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問心

按:殺了孫二孃,引來了一些討論,不過有些奇怪的是,好象沒有人提到這一點:其實她並不是吃人,而是拿人肉來賣錢,同類的屍體在她的眼中並不是用來果腹,而是作爲一種生產資料出現。這纔是最令我無法忍受的地方,這是徹底的反人類、反文明的行爲。

是夜,宿於御河懷州段邊的客棧。

高強躺在牀上,翻來覆去地睡不着。眼睜睜地看着一個書中的正面人物死在自己眼前,令他的心裡很有些異樣的感覺,畢竟梁山108將的形象是自幼便耳熟能詳的,居然因爲自己的緣故少了一個,這讓他驀然地明悟到,原來自己在這個時空已經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還有那個許貫忠,照許多學者的考證該是“虛貫中”,該是作者之一的羅貫中在水滸中的友情客串纔對,不過現在卻親手殺了書中的角色,這筆帳又不知如何算法?

他忽然間笑出聲來:記得以前學英語時,老師講過中英文的區別,以水滸爲例,國外竟有人以《105個男人和三個女人的故事》爲題,當時有同學笑言:性別比例竟達35:1!不過現在少了一個母夜叉,豈不是又極大提高了這個比例?且慢,我這邊也收了幾位水滸人物了,那麼要減去五個人,現在的比例是……

正自胡思亂想,門上忽然有剝啄之聲,一人和聲道:“在下許貫忠,敢問衙內已安歇否?”

高強翻身而起,披了件衣服便去開門,月光下正見日間那手刃了孫二孃的書生站在門外,便笑道:“小生尚未入寢,許兄夤夜到此,不知可有何見教?”

那許貫忠自從日間殺了仇人後,臉上就無半點表情,此刻也是古井不波:“在下日間只思報仇,卻忘了拜謝衙內救命之恩,思之慚愧,還望衙內海涵。”說着作了個揖。

雖說是拜謝救命之恩,可就連說話的聲音也有些無機質似的,高強聽的不由打了個寒戰,忙笑道:“許兄何須多禮,似這般奸惡悖倫之徒,人人得而誅之,小弟適逢其會而已。”

那許貫忠直起身來,臉上依舊是沒半點表情:“今夜月涼如水,御河景色想必怡人,不知許某可有幸邀衙內前往一敘?”

高強一楞,忽然想起一個有趣的場景來,不由點頭道:“長夜漫漫無心睡眠,還以爲只有小弟如此,沒想到許兄你也是啊,待小弟換件外袍,這便與許兄同往。”

許貫忠點了點頭,待高強穿上袍子,便一前一後地向客棧外走去。才走了兩步,隔壁房門一開,陸謙探出身來,只叫得一聲“衙內”,高強一擺手,示意他不必擔心,徑自跟在許貫中身後走去。

那客棧離御河不過百步之遙,片刻即到,兩人隔了幾步遠,在御河大堤上立定。

耳中聽着河水拍打在堤岸上的陣陣輕響,一陣夏夜微風吹拂,帶來絲絲涼意。高強揹着雙手,看着身前筆挺的身姿,心中忽地有些惻隱:按照書上所說,這許貫忠事母至孝,於功名卻視如糞土,故此隱居山中而不出仕,如今卻老母被人害死,連屍體都無處可尋,卻不知這位孝子如何想法?

許貫忠並不回頭,忽道:“在下向那位陸兄探問了衙內出身,才知是將門虎子,此行乃是千里送友,義氣之深重,在下欽服。”

高強不鹹不淡地客氣了幾句,知道這只是開場白,正戲還沒上呢。

那許貫忠又道:“今日衙內親見了這等惡徒之行,不知有何感於心?”

高強暗歎一聲,走上幾步,與許貫忠並肩而立,負手俯視着腳下的流水,冷聲道:“這等惡徒殺人越貨,謀財害命,其罪大滔天,死不足惜!”

本以爲這許貫忠身受荼毒,必定有些共鳴,哪知他卻冷笑一聲道:“衙內出身將門,又是智勇雙全,該知一將功成萬骨枯,邊庭之上,何日不見廝殺,幾處沒有埋骨,卻見了這點盜匪行徑便大驚小怪,豈非婦人之見麼?”

高強聞言不禁恚怒,大聲道:“大丈夫殺敵報國,馬革裹屍又何足道哉,豈能與這般邪徒相提並論?許兄枉讀聖賢書!”

迴應的仍然是一聲冷笑:“聖賢?笑話,當日孔聖爲魯國大司寇,數齊之舞者而殺之,其舞者何罪?不過是上有命,不得不從,而孔聖殺之立威,不誅齊王,此亦聖賢乎?”

高強搖了搖頭道:“許兄,小弟不學,自少只是遊蕩,不知聖人何以殺人,何以活人。小弟亦知,大災之年赤地千里,百姓無奈求存,往往易子而食,夫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兆姓蒼生,不過是在這銅爐中煎熬罷了。然,”

他忽地挺起胸膛,仰頭望着燦爛的星空,這滿天的星辰,比九百年後的夜空不知閃亮了多少,他的聲音也一時寥廓起來:“我輩生於天地間,受父精母血,五穀滋養,縱然資質駑鈍,不能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世之太平,亦當竭心盡力,求一時之心安。今日之惡徒,非但殺人越貨,更以生人之血肉爲貨,謀蠅頭小利,此輩之心,不可以爲人,抑且連禽獸都不如。夫禽獸食人,食己,不過求存而已,此輩爲了幾枚孔方兄、阿堵物,竟棄人心於不顧,實已自絕於天地,不殺何待?”

那許貫忠沉默半晌,竟又是冷笑一聲:“賣人而售者,又豈止這區區賊人?今日廟堂袞袞諸公,朝欲觀花而川之花農敗家,夕欲玩石而江南百姓流離失所,死屍枕籍於道途,此非售人者乎?衙內可有以教我?”

高強回以更長時間的沉默,這已經觸及了他內心的最深處了,是答,還是不答?

最終,他艱難地開口道:“孔聖有言,苛政猛於虎,人之食人,勝過禽獸十倍。然,小弟愚魯,卻也知曉一個道理,天道循環,報應不爽,今日施於他人者,焉知異日不回報於己身?人皆有心,人皆有力,在於多寡,在於形勢而已。”直接說來,就是鼠入窮巷亦齧人,何況同樣是人?

許貫忠也是長時間的沉默,沉默到高強竟要忽略他的存在,只有天邊明月,河上清風,充塞着他的心靈。

驀然,許貫忠轉身面向高強,露出了二人見面以來的第一次笑容,俊美的面容在這夜色下看來卻是幾分淒涼:“衙內可知,在下何以要與衙內在這河邊夜談麼?”

不待高強回答,他又轉過頭去,凝望着流水:“許某生長於大名府,也曾讀聖賢書,也曾立志爲生民請命,然而前年的那一場黨爭,卻教許某齒冷,朝廷待士人尚且如此,又何談賢路?許某曾聞,永興軍有石匠名安民,涕泣不肯鐫黨碑,言道‘如司馬相公者,天下知其忠,奈何入於奸黨?’,官吏強令刻石,安民無法,只求不列己名,免受後世唾罵。安民,一石匠耳,尚且知道忠奸之份,廉恥之心,如蔡相公者才高絕世,奈何竟不知,而行此悖理之事?”

“許某心灰意冷,只願奉仕老母,歸隱林泉,以了此殘生。不意十字坡前陡起殺機,竟然……”微笑的臉如同嘲笑着自己,眼中終於流下了熱淚兩行:

“許某進不能爲國家盡忠,退不能爲老母盡孝,天下之大,哪裡還有我的立錐之地?之所以請衙內到此,不過是要謝過救命之恩,便要舉身赴清流了。”

高強一驚,連忙緊拉住他手,生怕他二話不說踊身便跳了。

許貫忠卻毫不避讓,任由他拉着,續道:“不過適才與衙內一席談,許某卻有了些生趣,衙內的一腔熱血,彷彿就是昨天的許某。倘若能跟在衙內的身邊,看看衙內會不會是另一個自己,豈非一件趣事?”

他轉過頭來,緩緩跪倒在地道:“許某既蒙衙內搭救性命,此生復無可戀,願將這殘軀交給衙內,還望衙內收納。”

高強眼見一個大好青年說出“生無可戀”這樣的話來,一時也不知是喜是悲,忙攙起他來道:“許兄何須如此,高強愚魯,實在當不起許兄大才。如蒙許兄不棄,此後當以兄長之禮事兄,不知兄意下如何?”

許貫忠微笑搖頭道:“衙內,許某忠孝皆背,已無顏立於天地間,又如何能腆顏爲衙內兄長?這條賤命,衙內倘若不要,便隨這流水去了也罷。”說着就要掙扎起來。

高強大驚,連忙雙手抱住道:“許兄且莫如此輕生,高強答應了便是。”

許貫忠在地下磕了幾個頭,站起身來,一把將身上的儒生長袍扯下,幾下撕的粉碎,向御河中一丟,回過身來向高強道:“衙內,昨日的許貫忠已死,此後許某當竭力以事衙內。”

高強眼睜睜看着他就這樣“死”了一次,心中五味雜陳,忽地想起一句話來:“許兄,他日高強若有所成,當以國士待兄,只望兄以國士報我便了。”

在聽到了這句話後,許貫忠那本已有些無神的雙眼忽地閃過一道精光,整個人也象是重新注入了一股活力一般:“謹遵臺命。”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二十章第2章 叔賊第七十五章第17章 夜襲(上)第61章 死戰第八十六章第七十九章第4章 出走(下)第5章 刑訊(上)第25章 憔悴第10章 曾頭市(上)第9章 行者第5章 十字第16章 要務第五十八章第八十七章第十三章第6章 意外(下)第二十七章第29章 劉琦(上)第37章 圍攻第3章 河上第二十五章第29章 劉琦(上)第20章 開博第16章 劉公島(上)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下)第35章 下第15章 拒戰(上)第20章 究問(上)第十章 上第五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34章 藏兵(上)第十一章第20章 設伏(上)第37章 包裝(上)第13章 右京(上)第五十三章第三十五章第17章 降服第五章第三十八章第18章 李逵(上)第2章 下第36章 張榮第36章 關撲(下)第20章 危機(下)第九十章第17章 降服第20章 北望第七章第4章 太學第6章 建策(下)第二十一章第19章 料敵(上)第13章 右京(上)第18章 謀定第十九章第38章 說親第11章 閱軍第2章 交易(上)第25章 女真第五十四章第36章 泯恩仇(上)第1章 上元第二十三章第五章第65章 招安第12章 東南第23章 花榮(下)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九章第2章 買賣(下)第17章 翠屏第6章 奸計第五十七章第25章 女真第五十九章第三十五章第10章 曾頭市(下)第37章 擒王第80章 殺宋第1章 時遷第五十一章第47章 強攻第37章 擒王第三十一章第14章 行路第5章 刑訊(下)第44章 暗戰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五章第十一章 下第22章 出奔第27章 躍躍第16章 奇案第18章 李逵(上)第22章 路遇
第二十章第2章 叔賊第七十五章第17章 夜襲(上)第61章 死戰第八十六章第七十九章第4章 出走(下)第5章 刑訊(上)第25章 憔悴第10章 曾頭市(上)第9章 行者第5章 十字第16章 要務第五十八章第八十七章第十三章第6章 意外(下)第二十七章第29章 劉琦(上)第37章 圍攻第3章 河上第二十五章第29章 劉琦(上)第20章 開博第16章 劉公島(上)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下)第35章 下第15章 拒戰(上)第20章 究問(上)第十章 上第五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34章 藏兵(上)第十一章第20章 設伏(上)第37章 包裝(上)第13章 右京(上)第五十三章第三十五章第17章 降服第五章第三十八章第18章 李逵(上)第2章 下第36章 張榮第36章 關撲(下)第20章 危機(下)第九十章第17章 降服第20章 北望第七章第4章 太學第6章 建策(下)第二十一章第19章 料敵(上)第13章 右京(上)第18章 謀定第十九章第38章 說親第11章 閱軍第2章 交易(上)第25章 女真第五十四章第36章 泯恩仇(上)第1章 上元第二十三章第五章第65章 招安第12章 東南第23章 花榮(下)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九章第2章 買賣(下)第17章 翠屏第6章 奸計第五十七章第25章 女真第五十九章第三十五章第10章 曾頭市(下)第37章 擒王第80章 殺宋第1章 時遷第五十一章第47章 強攻第37章 擒王第三十一章第14章 行路第5章 刑訊(下)第44章 暗戰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五章第十一章 下第22章 出奔第27章 躍躍第16章 奇案第18章 李逵(上)第22章 路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