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鐵浮屠這個名字,在後世有很多傳說,有說是連環馬的,有說是重甲步兵的,甚至在高強小時候看過的某個版本的岳飛傳連環畫中,鐵浮屠被描繪成了大威力的火炮,鐵鑄的哦,那副畫着岳雲和張憲、牛皋幾人將鐵火炮推下河裡,岳飛騎在馬上仰天長笑的畫面,曾經讓當時還沒上小學的高強興奮莫名。

當穿越到了這個時代之後,既然以金兵爲主要的大敵,高強很早就開始收集關於鐵浮屠的資料,當他向女真國中派出常駐商隊,極力設法打聽女真的各種信息時,鐵浮屠更是重中之重。結果非常令人失望的,根本就沒有人聽說過鐵浮屠這麼一號,不管到底是大炮還是連環馬,總之就是沒有人知道這麼一個名詞。

後來女真起兵擊遼,雙方連場大戰,女真的兵力和戰術情報越來越多,直到護步答岡一戰,女真兵兩萬大破契丹十餘萬,鐵浮屠這個詞才第一次出現在了高強所收到的情報當中。令人意外的是,這份情報不是來自於女真國中的蘇定等人,反而是從遼國上京一帶送出,原來鐵浮屠這個詞根本就是遼人叫出來的,對於金人最爲精銳的重甲騎兵部隊,遼人畏之如虎,便起了個稱號叫做鐵浮屠,意即黑鐵塔是也,之所以叫做浮屠,則是因爲遼國佛教昌盛,各地都建有寺院蘭若和浮屠,大一點的州城更是直接用寺院的浮屠作爲城防的制高點,因此遼人對於浮屠極爲熟悉,信手便用來形容對手的王牌軍。

知道了鐵浮屠的本來面目之後,高強不禁大爲失望,倒不爲別的,原本以爲鐵浮屠若是連環馬之類的部隊,那麼自己便可以用鉤鐮槍來對付他。水滸裡有名地一回,鉤鐮槍大破連環馬麼!只是對付真正的鐵浮屠。步兵倘若真地敢於直面滾滾鐵騎而去割馬腿的話,那麼使大斧其實比鉤鐮槍要好很多,大斧是真正的上砍人頭下砍馬腿,其重量更可以對抗騎兵的攻擊,比鉤鐮槍強了不知多少倍。高衙內穿越者的優勢難以發揮,自然要失望一下。

“李小哥,敵人這可是鐵浮屠登場了,決勝在此,可該動用朱參議那個小小圈套了吧?”高強見到阿骨打的大旗也開始向前移動。雖然鐵浮屠沒有正式加入戰鬥中,戰線上金兵的士氣卻明顯高漲,宋軍陣線不穩連連後退,不由得頗爲緊張。他所說的那個小小圈套。便是昨夜朱武和韓世忠等人悄悄在戰場上設下的一個陷阱,上百枚大號雷彈被埋地土中,就在宋軍陣線前五百步處,只要用一個十斤火油彈投過去,便會點燃引線,上百枚雷彈炸將起來,那是三千斤火藥,城牆都要炸塌一截的,倘若是在鐵浮屠衝鋒隊列中炸開,只這一下就能將敵人炸個七零八落。

哪知李孝忠卻搖頭道:“爲時尚早。衙內。這炸彈雖好,卻不可徒恃爲憑,一旦不能奏效或者其效不盡人意。豈非反而自縛手腳?要當戰到分際處,突出奇兵方好。只今金國國主親自上陣,卻不可小覷,衙內當以中軍精銳當之,再命後陣益兵前陣。以挫敵鋒。”

軍事上的調動。高強幹脆就不插手,只見李孝忠將令旗揮舞。中軍號炮連響,索超的大嗓門立時嚷了起來:“等了這多時,總算輪到某家也!兒郎們,舉斧,隨我上前!”

Wшw▲ ттkan▲ co

這一千大斧兵乃是全軍精選出來,俱是敢斗大力之士,手中地斧頭更是特意加料鑄造,比宋軍的制式大斧更重三分,原本就是專爲對付鐵浮屠而設。這半日間兩軍血戰連連,殺聲震天,中軍這裡卻一直都不見動靜,自索超以下人人都是憋足了一股氣,好容易等到出兵的命令,有些人甚至披着四十斤的重甲都跳了起來,一路小跑着向前陣跑去。

前陣的金兵本是斡離不等人輪番上陣施壓,宋軍在黃信的指揮下應付自如,戰線兩進兩退,到現在仍然穩守在第一道拒馬後五十步的第二道陣線處。此時金兵歡呼遍野,正攻到陣前的撻懶率軍轉回,讓開了正面道路。

須臾之間,戰場中大多數人手腳都有些慢了,一陣低沉的馬蹄聲響起,鐵浮屠緩緩迫近陣前。高強舉起望遠鏡望去,卻見這鐵浮屠果然如情報中顯示的一般,以精選健馬,三匹爲伍,牛皮索相連,人披重甲,馬身上地甲裙也蓋到膝蓋,渾身上下俱是精鐵發出的灰暗光芒,遠遠望去恰似一尊尊鐵塔一般,鐵浮屠之名果然不虛。

只是這般武裝,全身上下甲冑兵器加起來上百斤,再加上身量大過常人的精選之士,戰馬負重幾達三百斤,能夠入選鐵浮屠部隊地良馬可謂百中選一。縱然女真素來以善養馬著稱,又從對遼的戰事中奪取了大批良馬,數年來也只積攢了五千之數,其中阿骨打的合扎猛安不過三千餘騎,之前開州城下棄馬強攻,又折損了千餘兵,是以現今只得兩千騎而已。

這等重騎,軟一點的土地都經受不住,好在此時還未開春,地面凍的死硬,鐵蹄踏上去卻無甚阻礙,鐵浮屠隆隆滾來,只是速度可與其餘金騎不可相比。

宋軍中有許多都是遼東本地之士,也曾聽聞金兵鐵浮屠地兇名,當見到這支部隊時不自禁地都有些手軟起來,金兵一方卻是精神陡長,左翼吳乞買與右翼粘罕等人乘勢督軍猛攻,宋軍一時抵敵不及,竟爾後退了數十步。左陣接戰最早,歷時最久,戰況亦最爲慘烈,宋軍終究不是如金兵這般數十年從苦寒之地拼殺出來地勁旅,戰到此時也有些支持不住了,饒是張伯奮等再三督軍力戰,卻也打不下金兵的這股勢頭。

李孝忠在刁斗上指揮若定,後陣地兵力一都都、一營營地調上來,一口氣投入兩營兵力側擊金兵兀室部,片刻間砍倒了百餘金兵,方纔將戰情穩住。

與此同時。正面萬衆矚目的鐵浮屠軍也越過了宋軍的雷彈阻滯,殺進宋軍前陣之中。由於阿骨打等人觀戰多時。對於宋軍的雷彈打擊規律也有所瞭解,故而進擊時先是以百餘騎突前,引得宋軍投出雷彈之後,方以主力乘機攻入,故而大部鐵浮屠均能保持騎兵隊形衝擊宋軍。

前陣鏖戰多時,第一道拒馬多半都已被金兵掀翻,撻懶更是有意識地率人搬開了幾架,當中留出百餘步寬的一個豁口來,鐵浮屠轟然涌入。仗着身上重甲,絲毫不懼宋軍箭雨洗禮,一路隆隆推了過來。

即便是見識過壓路機和電影上地坦克衝鋒,高強在這股鐵浮屠的聲勢下亦有些臉色。那些素常連大隊騎兵都沒怎麼見過地兵士更是可想而知,縱然在嚴格的軍紀約束下沒有出現潰散,但連場惡戰之下再遇到這樣的敵人,多少都會有些手軟。

黃信眼看不好,倘若被這股敵兵破陣直入,砍倒了前陣的震天雷炮,就等於爲金兵打開了一個缺口,敵兵從中軍一擁而入,甚至可能將宋軍的陣形從當中衝開兩截,如此一來。此戰大勢去矣!

此時也都殺紅了眼了,黃信身率百餘牙兵衝上前敵,揮劍斬了一個慌亂中站起身來的長槍兵。厲聲喝道:“守死無回!擲彈!”牙兵們先已持了掌心雷在手,聞言便奮力投將出去。

在常勝軍的戰術中,擲彈兵通常都是在弓弩身後進行投彈,蓋因擲彈兵要發力投遠,身上甲冑較薄。而敵方弓弩再軟。射程總在擲彈兵之上,對射起來無疑是擲彈兵要吃虧的。如今黃信一時情急。將擲彈兵推上前沿投彈,那百餘掌心雷所到處固然是人喊馬嘶,鐵浮屠的洪流也要爲之一滯,然而金兵地重騎可不是歐洲中世紀的騎士,個個都善於騎射,衝鋒時早有許多持弓在手,當下一陣羽箭射將過來,擲彈兵頓時倒下二三十名,帶傷者亦有此數。

黃信大腿上便中了一箭,當時就半身痠麻,走不動路,還沒等他站起身來,迎面三匹鐵浮屠連環衝至,頭上一柄狼牙棒壓下,黃信手中只得一柄喪門劍,如何抵敵?登即腦漿迸射,哼也不哼一聲,斃命當場,成爲繼開州城下的秦明和項充之後,第三位戰死沙場上的統領官。他身邊所率地牙兵俱是親信,一見主官陣亡,頓時都紅了眼,有幾人抱着掌心雷便撲了上去,也不管對方鐵蹄踐踏,狼牙棒揮舞,只聽轟轟幾聲巨響,十餘騎鐵浮屠倒撞下馬來,一時掙扎不起。

餘衆有樣學樣,也都抱着掌心雷向前猛衝,一時間前陣上煙霧瀰漫,爆炸聲此起彼伏,竟將方纔鐵浮屠那排山倒海般的氣勢也壓了下去,硝煙中連一個鐵浮屠都看不清楚。

“賊廝鳥!”索超率軍一路小跑,將將趕到陣前,剛好看到黃信被金兵砸死,擲彈兵們奮身殉敵的一幕,立時血貫瞳仁,狂吼一聲,也不管自己已經是眼下前陣軍職最高的將官,要不要負起什麼指揮責任,急先鋒脾氣發作,橫着大斧便衝了上去。他本是馬上將,不過在遼陽高強要他練大斧兵以對抗鐵浮屠,所部都要在部下,於是急先鋒也就變成了步下將。

只是少了一匹馬,絲毫不減索超的煞氣,他衝過那一陣擲彈兵的自爆所造成的硝煙之後,對於倒在地上掙扎的金兵看也不看,看準了對面衝突而來的三聯鐵馬,半蹲身子掃地一斧,立時砍下兩條馬腿來,那三匹馬彼此相連,踉蹌幾步之後便仆倒在地。

馬上金兵本是能馬能步的,雖然身披重甲倒在地上,卻也掙扎地起,只是跌倒爬起之間破綻甚多,索超大斧翻飛上下,幾道血箭飛起,三名金兵便即了帳。在中軍被憋了這半日,急先鋒一股殺氣已然蓄到了巔峰,此時身披步人甲,手持大斧狂呼酣戰,頃刻間連砍了三座三連甲馬,身上中了兩箭也只當搔癢,大吼道:“金狗,嚐嚐爺爺的大斧!”他這柄斧頭卻是湯隆受高強之託打造,鋒刃乃是用的天竺精鋼,配上大斧地重量。當真是削鐵如泥,就連鐵浮屠兵身上的鎧甲也難當其鋒。

將是兵之膽。眼見索超這般勇武,衆斧兵士氣大振,發一聲喊便殺了出來,上千柄大斧如同一座鐵牆般滾滾向前,地上那些掙扎不起的金兵自然立時了帳,即便是後面衝上來的生力鐵浮屠,衆斧兵亦是上砍人胸下砍馬腿,絲毫不見懼色。有些兵士用大斧來與金兵對砍,斧柄不免折斷。索性便持着半截斧子專砍馬腿和倒在地上地鐵浮屠。

中軍這一場死鬥,雙方都是全軍精銳,寸步不讓,一股殺氣直衝霄漢。竟似天空也變得紅了幾分,不管是歷戰多年地金兵勇士,還是轉戰燕雲和遼東地常勝左軍,一時間竟有些看得呆了,偌大的戰場上目光所聚,大都在看這區區兩三千人地廝殺。打到這個份上,凡是有些經驗的人也都看出來了,雙方都拼出了真火,勝負的關鍵就在此處!

猛然間,宋軍中戰鼓如雷鳴般響起。上百面大鼓也不管什麼節奏了,全都一條聲地猛捶,轟隆隆地猶如大河奔流。振聾發聵。宋軍聞聲士氣大振,索超更是殺氣滿貫,一把加料的大斧化成一股旋風,竟爾迎着衝突前來的鐵浮屠兵衝了上去,一連深入二十二步。砍倒三連馬五座。殺死金兵七人。

“好個宋將,吃我一箭!”兀朮正在陣中。見索超以步敵馬竟爾神勇至此,心中暗叫了得,當下按住繮繩,從鞍側取下弓來一箭射去,索超殺得性起,亂軍中怎聽得弓弦響,一箭正中鼻下人中。

也是該着,步人甲的面部本就有面甲遮護,這一處又是骨頭最硬處之一,兀朮這一箭雖然射中,卻不傷性命,索超又是殺性大發之時,面上這一痛反而更激發了他的兇性,擡手將箭桿折斷,滿口鮮血地吼一聲:“金狗納命來!”向着兀朮那邊猛衝十餘步,竟是一躍而起,大斧在半空中一道霹靂,直奔兀朮當胸劈來。

兀朮自是不懼,只是適才見這大斧極爲鋒利,曉得不可力敵,當即將馬一帶,雙腿一夾,那馬斜刺裡躍出丈許,索超這一斧便走了空,跟着兀朮回手又是一箭,滿擬這一下近在咫尺,索超決計難以躲過,哪料到箭方出手,身子卻猛地向下一沉,骨碌碌滾到地上,那支箭自然不曉得飛到哪裡去了。

卻是索超腳方着地,反手便是一斧,將兀朮坐騎後腿砍去一條,三腳馬怎立得定?見這金人落地亂滾,索超正要上前一斧取他性命,忽聽身後馬蹄聲響,又是一座三連甲馬衝殺過來,不由罵了一聲:“殺不盡的金狗!”揮斧迎了上去。

那兀朮僥倖揀了性命,爬了幾步才站起身來,回頭再找索超時,亂軍中卻已不見了對方蹤影,身旁宋軍的斧頭上下亂砍,他手中沒有兵器不敢抵敵,當即發足便跑。

阿骨打身率一千鐵浮屠,望見繩果所部與宋軍廝殺,禁不住鬚髮皆張,喝道:“女真勇士!宋人縱然善戰,又怎是我女真對手?女真滿萬不可敵!”年屆五十的阿骨打,已然遠遠超過了女真人地平均壽命,然而筋骨依舊強壯,此時他再次披掛上陣,金國最爲精銳的士卒緊緊跟隨,直向着大呼酣戰的宋軍索超部衝了上來。

就在此時,宋軍前陣的震天雷再次發出吼聲,四個火球飛得格外高遠,直直向着阿骨打衝鋒的方向投了過來。阿骨打驟然一驚,怎麼宋軍的震天雷這一次發射,與前次相隔如此之近?還沒等他反應過來,那四個火球丟到他身前數十步處,彭的一聲,燃起大火數圈,卻不聞什麼爆炸聲。

單單是火,金人卻不懼,他們挑選戰馬時,有一項必須要考的就是躍馬過火坑,敢過的才能算是戰馬,之所以屢屢被宋軍的震天雷轟散衝鋒隊形,不過是馬兒缺少對於雷彈地適應訓練,無法承受那巨大的爆炸聲而已。現今見到宋軍投出的火球燒出丈許方圓地四個火圈,阿骨打凜然不懼,只略略繞過那火圈所在,依舊揮軍衝殺向前。

哪知將將衝過十餘步,阿骨打猛然覺得身邊的世界變得虛無起來,眼中所有的事物都失去的形狀,變得模糊一片,耳朵裡除了嗡嗡的好象大風捲起地呼哨聲外,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過了好一陣子,耳中地聲音才漸漸響了起來,跟着就覺得自己被幾雙手拉了起來,眼睛中模模糊糊地看出去,好似是自己的三兒子斡裡朵和四子兀朮,斡裡朵並向自己大聲地叫喊着什麼……

好容易,令人頭腦暈眩的嗡嗡響聲中,阿骨打才聽清楚了斡裡朵的話:“……狼主,狼主!宋軍大舉反擊矣!”眼前,一片血色之中,宋軍的緋色衣甲滿山遍野,正向着自己迅即衝殺過來,當先兩騎,一匹黑馬,一匹白馬,快得猶如閃電一般,馬上騎士的吼叫遙遙可聞:“阿骨打受死!”

第8章 自投第49章 沒羽箭第10章 曾頭市(下)第四十三章第四十七章第19章 焚心第2章 黑白第二十五章第一章第15章 金芝第15章 奚車(下)第18章 東坡第四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31章 河工(上)第19章 獻寶第三十二章第四章 下第15章 奚車(下)第3章 豪奪第15章 轉仕第3章 羽翼(上)第38章 御筆(上)第17章 拔刀(下)第25章 憔悴第22章 棒喝(下)第31章 天書(下)第20章 楊戩(上)第七十九章第10章 曾頭市(下)第1章 燕青(下)第二章第15章 拒戰(下)第五十四章第八章第1章 放榜(下)第14章 毒計第15章 香香第四十五章第38章 說親第19章 鐵牛(上)第2章 風起第十章第24章 傳訊(下)第15章 頭陀(下)第2章 下第4章 易相第五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2章 時勢第50章 神兵第74章 無間第八十章第34章 反目(上)第三十七章第十二章第24章 婚俗第62章 生死第18章 三問(下)第十九章第37章 擒王第29章 馬車第22章 平匪(上)第35章 受降(下)第23章 歸來第60章 賭箭第43章 新軍第七章第15章 頭陀(下)第四十章第五十六章第22章 無聲(上)第四十八章第20章 楊戩(上)第5章 齟齬(下)第3章 河上第3章 回京(上)第十二章 上第22章 民反第27章 心痛(下)第1章 醒覺第四章第二十八章第37章 邀援(上)第2章 買賣(下)第五十二章第37章 包裝(下)第25章 開戶(上)第十三章第3章 回京(下)第四章 下第十五章第9章 傑肯(下)第9章 到任(上)第30章 中計第五章第20章 究問(上)第35章 動員(下)第38章 夜襲(下)
第8章 自投第49章 沒羽箭第10章 曾頭市(下)第四十三章第四十七章第19章 焚心第2章 黑白第二十五章第一章第15章 金芝第15章 奚車(下)第18章 東坡第四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31章 河工(上)第19章 獻寶第三十二章第四章 下第15章 奚車(下)第3章 豪奪第15章 轉仕第3章 羽翼(上)第38章 御筆(上)第17章 拔刀(下)第25章 憔悴第22章 棒喝(下)第31章 天書(下)第20章 楊戩(上)第七十九章第10章 曾頭市(下)第1章 燕青(下)第二章第15章 拒戰(下)第五十四章第八章第1章 放榜(下)第14章 毒計第15章 香香第四十五章第38章 說親第19章 鐵牛(上)第2章 風起第十章第24章 傳訊(下)第15章 頭陀(下)第2章 下第4章 易相第五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2章 時勢第50章 神兵第74章 無間第八十章第34章 反目(上)第三十七章第十二章第24章 婚俗第62章 生死第18章 三問(下)第十九章第37章 擒王第29章 馬車第22章 平匪(上)第35章 受降(下)第23章 歸來第60章 賭箭第43章 新軍第七章第15章 頭陀(下)第四十章第五十六章第22章 無聲(上)第四十八章第20章 楊戩(上)第5章 齟齬(下)第3章 河上第3章 回京(上)第十二章 上第22章 民反第27章 心痛(下)第1章 醒覺第四章第二十八章第37章 邀援(上)第2章 買賣(下)第五十二章第37章 包裝(下)第25章 開戶(上)第十三章第3章 回京(下)第四章 下第十五章第9章 傑肯(下)第9章 到任(上)第30章 中計第五章第20章 究問(上)第35章 動員(下)第38章 夜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