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包裝(下)

當下高強微微一笑道:“宋江,你既然爲我效力,也不能虧待了你。你並無功名,這仕途是不大好走了,好在本朝人要入仕途,也未必定須經過科舉,待我稟明家父,年末天子郊祭之時補你個軍中虞候,日後有了功勞再行升遷,你意下如何?”

宋江眼下只是個不入品的小吏,按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行政編外人員,其薪俸待遇都仰仗當地官田,與正規的官職相去甚遠。而且如他這樣幼時讀書不成的人,在這把年紀要想進入本朝的文官系統幾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因此雖然在宋朝武官的地位遠遠低於文官,宋江聽說有的官作,還是大喜過望,又稱謝不迭。

高強點了點頭,又道:“眼下此間事初定,本衙內一時並無差遣你之處,只是你這坐地分贓的勾當不可再作了,好在晁蓋等人上了梁山,真正做了賊夥,這買賣正好全數交給他們便是。倘若東京那裡有甚消息過來,你便推動晁蓋等人照作。”這黑道上的勾當,說實話石秀要比高強清楚的多,具體由他來處理,比高強直接插手要好上許多。

宋江答應了,語中卻遲疑的很,高強立時發覺,問道:“有甚難處?你且說來。”

宋江忙道:“難處是沒有,衙內既然吩咐了,小人便須得辦的妥當。只是東京石爺身在太尉府,這事草莽中知道的人只怕不少,三京四輔之間禁軍勢力龐大,江湖好漢多與禁軍有所往來,因此石爺的號令通行無阻。此間山東的好漢卻不然,許多人乃是與官軍有深仇大恨的,倘若不肯尊奉秀字令牌,小人固然可以教那晁蓋等人前去攻打於他,卻怕遷延時日,誤了衙內的事。”

“這說的也是……”高強也知道他說的有理,說白了。石秀之所以能在這一年裡發展迅猛,主要還是仗了自己老爹的太尉府的勢頭。記得當時自己在孟州道快活林插手蔣門神和施恩的衝突,兩人本是黑道搶地盤的勾當,蔣門神動用的卻全都是當地的廂軍,而施恩的手下也有許多是當地監牢的獄卒土兵,可知這大宋養兵無數,卻沒什麼仗可打,這許多精壯男子閒着無事。大多都與黑道有所瓜葛。

而這些人雖說入了黑道,實質上還是當地社會組織的一部分,其性質並非反對朝廷的統治的,而是屬於一種低於朝廷的社會次級組織,所謂的社會潛規則的維護者。因此石秀以太尉府爲背景,輕易便將這一類勢力統合到了一起。

然而到了山東境內,情況卻有所不同。以梁山泊來說,逃去那裡落草的,多半手上都有大案。按照現代的話來說,乃是社會的對立面,要他們與朝廷合作,難度大了不是一點。

高強沉吟半晌。眼睛望望宋江,忽而笑道:“這件事麼。卻也不難。倒要着落在你宋公明身上。”

宋江聽見高強忽然叫起他的表字來,大爲惶恐。忙躬身道:“衙內有甚差遣,只管吩咐便是,不可折殺了小人。”

高強笑了笑道:“你適才說這山東境內的草莽好漢未必肯尊奉石秀的命令,言之有理,然則我來問你,此間好漢服的是什麼人?”

“這……”宋江遲疑一下,便道:“此間好漢心服的,多半隻是義氣二字。”

“不錯不錯,答的中式!”果然是水滸傳裡那個利用所謂的“義氣深重”,將許多好漢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宋江宋公明,這回答一點也不出乎高強的意料:“因此要讓此間好漢心服,便須有一個人義薄雲天,名揚山東,各路好漢聞名便服,纔好行事。”

“衙內言下之意……”宋江聽出苗頭,小心翼翼地問道。

“你原先與那晁蓋合夥,坐地分贓,爲了避嫌,結交江湖好漢的事都叫晁蓋去作了罷?自今日起,凡有上門來投奔你的江湖好漢,你都與他結交,好生款待,賙濟盤纏,有甚爲難之事求你,你也都答應了,一力周全便是,只要江湖上紛紛傳言,說你的義氣,便是你的功勞。”高強輕輕說出一番話來,叫宋江聽的目瞪口呆。

連日來高強與許貫忠私下談論,最多的就是關於宋江的使用辦法,拋去宋江的野心太大這一點,許貫忠卻也認同他的才能,利用他來掌控山東的綠林道,小到梁山泊在高強的日本秘密貿易中發揮作用,大到石秀的勢力延伸到山東全境,都不失爲一個好辦法,而要做到這一點,把宋江給捧起來就是一個最好的途徑。

乍聽這等匪夷所思的策略,宋江有些發愣,不過他畢竟是在這山東綠林道浸淫多年的人,隨即便醒悟過來,叫道:“衙內真好計!倘若小人這義氣深重的名聲傳揚了出去,無論遠近的好漢都要買賬,那時再以錢財開道,無有不服的,當真是不費吹灰之力,山東可定了!”

高強微笑不語,心說這一招說起來還是承你老人家的故智,那水滸傳裡哪個不知山東及時雨,鄆城呼保義的大名?所到之處,但聽你的名字,各路好漢都是納頭便拜的,王者之氣無與倫比,否則你哪裡能作梁山泊數萬之衆的大頭領呢?

現在高強將這個概念提出來,爲了能在最短時間內打響宋江的名聲,一面又加入了現代關於包裝和宣傳的理念,一方面宋江這裡須得按照這個包裝去作起來,凡是有來投奔求助的江湖人物,無論有名無名有能無能,都要全力襄助,所需的人力物力,都有石秀那裡鼎力支持,對外卻只說是宋江的大力;另一方面,便須得藉助石秀手中的三教九流,各種渠道,將這名聲傳揚出去,要知這人和人之間傳話最是離奇,往往一句話傳過了幾個人就大變樣了。比如你這裡放消息的人,只說句“聞說山東有個宋公明,好生義氣,人喚作及時雨。”

這消息若再過幾個人的嘴,恐怕就成了“山東有個及時雨宋江,爲人義薄雲天,上次青州府比年大旱,請了這位及時雨去,當時便天降三天大雨,田間枯苗重生嫩芽!”如此經過一些時日,又哪裡有人知道這消息是從哪裡傳出來的?而這樣內外相應,及時雨宋江這個名字一定能在最短的時間裡就征服整個山東!

錯了,是征服山東的綠林好漢,這纔是原話,上面那句是傳播以後的結果……

第十八章第九十二章第20章 設伏(上)第七章 下第4章 三人第3章 邀約第十九章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上)第六十四章第31章 天書(下)第26章 私鹽(下)第三十六章第38章 遇險(下)第25章 憔悴第35章 動員(上)第10章 曾頭市(下)第23章 混沌第6章 面斥第13章 一上(上)第五十八章第五十章第5章 十字第22章 出奔第35章 上第四十六章第九章第3章 上第33章 董平(上)第七十六章第19章 內審第9章 弄權第37章 包裝(下)第三十三章第一章第二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19章 焚心第二十六章第6章 心結(下)第五十四章第35章 動員(上)第10章 徐寧第19章 個唱第五十四章第11章 連環馬(上)第十四章第八章 上第10章 曾頭市(上)第八章第五章 下第42章 虛位第49章 沒羽箭第七十六章第35章 下第22章 路遇第80章 殺宋第8章 龜頭(下)第10章 來歷第四十六章第六章 上第七十九章第十九章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24章 傳訊(下)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14章 結黨(下)第54章 雙面第26章 點將第十七章第17章 復仇(上)第五十九章第四十五章第5章 見童(下)第62章 生死第69章 清照第19章 獻甲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2章 下第二十八章第29章 洞房第28章 宋江第10章 曾頭市(上)第三十五章第32章 釘子戶(下)第3章 羽翼(下)第14章 二李第13章 機密第2章 父子第28章 不見第42章 虛位第14章 倭銀第6章 面斥第4章 太學第9章 行者第15章 轉仕第34章 戰敗第三十四章第10章 徐寧
第十八章第九十二章第20章 設伏(上)第七章 下第4章 三人第3章 邀約第十九章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上)第六十四章第31章 天書(下)第26章 私鹽(下)第三十六章第38章 遇險(下)第25章 憔悴第35章 動員(上)第10章 曾頭市(下)第23章 混沌第6章 面斥第13章 一上(上)第五十八章第五十章第5章 十字第22章 出奔第35章 上第四十六章第九章第3章 上第33章 董平(上)第七十六章第19章 內審第9章 弄權第37章 包裝(下)第三十三章第一章第二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19章 焚心第二十六章第6章 心結(下)第五十四章第35章 動員(上)第10章 徐寧第19章 個唱第五十四章第11章 連環馬(上)第十四章第八章 上第10章 曾頭市(上)第八章第五章 下第42章 虛位第49章 沒羽箭第七十六章第35章 下第22章 路遇第80章 殺宋第8章 龜頭(下)第10章 來歷第四十六章第六章 上第七十九章第十九章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24章 傳訊(下)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14章 結黨(下)第54章 雙面第26章 點將第十七章第17章 復仇(上)第五十九章第四十五章第5章 見童(下)第62章 生死第69章 清照第19章 獻甲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2章 下第二十八章第29章 洞房第28章 宋江第10章 曾頭市(上)第三十五章第32章 釘子戶(下)第3章 羽翼(下)第14章 二李第13章 機密第2章 父子第28章 不見第42章 虛位第14章 倭銀第6章 面斥第4章 太學第9章 行者第15章 轉仕第34章 戰敗第三十四章第10章 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