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強攻

花榮這一隊人馬皆是久戰之兵,行軍作戰的規矩諳熟,加之紀律謹嚴,雖然萬兵在道旁露宿,卻一切井然有序,俱都分各部各隊原地坐定,幾乎不聞有人走動之聲,只有遠近巡哨相互遇見時,發出口令的問訊聲。

到了四更時分,各路大小頭目紛紛將自己的手下叫醒,按着事先分派好的任務,大兜轉着向李家莊圍去。這李家莊佔地甚廣,院牆周長數裡,歷經數代方纔建成,主要是用土夯築而成,北面則是一處山坡,削坡而爲牆,最爲難以攻打,但這一段由於是山坡,也沒有開門,因此吳用在北面並不佈置大軍,只是派些遊奕人馬哨探。梁山地狹,養不起馬,些少的戰馬都用來作哨探和傳訊之用,按照“天書”的記載,稱爲遊奕馬隊——其實是高強從岳飛兵法中學來的名堂。

到了五更天,春日的天邊已經現出白色來,此時花榮接到各寨頭目回報,說道已經分派人馬,把守住了李家莊各處道路門戶,請示軍師是否要造雲梯組織攻城。

宋江聞言吃了一驚,忙道:“不可魯莽,這李家莊中見有京東楊志的幾千官兵在內,官兵弓弩犀利,不比尋常莊戶,若不造木驢,兒郎們死傷必多。”楊志的部下在去年祝家莊遭襲後就已經趕到這裡,後來楊志去了大名府,被高強留在那裡當新軍的正將,這裡兵士有些精幹的也被楊志帶了走,餘部卻仍舊留在此間。

吳用也點頭道:“哥哥說的是,就命兒郎們即刻砍伐樹木,打造木驢衝車雲梯備用,再命人前去罵陣,一面吸引敵人的注意,也叫他輕視於我,道我大軍並無攻打他院牆之力,不生他念。專務守莊。”

吳用這一計甚是狡猾,這莊子裡雖然有數千官兵,但缺少統兵大將,凡事多務謹慎,現在若見梁山軍只是圍着莊子叫罵,必定以爲其攻城乏術,院牆可恃,因此一心守莊不圖出擊。要知道兵法雲。十則圍之,現在莊子裡官兵加上民兵足有五六千人,若是現在就決意突圍的話,花榮所部雖然能戰,未必擋的住,因此一面打造攻城器具,一面拖延時間,等待後援,方策萬全。

宋江聽了瞠目,那邊花榮領命去了。不一會派出幾個大嗓門的嘍兵。到了李家莊南門前大罵,叫李應即刻開門歸降,將家中金帛子女悉數獻上。若還能殺了官兵時,梁山聚義廳上少不得有他一把交椅。

那莊中李應得報大驚,他自以爲宋江是高強的人,梁山怎麼也不會打到他的頭上,怎曉得禍從天降,一夜之間梁山大兵壓境,四面都被人圍上了!當即披掛了來到院門前,望見遠處打着宋江地旗幟,心中不由得大恨,難道說這宋江罔顧衙內的情面。居然來打他的李家莊?卻不知宋江此時也在那裡想辦法,怎生能令大軍退去纔好。

他望了一會,正在憤恨,一旁來了幾個軍將,乃是楊志所部官兵中的幾個指揮使,目下軍中無大將,常事就是這幾個指揮使商量着辦。他們在此間駐紮了也有些時候,與李應之間關係頗爲融洽,只因楊志在時對李應平禮相待。幾員指揮使也便對李應恭敬。

此時梁山軍圍了莊院,再聽到外間說些言語,幾個指揮使的臉色都不大好看。內中有個叫楊恕的,乃是楊志的本家兄弟,號稱也是後山楊老令公後代,平素仗着與楊志的關係,同僚當中數他喜歡出頭,當即向李應道:“李員外,如今賊人圍莊,叫你出外投降,你待如何?”

李應聽了,心中暗惱,心說我若不是被衙內派了職分,當初大觀二年時便投軍地話,現下怕不和你們同列,甚至在你等之上也未可知,如何這般對我說話?只是形勢逼住了,只得回道:“李某身沐皇恩,豈可從賊?幾位觀察若有疑意,李某情願領莊丁出戰,將這條性命以證清白!”

楊恕見李應神情憤憤,想起楊志走時交代了凡事要多與李應商議,不可欺他百姓,便又軟了下來,道:“李員外何必如此,我等豈有見疑?只今賊人圍莊,須得想個應敵之法纔好。”其餘幾員將領也大多附和,他們駐紮在李家莊上已經有三個月之久,李應一向供奉無缺,多少有些香火之情。

李應聽了,心意稍平,指着外面說道:“賊人來得好快,一夜之間已經將周圍形勢把守住了,各處都有弓箭射住,顯然是防我輕騎外出求援;現在來人叫罵,多半是意不在此,恐怕是忌憚各位觀察麾下官兵的強弓硬弩厲害,想要打造起攻城器械來,再攻院牆。以李某之見,咱們須得即刻組織防衛,請各位觀察即刻命弓弩手登城,李某當令莊丁準備灰瓶炮子擂木等物,一併守莊。又,守城還需出戰,請各位觀察整備壯士,相機出擊,可撓敵勢。”

看了看衆將的臉色,李應忙道:“李某平日作的些營生,爲了訊息傳遞的快,與大名府有飛鴿相通,新近剛運了一批在此,正好向大名府招討使那裡求援。咱們只需堅守幾日,大軍必到。”這批信鴿倒真是開春以後才運來的,爲的卻是與面前的梁山匪首宋江聯絡,這就不足爲外人道了。

這些指揮使身在楊志軍中,倒不是一味膿包,只是現在沒了大將,彼此意見難以統一,李應的分派雖然還算有理,但卻有幾個肯聽?當下鬧哄哄說了半天,只是將院牆分割作了幾處,各自率兵把守去了,卻無一個肯如李應之言,率精銳準備出擊。

李應到底不是上官,只是無奈,回頭寫了告急文書,一連寫了幾分,放了四隻鴿子出去,只望大名府的高強能即刻來援。

他親手將鴿子放出,一路眼巴巴地望着鴿兒振翅漸漸飛遠,待經過樑山軍上空時,忽然自地上飛起兩隻箭來,直上半空,兩隻鴿子應弦而落,梁山軍中發一聲喊,都在那裡歡呼。早有嘍兵出來將那兩隻被射落地鴿子撿了去。

李應臉上變色,不想梁山軍中有如此神箭!卻見另外兩隻鴿子受了驚,急急高飛,箭矢再難射及,這才放下心來。待低下頭來時,卻見不遠處地官軍指揮使楊恕愣愣地看着鴿子被射落的方位,一臉的凝重,心中不由得又擔心起來:這些官兵如此懶散怠惰。能不能堅守到大名府官兵來援之際?

那廂花榮再展神箭,射了兩隻信鴿下來,有嘍兵撿了回去,將腳腕上的紙卷呈給花榮。花榮看了,又呈給宋江和吳用看了,一面道:“二位哥哥,此二鳥身帶消息,多管是莊中求援之用。適才花榮只射了兩隻下來,飛走了兩隻,想必已經走漏了消息。二位哥哥須得早作打算纔好。花榮甘領罪責。”

宋江隨口安慰了花榮幾句。與吳用商議道:“軍師,如今莊中用飛鴿傳書報信,看信上所言。乃是向大名府官兵求援的。想那大名府招討使官軍厲害,這莊中又有幾千人馬駐守,急切難下,若被官軍裡應外合攻打,我軍不利,還是速速撤回山寨爲上。”他一心只要無事撤兵,抓着這個機會便大做文章起來。

吳用皺起眉頭,李家莊和官兵之間竟然有飛鴿聯絡,大出這個智多星的意料之外,可見此處與官府地聯絡之緊密。莫非前次走漏消息,並非山寨出了細作,而是這李家莊爲官軍通報訊息?須知北宋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地主階級內部還是相當團結的,鄉紳中爲朝廷作耳目者在所多有,李家莊受到梁山的巨大威脅,爲官府效力毫不出奇。

宋江之言,不無道理。眼前李家莊飛鴿求援,看來是打定了死守不出的主意了。憑眼下這些人馬,圍莊不難,攻莊卻不足;可是若就此打道回府,吳用又心有不甘,這次大舉出動,四面出擊,費了他許多心血,光寫錦囊就寫了兩個晚上,要是到了此間卻被兩隻鴿子給嚇退了,那不成了笑話?還談什麼殺的官軍怕了,而後好招安?

吳用一咬牙,向宋江道:“哥哥,我梁山軍連遭官軍挫敗,正須藉此機會提振士氣,倘若聽說大名府官兵要前來赴援,便即望風而逃,衆兄弟豈不寒心?說不得,總要戰上一陣,方定進退。”

宋江與他爭了幾句,正在相持不下,那廂卻叫了起來,不一會擡下一個嘍兵來,宋江看時,卻是前去罵陣嘍兵中的一員,再一問,說是莊子裡放出冷箭,射中了腰間要害,眼見是不活了,一時卻不即死,只在那裡掙命。

這下衆嘍兵都鼓譟起來,他們身爲宋江的嫡系,梁山地王牌軍,所到之處都是橫衝直撞,連官軍也不放在眼裡,哪裡受地了這樣的挑釁?求戰之意大盛,宋江無奈,只得命花榮派幾百人先攻一下,試探虛實。

花榮得了號令,當即吩咐一隊刀盾兵扛着剛造好的十來架雲梯,將盾牌遮住了身子,向院牆衝去,另派兩隊弓箭手以弓弩壓制牆頭。

花榮自己是神箭手,部下的弓箭手當然也頗爲善射,一時間城上城下對射的頗爲激烈。對射雙方各有優勢,官軍那邊強弓硬弩居多,射程遠,殺傷力大,但是這院牆太窄,能上城的弓箭手人數有限,這火力就不如對方猛烈了;而花榮這邊雖然弓箭手的射術較精,但城下射城上,地勢上首先就吃了虧,平地上沒遮沒攔的,全仗着刀牌手地盾牌遮掩,防禦又比較吃虧,因此雖然人數較多,雙方鬥箭倒鬥了個旗鼓相當。

但這邊鬥箭斗的熱鬧,那邊一隊嘍兵已經衝到了城下,這院牆沒有樓櫓,城頭地箭手無法探出身子來射擊牆角之敵,因此這城下便成了城頭火力地死角。衆嘍兵喘了口氣,將盾牌挽在手中,鋼刀銜在嘴裡,豎起雲梯,一個接一個就爬了上來。

這一段院牆正是楊恕的防守範圍,眼見衆嘍兵不畏箭矢,奮勇向前,他一面口中大罵,一面將城頭的弓箭手撤了一半下去——要逃跑?非也,院牆太窄,人多了站不開,現在敵人到了城下,光靠弓箭手如何抵擋?只得調刀槍手和莊丁上牆來。

李應這些莊丁爲了保衛家園,倒是人人奮勇,聽了號令,登時蜂擁而上,將預先存在城頭地灰瓶金汁一股腦兒擲了下去,隨即在城下驟密的箭雨中倒下不少。原來城頭射出的箭矢少了,城下的弓箭手便趁機前移,將更多的箭矢射上城頭,這些莊丁多是沒有戰鬥經驗的,盔甲不完又缺乏有能力的基層軍官指揮,猝不及防之下損傷慘重,片刻間就倒下十來個。

楊恕見了大急,這些莊丁一下子潰不成軍了,城頭誰來守衛?眼見那些雲梯上已經冒出了幾個嘍兵的腦袋來,楊恕嗆啷一聲拔出腰間佩刀,吼一聲:“將士們,隨我殺敵!”當先便衝了上去。

衆官兵見主將身先士卒,也是士氣大振,吶喊着紛紛衝上前去,刀槍齊舉,望那些攀雲梯衝上牆頭的嘍兵反擊。衆嘍兵只得十來架雲梯,上來的速度太慢,楊恕衝上前地舉動又來得及時,趕在第一批嘍兵登城之前就佔據了城頭,片刻間就把登城的幾個嘍兵盡數斬殺,而後又將擂木灰瓶等順着雲梯往下只顧砸,衆嘍兵死傷慘重,頭也擡不起來。

花榮見狀大怒,雖然宋江只叫他攻一攻試試看,但是眼看要攻上牆頭了,卻又被人壓制住,這卻叫他的自尊心有些受不了。當即大步上前,喝道:“適才爲何停箭?給某家聽好了,城頭只消還有一名賊兵,箭便不止!”

方纔見到有嘍兵攀上院牆,有些弓箭手不覺就停了箭,這纔給了楊恕反擊的機會。此時聽得花榮發怒,不敢怠慢,忙拉弓放箭,嗖嗖的聲音再次響起,連綿不絕。

好在這時城頭的不再是那些裝備較差的莊丁,衆官兵個個盔甲齊全,又懂得利用牆垣遮體,因此雖然被這一陣箭雨射的擡不起頭來,卻損傷不大。

楊恕貓着身子,聽見對面戰鼓隆隆,心裡不禁打鼓:“這夥賊兵當真了得,衝鋒之際不畏箭矢,被我們反擊下城去了,卻還不肯退卻,官兵也未必有這等敢戰!”正在那裡思量,耳聽得親兵在叫:“賊人又攻上來了!”

楊恕奮身而起,正叫了一聲:“衆將士,與我殺賊!”忽然肩頭宛如被一柄大錘打中,身子猛的向後一傾,站腳不定,仰天便倒。

城頭衆官兵一陣大亂,城下花榮卻將手中剛剛射出一箭地鐵弓高舉,厲聲喝道:“給我殺!城頭有敵,箭便不止!”

第2章 買賣(上)第二十九章第1章 燕青(下)第五十一章第2章 風起第七章 上第5章 刑訊(下)第9章 傑肯(下)第四十三章第36章 反掌(上)第5章 菩提第56章 踹營第20章 起航第18章 盤妻第11章 連環馬(上)第三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三章第34章 下第15章 轉仕第31章 天書(下)第八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34章 下第七章 下第三十一章第13章 機密第1章 下第二十八章第十二章第56章 踹營第35章 上第13章 錢莊第14章 毒計第一章第4章 太學第八章 上第18章 召見(上)第38章 遇險(上)第22章 括田(下)第15章 轉仕第16章 演武(上)第九十六章第七十九章第25章 開戶(上)第18章 李逵(下)第十七章第九章 上第15章 香香第24章 鹽務(上)第36章 關撲(上)第三十九章第十九章第23章 花榮(上)第35章 奪船第24章 傷逝第22章 括田(上)第64章 張叔夜第22章 平匪(下)第15章 奚車(上)第18章 東坡第2章 黑白第九章 上第14章 毒計第25章 女真第18章 召見(上)第四十五章第八十七章第8章 收服(下)第二十五章第四十四章第4章 祭掃(下)第四十二章第二十章第九章 上第50章 神兵第29章 談兵(上)第16章 遺篇(上)第四章 下第23章 花榮(上)第38章 御筆(上)第1章 時遷第77章 相殘第七章 上第九章 下第二十八章第72章 談判第十五章第14章 二李第7章 蔡京第4章 巧取第六十四章第19章 藥師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二章第37章 包裝(上)第七章第三章第五十三章第十一章 下
第2章 買賣(上)第二十九章第1章 燕青(下)第五十一章第2章 風起第七章 上第5章 刑訊(下)第9章 傑肯(下)第四十三章第36章 反掌(上)第5章 菩提第56章 踹營第20章 起航第18章 盤妻第11章 連環馬(上)第三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三章第34章 下第15章 轉仕第31章 天書(下)第八十七章第三十五章第34章 下第七章 下第三十一章第13章 機密第1章 下第二十八章第十二章第56章 踹營第35章 上第13章 錢莊第14章 毒計第一章第4章 太學第八章 上第18章 召見(上)第38章 遇險(上)第22章 括田(下)第15章 轉仕第16章 演武(上)第九十六章第七十九章第25章 開戶(上)第18章 李逵(下)第十七章第九章 上第15章 香香第24章 鹽務(上)第36章 關撲(上)第三十九章第十九章第23章 花榮(上)第35章 奪船第24章 傷逝第22章 括田(上)第64章 張叔夜第22章 平匪(下)第15章 奚車(上)第18章 東坡第2章 黑白第九章 上第14章 毒計第25章 女真第18章 召見(上)第四十五章第八十七章第8章 收服(下)第二十五章第四十四章第4章 祭掃(下)第四十二章第二十章第九章 上第50章 神兵第29章 談兵(上)第16章 遺篇(上)第四章 下第23章 花榮(上)第38章 御筆(上)第1章 時遷第77章 相殘第七章 上第九章 下第二十八章第72章 談判第十五章第14章 二李第7章 蔡京第4章 巧取第六十四章第19章 藥師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二章第37章 包裝(上)第七章第三章第五十三章第十一章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