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高強大叫一聲,從牀上直挺挺地坐了起來,嚇得身邊躺着的師師衣衫也來不及整理。忙拉着高強的手,觸手一片冰冷,驚得連聲叫道:”衙內。衙內!可是着了什麼夢魔?”

高強兩眼發直,過了一會,看了看師師,忽然好似回魂一般,整個人都鬆了下來,長長嘆息道:“是個夢……好在是個夢!”這時醒過神來,才覺得身上盡是冷汗,深秋的夜裡已經頗爲寒冷,溼衣服粘在身上極不舒服。

師師自是乖巧,忙揚聲叫了侍女起來。燒熱水給衙內擦身,復又回來。拿一塊紗巾擦拭着高強臉上的汗,關切道:“衙內,今可安定了?適才可嚇得奴家不輕!”

原來適才高強在夢境中,見到蔡京回到京師。身後一幫大臣簇擁着。都在上趕着拍他的馬屁,何執中、樑士傑等人都在其中。那蔡京走到自己面前,微微冷笑,好似意甚不屑,高強心驚膽戰。擡頭看時,忽見蔡京頭頂現出一行大字,道是“太師總領三省事”。

他當時心中如同被一道閃電劈過,霎時驚醒過來,這才發覺自己遺漏了一件大事。在歷史上蔡京重新秉政之後,並沒有象以往那樣封尚書僕射,而是搞了一套新官制。上承元豐改制,將原有的許多官名都定了新名,宰相分別叫做太宰,少宰,少師等,而自己則將原先的虛職太師實化,號稱“太師總領三省事”,置於所有臣僚包括宰執大臣之上。槽底將大權抓在自己的手中。

之所以會如此驚醒。乃是因爲高強之前本是想要拉攏現任地宰執大臣何執中、樑士傑等人來抵制蔡京復相。然而如果蔡京玩出這麼一手,等於是在保留現有權力架構的前提下重新梳理了一番,這麼一來便不會觸及到現任衆宰執的切身利益。有誰會和自己一起抵制蔡京?唯一有可能堅定反對蔡京的人便是張商英,可是按照自己地計劃。這廝卻是很快就會下臺,壓根就不會撐到蔡京捲土重來的時候了。這一招將高強之前的盤算全部推翻,怎由得他不心驚肉跳?

此時享受着師師小手的撫摸和擦拭,高強的心也漸漸定了下來,暗叫一聲好險,要是自己明天開始就象計算好的那樣去聯絡衆宰執大臣,一起來抵制蔡京,這幫人說不定當面說好。轉身就會把自己給賣了。能在宋朝官場中熬到宰相位的人,個個都是人精,見風使舵那是基本功。倘若蔡京暗地裡也去聯絡他們,將這個設太師總領三省事的辦法說給他們,大家劃分好以後的權力範圍,眼看着蔡京復相對自己能有好處,誰還會堅定不移地和高強站在一條戰壕裡?

“糊塗啊,這事明明在史書上大書特書,我卻視而不見。若不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叫我作了這一個夢,險些誤了大事。”高強心下懊惱〉起來這還得怪中國古代的史書語焉不詳。凡事多記史實,極少詳細記錄史實產生地前因後果,以至於讓人明明看過,卻不明所以。

“奇怪了,我看的那些小說裡。主角們個個都把蝴蝶效應掛在嘴邊。可是真正碰到這歷史事件對他有用時。那便照樣發生不誤了,莫非這蝴蝶也是看人來扇翅膀的?好勢利的蝴蝶!”所謂的蝴蝶效應。乃是一系列因素前後影響的結果,其間充滿了各種偶然,偏偏現在許多人不解其意,都說一隻蝴蝶在南美扇扇翅膀,就會在大洋彼岸掀起一場海嘯,殊不知倘若真是如此。那全世界一年得發生多少次海嘯?而事實上,更多的時候就算這隻蝴蝶比平常多扇了幾十下翅膀,更大的概率也就是掀動幾片灰塵而已。塵埃落定之後,一切照舊。

牢騷發完,還得面對現實。蔡京的復出計劃,經過這一番拼湊之後,已經現出了大半面貌,而自己現在針對張商英的舉措,卻恰恰給蔡京提供了絕好地機會。原本還想要拉攏政治聯盟的,不過想到蔡京可能的應對方式之後,高強也死了這條心,政客可不是軍人,大難臨頭沒一個會站穩腳跟地,那種死腦筋根本就不會活到爬上宰執高位的這一天。

既然如此,難道要追悔前約,放棄對付張商英的計劃。任由這位張中書在自己的地盤上撈一筆走。等於花錢買個平安?高強想想大不甘心,這不等於是變相的割地求和嗎?那時蔡京仍舊虎視眈眈,張商英卻大有可能得寸進尺,索性把自己的錢莊啦博覽會啦都當成提款機來使喚了,合着本衙內辛辛苦苦理財,到頭來都成了他張天覺地政治資本?養虎爲患,莫此爲甚。

他這麼想事情,不覺便出了神。連師師叫了他兩聲都沒聽見。直到一隻小手捂到額頭上來,高強虧猛然醒覺,眼前一張嬌俏可人地面孔寫滿了關切和擔憂p“衙內,可是招了什麼邪祟?這廂已經打了熱水來,奴家撒些香花,侍侯衙內洗了身子且睡,明日待請那清一道長前來畫符驅邪罷!”

高強啼笑皆非,心說我這是心裡有事,哪有什麼邪祟,再說公孫勝就會驅邪了?頂多也只會鬼畫符罷了!不過照這麼一說,自己如此憂慮,倘若不是從小受到無神論教育地話。還真有可能疑心生暗鬼了。

看師師一副關切的模樣,雖然是不得要領,高強心下也自感激,忙寬慰了她兩句,就木捅中熱水泡了泡身子,復還上牀睡去了。摟着師師那並不豐腴、卻柔軟溫潤地身子,高強心中忽地一股鬥志涌了出來:蔡京啊蔡京,明年政和二年,就是阿骨打即位爲生女真節度使的時候,我可沒有時間再陪你慢慢玩了。咱們周旋了這麼久,也該有個了斷了!

次日起來上朝。常事說畢後,有樑師成出班奏稟,說道前年奉旨修建明堂。兢兢業業。不敢稍息,今已將落成,請御示幾時開封。趙佶吩咐將表章拿上來看,裡面詳細列明瞭預算如何,決算如何,費工多少。費料多少,支錢物各多少,向戶部關領多少,現存多少。一樣一樣列的分明,即便是趙佶這樣看慣了丹青水墨地人,也是一望即知。見畈堂的費用比之預算還省了不少,趙佶龍顏大悅,大大誇獎了樑師成一番,即時降詔以明堂功,授樑師成節度使節錢,成爲既童貫之後本朝第二位得以建節的內侍。

明堂的修建有內外兩提舉,內則樑師成,外則應奉局燕青。樑師成這裡封了節度使,燕青自然也跟着升進。不過內侍是列在武臣班中地,因此可以升節度使。而燕青是上舍及第,屬於文資,這官職加封起來義多一些麻煩,再加上燕青現在提舉應奉局。又不屬於現有的文官升遷體系中,因此趙佶想了半天。也只加了燕青五階文散官。加寶文閣修撰。仍提舉應奉局如故。

論功行賞之後,趙佶便要去看明堂。當有何執中出班,奏稱明堂乃是國家祭祀所在。非大禮不得輕啓,恰好十月冬至節不遠,可於此時由皇帝親自於明堂奉祭。就便爲明堂啓封。羣臣紛紛附議,趙佶從善如流,遂定下冬至日赴明堂獻祭。

此事議罷,張商英正要開口,高強眼快看見,曉得他必定是要說這明堂啓用的恩賞用度。當即搶先道:“陛下,明堂剋期竣工,並省國費甚多,誠爲不勝之喜。如此大事,當降德音於各路,曲赦在囚罪犯,並推恩賞賜百官宗室。臣今聞明堂建造所關領錢物尚有節餘,啓請便以之放給建造明堂有功之臣,並臣所領博覽會,年來節餘二百萬貫,願以之獻於朝廷,俾爲使費。”

張商英到嘴邊的話被高強給堵了回去,心中甚惱,當即反脣相譏道:“高樞密這博覽會節餘用作恩賞,可是又要在京的宗室百官去你那博覽會中換什麼貨鈔?”

這一招乃是高強所創,因此張商英乍聽博覽會一年就拿出二百萬貫節餘來,壓根就不相信,只道高強又要趁機搭車發財。哪知這次高強煮是真金白銀的二百萬貫拿出來。這一年多中,博覽會在四京和杭州都設了分會,倚仗着其貨品、物流和營銷策略等幾方面的優勢。以及在去年郊祭中打響的名號,博覽會所到之處無不大受歡迎,那些得了金牌的貨物更是供不應求。利潤自然也是滾滾而來了。高強現在拿出來的二百萬貫,不過是其中地一半而已,他心裡篤定的很,別看現在把錢拿了出去,這些錢發到了下面,還不是拿來我這裡花掉了?這叫做培育市場,投資是也。

趙佶一聽,笑逐顏開,卻道:“卿家真可謂公忠體國也!只是朝廷恩賞,怎好出自私門。”隨喚張商英:“張卿家,可令戶部籌措一應恩賞,倘有不足,內庫支取便了。”這官家話說的漂亮,其實是想自己省錢,要知道博覽會掛在應奉局下面。原本是從內庫領錢出去花的部門,被高強搞成了賺錢的口子。這中間的收益自然也是要進內庫的,眼睜睜看着二百萬貫從自己的內庫中花出去。趙佶如何不心疼?他這一句話,就把戶部推到了前頭,雖然說是有不足可從內庫支取,不過皇帝的口袋,作臣子的能不掏還是不掏,想方設法都得自己籌足了這筆錢。

張商英見趙佶開了金口,也只得應承了,肚子裡狠狠地把高強罵了一遍,心說幸虧老夫早有準備。要借戶部地鹽鈔茶引到你那交易所中賺一筆錢來,如今藉着明堂恩賞的名義,更可放手施爲,諒你也不敢教我虧錢!

哪知高強卻正是要逼着他出手,纔好用計哩!

下了朝來,到了待漏院,大家循例寒暄了一把。高強就要出宮,卻被樑士傑拉住,邀他共乘一車回府,高強與他自來交好。當下應了,命從人牽着自己的馬跟在樑士傑地車後。

自從蔡京罷相後,這一年多來樑士傑可謂得意,他一面拉攏原先蔡京門下那些大臣,以豐羽翼,一面藉着高強的資源。大力推行將各地官府地資金進出都通過大通錢莊來進行。僅僅這一項,在各地解送錢糧的花費上。一年就節省不下百萬貫之多。此外,流求島殖民之事也在他的推動下漸次施行。就在今年五月,流求巡檢司已經建立起來,首批抵這流求的墾荒民便有五千戶,加上應奉局之前已經在流求開闢地甘蔗種植園,目前流求巡檢司治下地居民已經超過萬戶,趕上一個中州了。

倆人原本稱得上是緊密戰友地,不過這一年來分頭忙碌,在一起的時間竟是極少,多半也就是上下朝地時候碰到說幾句話而已。今日樑士傑拉着高強說話,原來是他見如今各處官府俸錢的發放都已經實現了帳戶制。便想要和高強商議,看看這祿米上頭還能不能作些花頭出來。

高強心說這還不好辦?“樑相公,若真要把祿米的發放也改了,索性將本朝官員的俸祿改作兩重,一重叫做本色,給俸錢如故,一重便叫做折色,將原應發給的祿米布帛芻蘋等都折作錢發下去,叫做折色。如此一來。朝廷也不用徵收那許多糧米布帛的賦稅。衆官員得了俸祿錢也得向街市上去買貨,自然推動百業興旺發這。”這是他搞錢莊這些年得出地一個認識,這時代做官真是好。福利發到腳,連作鞋用的皮和布都有的發,一切都包下來了,這時代的官員們當真是“薪水基本不動”,至於老婆用不用,這時代可是允許一夫多妻。而且秦樓楚館也是合法的!

樑士傑聽了這法子。先是一喜℃即皺眉道:“如此一來,朝廷兩稅如何收法?莫非也是將各色物事都折作錢。向百姓徵收?那豈不是錢荒更甚!”

高強心說你倒是有些材料的,知道如此一來用錢更多,對於剛剛有些好轉的大宋民間經濟流通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不過循着這個思路進行下去。那多半就要推到明朝才施行的“一條鞭法”上去了,這玩意算得上有歷史先進性,不過搞這種大變革的人多半不得好下場,一條鞭法害死了明朝一代名臣張居正。清朝攤丁入畝則搞臭了雍正皇帝,本衙內看你也不是那種鐵肩擔道義地名臣,說出來怕嚇死你!

“相公明鑑,倘若真能如此,確是朝廷之福。百姓之福,只是此事眼下卻急不得,非得民間百業興旺,百姓所產之物隨時可以在市面上售賣成現錢,而官員所需也可以於市面上隨手購得。那時再行此法,方是水到渠成了。如今麼,只好依舊這麼着罷!”

樑士傑於施政方面經驗比高強豐富的太多。只這麼一說,他也已經想通了其中的利害,情知火候不到,也就作罷,轉問道:“如今流求巡檢司已經建立,不過聽彼處官司上報,當地人都說此地叫做臺灣。尤其是先期由應奉局派去那裡開闢甘蔗種植園之人,俱都這般叫法,不知從何而來?”

“從何而來?當然是從本衙內這裡來地了!”高強偷笑,搖頭道:“此事不可得而知,只是既然民間這般叫法※謂約定俗成。愚意不妨就將此島改稱臺灣島,流求巡檢司便改名臺灣巡檢司也好。”

樑士傑點頭稱是。道:“此乃小節。巡檢司奏稱此地氣候溫溼,土地豐沃,禾稻生長極易。因此一季熟後,糧米便不假外求。今以遣人往福建等地購求短生稻種,看看能否一年兩熟乃至三熟,倘能如此,誠爲大利。”

高強懶懶地,心說你這還是以糧爲綱的老思路,殊不知臺灣現在地廣人稀,種那麼多糧食出來,吃不完又運不出去,等着穀賤傷農麼?幸好從一開始就打好了種甘蔗熬糖的主意,否則被你們這些官員一搞,只消出現這麼一點挫折。登時就會一幫文人跳出來引經據典說這說那,主事的官員只要根基不穩頂不住。好好一件事就此夭折也說不定。

“相公,糧米足食便罷,無需種的太多,愚意巡檢司只需按視地方,維護街市,清剿盜匪便可,至於民願種米還是甘蔗,一概憑其自願。至於收甘蔗熬糖,以及販賣糧米等事,自有我應奉局來往船隊爲之。”

第8章 自投第8章 學術第1章 放榜(下)第二十八章第十二章第36章 張榮第二章第五十三章第2章 冤案(上)第十九章第9章 傑肯(下)第3章 籠絡(上)第八章第25章 指點第三十二章第15章 香香第五十八章第28章 迎宗澤(上)第37章 底定(下)第7章 射殺(下)第十章第十三章高俅隨筆第24章 傳訊(上)第八十四章第20章 開博第五十六章第十六章第三十三章第25章 女真第8章 花石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17章 夜襲(上)第九十七章第26章 對箭(下)第四十七章第6章 心戰(下)第六章 下第三十四章第二十二章第1章 下第32章 奔襲(上)第7章 授書(下)第五十五章第1章 放榜(下)第30章 議定(下)第35章 動員(下)第30章 中計第8章 拔刀第67章 相撲第27章 心痛(下)第28章 迎宗澤(下)第14章 倭銀第40章 遠人第30章 思變(下)第三章第54章 雙面第8章 奪權(下)第39章 脫困(上)第40章 結局(上)第19章 獻甲第十二章 上第14章 麒麟第3章 下第13章 錢莊第五十七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五章第20章 歸去第5章 齟齬(下)第22章 括田(上)第九十七章第13章 機密第二十二章第16章 入城第56章 踹營第八十四章第八章第40章 結局(下)第22章 括田(上)第13章 劫牢(上)第六十三章第67章 相撲第26章 對箭(下)第8章 拔刀第32章 釘子戶(下)第五章 下第9章 到任(上)第23章 花榮(上)第13章 機密第28章 戰守第二十九章第1章 下第15章 金芝第8章 奪權(下)第12章 誤闖第十八章第4章 出走(下)第十六章
第8章 自投第8章 學術第1章 放榜(下)第二十八章第十二章第36章 張榮第二章第五十三章第2章 冤案(上)第十九章第9章 傑肯(下)第3章 籠絡(上)第八章第25章 指點第三十二章第15章 香香第五十八章第28章 迎宗澤(上)第37章 底定(下)第7章 射殺(下)第十章第十三章高俅隨筆第24章 傳訊(上)第八十四章第20章 開博第五十六章第十六章第三十三章第25章 女真第8章 花石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17章 夜襲(上)第九十七章第26章 對箭(下)第四十七章第6章 心戰(下)第六章 下第三十四章第二十二章第1章 下第32章 奔襲(上)第7章 授書(下)第五十五章第1章 放榜(下)第30章 議定(下)第35章 動員(下)第30章 中計第8章 拔刀第67章 相撲第27章 心痛(下)第28章 迎宗澤(下)第14章 倭銀第40章 遠人第30章 思變(下)第三章第54章 雙面第8章 奪權(下)第39章 脫困(上)第40章 結局(上)第19章 獻甲第十二章 上第14章 麒麟第3章 下第13章 錢莊第五十七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五章第20章 歸去第5章 齟齬(下)第22章 括田(上)第九十七章第13章 機密第二十二章第16章 入城第56章 踹營第八十四章第八章第40章 結局(下)第22章 括田(上)第13章 劫牢(上)第六十三章第67章 相撲第26章 對箭(下)第8章 拔刀第32章 釘子戶(下)第五章 下第9章 到任(上)第23章 花榮(上)第13章 機密第28章 戰守第二十九章第1章 下第15章 金芝第8章 奪權(下)第12章 誤闖第十八章第4章 出走(下)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