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冤案(上)

剛進秋天,暑熱未消,身周時常覺得有些熱氣蒸騰,高強忙了一上午,心頭正有些煩躁,見張隨雲許久不見,一見面就來這麼一句,立時嚇了一跳,只道出了什麼大事,忙拉着他到府裡坐定。

“彆着急,慢慢說,出了什麼大事?”高強命下人端上三碗梅湯,這湯里加了些碎冰,吃冷飲乃是高強來到這世界之後最大的愛好之一,無他,只因能略微回想起自己所來的那個世界而已。

張隨雲一路從兩浙趕過來,正所謂急如星火,不但事急人急,身體也急,早就渴的嗓子冒煙,見了這冰鎮梅湯也不多話,端起來咕嘟咕嘟就灌了下去。

“哈~”長出一口氣,張隨雲放下瓷碗,用袖子抹了抹嘴巴——這人生性豪爽,雖然讀書進舉,現今的官也不算很小,卻還是脫略形跡的很。

“高兄,你可知道章誕盜鑄錢案?”

一聽是這檔子事,高強登時瞭然一半。章誕案是蔡京一手炮製的冤獄,此人是前任中書侍郎劉逵的大舅子,蔡京崇寧五年第一次罷相時,這劉逵夥同趙挺之二人,乃是倒蔡的急先鋒。偏偏此二人的仕途發達都是靠着蔡京才爬上來的,因此分外令蔡京切齒痛恨,一旦東山再起之後,時時刻刻都要找他們的麻煩。趙挺之的運氣算好的,罷相沒幾個月就駕鶴西遊,蔡京沒撈到機會整他,只把趙家後人統統壓制着沒官做;這劉逵一直謹小慎微,夾着尾巴做人,蔡京抓不到他的岔子,一發狠,乾脆用上了冤獄這一招。

要說盜鑄錢案,說起來還是和蔡京有關。東南自崇寧三年起用當十大錢,當地用小錢私鑄大錢的事就風起雲涌。抓不勝抓,禁不勝禁。要知道,鑄一大錢只費三小錢。若再摻雜便宜金屬,其間利潤可多達三倍,真應了馬克思的那句話,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能使人忘記殺頭的危險,況且大宋自仁宗慶曆年以後。對盜鑄錢者最重也只是流放海島而已,那還有不大鑄特鑄的道理?

因此蔡京復相之後,這當十錢便禁行於東南五路,同時對於盜鑄大錢者從重從嚴辦理。按說這法子雖然是揚湯止沸,沒什麼大用處。不過初衷總還是好地,但這章誕案就實實在在是一樁冤案,乃是蔡京公報私仇,想要藉此牽連到劉逵身上。

這案子本身也是一波三折,蔡京要整人,上下官員哪裡不知道?章誕本身在蘇州居住,因此第一撥的問官是兩浙本路地官員,結果案子審出來不清不楚。最要緊是扯不到劉逵身上,蔡京大不滿意,又派京中的侍御史沈琦去辦。哪曉得,沈御史很有些剛直不阿的性格。查明是冤獄之後,感嘆一聲“豈可殺人而芶富貴乎”。一把火燒了前任推官羅織地許多證據,梗着脖子回京城聽候發落。

這一來,蔡京沖沖大怒,一面將沈琦充軍沙門島,一面又派親信去辦,從前年一直辦到去年年底才結案,總算是定了案,蘇州平江府千餘家破流徙,劉逵也如蔡京所願倒了黴,流竄海島去了。

爲了這樁案子,兩浙路通判以下倒了一批官員,提刑官也在其中,要不是恰有實缺,張隨雲又怎能升的如此之快法?只是話說回來,他做提刑是差不多到結案的時候了,怎麼這案子會牽扯到他身上?

不過轉念一想,高強也就大致明白,這張隨雲生性耿直,恐怕更在那位侍御史沈琦之上,這等官司鬧的如此之大,蔡京手段酷烈,落在他眼中想必看不大過去。

果然張隨雲開口就是這事,要高強助他爲章誕平反,高強的頭立時大了一圈。這是什麼時候?因爲上次自己和童貫走的近了一些,蔡京就對自己頗有疑忌之意,好在樑中書對自己甚是欣賞,居中轉圜之下,雙方的關係纔算恢復原樣,這章誕案是蔡京志在必得的官場手段,和你張老哥又沒什麼關聯,你安心升你的官去便罷,沒事做趟這混水乾嗎?

曉得張隨雲的性子,直接說這些利害禍福之類的話那是沒什麼效果地,偏偏兩人交情還算不錯,高強總不能眼看着他拿自己的前程去碰釘子,搜腸刮肚想了半天,這才道:“張兄啊,不是小弟不幫你,這案子乃是御筆親書定的案,真可謂鐵案如山,你若要翻案,首先不是要和蔡公相頂撞,倒是要先落一落官家的面子,這如何使得?”

擡出皇帝來,張隨雲也知道棘手,若不是這般,他這樣直性的人,哪裡會想到來找高強想辦法?定是一頭撞進大理寺去了:“高兄,你深得聖眷,因此要你主張。此案確係冤獄,問官受了上峰唆擺,羅織定罪,叫人好難心服,似此國家法度何在?要小弟做這提刑官又有何用?萬望高兄助我!”

高強差點翻白眼,他的性子基本上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世界有許多不平事,難道一樁樁一件件,都得我去匡正?人活一世,能照顧好自己和身邊的人,就實屬不易,要他拋卻自身安危,去替一個不相識的人伸張什麼正義,對於高強來說很是難辦的。要知道,沈琦就因爲這件案子,回京後立刻被人蔘了一本,貶去監信州酒稅去,沒過幾個月就逝世,更叫人心寒的是,人死了,朝廷還有旨意下來,要將他一擼到底,責明州安置去。

如果要爲這件案子出頭,那就意味着與蔡京的全面對抗,而眼下高強所真正能倚仗的不過是與皇帝趙佶地那一點點“君臣相契”,要是想明刀明槍與蔡京打對臺,遠遠不夠斤兩,到時候恐怕自己老爹高俅都未必支持自己了。因此張隨雲這樣的建議,對他來說並不意味着什麼伸張正義,而是直接送死去。

第30章 議定(上)第六十三章第23章 災起(上)第二十八章第7章 大名第四十章第四十二章第43章 新軍第11章 論兵第15章 香香第13章 右京(上)第九十四章第37章 圍攻第22章 棒喝(上)第四十五章第27章 結盟(下)第五章 上第11章 連環馬(下)第三十五章第13章 一上(上)第22章 平匪(上)第42章 虛位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勔(上)第五十二章第23章 災起(上)第16章 奇案第16章 暗香第40章 結局(上)第36章 反掌(上)第14章 結黨(上)第二十三章第27章 淵源(上)第40章 遠人第22章 路遇第八章 上第75章 洗錢第十二章 下第三十章第5章 太學(二)第35章 受降(下)第七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22章 試探第21章 苦戰第九章第49章 沒羽箭第14章 掌錢第16章 劉公島(上)第26章 對箭(上)第一章第七十二章第27章 心痛(下)第16章 劉公島(下)第六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13章 機密第39章 脫困(下)第27章 淵源(下)第6章 面斥第九十四章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緬(下)第24章 婚俗第六章第14章 二李第二十四章第3章 上第14章 狹路(下)第18章 東坡第27章 淵源(下)第40章 結局(上)第四十四章第二十四章第32章 月夜金蓮(下)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17章 三問(上)第32章 釘子戶(下)第2章 冤案(下)第三章第五十四章第16章 劉公島(上)第53章 偷襲第5章 驚變第37章 邀援(上)第4章 智深第十章 上第11章 出使(下)第40章 遠人第六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二章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第23章 花榮(下)第22章 試探第7章 射殺(下)第五十二章第二十八章第24章 鹽務(下)第29章 佈局(下)第18章 李逵(下)
第30章 議定(上)第六十三章第23章 災起(上)第二十八章第7章 大名第四十章第四十二章第43章 新軍第11章 論兵第15章 香香第13章 右京(上)第九十四章第37章 圍攻第22章 棒喝(上)第四十五章第27章 結盟(下)第五章 上第11章 連環馬(下)第三十五章第13章 一上(上)第22章 平匪(上)第42章 虛位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勔(上)第五十二章第23章 災起(上)第16章 奇案第16章 暗香第40章 結局(上)第36章 反掌(上)第14章 結黨(上)第二十三章第27章 淵源(上)第40章 遠人第22章 路遇第八章 上第75章 洗錢第十二章 下第三十章第5章 太學(二)第35章 受降(下)第七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22章 試探第21章 苦戰第九章第49章 沒羽箭第14章 掌錢第16章 劉公島(上)第26章 對箭(上)第一章第七十二章第27章 心痛(下)第16章 劉公島(下)第六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13章 機密第39章 脫困(下)第27章 淵源(下)第6章 面斥第九十四章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緬(下)第24章 婚俗第六章第14章 二李第二十四章第3章 上第14章 狹路(下)第18章 東坡第27章 淵源(下)第40章 結局(上)第四十四章第二十四章第32章 月夜金蓮(下)第30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方七佛(上)第17章 三問(上)第32章 釘子戶(下)第2章 冤案(下)第三章第五十四章第16章 劉公島(上)第53章 偷襲第5章 驚變第37章 邀援(上)第4章 智深第十章 上第11章 出使(下)第40章 遠人第六十二章第二十二章第二章第五十章第五十一章第23章 花榮(下)第22章 試探第7章 射殺(下)第五十二章第二十八章第24章 鹽務(下)第29章 佈局(下)第18章 李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