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私鹽(下)

“什麼?不成不成!”高強第一反應就是難搞:“武二郎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那是一根腸子通到底,眼睛裡不是黑就是白,打入敵人內部這樣的差事都是當面做人背後做鬼的,他哪裡辦的來?且不說,眼下武二郎對我心結未解,只看魯師這二龍山寶珠寺換了招牌,武松乾脆連山都不回,聽說是去了河北柴進的莊子上做客,可見一斑。”邊說邊搖頭。

許貫忠卻道:“衙內對武二郎知之甚詳,但卻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武二郎心性耿直人所共知,也正因如此,若是他肯作細作,卻更叫人難以提防,至於如何使其爲衙內所用,那就得見機行事了,眼下還不是時候,因此貫忠適才說無人。”

這卻是高強沒有想到的,“一個不可能是臥底的臥底?嘿嘿,有意思。”不過,再有意思也不是用來解決眼前的梁山問題的:“遠水解不得近渴,今年大旱,光是大宋的政局就夠我操心的,再加上北邊遼境和女真人那頭,我可沒心思去和那宋江慢慢磨,眼下就得在梁山上打進一根釘子去。貫忠,你是本衙內的智囊,須得給我想個法子。”

許貫忠也知道他說的不錯,眼下遼國大災,眼看政局有變,正是從中取事的時候,偏偏大宋也在遭災,愣是騰不出手來,要是在這期間對梁山疏於監管,將來局面失控可就不好。他想了想,拍手道:“有了!衙內可還記得,去年那宋江來領天書之時,曾說當日應奉綱一案中人,那入雲龍公孫勝藉口下山探母,至今未回麼?以衙內所料,此人乃是見山上晁蓋與宋江的權位之爭將越演越烈,持那明哲保身之策。倘若派人去聯結這人,許以高官厚祿,說以厲害,叫他重回山上,再設法增加其勢力,可爲臂助。”

高強一想,果然妙手:“公孫勝這人,既然敢劫我的應奉綱十萬貫,膽子是有的,上了梁山後又知進退。可知是個聰明人,也沒打算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綠林道上一條道走到黑,這等人就是典型的投機分子,最是好用。當日我抓了他又放掉。也算有恩於他,倘若再怕難以控制,書上說此人事母至孝,大可用他老母來要挾,不愁他不就範。”兩人計議已定,許貫忠修書一封,叫了時遷進來,命他即刻傳書給東京石秀,依計而行。

至於遼國的私鹽換米之事,許貫忠卻道無妨。既然梁山已然作了這路買賣,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乾脆就交給他宋江去販,橫豎梁山這塊地方。原本規劃中就是用來接應海外的物資集散,就從這遼鹽開始也好。

次日一早。那郭葯師便來見高強,道謝慨然贈糧之德。一夜休息過後,再加上飲食得法,郭葯師的精神已經恢復了大半,舉止之間頗有神采。

高強命人叫了李應過來,與郭葯師商議以糧換米地細節。那郭葯師也帶了一個人進來。只見身板寬綽高大,相貌忠厚老實。好似一個田間老農,眼神中卻隱現幾分精明,想必也是郭葯師的心腹,卻不在當日高強見過的郭葯師手下諸人中。

郭葯師爲高強引薦那人,此人原來姓大,單名一個忭字。

“大、大便?!”高強瞠目結舌,心說還有叫這個名的?一問端詳,原來此人是原先渤海國的宗室後人,渤海開國王叫做大祚榮,國姓就是姓大的,至於名字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作字乃是漢名,本族名叫做撻不野。

“大撻不野?書上好似也看過這麼個人,女真將領有這麼一號,原先還以爲是金國重名的人太多,史官以大小區分,卻原來本人就是姓大的,難怪沒見過‘小撻不野’。不過這人居然是遼陽的渤海人,想必是後來金兵打下遼陽之後,這人才投了女真人,…不意卻是郭葯師的心腹之人。”其實高強有所不知,此人在歷史上初次投軍,是被遼主徵了去參加親征地,結果護步答岡一戰,七十萬遼軍大敗,此人被俘投降,金太祖阿骨打收爲養子,從此成爲女真軍中一員驍將。

想想自己挖牆腳居然挖到了女真人的頭上,這位歷史上原先的女真驍將或許即將成爲女真軍的強勁對手,高強不覺有些得意起來。

不瞭解歷史人物的作爲,並不妨礙高強對這位名字不大順耳地渤海人作出應有的判斷,大忭雖然話語不多,比不上李應的滔滔不絕,卻言必有中,很是沉穩,三言兩語間,雙方交易的時間地點接頭信號等等細節就全數商定,至於回去之後如何聯結各部籌鹽,糧米到手如何分贓,那就是郭葯師等渤海人的內部事務,高強束手不理。

大事議定,郭葯師長出一口氣。這次來的這麼順利,大出他意料之外,對於高強的“仗義援手”自然感激不盡,言語之間恭敬異常。而大忭雖不大說話,寥寥數語之間,感激之情卻更誠摯。

事情商定了,接下來就是施行,郭葯師等要回去聯絡部民,高強也是諸事纏身,就設便宴招待,吃完大家動身。

只因事情辦的順利,大家心情舒暢,因此這頓飯雖然較爲簡便,吃的卻很是開心,就連大忭這樣不芶言笑的人,也數次舉杯向高強等人祝酒。席間酒酣,高強問起北邊情狀,郭葯師還沒說話,大忭面上已現怒se,將酒杯在桌上重重一頓,粗聲道:“比年災異,民不聊聲,天祚失德,遼政大壞,蕭承先爲東京留守不知恤民,一味刻薄苛求,各部多有怨言,女真逆謀已顯,大變將生!”

這話說地本是明瞭,足見大忭是個有才能有見識的人,不過最後一句“大忭將生”,配合發言者的名字,叫高強聽的差點噴飯。

他忍住笑,附和了兩句,向郭葯師和大忭道:“遼主失政,國中將有大變,一則是黎民恐遭塗炭,亦是英雄用武之時,兩位都是渤海豪傑,於中其有意乎?”

此言一出,郭葯師和大忭兩人都是面se微變。

第3章 羽翼(上)第55章 夜行第五十二章第22章 棒喝(上)第55章 夜行第14章 算帳(上)第六十一章第6章 建策(下)第五十五章第六章第36章 泯恩仇(下)第1章 時遷第19章 獻甲第九十章第15章 賣刀第24章 鹽務(下)第九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19章 獻寶第五十八章第31章 三人行第十四章第20章 起航第17章 難爲(上)第13章 街鬥(上)第五十一章第13章 一上(下)第17章 師師第70章 蕭讓第13章 劫牢(上)第56章 踹營第二十三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二)第17章 包裝第13章 右京(上)第10章 捉姦第76章 換酒第5章 十字第14章 行路第17章 嚐鮮第6章 先發第四十六章第18章 三問(下)第十二章 上第16章 劉公島(下)第18章 盤妻第24章 理財(下)第四章 上第64章 張叔夜第三十九章第29章 洞房第五十章第71章 託夢第四十九章第60章 賭箭第7章 授書(上)第三章序章第70章 蕭讓第四十七章第2章 冤案(下)第32章 月夜金蓮(上)第29章 東溪村第九十章第18章 逃亡第二十六章第16章 要務第14章 狹路(上)第27章 水軍第14章 狹路(下)第二十六章第十章 上第四十九章第15章 奚車(上)第25章 指點第九章第14章 結黨(下)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三章第7章 授書(下)第14章 倭銀第21章 官逼第16章 密議第11章 論兵第11章 連環馬(上)第五章第八十九章第五十二章第5章 刑訊(下)第16章 演武(下)第15章 夜探(下)第16章 奇案第四十一章第六章 下第七十一章第37章 擒王第七章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緬(下)
第3章 羽翼(上)第55章 夜行第五十二章第22章 棒喝(上)第55章 夜行第14章 算帳(上)第六十一章第6章 建策(下)第五十五章第六章第36章 泯恩仇(下)第1章 時遷第19章 獻甲第九十章第15章 賣刀第24章 鹽務(下)第九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下)第19章 獻寶第五十八章第31章 三人行第十四章第20章 起航第17章 難爲(上)第13章 街鬥(上)第五十一章第13章 一上(下)第17章 師師第70章 蕭讓第13章 劫牢(上)第56章 踹營第二十三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二)第17章 包裝第13章 右京(上)第10章 捉姦第76章 換酒第5章 十字第14章 行路第17章 嚐鮮第6章 先發第四十六章第18章 三問(下)第十二章 上第16章 劉公島(下)第18章 盤妻第24章 理財(下)第四章 上第64章 張叔夜第三十九章第29章 洞房第五十章第71章 託夢第四十九章第60章 賭箭第7章 授書(上)第三章序章第70章 蕭讓第四十七章第2章 冤案(下)第32章 月夜金蓮(上)第29章 東溪村第九十章第18章 逃亡第二十六章第16章 要務第14章 狹路(上)第27章 水軍第14章 狹路(下)第二十六章第十章 上第四十九章第15章 奚車(上)第25章 指點第九章第14章 結黨(下)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三章第7章 授書(下)第14章 倭銀第21章 官逼第16章 密議第11章 論兵第11章 連環馬(上)第五章第八十九章第五十二章第5章 刑訊(下)第16章 演武(下)第15章 夜探(下)第16章 奇案第四十一章第六章 下第七十一章第37章 擒王第七章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