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被當街刺殺的事,自然是第一時間傳遍整個朝廷。
畢竟李泰一直以來的名聲都很不錯,雖然朝廷中的儒家看着李泰挺不爽,但也絕對沒想到過用這種破壞規則的辦法去解決李泰。
畢竟今天你能殺李泰,那誰知道明天你準備刺殺誰!
只要是正常的人,那就不會希望自己生活在恐怖的生活環境中。
當然最重要得是,你要是殺得死魏王也就算了,但是你連魏王都殺不死,那你就等着魏王的瘋狂報復吧!
所有人在知道魏王把那刺客給抓回自己府邸去審問,就算是大理寺的孫伏伽動了動嘴皮但到底也沒有多說什麼。
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就等魏王審問出個結果了。
畢竟這次事情實在太惡劣了,這不僅是對李泰的刺殺,更是對朝廷的挑釁。
但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魏王府就彷彿是什麼都沒有發生似的。
一直到了元宵節,魏王上奏離開朝廷,壓根就沒把這件事情到朝堂上提一嘴,着實驚掉不少人下巴!
說實話,李泰原本是想第二天,上奏給李世民的,但想想既然自己準備息事寧人,那再特地跑到李世民面前說,自己明天回洛陽,那李世民怕是不會給自己離開。
至於其他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財帛錦緞什麼的,李世民也並沒有少給李泰。
畢竟自己對於當地都不瞭解,總不能胡亂的規劃一通吧,這肯定會出問題的。
李泰只是在自己的日記中寥寥寫了幾筆,
“……原來昔日陳王寫下七步詩,是這般痛苦煎熬的心情,我們誰跟誰不是血親呢?
不過,李世民倒賞賜李泰的親衛數量增加到八百,以及兩百人的預備役,另賜一百玄甲衛補入。
“你呀,就算你是妖女,我也一樣寵你!”李泰倒是不客氣的伸出手來,捏了捏閻婉。
說實話,呂才的管理能力並不差,至少只要前面有人給呂才做了框架與制度,甚至在細微處呂才處理起來說不定比當初制定規則的人,都要製作得到好。
更重要得是,如今青雀爲了保全太子兄長的名譽而選擇息事寧人,甚至沒有告知自己。
李泰歸來,自然跟着衆人見了一面好好吃了一頓,至於工作上的事,李泰倒沒太多佈置。
“請聖人息怒!”一邊的王內侍看着大理石的案几上出現了清晰的裂紋不由滿頭大汗!
“要你去查的東西差出來了嗎!”李世民恢復了神色,開口說道。
李世民看着李泰匆匆的離開,一直強忍着的怒火此刻拳頭狠狠的砸在案几上。
畢竟李世民感覺,李泰的眼光跟自己差不多,有王玄策與薛仁貴的珠玉在前,這個任雅相再怎麼樣的差,但是想來絕對也能夠成爲國之棟樑的吧!
當然,真正對比起這兩人的缺失,最重要的倒是杜楚客歸來了。
閻婉把李泰的手拍開,然後微怒說道,“妾身跟大王說正經的。
但自己願意看着青雀與承幹之間出現間隙嗎?真的不想要見到啊!
那將來承幹登基上位,那青雀與承幹間必然會發生動亂,到時時局怕又會重演當初玄武門了。
他們也知道,這算李泰因爲受到刺殺而獲得的補償。
若自己事事關心,那自己怕不是找就要英年早衰了!
說實話,原本李泰是打算遊歷一下河南道的,畢竟自己只是單純的給每一個州修路,那倒是沒有什麼問題,但自己想要幫扶當地的州縣建立產業,配合着修建起來的道路發展當地經濟,那自己就必須要去查看查看當地的地理環境,以及看看當地的特產。
但身爲兩人的父親,李世民一定會想盡辦法,找到李承幹清白的證據。
李泰既然選擇封鎖消息,自然也就不會讓其他的人多談論有關刺殺的事。
與之對比的,杜楚客不論是能力,還是品德,都很不錯,但性格上比較專。
只不過,因爲閻婉懷孕的事情,李泰的心中不免有所牽掛,不等閻婉把孩子生下來,總感覺自己好像有些太不是人了!
“嗯……”李泰點頭說道,“要是你覺得人手不夠的話,可以直接從洛陽學府中調取,當然你要是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直接找初質,想來他也是能解決的!”
這其中固然有李泰的意思,但李世民也在暗中出手了。
兄長啊……算了,不如歸去,修我的路去!”
這種刑名的事情你不懂,把這兩案併成一案,去交給大理寺去查!平身吧!”
只是單純的覺得李泰一片公心,最後安排到李績手下。
但李泰更傾向讓呂才管理農業學府這整個體系,畢竟這纔是自己真正的根基。
“人呢?”李世民聽到王內侍的話沉聲道。
李世民看着李君羨與王內侍離開,心中卻也有一股說不出的疲憊感。
“妾身相信會有那麼一天的!”閻婉倒是溫順的點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麼。
居然對他親弟弟李泰動手,畢竟李泰哪怕與李承幹不親,但也是他親弟弟啊!
大概就是給資本家打工的沉下心來幹活的老實人吧,一心一意全部撲在了工作上,絲毫沒有要跟周圍人溝通的意思,甚至很厭煩別人插手自己的工作。
唯有讓青雀與承幹間的誤會解除,這樣才能夠讓青雀與承幹之間的這一根刺給拔掉!
李世民理解李泰選擇息事寧人,更支持李泰的態度,若把這件事情弄得滿城風雨,那丟臉得可不是李承幹,而絕對是玄武門政變後上位的自己,所以自己賞賜與補償李泰。
王內侍聽到李世民的話,到底是連忙站了起來,便是去大理寺移交證據。
“我知道了!明日我便召集呂纔等人,把我要巡視一下洛陽的事,跟他們說清楚!讓他們幫忙參謀補全我的出行計劃!”李泰對閻婉道,“下次有機會帶着你一起出去!”
不由微微掙扎着說道:“魏王,大家都在看着呢!”
“大年初三有出宮記錄的內侍經過排查後,只剩下東宮楊冬有出宮記錄!”
再加上自身的掌控欲也比較的強,杜楚客連忙說道:“不用了,我相信我能做好的!”
閻婉搖頭道:“大王您能體恤妾身,妾身自然感覺暖心,但大王是做大事的人,若因爲妾身耽誤了國家大事,那妾身豈不是同那禍國殃民的妖女無異!”
雖然理智告訴自己,這次絕對是承幹動得手,但自己不相信,承幹在自己培養下,居然做出這種喪心病狂的事。
在城市中可沒誰敢忽視這股力量,畢竟當初的司馬懿靠着三千門客那都能奪取政權了。
“啓稟聖人,長孫皇后遣人來詢問您今日回立政殿用膳嗎?”王內侍過來對李世民說道。
比較起上一次會議,盧安壽還在長安的醫舍裡面趴着,等到他屁股生肉了再說。
李世民聽到了這話,卻是不由流露出了幾分的苦笑,很是顯然,還有這一位還要解決呢!
他能很好的把自己當初自己打下來的框架給進一步的完善掉。
杜楚客,呂才,王真儒,孔雀,祖長明,魏旭、墨令和張隨等人一一到來,以及玄甲衛的百夫長趙甲。
很快,李泰雙手交叉杵在桌面,腦袋靠在手背上,用自己的目光掃視着來此的衆人。
“臣明白,臣遵旨!”李君羨此刻聽到了李世民的話,卻是行禮接下了任務。
面對李世民的炯炯目光,哪怕魏徵與張玄素兩根硬骨頭在這時候都有點頂不住了。
只不過杜楚客是老實人的豪華版,甚至有管理鄯州一州的經驗,現在成爲洛陽令幹起活來不說風生水起,但至少是能很快就可以適應過來。
“魏王,我這纔剛來洛陽沒多久呢!”杜楚客看着李泰塞給自己的滿滿一疊公文,尤其是其中還有一些,因爲魏王去了長安所以才慢慢積累下來的。
且先不去管李世民的事,這時的李泰倒是一路風塵僕僕,半點不敢停歇的回到洛陽,見到閻婉過去把她擁入了懷中。
李世民看了一眼王內侍,倒笑着道,“殺人是斬不斷線索的,只會把線索暴露的更多。
青雀不敢探查真相,那我來探查,青雀懷疑承幹,那我來澄清。
李世民倒是不覺得李泰想要染指軍事,畢竟就算是奪嫡掌握兵權,也沒有誰去掌握邊軍權的道理啊。
而李泰的幾分遲疑與猶豫,自然是落入到了閻婉的眼中,閻婉倒也直接向着李泰詢問了原由,不過在聽到李泰的話語後,閻婉也有幾分哭笑不得。
因爲佈置的事情,當初在來到洛陽時就已經佈置下來了,現在李泰手上的事還真不多。
多做多錯,既然想要爲自己親愛的太子哥哥息事寧人,那又何必去故意弄巧成拙呢。
所以,李泰選擇了什麼都不做,就當做刺殺從未出現過。
李世民這時候唯一欣慰的,就是李泰這個孩子懂事,不然怕是有得自己頭疼了。
李泰果斷把自己應該要處理的公文塞給杜楚客,若不是杜楚客歸來,自己能這般從容的準備遊歷(劃掉),考察河南道。
這樣得了便宜賣乖的姿態,豈不是跟着李世民說,你查啊,你一定要查下去啊!
而李世民對自己最信任的玄甲軍統帥李君羨道,“這些在長安的突厥人有些不安分了,你給朕把他們看守起來。這些突厥人就是很不錯的突破口,君羨,你明白嗎!?”
李泰聽到這話,倒把閻婉微微放開,然後道,“我扶着你,你可要小心!”
而且他今天他敢當街派人刺殺李泰,那麼他明天又想要刺殺誰!
所以,這件事情李世民一定要查清楚,要還給李承幹一個清清白白的名譽。
而李泰也都一一收下,然後到了元宵節當天就走了,甚至沒如同往常那樣過完元宵節。
閻婉羞紅了臉,或許身爲大家閨秀的她截然沒想到,李泰會在大庭廣衆中做出這種事。
這規格說實話有些過分的,但李世民說道:“吐蕃奴隸有數萬人,我兒仁慈不怪罪他們,但將來再出現歹徒呢!出了問題,你們擔待不成!”
所以哪怕與李世民告別,李泰也沒有再多說什麼,只表示自己想要回洛陽修路去了。
但這些都是朝廷報備過了魏王府親衛,經過朝廷報備後,他們甚至能穿甲冑的。
“找到時人已經死了,用得是突厥人的彎刀,從屍體上判斷,魏王受到刺殺的那一天,就被人殺了!”王內侍大汗淋漓的跪下來繼續道:“弓弩庫裡面的管弓弩的一名小吏,也在同一天死在家裡,用得一樣是突厥人的彎刀,線索全部都被人斷了。”
自己可以引導阿耶去查這件事情,但自己不能刻意的引導阿耶這件事。
因爲比較專,所以他做事容易沉下心去慢慢做,但也因爲太專了,一般上不會跟同級別的人交流,也不允許底層的人挑釁他的權威。
所以至少洛陽這邊還不知道這件事情,消息基本上只是在當天轟動,但很快就詭異的消弭下來了。
還是省省吧,這個世界上只要有人能歲月靜好,那絕對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而任雅相,李泰則推舉給李世民,表示自己手下的這個將領想要到邊關歷練,我覺得薛延陀也許會成爲我們大唐的心腹之患,所以阿耶覺得這人送到邊疆哪處比較好。
今日妾身懷孕,大王您捨不得離開,來日孩子出身,大王您是否留下,之後孩子滿月大王是否還留家!
大王您與平民百姓不同,一直以來都是心懷天下之事,爲天下人謀福祉,豈可限於一家之私情!”
“魏王這次準備帶多少的人!”祖長明卻是首先關心李泰的安全。
畢竟這次,盧安壽不在,祖長明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儘可能的把李泰守護好!
“儀仗不要跟我同行,只同在一州即可,不過我身邊你安排一支七到十人的小隊跟隨!”李泰看着祖長明道,“這裡是河南道而不是長安,我們在基層也不是沒有人的!”
“遵令!”祖長明聽到李泰的話對李泰行禮。
下一更會比較晚,可能會過十二點不用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