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建策(上)

可惜事與願違,高強的眼前並沒有出現穿越歷吏的衆多主角所遇到的那一幕,在座的幾人表情各異,便宜老爸高俅乾咳兩聲,把眼光避到一旁,蔡京的細長眼眯的更加小,叫人根本看不清他到底在關注什麼,而童貫倒是唯一正視高強的人,不過那眼神,橫看豎看都不像是驚歎或者佩服,反而帶着些憐憫和無奈……說白了,就跟看個白癡一樣。

高強情知不妙,自己這一番話看來全然沒被這幾個傢伙放在心上,心中暗暗叫苦,都是那一小撮不通人情世故,更不瞭解歷史的複雜性的笨蛋寫手,淨寫些這類破段子來蒙人,把我可害苦了喲!

好在高俅在座,他心中對於這假兒子還是頗爲愛護的,忙岔開話題,向童貫道:“童兄,宋遼之間百年不稱刀兵,連年使者報聘往還,即便是三年前遼國爲夏賊請命休戰,歸還其失地,也並未出兵援助夏賊,童兄若要對付遼國,還須從長計議纔是。”

蔡京一直都沒怎麼說話,這時卻忽然道:“童老弟,可否聽本相一言?”

對於蔡京,童貫不敢絲毫怠慢,忙拱手道:“公相請講,某洗耳恭聽。”

蔡京細長眼一掃高強,後者此時正有些不知所措,蔡京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拿手指一點高強道:“此子所言,雖然聽上去大而無當,卻也未必全然沒有道理,我等百年來懲於太宗數敗於遼,始終不敢對遼國動兵。卻已經忘記了對手到底有多麼強大了!”

童貫一驚:“公相何出此言?遼國地廣萬里,治下人民如雨。兼且有騎射之利,豈是易與?何況我朝眼下大軍多在西北。正與那夏賊相持,哪裡還有餘力對遼開戰?”

蔡京微微搖頭:“遼國當今天子即位八年以來,多事遊獵,不勤政事。無論是往來使者,還是邊市諜報,個個都說遼國經道宗時乙辛之亂後元氣大傷,當今天子卻不知恤民。一味縱樂田獵,國政已經漸亂,各部多有離心,這卻不是假的。”

高強剛纔的說話沒得到響應,正有些尷尬,忽見蔡京居然出言挺自己,正是大喜過望,心說親家爺爺你真是夠意思!不過他還沒得意忘形,曉得蔡京既然在說話。自己是沒資格插嘴地,依舊老老實實坐在一旁,只是已經不似方纔那麼侷促了。

童貫皺眉道:“話雖如此說,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遼國幅員萬里,再怎樣衰敗,國中必有豪傑,若當真將其小覷了,必要吃大虧。”

“咦。這傢伙頭腦倒清楚得很啊,怎麼後來會力主伐遼,卻又輸地那麼慘?”高強百思不得其解,乾脆繼續閉嘴。

只聽蔡京續道:“童老弟,你所言的,乃是遼國大勢。只是有一件事,你卻忽略了。”

他站起身來,在室內踱了幾步:“遼國夷狄之民,其民尚力而不事仁義,其治下部落雖衆,乃以勢合,非以義聚。如今遼主失政,國中亂象漸生,我意必有小部夷狄之民蠢蠢欲動,若我朝能探得其中虛實,陰養其力,令彼小部起而禍亂遼國,則其自顧不暇,我便可放手去圖夏賊了。”

他停下腳步,捻鬚笑道:“列公,此乃老夫的驅虎吞狼之計也!”

童貫和高俅一同叫好,看見蔡京對自己的計策得意洋洋,兩人不約而同的諛詞潮涌,大拍蔡京的馬屁,什麼公相神算曠古絕今等等,不一而足。

旁邊地高強心中卻大叫餿主意,歷史上就是你蔡京打這等鬼主意,想要驅虎吞狼,纔會去勾結金人,南北夾擊去打遼國,結果遼國是完蛋了,下一個就輪到大宋,演出千古難見的靖康之恥!

他這裡腦子飛轉,正想着該如何是好,卻聽童貫道:“公相此計大妙,只是遼國治下部落衆多,東西幅員廣達萬里,我等該如何行事?”

蔡京道:“此便須得勞動節帥大駕,年來夏賊屢次向遼國哀告,說道我朝雖然如約休戰,卻遲遲不將諸所佔城池軍州歸還於他,遼國遣使來責,官家這次招還節帥,也正有些因爲此事頭痛。”

童貫點頭,這事說來就是他在搗鬼,眼下手握西北軍權的就是他,就算接到了聖旨要歸還所佔夏地,已經到嘴的肉哪裡能輕易吐出去?況且大宋迫於遼國地壓力而與西夏停戰,心中是一百個不情願,在趙佶給童貫的聖旨中,壓根就沒明確撤兵的範圍和時間表。

童貫對此心知肚明,因此找藉口百般拖延,三年來只把兩座廢城還給了西夏,西夏叫苦他就往上面推,逼不過了就退一些,而後再想辦法給西夏找些麻煩,反正兩國交戰百年,彼此的疆界原本就模糊不清,即便是元豐時劃過了地界,到如今又二十年過去,也沒什麼一定之規,西夏好多事也捉不到他的痛腳。

現在見說到了自己,童貫凝神聽蔡京續道:“官家自御極以來,西破羌人,南收黔南,比年告慰太廟,正是得意之時,心中對遼國屢屢作梗也早不耐煩,只是遼國向來兵強,官家心中不知底細,不敢輕動刀兵罷了。只是遼國多次來使催責歸還夏地之事,官家不勝其煩,要派個使者去遼國交代一下,這次便想叫你童節帥前去。”

高強一驚,童貫出使遼國,這事在歷史上也是有的,可是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政和年間的事,現在提前了五六年,難道又是自己來到以後引起的改變?

童貫聽了這話,卻默默不語。要知這次前去出使遼國,就是要交代歸還夏地的事,自己乃是一手做成者,奉使前去,不是置身於火爐之上麼?他正在猶豫,蔡京接下來的一番話卻教他大爲意動:

“遼國爲西夏請地,卻並不出兵援助,其必不欲深陷宋夏之間,爲他人作虎倀,因此節帥此番出使,說來也只尋常。不過此番節帥能夠深入彼國中,若能查察民情,尋暇抵隙,令其國中生亂,則我計可售矣!”

第五十章第六十二章第20章 危機(下)第四十五章第37章 底定(上)第1章 上第10章 赤佬第二十二章第23章 錢荒(上)第25章 指點第三十章第五十一章第51章 內線第32章 月夜金蓮(下)第六十四章第31章 三人行第四十一章第2章 時勢第22章 棒喝(下)第四章 上第39章 練兵第15章 奚車(下)第六十三章第16章 演武(上)第42章 虛位第11章 出使(下)第六十一章第20章 危機(下)第十八章第2章 父子第20章 危機(上)第19章 獻甲第33章 奔襲第11章 出使(下)第8章 奪權(上)第7章 收服(上)第15章 夜探(下)第三十六章第五十章第55章 夜行第18章 逃亡第8章 花石第7章 射殺(上)第10章 曾頭市(下)第16章 演武(下)第二十六章第1章 放榜(下)第14章 行路第六十五章第11章 閱軍第18章 唐猊第13章 一上(下)第19章 河水(上)第九十二章第三十二章第17章 復仇(下)第29章 馬車第29章 談兵(下)第27章 躍躍第28章 迎宗澤(上)第24章 決然第1章 上第23章 混沌第61章 死戰第36章 張榮第14章 二帝(上)第六章 下第二十八章第20章 楊戩(上)第九章第五十九章第十一章 上第50章 神兵第五十八章第16章 變數第36章 反掌(下)第二十五章第22章 棒喝(上)第十章第六十五章第七十章第三十三章第五十六章第二章第15章 拒戰(下)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38章 御筆(上)第14章 麒麟第34章 戰敗第57章 陳規第26章 點將第22章 平匪(下)第7章 授書(上)第十章 上第五十五章第62章 生死第十九章第23章 花榮(下)第5章 見童(下)第二十六章
第五十章第六十二章第20章 危機(下)第四十五章第37章 底定(上)第1章 上第10章 赤佬第二十二章第23章 錢荒(上)第25章 指點第三十章第五十一章第51章 內線第32章 月夜金蓮(下)第六十四章第31章 三人行第四十一章第2章 時勢第22章 棒喝(下)第四章 上第39章 練兵第15章 奚車(下)第六十三章第16章 演武(上)第42章 虛位第11章 出使(下)第六十一章第20章 危機(下)第十八章第2章 父子第20章 危機(上)第19章 獻甲第33章 奔襲第11章 出使(下)第8章 奪權(上)第7章 收服(上)第15章 夜探(下)第三十六章第五十章第55章 夜行第18章 逃亡第8章 花石第7章 射殺(上)第10章 曾頭市(下)第16章 演武(下)第二十六章第1章 放榜(下)第14章 行路第六十五章第11章 閱軍第18章 唐猊第13章 一上(下)第19章 河水(上)第九十二章第三十二章第17章 復仇(下)第29章 馬車第29章 談兵(下)第27章 躍躍第28章 迎宗澤(上)第24章 決然第1章 上第23章 混沌第61章 死戰第36章 張榮第14章 二帝(上)第六章 下第二十八章第20章 楊戩(上)第九章第五十九章第十一章 上第50章 神兵第五十八章第16章 變數第36章 反掌(下)第二十五章第22章 棒喝(上)第十章第六十五章第七十章第三十三章第五十六章第二章第15章 拒戰(下)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38章 御筆(上)第14章 麒麟第34章 戰敗第57章 陳規第26章 點將第22章 平匪(下)第7章 授書(上)第十章 上第五十五章第62章 生死第十九章第23章 花榮(下)第5章 見童(下)第二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