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皇權相權之爭

“曹愛卿所言極是,準!”

這句話衆臣聽在耳中,心中卻不是滋味,很明顯在這一次角力之中皇權讓位給了相權。自古以來皇權相權相爭,除非丞相篡位否則必定是皇權獲勝,人們開始擔心將來或許會出現新的變故,所以一個個都低下頭來,不知所措。

此時雖然不需要表態,陛下與曹躍處於合作蜜月期,但將來必定會有站隊一說。

曹躍心中對光緒警惕起來,幕僚王宇說的對,如果光緒連袁世凱這種仇人都能忍住,還有什麼忍不住的。原來自己終究是小覷了光緒的內心了,光緒皇帝絕對不是一個亡國之君的氣度,他在挫折之中不斷成長,不斷學習,他只是缺少一個機會。

曹躍也將自己的內心想法隱忍起來,隨後鞠身謝主隆恩,而後曹躍又道:“臣請恢復庚子五大臣榮譽,此五人阻戰乃處於爲民之意願,卻被污衊以賣國賊問斬,請陛下允許爲此五大臣修建英雄陵園。”

“準。”光緒情緒低落起來,內心有一些鬱悶於是強顏歡笑地說道,“五大臣爲國爲民,理當豎爲英雄,曹愛卿,此事也由你操辦吧。”

“臣遵旨,臣請示完畢。”曹躍言罷退回羣臣之中。

光緒皇帝微微擡起頭看了一眼朝臣,只見衆人紛紛低下頭去,哪怕有一個擡起頭看着他的也可,但卻看到了一羣羣人的頭頂,忽然遠處看到一個小小的武官看着他,光緒仔細看了看,苦笑起來,原來是貝明德站在最後。光緒只能嘆了一口氣,情緒再一次低落下去,他向一旁的小太監點了點頭,那小太監立即高聲唱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退朝……”

嘩啦啦,除了曹躍,衆臣全部跪下,曹躍鞠身恭送光緒離開太和殿,而後隨光緒身後走去。

當羣臣退出宮殿之後,再一次看到數萬血軍士兵依舊在泰合廣場巋然不動,似乎除了衣角被吹動外,這些人如同磐石一般生硬矗立。

好強大的意志力!

難怪血軍如此善戰,軍紀如此之強大,何愁戰無不勝?

曹躍跟在光緒身後走出太和殿正廳之後,光緒皇帝轉身強笑問道:“曹愛卿,還有事啓奏?一切都交給你,朕放心得很。”

“陛下,臣要解釋一下提拔袁世凱的原因。”曹躍淡淡地說道。

光緒雖然心中惱火,但他還不至於和曹躍直接衝突起來,便笑道:“我們去東暖閣說吧。”這兩天光緒皇帝爲了“鎮國”要一直住在太和殿的東暖閣,倒是也沒怎麼休息的好,光緒皇帝的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再加上心情很失落,以至於腳步有一些漂浮,在小太監的攙扶下坐在一張暖椅上。

曹躍恭敬地站在一旁拱手而立。

光緒拍了拍椅子,笑着說道:“曹愛卿,你也坐,四喜,搬一張椅子來。”

曹躍忙道:“不用不用。”

太監四喜搬來椅子放在曹躍身邊,示意曹大人坐下來,曹躍擺擺手,依舊站立着,揖手奏道:“陛下必定對臣下推薦山東巡撫袁世凱入京擔任刑部尚書一事,心存疑惑吧?”

“沒有,只是有一些意外罷了,袁世凱力保山東的確是有功於社稷。”光緒勉強地笑道,他在很努力地壓抑着自己,臉上表現出儘管我不同意,但是我聽你的無奈表情。

曹躍笑道:“陛下,袁世凱手下掌控兩萬武衛右軍,論起武器裝備之精良無出其右,整個武衛軍的核心便是武衛右軍。假若天津之戰是武衛右軍來打,絕不會這麼輕易被攻克。所以武衛右軍纔是國家心腹大患,必須先將其收攏。而武衛右軍總統袁世凱又兼任山東巡撫,身兼軍政大權,不能輕易動他。陛下想要報仇,必須將其與軍隊分離,明升暗降,將袁世凱調入京城。到時候找一個藉口殺了他還是怎麼處置,陛下儘可以隨意調動。”

光緒聽了曹躍的解釋之後心情好了一些,他點了點,心想論起陰謀手段,曹躍並不比慈禧太后差太多。

曹躍又說道:“主動與八國聯軍和談畢竟是一件丟臉的事,更丟臉的是國戰發生之後,我們又不得不處罰國人來主動與洋人認錯,我堂堂天朝上國乞和之舉必須有人承擔內外責任。對內來說,進一步鎮壓義和團,卻也讓民怨沸騰,這個責任人,臣下的意思是由袁世凱來承擔。他幫我們做事,他身負罵名,當他積累民怨之後,我們殺了他平息民怨。陛下,如此一來袁世凱即幫我們做了事情,又背了黑鍋,還遺臭萬年。您覺得這口氣,出的是否舒服?”

光緒頓時高興得拍着龍椅跳了起來,大叫道:“好,好,好一招禍水東引啊,好啊!曹愛卿,你爲何不早說?害得我提心吊膽了半天。”

曹躍笑道:“臣也是剛剛想到。”

光緒問道:“那對外責任由誰來擔當?”

曹躍道:“陛下,除了一個時時想至您於死地卻不敢直接害死你的那個人,誰還能擔當呢?”

慈禧太后?!

光緒愣住了,他剛剛要保護慈禧太后,曹躍卻要逼死太后,這讓他難以接受,如果慈禧太后死了,那麼將來扳倒曹躍的助手就少了。畢竟慈禧太后六十六歲了,她能活幾年,只要慈禧死了,天下還是自己的——光緒試圖忘記慈禧對他做的一切。

比起慈禧來,曹躍這個對手更加可怕。

光緒和慈禧爭鬥,佔據着大義,更佔據着年齡的優勢,十年之後光緒四十歲,慈禧能活到七十六歲?所以光緒才忍辱負重裝瘋賣傻,用十年的時間耗死慈禧。

然而和曹躍相比,曹躍更加年輕,曹躍更加健康,曹躍作爲“宰相”完全有理由架空皇帝,而且架空幾十年。

耗得起慈禧,耗不起曹躍,所以慈禧不能死,儘管光緒也恨不得殺了慈禧。所以昨天光緒拒絕了珍妃要求勒死慈禧的要求,庭鬥宮鬥,步步驚心,一步錯步步錯,光緒要確保自己毫無危險纔敢動手,而不是珍妃那種仇恨上頭不管不顧。

“任何人都行,但萬萬不能是太后。”光緒花費了很大的力氣說道,他唯恐逼急了曹躍,說道:“她是一國之尊,我的母親,如果殺了他,大清國還有何臉面面對外國?”

第436章 奇怪的新軍番號第359章 美麗有毒的曼陀羅第802章 組建海外兵團第108章 夏普林的用處第366章 在京清兵七十萬第164章 收服寧夏府第708章 戰鬥在哈爾濱(三)第578章 平叛(三)第595章 萬歲事件第819章 曹躍對帝國的控制第366章 在京清兵七十萬第765章 95%是賣國賊第619章 抽籤定生死第379章 敲洋鬼子竹槓第537章 中國南北大鐵路第131章 陝西武備學堂考試(一)第772章 搶t字頭第683章 唐努烏梁海之矛(二)第198章 買房就像買白菜第251章 陶模曹躍新關係第216章 張之洞的軍火支援第751章 蘭貴妃之死第393章 狙擊第五師團(二)第849章 赴京請死第530章 刺殺一號第439章 大清外交部第32章 曹躍動心第221章 Duang賺銀子(二)第163章 鎮西北(十)第689章 偷襲伊爾庫斯克(三)第103章 陶模胡聘之決裂第560章 支那復國黨第424章 小金是個好同志第712章 塞門刀車(二)第117章 劫法場第80章 維新黨第282章 75萬預備役士兵第828章 82事件第591章 選擇誰做東北軍總司令第381章 流言蜚語第669章 請封曹躍爲國公第405章 光緒復位各方反應(二)第596章 囂張的渡邊大熊第556章 英日同盟改變亞洲局勢第731章 十月的南方小鎮(二)第91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394章 狙擊第五師團(三)第660章 世紀大騙局(下)第213章 準備灞橋大會第489章 龍之懲罰第120章 秋後算賬第60章 遭到流放第49章 定邊之戰(一)第486章 攻擊德國亞洲殖民地第640章 再戰英軍(六)第817章 帝國行政體系第753章 中國海軍四大軍校第788章 請旨宣戰第696章 第二軍團的戰略目的第566章 寒村寺刺殺(中)第640章 再戰英軍(六)第14章 獵殺馬太歲(三)第702章 第二軍團的戰鬥(五)第721章 進攻奉天失利第135章 莫非將軍喜歡走後門?第272章 沒錢別擴軍第187章 人肉做軍糧第689章 偷襲伊爾庫斯克(三)第267章 郝豹子奉子成婚第34章 討價還價第592章 曹躍的三國大戰計劃第188章 血軍回家了第177章 血戰烏金灘(六)第66章 富貴險中求第411章 《庚子年中意諒解備忘錄》第226章 翁婿第730章 十月的南方小鎮(一)第119章 否極泰來第326章 洋兵入京第777章 中日海軍大戰第29章 陝北民亂第550章 中舉第275章 股票連環計(一)第536章 曹躍縱身一躍入黃河第508章 納妾第44章 代字營北征第381章 流言蜚語第419章 六國友好經濟專區第274章 浙財團第101章 帝黨後黨之爭(中)第521章 不務正業的六扇門統領第405章 光緒復位各方反應(二)第447章 減稅令與餘糧徵集令第51章 定邊之戰(三)第517章 庚子禍首大審判(二)第314章 拜天地第502章 普羅米修斯實驗室第533章 制定遊戲規則第82章 再遇佳人(下)第309章 西安各國領事館
第436章 奇怪的新軍番號第359章 美麗有毒的曼陀羅第802章 組建海外兵團第108章 夏普林的用處第366章 在京清兵七十萬第164章 收服寧夏府第708章 戰鬥在哈爾濱(三)第578章 平叛(三)第595章 萬歲事件第819章 曹躍對帝國的控制第366章 在京清兵七十萬第765章 95%是賣國賊第619章 抽籤定生死第379章 敲洋鬼子竹槓第537章 中國南北大鐵路第131章 陝西武備學堂考試(一)第772章 搶t字頭第683章 唐努烏梁海之矛(二)第198章 買房就像買白菜第251章 陶模曹躍新關係第216章 張之洞的軍火支援第751章 蘭貴妃之死第393章 狙擊第五師團(二)第849章 赴京請死第530章 刺殺一號第439章 大清外交部第32章 曹躍動心第221章 Duang賺銀子(二)第163章 鎮西北(十)第689章 偷襲伊爾庫斯克(三)第103章 陶模胡聘之決裂第560章 支那復國黨第424章 小金是個好同志第712章 塞門刀車(二)第117章 劫法場第80章 維新黨第282章 75萬預備役士兵第828章 82事件第591章 選擇誰做東北軍總司令第381章 流言蜚語第669章 請封曹躍爲國公第405章 光緒復位各方反應(二)第596章 囂張的渡邊大熊第556章 英日同盟改變亞洲局勢第731章 十月的南方小鎮(二)第91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394章 狙擊第五師團(三)第660章 世紀大騙局(下)第213章 準備灞橋大會第489章 龍之懲罰第120章 秋後算賬第60章 遭到流放第49章 定邊之戰(一)第486章 攻擊德國亞洲殖民地第640章 再戰英軍(六)第817章 帝國行政體系第753章 中國海軍四大軍校第788章 請旨宣戰第696章 第二軍團的戰略目的第566章 寒村寺刺殺(中)第640章 再戰英軍(六)第14章 獵殺馬太歲(三)第702章 第二軍團的戰鬥(五)第721章 進攻奉天失利第135章 莫非將軍喜歡走後門?第272章 沒錢別擴軍第187章 人肉做軍糧第689章 偷襲伊爾庫斯克(三)第267章 郝豹子奉子成婚第34章 討價還價第592章 曹躍的三國大戰計劃第188章 血軍回家了第177章 血戰烏金灘(六)第66章 富貴險中求第411章 《庚子年中意諒解備忘錄》第226章 翁婿第730章 十月的南方小鎮(一)第119章 否極泰來第326章 洋兵入京第777章 中日海軍大戰第29章 陝北民亂第550章 中舉第275章 股票連環計(一)第536章 曹躍縱身一躍入黃河第508章 納妾第44章 代字營北征第381章 流言蜚語第419章 六國友好經濟專區第274章 浙財團第101章 帝黨後黨之爭(中)第521章 不務正業的六扇門統領第405章 光緒復位各方反應(二)第447章 減稅令與餘糧徵集令第51章 定邊之戰(三)第517章 庚子禍首大審判(二)第314章 拜天地第502章 普羅米修斯實驗室第533章 制定遊戲規則第82章 再遇佳人(下)第309章 西安各國領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