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橋隊混飯吃

工程人生

第一卷

第七章 橋隊混飯吃

時代的浪潮浩浩蕩蕩,被裹挾的我們一如既往,一個聲音在高叫着“放棄抵抗吧,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我們拼命抵抗?我們屈膝投降?不,卑微如我們,只想在這浪潮中安然無恙!

-------------------------------------

所以呢,從挖方地段往這邊填方地段運輸卸土的渣土車很多,遠遠的能清楚的看見飛馳在主線路基上的渣土車後帶起的塵土紛紛揚揚,浩浩蕩蕩的此起彼伏着。這肯定是環保不過關的,揚塵太大,不過這裡前後左右村莊少,又都拿到了一定的補償,所以並未有任何的舉報投訴,民不舉官不究嘛。

幾乎所有的工地都或多或少的有違規的地方,但都是不會放到明面上來的,這是常情,不然很多項目都做不了。

也不是不能做,只是現有的單價根本做不出來,低價中標法的連帶後果就是企業爲了賺錢會削減相應的非必要措施,無論是國企私企,都是一樣的操作方法,但請各位看官放心,絕大部分的工程質量都可以得到保證。保證質量這是原則也是最後的底限,真正的施工技術人員與企業都不會越線。

這裡指的措施一般是安全施工措施,相對的削減,工人和機械少了羈絆和約束,會增加工作效率,這也是大家都知道明顯有違操作規程卻不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許採取相應投入小的措施來保護施工人員及機械的安全。

在這裡必須向勞動在一線的務工人員致敬,很多時候你沒有親眼見過,你不會知道他們的偉大和辛酸。

他們衣衫襤褸,他們背井離鄉,他們吃最差的飯抽最次的煙,他們住最簡陋的工棚。酷暑寒冬他們沒有空調,逢年過節也沒有多少加班費。爲了拿更多的日薪,他們甚至漠視自我的性命。他們大多大字不識,卻有着勞動人民與生俱來的狡黠與智慧。他們是我們民族脊樑的一部分,他們配得上我們所有人的敬意。

隨着國家相關政策的頒佈和立法,務工人員的待遇也在逐漸的提高,近些年已經比較符合市場規律了,技術工人的工資總體是高於施工管理人員的工資的,只是企業裡邊的人多了五險一金,而工人現在並沒有,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肯定國家會完善這方面的政策。這是應當應分的,也是理所當然的。

拋開這些思緒,回到工地現場,除了渣土車在按現場指揮人員有序的倒車卸土,推土機,剷車,壓路機,挖機都在各司其職,一派熱火朝天的情形。

主線路基上有測量人員帶着本地雜工一早打好的灰線方格,每一個方格中都只倒了一車土,而每一車土石方量都是大體不差的,所以看起來還是比較規範的。當然了,據林雲所知,很多工地都不會這樣去做,而相對粗糙一些,只有一部分大型中字頭央企和地方龍頭國營企業會去做這樣的工作。

嗯,這就是標準化施工的好處,方便掌控質量又看起來規規矩矩。很多靠經驗工作的老一輩施工人員是不屑這一套的,他們每一個都帶有他們那個年代明顯的時代特徵。他們有深厚的臨場實踐經驗,但他們中的大部分和這個靠數據和試驗室指標去臨場指導施工的時代已經格格不入了。並不是年輕一輩拋棄了他們,而是時代選擇了進化和更新。當然,也有一部分老一輩的施工人員與時俱進了,但他們幾乎都到了更高和更重要的工作崗位。

主線路基邊上幾個當地的雜工在路基隊技術人員的指點下在疏通導流溝,看來路基隊也接到了防雨防洪通知,正在有序的做準備,見這邊乾的有條不紊,林雲只和路基隊技術人員簡單的交流了一下囑咐了幾句,抽了一顆煙就繼續往前。

一路走走停停,每個工隊,每個工點都抽調了人員機械該挖導流槽溝的都在有序的挖,看來曾老闆是每個工隊都通知到了,而工隊都執行的不錯。

雷聲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密集,一路無事。

差不多快到項目中段的時候遇到安全科一行人,安全科帶隊的是科長蔣大勇,另外兩人一個是他徒弟孫科,一個是吳西,這兩個小夥子都是去年的實習生,爲人也算謙虛,畢竟是大學生,安全科的資料管理及安全技術交底都搞得妥妥貼貼的。

好幾次林雲都看到兩人在現場登記工人信息,收集身份證。林雲也知道這兩個小夥子對工人搞的安全教育弄得不錯,什麼入場教育,崗前教育,班前會什麼的都時常在搞,弄得有模有樣的。

林雲一邊羨慕一邊腹誹,MD,人安全科還三個人呢,自己這邊全抽測量組去了,留自己一個光桿,想壓榨一下年輕人都找不到機會。

幾人打過招呼,相互交換了一下來路上的各工點準備情況,林雲惦記幫監理辦做的彙報材料的事情,和蔣大勇一行分開後,招呼小羅依然走主線路基但是不停車,走馬觀花一樣的回到了項目部。

回到項目部時間都下午4:25了,剛坐定拿出U盤把資料和和照片拷出來,電話響了,橋隊老黃打的,接起來。

“林工,能不能讓拌和站把混凝土發出來,讓我們把昨天做那個橋臺基礎澆了。”

我去,這事麻煩了,很有可能這雨就要下來了。橋臺那地方又是位置低又有基坑,這澆吧,怕澆築不完就下雨,不澆吧,百分之一百扛不住大雨,基坑泡水是小事,塌方就有點棘手了。

去球,有什麼好慌的,先問下情況,再說昨天是給拌和站報過計劃的,真要出料也就最多半小時就能抵達工點。你看,關鍵時刻人還就得有那麼一種二桿子精神,慌是沒有用的。

“老黃,你們模板合好加固好了?”

“合好了,你不在,質檢科羅工過來看過的。”

“那給監理報檢沒?”

“羅工說讓你報。”

我去,羅兵這小子人呢,MD,這人什麼都好,就是不喜歡跟監理辦的人接觸,大哥,你再看不慣監理辦那種工作作風,只是工作也。算求,別去想他了,得想辦法把這事處理了纔是對的。

林雲打定主意,澆,必須澆,至於怎麼澆築先看情況,給監理報檢什麼的程序暫時顧不上了,只有先斬後奏了。

“老黃,我馬上給拌和站打電話讓他們發料。但是你必須要有心理準備,抽幾個得力的工人,抓緊澆混凝土,遇到下雨就澆一半,得保證基坑下雨時候不會塌方,你得把薄膜準備好,一下雨隨時覆蓋。”

“沒問題,你先讓拌和站發料,我讓倉庫拉一卷薄膜過來,順便帶幾個工人。”

“好,就這樣搞。”

林雲掛完電話,給拌和站打電話交代了混凝土,讓他們按昨天報的橋臺基坑混凝土計劃拌和,拌和好直接發料,如果沒拌完遇到下雨就停。

林雲回頭又給羅兵打了電話,沒提監理報驗的事,只說自己去工地守着澆混凝土去了,讓羅兵一會兒回來把他電腦上的U盤裡邊的資料和照片素材拷過去,抓緊把監理辦的PPT彙報材料做了,做這些,人家是內行。

按說兩人是平級,林雲因爲心裡有點火,吩咐起來時也沒客氣。不過羅兵這小子幹活是沒得說,雖說不愛和監理辦這夥人打交道,但是幹活還是不含糊的。

林雲把電話打完,又到司機班找到小羅,幸虧今天測量組不知道什麼原因只要走了一輛車,所以林雲才能隨時用上車。

下午4:40,烏雲密佈的天空越壓越低,風一陣緊過一陣。

五里衝大橋橋臺基坑旁,老黃正指揮着工人在調整溜槽的位置,爲澆築混凝土做着最後的準備。

溜槽,勞動人命智慧的結晶,一種混凝土導流裝置,可定製,可自制。視不同的工地,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結構物可任意調整,模樣千奇百怪,什麼樣的都有。但始終遵循一個原則,不管白貓黑貓,能抓得到耗子的就是好貓。因其成本低廉,製作簡單,易於操作等多方面綜合因素,深受廣大包工頭及工友們的喜愛。

泵車?大哥,小方量混凝土使用泵車,工人還要不要工資了。結合勞動人民的智慧產物溜槽和泵車,也開發了一款混凝土布料機,不過多用在房建,這裡不多說。

混工地第六條:成本是第一位的。劃重點

非具有政策性強制要求及安全性必要措施外,其餘的一切措施及操作方法,所有的工地都會採取成本低廉且便於操作那一個。

爲什麼?因爲實踐是檢驗理論的最好辦法。再好的指導性思想,再好的理論知識,如果不能和實踐相結合,都只能流於形式。這麼說吧,農田裡邊,再好的奔馳寶馬法拉利也幹不過拖拉機。

林雲剛接了電話,預計混凝土15分鐘以後到達現場。因爲現在是基坑混凝土澆築,所以會非常快速,如果準備工作到位,操作和運輸銜接得當,每小時能澆築至少60-80m³,當然這僅僅是單純的攪拌及裝卸運輸混凝土的時間,不包括振搗及混凝土結構物表面處理的時間。

林雲一直在這裡守着,從第一車混凝土到工地時間的下午5:10分開始到現在,一共完成卸料的攪拌罐車一共是4輛,三車12m³,一車15m³,合計澆築了51個m³,差不多快到一半了。

林雲心裡正求爹爹告奶奶的祈禱老天千萬要晚點下雨,要再給最多一個半小時時間,就可以全部完成了,到時候就是下刀子也不關林雲的事了。

可從來都是天不遂人願的,時間下午6:30,第5車混凝土剛卸了一半,黃豆大的雨點就開始砸下來了,看着工人手忙腳亂的樣子,林雲也只能一陣苦笑。

“老黃,趕緊讓卸料的工人把卸料開關開到最大,趁這會雨不大把料卸進去再說。還有把另一根振搗棒也用上,抓緊時間振搗,完了直接把薄膜蓋上去。”

又一陣雞飛狗跳,老黃親自下場提着振搗棒去振搗混凝土去了。

這個一般混凝土都屬於多孔結構,振搗設備的作用呢,就是要讓混凝土結構變得密實,主動去把結構物中的空氣排出來。當然空氣是絕對排不完的,只需要排到肉眼不可見,並且能滿足混凝土結構物設計受壓及抗折強度就夠了。而日本發明的自密性混凝土呢,因爲成本高昂,並不適用普通混凝土結構物。爲什麼要加後面這句呢,因爲槓精太多,不得不防呀。可見槓精並非一無是處,至少能讓一些原本不夠嚴謹的說法必須去變得相對嚴謹。

其實林雲讓工人完事兒後用薄膜去覆蓋混凝土呢,並沒有什麼卵用,而是因爲這個基坑澆築並未向監理報檢所必須做的無用措施罷了,大概就是最後的遮羞布了。因爲混凝土只澆築一半多一點的原因,上邊裸露出來的一截子鋼筋籠會因爲雨水的原因產生鏽跡,要說用薄膜防雨,純屬扯淡,基坑積水是肯定免不了的,而現在混凝土並未凝固,所以一旦積水,已完成部分的表面10-20CM混凝土肯定會被污染,因爲雨水的浸泡,這一部分的強度肯定也是不夠的。

只是相對於基坑垮塌來說,這樣做今後最好處理,只需要把被污染部分和表層的浮漿鑿除點就可以了,二次澆注的時候先淋上一層純水泥漿再澆注就一切OK,並不會影響混凝土結構物的連續性及質量。

等工人把一切弄完都已經七點零幾分了,林雲倒是早就躲車上了,所以衣服沒溼多少,而其它的工人全部成了落湯雞,包括老黃在內,絕對內褲都能擰出水來。

因爲項目部已經過了6:00的吃飯時間,也沒打電話叫留飯,所以呢林雲提議讓老黃帶着工人大家一起去鎮上吃點。

老黃說不用,說工隊駐地還有飯菜,也有酒,讓林雲和司機小羅一起去工隊駐地食堂吃飯。

林雲也沒客氣,讓老黃先帶走四個工人,剩下的三個工人則坐着林雲和小羅這輛車,林雲讓小羅往鎮上開,買了幾個涼菜一箱啤酒。

雨越下越大,就像天被捅了一個窟窿,像瀑布一樣的雨從天上傾瀉而下。

此刻林雲坐在橋樑工隊的餐桌前,因爲大部分的人都已經吃過飯了,大圓桌前只有林雲,老黃,小羅以及一起的這幾個工人,其中就有帶隊的工長老王,對,就是那個集萬千寵愛與技能與一身的老王,至於他住在誰的隔壁林雲肯定是不知道的。

隔壁老王,不知道怎麼搞出來的梗,這也是一個不好的現象,最先被這個社會搞壞的詞語是小姐,然後是老師,教授,專家,校長,現在輪到老王了,如果有一天造詞的速度趕不上毀詞的速度就麻煩了。林雲一直在想中國這幾千常用字,不知幾十幾百萬的詞語如果都被醜化了,出門碰見熟人該說點啥呢。啊~哦~也不行,別問爲什麼,問隔壁島國去。呵呵,估計今後相互見面就剩傻笑了,還必須要笑的純潔。

桌面上的菜還算豐富,證明橋隊老闆對工人還不錯,一盆芋頭燒雞,一盆萵苣燒肉,一盆糖醋白菜,一盆西紅柿蛋花湯,全是大份量的。工隊不像項目部那麼講究,都是桌餐。而現在的大部分項目部呢對傳染病防治這一塊做得好一些,都是分餐制。

如果各位今後有機會去參觀像中建或者中鐵這樣的央企,或者一些排名靠前的地方龍頭企業,一定要在他們的食堂吃飯,去親自體驗一下,你們就會發現,真的不錯,飲食葷素搭配非常合理,營養、衛生、又豐富。不說學校食堂比不上,這絕不是說大話,很多機關食堂都比不上。而且只要五塊錢一餐,而這五塊錢還是餐補,反正項目部人員呢,不用直接掏這個錢。嗯,就說這麼多,雖然不能大魚大肉,但是菜品多樣,好吃管夠,吃貨就別去了,吃胖了不負責。

絕對沒有騙大家去工地上班的意思。哈哈哈

工人嘛,無論什麼工種的技工都會做或多或少的體力活,所以呢,飯菜呢,分量是管足的,口味也還過得去,現在這桌上兩葷一素加一個湯,另外林雲買的豬耳朵和滷牛肉,夠大家喝酒吃飯了。

林雲分別開了兩瓶啤酒遞給老黃和老王,然後工人有願意喝白酒的喝白酒,喝啤酒的喝啤酒。

這是林雲第一次到橋樑隊駐地吃飯,幾個工人還有點拘束,老黃老王倒是能放得開,其餘幾個還真有點小心翼翼的意思。不對,不能是這個氛圍呀。林雲端起自己身前的啤酒,也像工人一樣沒有用杯子,對瓶吹,不行也得行,跟工人打交道得有那麼一股子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豪氣,才能抵消相互之間的距離,才能化開那種莫名其妙的拘束。

“來,我敬大家一個,今天下午辛苦大家了。”

林雲一仰頭咕嘟咕嘟灌了半瓶,一桌人端白酒的端白酒,吹瓶兒的吹瓶兒,司機小羅則悶頭吃飯。林雲也沒管這話說得對不對,不過明顯搶了老黃的詞兒,管不了那麼多了,酒得喝起來。

幾杯酒下肚,一桌人的氣氛慢慢開始熱烈了,可見酒有的時候真的是一個好東西。

“老黃,怎麼不見你那個搭檔呢。”

橋樑隊兩個老闆,一個姓黃,一個姓張,兩人歲數相當,怎麼拆賬的林雲肯定不知道,但現在現場忙裡忙外的只有這個老黃,而另一個老張林雲很少見到,所以就無話找話的問了一嘴。

“張老闆在另一個工地呢,那邊還沒完,完了就過來了。”

這麼隨便一問,隨便一答就透露出了很多信息,這得看個人的理解和接收能力。林雲雖然是無意問的,但是至少知道了橋隊兩個老闆是以老張爲主,因爲老黃說的張老闆並沒有諷刺的意味,說得很自然又真誠,結合其他渠道瞭解的信息,兩人中以老張爲主幾乎是板上釘釘了。

飯桌上林雲還收集了一個更重要的信息,萬精油老王是張老闆的人,雖然這個信息對目前的工作沒有任何的幫助,但搞工地的都知道,對上對下,一定要把關係理清楚,所謂管理終究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混工地第七條:工地待人接物一定要理順關係。劃重點

與工人或者同事上級打交道,一定要理順相互之間的關係,因爲總有一天在工作中用得上。

第四十一章 午夜“偷開鎖”第一章 驗筋第四十五章 糖公雞還是被坑了第六十二章 燒開水也是燒湯第三十八章 1800萬的鍋到底有多大第四十章 大年三十第九章 對張麗的態度和融入團隊的方法第五十八章 唐家老三殺人了第十二章 領導視察和孫指揮長第十七章 天空呀下着沙,也在笑我太傻第三十章 相親進行時(2)第三十九章 兩個小插曲第十九章 佛門聖地第三十一章 這種事還能攤派?第二十五章 人的無恥沒有底限第七十八章 拐點第四十九章 颶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十四章 開會什麼的並不耽誤聊天第三十三章 撞破第六十二章 燒開水也是燒湯第二十四章 開工第二十九章 相親進行時(1)第七十章 處罰結果和學習第四十六章 小保安出事了第十五章 姐妹的恩怨和二桿子的心理第十章 二桿子的學習動機第二十五章 驢和“驢”第三章 張麗講大話第一章 中獎了第十一章 迎新聚餐第五十二章 林雲和鍾胖子的直接對話第四章 來自師傅的好消息第四十二章 賭博和打架第六十六章 吃絕戶吃出來的舉報第四章 來自師傅的好消息第八章 什麼叫管涌?第五十八章 唐家老三殺人了第八章 吳總說出來的消息第三十五章 陳雷的鞋破了第二十五章 驢和“驢”第七十二章 張萍的姐姐第三十九章 兩個小插曲第三十七章 公司上市和工程款支付第十三章 心理鬥爭和蛻變第四十章 罵人和裝病脫身第二十四章 開工第六十三章 寶雞民歌第十三章 心理鬥爭和蛻變第三十九章 兩個小插曲第四十九章 颶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二十一章 誰栽樹誰乘涼?第七十章 處罰結果和學習第六十七章 公司領導來了第三十二章 鄭胖子的超級作死和李婧結婚第三十三章 撞破第五十五章 文藝女青的秘密第四十章 罵人和裝病脫身第十二章 領導視察和孫指揮長第七十四章 講臺下的張老師第二十六章 挖坑?下車,吃麪,坐黑車!第三十三章 撞破第四十二章 賭博和打架第三十二章 鄭胖子的超級作死和李婧結婚第四十九章 颶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四十二章 闖大禍了?開錯鎖了!第六十一章 萬分糾結第一章 中獎了第三十四章 壽宴第七十四章 講臺下的張老師第二十八章 相親?第二十九章 鬥爭的端倪第四十一章 我把女兒還給你了第二十七章 家第六十章 汪飛的身世和努力第三十一章 這種事還能攤派?第五十四章 兔兒爺的恐懼第十一章 迎新聚餐第五十八章 唐家老三殺人了第六章 瞎子的話第七十四章 講臺下的張老師第三十九章 吳小紅到底是什麼意思?第四十一章 午夜“偷開鎖”第十三章 通報的原因和處理決定第三十三章 撞破第八章 什麼叫管涌?第三十四章 壽宴第六十一章 萬分糾結第三十九章 吳小紅到底是什麼意思?第二十六章 影帝和影后第五章 一百塊都給了第七十七章 董事長給鍾胖子的尚方寶劍第八章 吳總說出來的消息第十二章 領導視察和孫指揮長第十六章 查臺賬 找問題第四十八章 規定時間規定地點算不算雙規?第四十五章 張富走運了第四十八章 實驗報告和賠償金額第二十六章 挖坑?下車,吃麪,坐黑車!第六十三章 寶雞民歌第五章 請吃飯
第四十一章 午夜“偷開鎖”第一章 驗筋第四十五章 糖公雞還是被坑了第六十二章 燒開水也是燒湯第三十八章 1800萬的鍋到底有多大第四十章 大年三十第九章 對張麗的態度和融入團隊的方法第五十八章 唐家老三殺人了第十二章 領導視察和孫指揮長第十七章 天空呀下着沙,也在笑我太傻第三十章 相親進行時(2)第三十九章 兩個小插曲第十九章 佛門聖地第三十一章 這種事還能攤派?第二十五章 人的無恥沒有底限第七十八章 拐點第四十九章 颶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十四章 開會什麼的並不耽誤聊天第三十三章 撞破第六十二章 燒開水也是燒湯第二十四章 開工第二十九章 相親進行時(1)第七十章 處罰結果和學習第四十六章 小保安出事了第十五章 姐妹的恩怨和二桿子的心理第十章 二桿子的學習動機第二十五章 驢和“驢”第三章 張麗講大話第一章 中獎了第十一章 迎新聚餐第五十二章 林雲和鍾胖子的直接對話第四章 來自師傅的好消息第四十二章 賭博和打架第六十六章 吃絕戶吃出來的舉報第四章 來自師傅的好消息第八章 什麼叫管涌?第五十八章 唐家老三殺人了第八章 吳總說出來的消息第三十五章 陳雷的鞋破了第二十五章 驢和“驢”第七十二章 張萍的姐姐第三十九章 兩個小插曲第三十七章 公司上市和工程款支付第十三章 心理鬥爭和蛻變第四十章 罵人和裝病脫身第二十四章 開工第六十三章 寶雞民歌第十三章 心理鬥爭和蛻變第三十九章 兩個小插曲第四十九章 颶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二十一章 誰栽樹誰乘涼?第七十章 處罰結果和學習第六十七章 公司領導來了第三十二章 鄭胖子的超級作死和李婧結婚第三十三章 撞破第五十五章 文藝女青的秘密第四十章 罵人和裝病脫身第十二章 領導視察和孫指揮長第七十四章 講臺下的張老師第二十六章 挖坑?下車,吃麪,坐黑車!第三十三章 撞破第四十二章 賭博和打架第三十二章 鄭胖子的超級作死和李婧結婚第四十九章 颶風起於青萍之末第四十二章 闖大禍了?開錯鎖了!第六十一章 萬分糾結第一章 中獎了第三十四章 壽宴第七十四章 講臺下的張老師第二十八章 相親?第二十九章 鬥爭的端倪第四十一章 我把女兒還給你了第二十七章 家第六十章 汪飛的身世和努力第三十一章 這種事還能攤派?第五十四章 兔兒爺的恐懼第十一章 迎新聚餐第五十八章 唐家老三殺人了第六章 瞎子的話第七十四章 講臺下的張老師第三十九章 吳小紅到底是什麼意思?第四十一章 午夜“偷開鎖”第十三章 通報的原因和處理決定第三十三章 撞破第八章 什麼叫管涌?第三十四章 壽宴第六十一章 萬分糾結第三十九章 吳小紅到底是什麼意思?第二十六章 影帝和影后第五章 一百塊都給了第七十七章 董事長給鍾胖子的尚方寶劍第八章 吳總說出來的消息第十二章 領導視察和孫指揮長第十六章 查臺賬 找問題第四十八章 規定時間規定地點算不算雙規?第四十五章 張富走運了第四十八章 實驗報告和賠償金額第二十六章 挖坑?下車,吃麪,坐黑車!第六十三章 寶雞民歌第五章 請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