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到任(上)

正在宋江手持三卷天書,梁山聚義廳中受衆頭領大禮參拜,初步建立起了他的權威之時,高強卻也到了梁山泊。

他走的是陸路,直奔黃河入梁山泊的口子,在那裡與自己的船隊匯合。原本石秀是有些擔心,勸他直接放黃河出海,再從海上轉赴青州登陸,不過高強幾番過樑山而不入,現在這地方漸漸鬧騰起來,以後會更加重要,說什麼也要去親自看上一眼,所以才這麼走。

要說石秀顧慮的不是沒有道理,現在梁山上已經聚集了近萬草寇,此地四面環水,水賊自然少不到哪裡去,這八百里水泊可以說是處處盜賊,官兵不敢正視的所在。而象高強這樣的上任官員,歷來是盜賊們最爲青睞的對象,官員上任無法帶兵,身邊卻往往帶有美貌妾媵,搜刮來的民脂民膏,劫之上應天命,下應民情,不但得了實惠,還在百姓中落了個俠盜的好名聲,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爲。

高強也知道他說的在理,倘若一個正在籌劃着暗地裡謀奪梁山大權的明日政壇之星,在上任途中被梁山水賊給摸了腦袋去,那真是命運開的一個大玩笑了。不過他也有所仗恃,想那宋江拿着自己給的天書回山之後,把自己打扮成了星主下凡,梁山大寨裡定然是開了鍋一樣的熱鬧,大小頭領和山寨勢力分佈都得重新洗牌,這幾天絕對不可能有大規模外出劫掠的行動。若是區區幾艘小船的蟊賊,又哪裡能敵的過他所帶領的這三艘大船,上百強兵?單單韓世忠那一張弓,就能掠走上百條人命。

是以高強堅執己意,定要走梁山泊,石秀等人拗不過他,提心吊膽地開着船進了這八百里水泊。

也不知是不是高強真的如有神助,算的精準,這四里八鄉有名的盜賊淵藪——梁山泊,竟然對高強這樣的肥羊視而不見。連一個遠遠來張望的小蟊賊都看不見。

……

高強迎着初起地朝陽站在船頭,大大地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臉上雖然現出興奮的神情。卻也掩飾不住連夜奔波的疲倦←眯縫着被朝陽刺的幾乎睜不開的眼睛,手搭涼棚望着在眼光下波光粼粼,變幻出萬種姿態的水面,鼻子裡呼吸着略帶水腥味的空氣,心中頗有些波瀾起伏:乖乖,這就是梁山泊了,八百里?洞庭湖也才號稱八百里啊,這地方真有那麼大?

後世的那個梁山,他也曾去遊玩過,不過不見半畝水泊。只見一個被人工景點堆滿上下的小山包,號稱這就是梁山,山上五步一個黑旋風守寨,十步一個及時雨迎客,連導遊小姐都作一丈青打扮。簡直叫人嘔到死。

是以在他心中,對於那傳說中聚集十萬好漢,豎起替天行道大旗的梁山泊印象全是停留在紙面上,腦海中,這纔要親自來看上一看。

眼前這片水面。往南往西都是一眼看不到岸,北邊越過一片蘆葦灘,閃亮亮的好似還是一片水面。根本看不出真正的大小,不過就視線所及看來,這梁山泊當真不小,比他後世所見過的湖泊都大了不少,看的高強頻頻點頭:似這麼大地水面。才能庇護得十萬兵馬,也才能配得上梁山泊這名號。

身後腳步聲響。接着韓世忠的聲音響起:“衙內,這便是梁山泊麼?果然好大一片水,不過比起咱們年下在榆關外看的那片水,好似聲勢小了些,沒那麼壯觀。”

高強大笑,那是無邊無際的大海,比陸地都要大幾倍的面積,那氣勢哪裡是這陸地上地湖泊所能比擬的?在那海邊看水,你能想到“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在這呢,就配有個穿着碎花布衣,戴着斗笠的船孃,一邊撒網捕魚,一邊婉聲清唱“微山湖哎~”,嘿嘿,不是一個味道。

他在這裡說的高興,手腳亂舞,旁邊有人接口道:“衙內說的是,這梁山泊自然無法與大海相比,不過在咱大宋北方,淮河以北,還沒一處水面能與之相比地,都說八百里水泊,以小人看來,多半還是低估了。”正是石秀。

“哦?三郎且來說說,這梁山泊到底是怎麼回事?”高強心裡一直存有一個疑問,這麼大的一處水面,居然到了明代就沒聲息了,看明人給水滸傳所寫的那些註解,幾乎都說梁山左近並沒有什麼大水,這麼多水,到底哪裡去了?

石秀顯然作過功課,回想了一下自己所看地資料,清清嗓子道:“這梁山泊,古時已有,據說叫做鉅野澤,又叫做大野澤,自古就是盜賊盤踞之地,秦時彭越便曾藏於此澤中。不過這水面遠沒有現在這麼大,唐季五代交兵,黃河無人治理,屢次氾濫成災,後晉開運元年,滑州黃河河段決口,浸汴、曹、濮、單、鄆五州境,環梁山,合於汶水,與其南諸湖相連;真宗天禧三年,滑州河溢,歷澶濮曹鄆諸州,注梁山泊;神宗熙寧十年,河決澶州曹村,東匯梁山泊;神宗元豐五年,河決鄭州,溢入利津縣武溝馬刀河,歸梁山泊。數十年中受河流三,遂成巨浸。”

“原來如此。”高強這就明白了,梁山泊這麼大,原來都是黃河水,若是黃河久不氾濫,水自然漸漸退去,也難怪百餘年後,這裡就無復八百里水泊的壯觀景象了。

韓世忠想的卻是另一個問題:“如此大的水面,官軍沒有勇武之地,果然是天然的盜賊淵藪,看來梁山之險,在水而不在山。”

高強搖了搖頭道:“世忠,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梁山盜賊羣聚,地勢固然是一個原因,不過近幾十年來這裡屢次遭受河水氾濫,流離失所地老百姓定然少不了,他們缺衣少穿,生活本來就難以爲繼,再加上官府督責賦稅,又要出錢出工治理河防,這日子怎麼過法?也只能逃入水泊中爲盜了。”

後代說起梁山盜起的原因時,往往歸咎於徽宗朝的種種橫徵暴斂,殊不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盜賊蜂起的原因,自從百多年前大宋還沒建立的時候就埋下了根苗,又哪裡是多增加幾項賦稅就能解釋的?所謂的大歷史觀,對於歷史事件就得這麼挖根剔須的去看。

韓石二人聽了高強的話,他倆原本就不是什麼飽學之士,對高強又都是敬重的很,自然連連點頭稱是。這樣的聽衆或許是某些領導幹部喜歡的,不過高強卻不是那樣的空乏之人,說了幾句,也就打住。

大船劈波斬浪,犁開水面,直向東方濟水河的河口駛去,漸漸將梁山水面拋在了腦後。

入濟水,出大海,再從海上進抵廣陵。這裡是鹽務所在,此地煮海爲鹽,爲官府每年帶來近百萬貫的收入,不過這些錢都是用鹽引的形式收取,而且朝廷專設鹽務辦理,高強雖說是青州知府,這地方可不歸他管。

從此地棄舟登岸,車行數日,就到了青州州治益都城。這地方高強已經來過一次,不過那次先是過其城而不入,而後礙着李清照家裡辦喪事,他又要避免慕容知府的請託,因此這益都城壓根就沒進去過。

想不到過了幾個月回來,居然搖身一變,已經成了此地最大的父母官,正是人生何處不相逢?

第八章 上第六十五章第二十八章第73章 暗盤第68章 暗議第八章 下第13章 幫源第70章 蕭讓第30章 議定(上)第12章 龍遊第65章 招安第27章 結盟(上)第十一章 下第五十六章第9章 索索(上)第四十七章第52章 審死官第4章 祭掃(下)第69章 清照第8章 學術第27章 淵源(下)第16章 試軍(上)第十四章第四十四章第7章 錢法(下)第四十章第18章 謀定第20章 危機(上)第34章 戰敗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下)第18章 逃亡第19章 焚心第23章 錢荒(下)第二十章第2章 言政第10章 曾頭市(上)第26章 种師道(上)第16章 演武(下)第13章 一上(下)第3章 上第3章 上第14章 毒計第七章 下第七十七章第七章第14章 二帝(下)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上)第26章 絕情第四十三章第19章 獻甲第七章 下第21章 官逼第39章 脫困(上)第七十三章第8章 奪權(下)第47章 強攻第7章 盟議第二十六章第1章 歸來第四章 下第58章 退兵第18章 唐猊第38章 說親第十四章第33章 再見宋江第七十九章第8章 奪權(下)第29章 東溪村第25章 指點第17章 降服第15章 頭陀(下)第三十九章第四十三章第14章 二帝(上)第27章 淵源(下)第三十九章第15章 炒金第7章 錢法(上)第二十八章第四十八章第35章 受降(上)第23章 混沌第九章第十五章第7章 收服(上)第1章 燕青(上)第79章 鴻門第26章 思見第3章 星變第四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19章 鐵牛(下)第三十二章第20章 張青第36章 反掌(下)第13章 街鬥(上)第14章 倭銀第25章 贈糧(上)第九章第13章 街鬥(上)
第八章 上第六十五章第二十八章第73章 暗盤第68章 暗議第八章 下第13章 幫源第70章 蕭讓第30章 議定(上)第12章 龍遊第65章 招安第27章 結盟(上)第十一章 下第五十六章第9章 索索(上)第四十七章第52章 審死官第4章 祭掃(下)第69章 清照第8章 學術第27章 淵源(下)第16章 試軍(上)第十四章第四十四章第7章 錢法(下)第四十章第18章 謀定第20章 危機(上)第34章 戰敗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下)第18章 逃亡第19章 焚心第23章 錢荒(下)第二十章第2章 言政第10章 曾頭市(上)第26章 种師道(上)第16章 演武(下)第13章 一上(下)第3章 上第3章 上第14章 毒計第七章 下第七十七章第七章第14章 二帝(下)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上)第26章 絕情第四十三章第19章 獻甲第七章 下第21章 官逼第39章 脫困(上)第七十三章第8章 奪權(下)第47章 強攻第7章 盟議第二十六章第1章 歸來第四章 下第58章 退兵第18章 唐猊第38章 說親第十四章第33章 再見宋江第七十九章第8章 奪權(下)第29章 東溪村第25章 指點第17章 降服第15章 頭陀(下)第三十九章第四十三章第14章 二帝(上)第27章 淵源(下)第三十九章第15章 炒金第7章 錢法(上)第二十八章第四十八章第35章 受降(上)第23章 混沌第九章第十五章第7章 收服(上)第1章 燕青(上)第79章 鴻門第26章 思見第3章 星變第四十三章第二十二章第19章 鐵牛(下)第三十二章第20章 張青第36章 反掌(下)第13章 街鬥(上)第14章 倭銀第25章 贈糧(上)第九章第13章 街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