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易相

五月壬戌,皇帝發出了一個令蔡京幾乎絕望的信號:廣南西路宣撫使王祖道妄言拓地,靡費軍資無數,數年不見拓土,將士苦於軍前,民夫疲於道路,國家資財虛耗一空,特貶爲昭德軍節度副使。

王祖道是蔡京的心腹之一,大觀初在廣西開拓疆土,建南丹州,立下的功勞是足以告慰太廟的,當時蔡京藉此大做文章,又弄了一枚秦璽獻給徽宗,連同天子六寶和另外一枚不知是真是假的古璽,合稱八寶。如此大功,當朝蔡京自然功不可沒,進位太師也就是在那時候。然而,現在這位蔡京的功臣卻受到了貶逐,雖然只是勳階降了半級,但由此發出的卻是皇帝已經決意捨棄蔡京,另擇宰相的信號。

蔡京久歷宦海,對於近來的局勢發展自然是瞭若指掌,皇帝的心意在這個看似不相干的貶斥決定中表露無遺,這等於是在逼迫蔡京主動請辭,連理由都給他找好了——就是廣西拓地失當之罪。在北宋時代,還沒有明確的國家外交觀念,除了與北地遼國,大宋並沒有對周邊的各國平等交往的願望,對於南邊的異族甚至是採取了拿人不當人看,漢族人口的急劇增長,使得宋廷對於這些異族所佔據的土地垂涎三尺——即便這些地方原本都是沒人願意去的蠻荒瘴疫之地。

由此帶來的邊境事務,統稱爲邊事。這類事務的性質特殊,朝廷主要是依據所佔土地和花費之間的比例來計算得失,如果花費過高,佔地不多,則要擔負“擅開邊患”的罪名,那沒的說,必須由當朝的宰執們承擔責任。此類事務以西北和西南兩邊爲主,西北自從神宗時王韶取熙河,不斷向西邊開拓。迄至王厚,童貫,西北拓地已經到達了青海湖,將唐時屬於吐蕃的土地一併納入,最西邊的州叫做西寧州,也就是現在的青海首府西寧市所在;西南則是從廣南路向西,目標是一直打通到大理國的另一條道路。

蔡京近幾年來的政績,邊事的進展順利是其中的重要一環。相比之下,國內的治理反而不大顯眼,在當時的統計條件下,沒人能用國民經濟指標來衡量統治集團的治理成效。而現在,恰恰是在蔡京最得意的西南拓地的功績上,皇帝給予了否定,這足夠讓所有人認清皇帝的心意如何了。

牆倒衆人推,次日,御史張克公上奏,除了將原先張商英等人彈劾蔡京的罪狀重申之外。更加上了蔡京與方士張懷素等人勾結。妄言巫蠱,煽惑天下的罪名。這一條非同小可,張懷素乃是崇寧四年的一樁謀反案主角。此人攜道術遊歷公卿之間,宗室大臣多有他的信徒,後來有人告他謀反,連坐者數百家。其實當時蔡京與張懷素交遊甚深,彼此引爲知己,一旦出了謀反的案子,幸虧蔡京的黨羽衆多,當時知開封府的林揍利用職權,將此案中涉及到蔡京的信件證據一把火全都焚盡,這纔將蔡京摘了出來。

而今舊事重提。顯然是要將蔡京置於死地而後快了。

到此地步,蔡京也沒了指望,就算他黨羽衆多,就算能借助高強這樣的人來影響皇帝,也扭轉不了大勢所趨,弄不好還傷了自己的根基。五月甲子日,蔡京以年高力衰,不堪國事爲由,自請致仕。

倘若真個按照御史臺諸臣的彈劾罪名。那蔡京絕對不是辭職就能了事的,按照宋朝的官場慣例,那就得一連十幾道旨意,把你的官職一級一級的擼下來,直到除名編管,甚至流放沙門島——除非謀反,宋朝的大臣很少有被殺頭的。

蔡京之所以自請致仕,也是他善於揣摩上意。皇帝用貶斥王祖道來敲打蔡京,並不僅僅是以此來逼迫蔡京請辭,這裡面也包含了皇帝對於接下來如何處置蔡京的一種暗示。倘若是要治蔡京的重罪,那麼王祖道就不會僅僅只降半級。到目前爲止,對於御史臺的彈劾奏章,皇帝一次都沒有正式點批,真正能牽連到蔡京的罪狀,也只有這一條而已,顯然,皇帝是暗示蔡京趁早自行請辭,那麼無非是將相位交出,其黨羽大多可以保全。

君臣之間的這種無言溝通,正是官場地不傳之秘。果然,次日即五月乙丑,皇帝在便殿接見蔡京,君臣若無其事,暢談本朝建中靖國以來的諸般往事,這兩位都是書畫大家,自然免不了談風說月,詩詞唱和一番,君臣和樂融融。對於蔡京的辭呈,趙佶垂問公相身體康健否,慨嘆流年似水之餘,垂問相位誰屬。

蔡京出乎意料,大讚現任御史中丞張商英公忠亮直,爲國之柱石,歷經前朝,才堪大用,可繼相位。這般“以德報怨”的行徑,大出趙佶意料之外,他原本確實有意讓張商英入相,顧忌的是蔡京根深蒂固,張商英既然是倒蔡的急先鋒,入相之後的行政難免會受到蔡京黨羽的暗中抵制,國事不免受到影響。對於蔡京這般說法,趙佶在寬心之餘,卻又有些摸不着頭腦,按照蔡京以往的記錄,凡是招惹過他的人沒一個好下場,當年趙挺之被蔡京趕下臺之後,那可是不到三個月就憂病而死的!他怎麼會對張商英如此寬待?

無論如何,蔡京現在是不能再留在相位上了,五月丙寅,皇帝降詔,以蔡京擅開邊事,廣南拓地無功,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落太師,降授太子太保銜,剝其舊功,特封魯國公。以蔡京歷經前朝,士林領袖,特命編修《哲宗實錄》。其長子蔡攸,除樞密直學士,得參議朝政,出入兩省。

至於衆人矚目的相位,結果幾乎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鏡,既不是樞密使鄭居中,也不是御史中丞張商英,而是將現任尚書右僕射何執中進位爲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原中書侍郎樑士傑進爲尚書右僕射,原御史中丞張商英爲中書侍郎,原吏部尚書樑子美進爲尚書左丞,劉正夫進爲尚書右丞。另以戶部尚書侯蒙爲樞密副使。

這樣一份名單的出爐,可以說令所有人都不滿意。首先,首相何執中是天子親信,在趙佶還只是端王的時候就已經是太傅,堂堂正正的天子師,卻在士大夫中一無聲望二無根底,他既不是新黨也不是舊黨,同大家都保持一定距離,也就意味着哪一方都不會信任他;其次,劉正夫和張商英,這兩人都是經蔡京的手提拔上來,但也都是以直言敢諫著稱的大臣,所謂的直言敢諫,當然就是敢於和一手遮天的蔡京唱反調;再次,樑士傑和樑子美這兩個蔡京的心腹依舊盤旋宰府,尤其是樑士傑,佔據右相的寶座,可謂坐二望一,蔡京集團依舊在宰執中保持了相當的權勢。

羣臣之中最爲失望者,大概就是現任樞密使鄭居中了,他在背後搞了許多小動作力圖倒蔡,但新鮮出爐的兩相三參卻壓根沒他的份,偷雞不成,好歹米還沒蝕掉,白忙活一場。

聽罷許貫忠對新任宰執成員的分析,高強立刻就想起了後代的一句名言,當一戰結束後,凡爾賽條約出爐,有一位法國將軍就評論:這不是和平,而是二十年停戰。這個新的宰執班子,明顯是趙佶想要用自己的親信來控制宰執,這個年屆而立的皇帝顯然已經不滿登基十幾年來,政壇大權一直被蔡京把握的狀況,想要將權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只不過,大宋立國垂兩百年,士大夫階層早就把持了絕大多數的權力,他們與皇帝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權力體系,又豈會把已有的陣地拱手讓出?不管是何執中,劉正夫,還是張商英,都不具備領導士大夫階層的資格,而相位,則是整個文官體系的最頂層,如果這個位置上的人不能爲整個文官體系服務的話。那麼下面的人就會立刻起來將他們趕下臺,代之以他們能信任的人選。

“蔡京雖去,相位不寧啊……至少一年之內,大宋政局圍繞相位,必定還有一番爭鬥,只看新相登基之後有何舉措,便可知端倪了。”對於高強這樣的結論,許貫忠深以爲然。只不過,眼下蔡京退相,新相位又不穩,大家忙於爭奪,對於他這個暫時還摸不着政事堂臺階的大名府留守,卻是個絕好的空閒,最起碼,他現在又已經成爲蔡京極力爭取的對象,而先前的那點小小齟齬,就像陽光下的露水。蒸發了。

“貫忠啊。我爹日前來信,叮囑咱們不可輕舉妄動,須得謀定而後動。咱們先前謀了那麼久。才只是把蔡京弄下了臺,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現在可不是鬆勁的時候,來來,且謀上一謀。”高強曉得厲害,當初崇寧五年時蔡京也是因爲彗星而下臺,結果不到九個月就重新入相,權勢更勝從前′說那次他高強出力不少,但歷史上蔡京四次入相,那可是實打實的記錄←可不會天真的以爲蔡京就會從此老老實實過上退休生活,人家現在可還在京城住着呢。

許貫忠正要開口,門外有親隨喊一聲:“夫人到!”聞聲立時住口。

房門開處,蔡穎跨了進來,面上沒有半點表情,看了許貫忠一眼,冷冷道:“官人,許總管,若是有要事商議。奴家少停再來便是。”

“大娘言重了,小人只是說些錢財瑣事,大娘自便。”日前高強和蔡穎又大吵了一架,許貫忠自然曉得,倆人剛纔還商議着要怎麼對蔡京乘勝追擊呢,他還怎麼對着蔡穎說話?當即起身退出。

看着蔡穎臉上猶如雕像一樣的表情,高強一陣氣悶,夫妻間冷戰最傷感情,鬧到像他倆之間的地步,換成是現代人的話,早就一紙離婚協議丟到臉上來了。只可惜,這時代是不能隨便離婚的,就算是休妻也得按照法律規定,有七去三不去,什麼理由能休妻,什麼理由不能休,大宋律法寫的明明白白。

話說回來,就算他想休妻,這種政治聯姻也不是隨便就能休掉的,除非他高強已經將蔡京打的不能翻身,這樁婚姻不再會給他造成任何束縛……

“娘子何事?”大家都是讀書人,起碼高強在這時代雖然不學經書,在現代好歹也是高等教育產物,彼此就算心裡疙瘩再大,總還是能說幾句話的。

蔡穎面無表情,眼睛雖然望着高強,視線卻在看着高強身後的某個空處,好似高強忽然成了透明人一樣:“月中十五乃是家祖壽辰,你與我一同回京爲他老人家獻壽。”

“這個……”高強一陣躊躇,蔡穎作這樣的要求,應該不是有意彼此妥協,受蔡京指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站在蔡京的立場上,既然是和五年前一樣,因爲一次彗星的出現而丟了相位,當然少不了和他這個上次的有功之臣見面商議,而壽辰則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對於這種要求,什麼職責所在不能擅離的藉口是用不上的,蔡京老於官場,哪會吃你這一套?就算是敏感時期,他不便召集衆黨羽議事,不過高強自己在汴梁還兼着博覽會職事,隨便找個由頭就能回京。況且,從高強本心來說,現在正是對蔡京進行追擊的大好機會,軍事上來說,大部分的戰果都是在適時的追擊中產生的,這時候能和蔡京見上一面,也是好事。

“正該如此,恩相方經致仕,若這壽辰辦的冷清了,他老人家心中想必難過。如此,我命人籌備金珠壽禮,不日便動身回京祝壽便了。”主意拿定,高強表現得相當乾脆。

不過,這種表面的善意也並沒有給蔡穎帶來多少變化,她只是微微點了點頭,便很機械地將身子又轉了回去,不顧而出。

“傷腦筋啊……”高強揉着太陽穴,這次從汴梁回來的時候,右京並沒有一同,而是去了山東,劉公島那裡事務日繁,須得她前去料理一下,李逵想念老母,也就跟着同去,結果高強回到大名府之時,身邊只得少年李孝忠一人而已。

右京不在身邊,他又和蔡穎陷入冷戰,結果就是高強再次孤身一人搬進了書房。目前高強的後宅之中,乃是一妻兩妾,不過這個妻子太過強勢,小環不敢與她爭寵,而金芝則與蔡穎交情極好,看着倆人吵架,她並不知道內中的情由,卻也不許高強進門。

“直娘賊,大家的夢想都是弄一個超級大後宮,也不想想,三個女人就是一臺戲,後宮的事根本不是咱大老爺們能搞的清楚的,一旦真形成了後宮,管理方面就是個大問題啊……”高強鬱悶,眼中忽然覺得有一個身影,擡眼看時,卻見書房門口站了一個少女,身材娉婷,如柳拂風,面容春花燦爛,桃笑李妍,望眼前一站,眼前就好似流過了一句詩“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師師啊,幾時來的?”高強嘴上說着,心裡卻不大不小吃了一驚,什麼時候,這姑娘已經出落到如此豔色了?真是女大十八變啊,我家師師初長成。

第20章 危機(下)序章第47章 強攻第20章 刺客第6章 奸計第2章 冤案(上)第39章 脫困(下)第30章 議定(下)第十二章 下第14章 結黨(上)第13章 一上(下)第34章 藏兵(下)第七十二章第17章 拔刀(上)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上)第15章 奚車(上)第二十一章第20章 楊戩(下)第11章 連環馬(下)第39章 嫁禍(上)第1章 醒覺第6章 意外(下)第二十三章第四章 上第二十三章第19章 河水(下)第八章 上第二十章第三十六章第9章 索索(上)第66章 岱嶽第13章 一上(下)第26章 种師道(下)第29章 談兵(下)第二十一章第39章 脫困(上)第14章 狹路(下)第五十五章第54章 雙面高俅隨筆第二十二章第14章 毒計第六十二章第61章 死戰第六十章第六十二章第24章 理財(下)第1章 下第31章 故人來(上)第12章 審李(上)第5章 刑訊(下)第6章 建策(下)第31章 故人來(上)第二十六章第37章 底定(下)第2章 冤案(上)第六章 下第43章 新軍第四十八章第5章 齟齬(下)第20章 至尊第73章 暗盤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勔(上)第2章 風起第31章 天書(上)第31章 三人行第6章 心結(上)第33章 詭譎(下)第二十三章第71章 託夢第77章 相殘第六章第4章 祭掃(上)第八十三章第25章 開戶(上)第33章 董平(上)第11章 述往第22章 棒喝(下)第24章 決然第23章 金蓮第37章 包裝(下)第8章 東瀛(下)第23章 主客第三十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65章 招安第四十九章第33章 詭譎(下)第7章 錢法(下)第1章 上第25章 開戶(下)第33章 上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下)第44章 暗戰第50章 神兵第9章 傑肯(上)第九章第35章 受降(上)第8章 拔刀第七章 上
第20章 危機(下)序章第47章 強攻第20章 刺客第6章 奸計第2章 冤案(上)第39章 脫困(下)第30章 議定(下)第十二章 下第14章 結黨(上)第13章 一上(下)第34章 藏兵(下)第七十二章第17章 拔刀(上)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上)第15章 奚車(上)第二十一章第20章 楊戩(下)第11章 連環馬(下)第39章 嫁禍(上)第1章 醒覺第6章 意外(下)第二十三章第四章 上第二十三章第19章 河水(下)第八章 上第二十章第三十六章第9章 索索(上)第66章 岱嶽第13章 一上(下)第26章 种師道(下)第29章 談兵(下)第二十一章第39章 脫困(上)第14章 狹路(下)第五十五章第54章 雙面高俅隨筆第二十二章第14章 毒計第六十二章第61章 死戰第六十章第六十二章第24章 理財(下)第1章 下第31章 故人來(上)第12章 審李(上)第5章 刑訊(下)第6章 建策(下)第31章 故人來(上)第二十六章第37章 底定(下)第2章 冤案(上)第六章 下第43章 新軍第四十八章第5章 齟齬(下)第20章 至尊第73章 暗盤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勔(上)第2章 風起第31章 天書(上)第31章 三人行第6章 心結(上)第33章 詭譎(下)第二十三章第71章 託夢第77章 相殘第六章第4章 祭掃(上)第八十三章第25章 開戶(上)第33章 董平(上)第11章 述往第22章 棒喝(下)第24章 決然第23章 金蓮第37章 包裝(下)第8章 東瀛(下)第23章 主客第三十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65章 招安第四十九章第33章 詭譎(下)第7章 錢法(下)第1章 上第25章 開戶(下)第33章 上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下)第44章 暗戰第50章 神兵第9章 傑肯(上)第九章第35章 受降(上)第8章 拔刀第七章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