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案”,既使平民百姓家中的內務都難以了斷,那麼人員寵雜的皇家後宮之事就更是糾纏不清了。自古以來,朝朝後宮多是非,有後妃爭寵明搶暗奪,有諸王子爭位骨肉相殘,這種事誰也難以管下來。到隋朝時,偏偏出了這麼一位皇后,她施展奇才大略嚴治後宮,確實卓有成效,皇帝都不得不懼她七分,這就是隋代開國之主楊堅的皇后獨孤氏。

獨孤氏的父親是北周大司馬獨孤信,獨孤信育有兩女,長女兒嫁與北周明帝作皇后,二女兒便嫁給了楊堅。當時的楊堅是一個非常奇特的人物,他的先祖楊震曾作過東漢太尉,父親楊忠是北周的柱國大司空,楊堅生就一副與衆不同的身材,上身長下身短,比例嚴重失調,而且面有威嚴之態,王侯們見了他,常不由自主地感到手足無措,北周太祖曾預言:“此兒風骨,不似世間人。”因此,楊堅雖然受到先輩蔭庇而少年出仕,卻常常遭皇室猜忌,爲避嫌疑,他處處收藏鋒芒,韜光養晦,輕易不與人爭鬥”。這樣一個怪人,卻被獨孤家二小姐慧眼看中,通過媒妁撮合,不滿二十歲就嫁進了楊家。

二十年過去了,楊堅雖然極力謙讓,但因功勳卓著而被封爲北周上柱國,掌握全國兵馬,在朝中威望日重。獨孤氏爲楊堅生有一女五子,他們的女兒長大後作了宣帝的皇后,楊堅成了國老,然而皇室對他的猜忌仍未因之減輕,宣帝曾經多次對皇后示言:“你父若惹火了我,必定誅殺你全家!”

楊家似乎一直生活在皇室的壓力之下,但卻並不因此而減弱楊堅發展的勢頭,這時他已重兵在握,羽毛豐滿,若動起真格的,恐怕皇帝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哩!

不久,正值華年的宣帝因病崩逝,由年幼勢弱的靜帝繼位。楊堅以靜帝年幼需輔爲名,入朝總攬一切國政,雖不稱帝,實已掌握了國家的大權。爲此,相州總管尉遲-不服氣,舉兵反叛,倡言討伐楊堅,不料是拿着雞蛋碰石頭,不幾天時間就被楊堅全部剿滅。楊堅風聞尉遲-起兵與宇文氏清王的慫恿有關,剿滅叛軍後,他立即軟禁了宇文氏請王,從此楊堅便獨霸朝政,無人敢於過問了。

靜帝迫於形勢,封楊堅爲隋王,併爲他破了不少朝廷禮節,允許他帶劍上殿,入朝不趨,備九錫之禮,待遇均在其他侯王之上;後來,在楊堅的要求下,又賜給他原本只有皇帝才能戴的十二旒王冕和天子旌旗,超過了臣子所能享受的最高禮節極限;最後,年幼的靜帝自知不是楊堅的對手,自動讓位給他,號稱隋文帝。順理成章,王妃獨孤氏成了皇后,長子楊勇立爲太子,並盡殺了宇文氏諸王,以絕後患。

這時隋文帝是四十歲,母儀天下的獨孤皇后也已三十七歲,而她的女兒早已先於她做過一朝皇后了。建立隋朝後,隋文帝認清了前朝沒落的原因在於浮誇不實,卓具遠見的他力圖改革官儀,整頓朝綱,一心建立一個聖明朝代。獨孤皇后也不是一個目光短淺、囿於家事的女性,在楊堅取得王位的過程中,她就曾相幫着出謀劃策,極爲周旋;當了皇后之後,她也決不願閒坐下來享受榮華富貴,她早已在心中醞釀了一個嚴治後官的寵大計劃。

“小憐玉體橫陳夜,忽報周師入晉陽”,前朝亡國的故事,獨孤皇后記憶猶新,南朝的張麗華秀髮輕拂,攪得陳氏王朝天翻地覆,自古紅顏多禍國,獨孤皇后爲了保住楊家朝廷的長治久安,首先想到的就是幫助皇夫杜絕後宮內訌。她從皇夫那裡要來大權,整飭了宮內體制,廢除三妃六嬪之慣例,提倡簡樸,禁止宮中女子濃妝華服,並對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有嚴格的規定,不允許嬪妃隨意親近皇帝。整個後宮在獨孤皇后的把持之下,形成一片靜謐肅穆的氣氛,因爲獨孤皇后至高的地位和強硬的手腕,後宮中衆嬪妃雖然心中不滿,表面上也不得不服從。

除管理好嬪妃外,獨孤皇后還十分注意保持與皇大的感情,她深知必須以自己的柔情和體貼籠住皇夫,才能使他不致於被其他女人所迷惑。每當黎明鐘鳴之際,獨孤皇后小心翼翼地侍候皇夫洗漱穿戴,然後與他同坐一輦,把他一直送到朝閣,皇帝上朝,自己則在殿下靜靜地等候,待散朝之後,又同輦返回內宮,這樣的行動,她日復一日,不厭其煩地堅持着,使楊堅從不敢怠慢上早朝。在內宮,她對皇夫的生活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皇帝每餐的食譜,每日的裝束等事她都親自過問,妥善安置,讓文帝能毫不分心地專理朝政。每至深夜同寢的時候,她常在文帝耳旁回憶往事的情誼,細述夫妻的恩愛,用柔情蜜意來牽繫住文帝的心。

好在隋文帝正在致力於國家大事,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在後宮脂粉堆中取樂;而賢慧幹練的妻子所推行的種種措施,正是與他的朝政改革可以密切配合,他自然是極力支持的。

一次,獨孤皇后與隋文帝約定:“此生永矢相愛,海枯石爛,貞情不移,誓不願有異生之子。”想到妻子與自己患難與共數十年,總是一心一意輔助自己,惠心可嘉,文帝心中一熱,當即答應了皇后誓約。事後,文帝還頗爲自豪地對大臣誇耀道;“朕旁無姬侍,五子同母,可謂真兄弟也!豈若前代,多諸內寵。”其實,獨孤皇后之所以限制文帝有同父異母之子,也是出於提防異母之子奪位爭權的考慮。

獨孤皇后不只是管住皇夫不近二色,爲了國家利益,她還強力干涉兒子和大臣們的感情生活。獨孤皇后爲太子楊勇選定了元氏之女爲太子妃,按照儀制另立雲氏之女爲昭訓。元妃生性溫婉賢淑,端莊有禮,獨孤皇后認爲她十分適合將來母儀天下,因而對她頗爲器重;雲昭訓卻是一個活潑乖巧的女子,相貌俏麗,楚楚動人,相比之下,獨孤皇后嫌她失於輕優,立她爲昭訓本有些勉強,按她的意思是讓太子儘量少接近雲氏。然而,太子的情感與母親的心意不同,他對元妃更多的是敬重,而對雲昭訓卻十分寵愛,因此,平時多半是與雲氏纏綿一處。對此,獨孤皇后聽到風聲後,心中大爲不悅。

這裡,楊勇的弟弟晉王楊廣正好乘虛而入,他故意裝出一副節儉仁孝、不好聲色的樣子,廣泛結交大臣,處處討好母后。獨孤皇后見楊廣努力按自己的要求行事,心中自然十分喜歡,她對隋文帝說:“廣兒大孝,每聽到我們派遣的使節到他的守地,他必定出城恭迎;每次談到遠離朝廷、父母,他都悲泣傷感;他的新婚王妃也可憐得很,廣兒忙於政務根本無暇顧及她,我派使婢前在探視。王妃蕭氏常常只能和她們同寢共食,哪裡象勇兒與雲氏,終日設宴取樂。勇兒真是親近了小人啊!”由於楊廣的有意圖謀和獨孤皇后的評價,楊勇的太子地位變得岌岌可危了。

事情不湊巧,由於太子處境困窘,心存大志的元妃爲他擔心焦慮,偏偏太子自己卻不把這事放在心上,終於導致元氏悒鬱成疾,抱憾離開了人世。昭訓雲氏是一個不甚躁心政事的女子,她醉心於兒女之情,這種性格很討楊勇的歡心,兩人卿卿我我,形影不離,就在元妃死後不久,雲昭訓生下了他們愛情的結晶——小王子。本來元妃的死就讓獨孤皇后耿耿於懷,如今太子又違反了她所訂下的規矩——“後廷有之,皆不育之,示無私寵”。因此,偏妃生子成了太子楊勇的罪孽,使皇后對他大爲不滿。

這時,正好晉王楊廣由他的守地楊州入京晉見母后。心懷叵測的他在獨孤皇后面前暗暗挑撥道:“太子對兒存有異心,屢次派人刺殺爲兒,讓兒十分驚恐。”獨孤皇后本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稍微理智些就不可能輕信楊廣的惑言,但因爲她已對楊勇產生了很深的成見,所以不加思索地就聽信了楊廣的一面之辭。憐愛和氣憤的情緒一齊涌上她的心頭,於是坦白地對楊廣說明了她的心意:“勇兒已不成器,拋開正室,專寵雲氏,有我在他尚且敢欺負你們兄弟,倘若他成天子之後,太子競是庶出,你們兄弟還得向雲氏俯首稱臣,討得生路啊!”

事情到了這種田地,廢除太子一事已毋庸置疑了,因此,在開皇二十年十月,隋文帝在獨孤皇后主張下,以太子“情溺寵愛,失於至理,仁孝無聞,呢近小人”的罪名而將他廢爲庶人。一個月後,在獨孤皇后的授意下,晉王楊廣被立爲太子。

管了兒子,獨孤皇后還要管大臣。高踞是隋國的開國元老,而且與獨孤皇后孃家有深厚的交情,本是德高望重,皇后的制度仍然也要對他生效。高照的原配夫人去世之後,身爲相國的高踞心傷欲碎,曾憂傷地對獨孤皇后說:“瑟弦驟斷,唯齋居誦經而已。”此言曾深受皇后的讚歎。誰知不久之後,相國府中鑼鼓喧天,傳出相國慶祝愛妾生子的消息。隋文帝尚祝賀相國晚年得子,獨孤皇后卻火冒三丈,認爲高照表裡不一,表面上痛念亡妻,暗地裡卻寵愛小妾,竟致小妾生子。於是獨孤皇后天天在枕邊向文帝絮叨高賠的不是,文帝終於架不住皇后軟硬兼施的請求,將當政二十年,功績顯赫的相國高明以“表裡不一,不堪信任”之名,罷免了丞相之職,讓他回鄉養老去了。

過於嚴厲的壓抑就容易造成逆反心理,雖然文帝出於國政之需的考慮,對獨孤皇后嚴治內宮的種種制度表示認可和服從,但從他內心感受來說,對於這些清規戒律他早已苦惱和厭煩了。開皇二十一年秋天,獨孤皇后偶染微疾,臥病中宮,隋文帝帶了一個小太監散步來到宮中後花園納涼。繞過鴆鵲樓,穿過臨芳殿,信步走到了仁壽宮,忽然聽到長廊的盡頭響起了清脆的歌聲,歌聲唱道:“金井落梧桐,茱萸燒殿紅;君王愛秋色,徘徊仁壽宮。”歌詞分明是即興創作的,有景有事,既符合眼前的情形,“君王愛秋色”一句又暗含文帝專意於已近秋歲之年的獨孤皇后,無復他顧之意。文帝聽了很來興致,循聲尋去,只見一個十七八歲的美貌少女,着一身鮮豔秋裝,斜依在廊邊邊唱邊隨意地卷弄珠簾,好一副閒雅生趣的秋豔圖啊!這個少女是舊時叛官尉遲遇的孫女,尉遲-叛亂被鎮壓之後,他家的女眷被收在後宮作宮女。文帝一下子被她的靈秀活潑吸引住了,長年埋頭於枯燥繁重的國事中,身邊又時時守着一位嚴謹的妻子,文帝多少有些乏味,這裡猛一見到活潑可人的尉遲氏,他久已混滅的春心不禁開始復甦,當天夜裡就留宿在仁壽宮,與尉遲氏顛鸞倒鳳,度過了一個醉人的良宵。第二天清晨,隋文帝猛然驚醒,發覺天已大亮,超過了平時上朝的時間,他不忘自己的責任,匆匆起身趕往朝閣。

尉遲氏這裡還沉浸在昨夜的幸福之中,斜靠在牀頭細細回味,也不起身梳妝。那邊宮中的獨孤皇后見皇夫整夜未歸,心生疑竇,派了心腹侍女探明瞭究竟,一早便抱病帶着一羣宮女蜂擁而至仁壽宮。仁壽宮宮女誰也不敢阻攔,任皇后和衆宮女風一般地捲入內室,皇后命手下宮女一把拖起衣衫不整的尉遲氏,丟在自己的腳下,大聲叱責:“小妖精施展孤媚伎倆,膽敢蠱惑君心,亂我宮中雅化,絕不能容你偷生!”於是一聲令下,纖弱的尉遲氏霎時喪命於亂棍之下。

武德殿上的隋文帝正在回味昨夜的快活滋味,突然傳來仁壽宮中的噩耗,他頓覺傷心失意之極,心想:“這皇后管得太寬,我堂堂一朝天子竟然就保護不了一個心愛的女子,真太窩囊了!”於是他拂袖而起,騎上一匹駿馬,負氣出走,跑到深山中一所寺廟中躲了起來。衆大臣聞訊急忙尋到寺中,懇請文帝回宮,隋文帝感嘆地說:“朕貴爲天子,而不得自由!”國不能一日無君,文帝無奈地隨大臣返回宮中。

隋文帝盛怒之下,本想下詔廢斥獨孤皇后,但念及夫妻患難之情,又想妻子之舉也是爲了輔助自己治國,也就不了了之。而心高氣盛的獨孤皇后,因病中氣惱又加上皇帝出走而受驚,小疾釀成了大病,數月之後,快快而卒。

獨孤皇后一死,隋文帝雖然感到失去了一條得力的臂膀,但也覺得是解脫了一種束縛,功成名就,貴擁天下的他,開始盡情享受聲色之娛。這時他封了兩個寵妃,封陳氏爲“宣華夫人”,蔡氏爲“容華夫人”。“宣華夫人”是南朝陳宮留下的美女,丰姿華容,肌膚潤膩,溫柔可人;“容華夫人”來自北方,風流嬌媚,善解人意。兩位夫人各具風韻,迷得文帝神魂顛倒,日日歡宴,夜夜春宵,欣快地對人誇道:“朕老矣!情無所適,今得二卿,足爲晚景之娛。”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傷身利斧”,隋文帝畢竟已是六十開外的人了,哪裡經得起這種極情縱慾的煎熬,不久他就患上了重病,身體虛弱,難以醫治。躺在牀榻上,他感慨萬千地對左右道:“假使皇后在,吾不及此!”有感念,有懊悔,更有辛酸,到這裡他才真正領悟了賢明的獨孤皇后的一片苦心。

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之事,被後世廣爲傳頌,獨孤皇后成了歷史上有名的“妻管嚴”。雖然有人評說她的制度和手段太過於嚴厲,有傷他人感情,簡直是一個冷血女人。然而,處於她那種位子,她苦不使出些手段,哪能治理出一個秩序謹嚴的後宮,從而讓文帝專心致力於朝政呢!當然,獨孤皇后也有她的失誤,像她所選中的太子楊廣,文帝死後即位成了隋煬帝,乃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庸好色之君。但獨孤皇后推舉他時用心並不壞,純粹出於朝廷利益的考慮,只是楊廣使出的迷惑手段把她騙住了而已。

寧北妃替夫報仇同昌公主死後的冤案李妍的心機與漢武帝的情長陳金鳳血濺九龍帳清雅如梅的江采蘋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的恩怨情仇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陳金鳳血濺九龍帳竊窕淑女制虎狼之心一代梟雌慈禧小周後與李煌鴛鴦情斷文成公主和系吐着魏靈太后文武兼備洪宣嬌與太平天國的沉浮晉文公夫人有膽有識同昌公主死後的冤案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韋后母女淫亂唐宮萬春公主梅開二度洪宣嬌與太平天國的沉浮斑竹點點湘妃淚洪宣嬌與太平天國的沉浮虞美人和楚霸王的千古絕唱韋后母女淫亂唐宮竊窕淑女制虎狼之心柴皇后慧眼識英雄朱娘酒店留天子班婕妤的賢德與失落醜王妃無鹽與宿瘤大漢公主西域和親針神薛靈美純情慰曹丕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徐娘半老風韻猶存漢光武帝之妻謙德可風侯巧文爲情幽怨死深宮斑竹點點湘妃淚一代梟雌慈禧蕭後風聲夜語無人解長孫皇后賢淑佐太宗樂昌公主與徐德言破鏡重圓馬皇后從孤女到母儀天下一代梟雌慈禧漢光武帝之妻謙德可風善玩權謀的呂后同昌公主死後的冤案同昌公主死後的冤案五代第一美女花見羞善玩權謀的呂后晉文公夫人有膽有識楊玉環回眸一笑亂玄宗大漢公主西域和親蘇妲己千古背罵名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虞美人和楚霸王的千古絕唱長孫皇后賢淑佐太宗浣衣皇后王滿堂千金公主復國壯舉付東流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小周後與李煌鴛鴦情斷武則天的千秋功過樂昌公主與徐德言破鏡重圓李妍的心機與漢武帝的情長長孫皇后賢淑佐太宗潘玉兒步步生蓮潘玉兒步步生蓮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的恩怨情仇寧北妃替夫報仇一代梟雌慈禧竊窕淑女制虎狼之心陳金鳳血濺九龍帳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阿蓋郡主一片真情成慘劇楊玉環回眸一笑亂玄宗虞美人和楚霸王的千古絕唱五代第一美女花見羞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馮小憐紅顏禍水 玉體橫陳千金公主復國壯舉付東流爲國爲家孫夫人左右爲難甄妃與曹植的奈何情蘇妲己千古背罵名遺妃顧太清的桃色新聞魏靈太后文武兼備朱娘酒店留天子文成公主和系吐着蘇妲己千古背罵名五代第一美女花見羞蕭皇后數伴君王桃花劫虞美人和楚霸王的千古絕唱昇平公主被打成賢妻柴皇后慧眼識英雄爲國爲家孫夫人左右爲難香妃的浩浩怨茫茫劫柴皇后慧眼識英雄韋后母女淫亂唐宮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韋后母女淫亂唐宮浣衣皇后王滿堂
寧北妃替夫報仇同昌公主死後的冤案李妍的心機與漢武帝的情長陳金鳳血濺九龍帳清雅如梅的江采蘋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的恩怨情仇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陳金鳳血濺九龍帳竊窕淑女制虎狼之心一代梟雌慈禧小周後與李煌鴛鴦情斷文成公主和系吐着魏靈太后文武兼備洪宣嬌與太平天國的沉浮晉文公夫人有膽有識同昌公主死後的冤案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韋后母女淫亂唐宮萬春公主梅開二度洪宣嬌與太平天國的沉浮斑竹點點湘妃淚洪宣嬌與太平天國的沉浮虞美人和楚霸王的千古絕唱韋后母女淫亂唐宮竊窕淑女制虎狼之心柴皇后慧眼識英雄朱娘酒店留天子班婕妤的賢德與失落醜王妃無鹽與宿瘤大漢公主西域和親針神薛靈美純情慰曹丕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徐娘半老風韻猶存漢光武帝之妻謙德可風侯巧文爲情幽怨死深宮斑竹點點湘妃淚一代梟雌慈禧蕭後風聲夜語無人解長孫皇后賢淑佐太宗樂昌公主與徐德言破鏡重圓馬皇后從孤女到母儀天下一代梟雌慈禧漢光武帝之妻謙德可風善玩權謀的呂后同昌公主死後的冤案同昌公主死後的冤案五代第一美女花見羞善玩權謀的呂后晉文公夫人有膽有識楊玉環回眸一笑亂玄宗大漢公主西域和親蘇妲己千古背罵名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虞美人和楚霸王的千古絕唱長孫皇后賢淑佐太宗浣衣皇后王滿堂千金公主復國壯舉付東流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小周後與李煌鴛鴦情斷武則天的千秋功過樂昌公主與徐德言破鏡重圓李妍的心機與漢武帝的情長長孫皇后賢淑佐太宗潘玉兒步步生蓮潘玉兒步步生蓮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的恩怨情仇寧北妃替夫報仇一代梟雌慈禧竊窕淑女制虎狼之心陳金鳳血濺九龍帳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阿蓋郡主一片真情成慘劇楊玉環回眸一笑亂玄宗虞美人和楚霸王的千古絕唱五代第一美女花見羞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馮小憐紅顏禍水 玉體橫陳千金公主復國壯舉付東流爲國爲家孫夫人左右爲難甄妃與曹植的奈何情蘇妲己千古背罵名遺妃顧太清的桃色新聞魏靈太后文武兼備朱娘酒店留天子文成公主和系吐着蘇妲己千古背罵名五代第一美女花見羞蕭皇后數伴君王桃花劫虞美人和楚霸王的千古絕唱昇平公主被打成賢妻柴皇后慧眼識英雄爲國爲家孫夫人左右爲難香妃的浩浩怨茫茫劫柴皇后慧眼識英雄韋后母女淫亂唐宮獨孤皇后鐵腕嚴治後宮韋后母女淫亂唐宮浣衣皇后王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