心禪夢大大加更)第一百四十章 時間已到第四十九章 甘寧揚名第一百三十九章 機不可失第十章 奔襲元氏第三章 局勢緊張第一百零四章 龐德立功第十一章 雒陽述職第二章 修我矛戈第二十一章 夜襲張樑第十六章 典韋舉馬第三十四章 北伐北伐九十二章 收錄良徒
第七章 偶遇曹操第五章 張寶撤軍第八章 攻勢如潮(3/5)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枹罕第六十一章 田陽起義第三章 解圍楨林(3/5)第四十一章 崔琰追隨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榆中第二十章 爲勢所逼第一百二十二章 兄弟相殘第二章 掃清內奸第三十九章 迎頭一擊第四十一章 先滅一路第132章 混亂交戰第四十三章 一路伏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中亂攻第六十五章 平定黃巾(5/5)第四十六章 伯珪求情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枹罕第一百一十七章 逼迫二賊第十八章 美姬對歌第三十九章 臧旻相召第十三章 高順大婚第四十五章 佈局幷州(5/5)第一百零四章 龐德立功第十四章 母馬產人第十二章 渡河之戰(2/5)第四十五章 拼命死戰第十五章 居延大戰(5/5)第三十五章 戰野牛原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死反撲第十六章 典韋惹禍(1/5)第一百三十四章 各有算計第三十四章 蔓成逃逸第十一章 一觸即發(1/5)第十七章 四面埋伏(2/5)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中亂攻第六十三章 車騎將軍(3/5)第二十九章 大軍來援第四十二章 縱馬北擊第七十九章 勾心鬥角第四十九章 許褚稱臣(4/5)第五十三章 韓忠末日(3/5)第二十七章 人有雙頭第二十二章 捲入旋渦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枹罕第一百零五章 大戰枹罕第十七章 招募勇士第十九章 破門捕盜第三十三章 北伐序幕第五十五章 兵指江夏(5/5)第十二章 敵蹤再現第八十四章 衆生平等第一百三十一章 雙向突擊第七十八章 氣運之戰第十九章 李泜造反(4/5)第七十七章 興漢之戰第三十三章 韓當立功第一百五十三章 鮮卑族滅第一百二十四章 圍攻惡奴第五十九章 血腥兼併第十三章 波浪戰術(3/5)第二十六章 分頭南下第五十章 騫曼逃竄第十七章 四面埋伏(2/5)第二章 推官絕薦第一百一十五章 畫上句號第三十五章 南下歸途第五十五章 夜襲敵軍第三十章 臨淄解圍第四十一章 帝國尊嚴第二十七章 人有雙頭第三十六章 南北夾擊第十二章 汾酒出世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中亂攻第三十九章 敵軍來襲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順發飆第三十九章 臧旻相召第二十四章 西路突進第一章 邊境鄙民第八章 姍姍來遲第一百三十三章 闕機末日第二十七章 歸途艱難第一百四十章 時間已到第十七章 信徒阻道第十四章 奔襲涿郡第三十四章 少年許褚(爲清心禪夢大大加更)第一百四十章 時間已到第四十九章 甘寧揚名第一百三十九章 機不可失第十章 奔襲元氏第三章 局勢緊張第一百零四章 龐德立功第十一章 雒陽述職第二章 修我矛戈第二十一章 夜襲張樑第十六章 典韋舉馬第三十四章 北伐北伐九十二章 收錄良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