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母子爭端1

蕭條的秋光浮露倦色,晨起初陽的那抹柔和撒在宮廷無暇色的白玉碧階上,暈開不屬於秋日的一縷纏綿。

空曠的青石宮道上,篤篤的響過馬蹄與車輪碾過的聲音。

臨近東華門門口處,早有內侍候在一旁,拿出備好的木梯在馬車一下。點頭哈腰的去恭迎着良鑰下馬,

“奴才恭迎王爺!”

帥氣的從馬上翻身下來,良鑰也只是朝着內侍頷了頷首,轉而走到馬車旁邊。親自扶着坐在馬車內的慕婉下來,不忘囑咐一聲,

“小心!”溫柔體貼的模樣,讓場上所有的宮人恨不得自己是他手中攙扶的那個女子。

剛還是點頭哈腰的內侍,此時已經站直腰身,見着良鑰與慕婉恩愛的情意,忍不住出聲讚賞外加討好着,

“王爺跟王妃鶼鰈情深,真是羨煞我等。”

此話一出,聽的慕婉心頭一喜,不禁臉頰浮起紅潮。

從江北迴來,易無風一直在着手廢除舉薦制的事情。茲事體大,又牽扯着以鄭國公等老臣的利益,易無風與良鑰不得不萬分小心。不做出妥當的處理,不敢昭告天下。這些天來,良鑰亦是天天往宮裡頭跑。

慕婉一個人在王府閒着也是閒着,見着良鑰進宮,索性跟着一同進來。聽聞柳煙兒被易無風帶回宮後,風頭極盛,一會兒是下了皇后的面子,一會兒又懲罰了三宮的妃嬪。惹的慕婉非常的擔心於緋詩,於是,纏着良鑰要跟進來。

良鑰拿她沒有辦法,也只能應允了。

東華門是分隔前朝跟後宮的界線,到了東華門,是不允許騎馬跟坐馬車進入的。

所以,在此地,良鑰跟慕婉都得下來就,步行進去。

對於內侍的諂媚之言,良鑰並沒有多加理會。叮囑慕婉幾句,才相互告別,由宮人引着往易無風的御書房走去。而慕婉則是由宮人引着,前往於緋詩的芳華宮。

自易無風登基以來,朝中內外,還算安靜。

不過,自易無風從江北迴來之後,朝中的局勢頗有着波濤暗涌的陣勢。後宮裡頭,更是越發的熱鬧。

不僅良鑰夫妻一大早的進了宮,連鄭國公也是天濛濛亮,就奔入宮來。

但是,鄭國公所去之處,並不是他的女兒皇后的寢宮昭元宮,而是太后的壽昌宮。

時辰尚早,太后纔剛剛醒來,梳洗用膳需要些時間。君臣有別,鄭國公不敢壞了禮數,規矩的宮門口等着。直到碧秋姑姑走出來,在鄭國公跟前拜了一禮,

“奴婢見過鄭國公,主子有請!”

“有勞姑姑!”鄭國公是三朝老臣,當然知曉宮裡頭的規矩。更知道這些主子跟前的奴才,有的時候可比他們那些老臣還要厲害的多,也不敢怠慢了碧秋。接過碧秋的禮節後,和善的還了一禮。

碧秋點了點頭,笑着將鄭國公引入壽昌宮。

到達太后跟前,碧秋先自行禮,

“奴婢給主子請安,回主子,鄭國公到!”

接着,鄭國公跟在碧秋身後,走到太后跟前,立刻跪下見禮,

“微臣見過太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不必多禮!”當下就親自伸手將鄭國公扶了起來,太后輕聲道,

“姐夫,你們都是一家人,實在不必多禮。來人,看坐。”

“是。”得太后命令,碧秋忙忙引着鄭國公到一旁的木椅上落座。稍爾纔是轉身,回到太后的榻前,扶着太后落座後,站在一側。

立馬就有宮女捧着香茶,奉了上來。

“姐夫,請用茶!”優雅的擡起手,太后微笑着請鄭國公用茶,

“這是今年進貢的金山雲針,皇帝往哀家宮裡送了些。皇后宮裡頭也有,想必姐夫定然在皇后處嘗過。”

“多謝太后賞賜,老臣此行匆忙,還未前往皇后娘娘處拜見!”應着太后的家常,鄭國公雙手抱拳,恭敬的回着話。

太后本是肖家的女兒,與鄭國公的夫人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姊妹。而鄭國公的嫡女,又是易無風的皇后。所以說兩家的關係可謂是親上加親,照理說,太后還得喚的鄭國公一聲姐夫。而易無風還得喚的鄭國公一聲姨父。

雖然是如此,畢竟君就是君,臣就是臣。鄭國公不敢失了禮數,仍是恭恭敬敬的與太后回話。

依着當朝的規矩,後宮是不得干政的,太后亦是如此。

因而平日裡,鄭國公極少到後宮,除非是攜着夫人來看望皇后。像今日這般獨自來拜見太后,還是前所未有。太后不禁覺得有些奇怪,遂問曰,

“姐夫今日難得前來哀家宮裡頭坐坐,不知姐姐可好?”

“挺好的,有勞太后掛心了!”鄭國公答,頓了有一會兒,鄭國公總算琢磨出該如何同太后開口。卻是“噗通”一聲,跪到太后的跟前,

“太后,請您務必勸的皇上收回成命纔是!”

鄭國公此舉着實把太后嚇了一跳,且不說他是皇帝的姨父,單是憑他三朝元老的資歷。皇帝都會忌諱他三分纔是,想不明白,太后直接問着,

“姐夫你這是做何解?你是三朝元老,又是皇帝的姨父,有何事不能與皇帝親自說?”

“太后您是不知道呀。”接着太后的話,鄭國公跪着的身子不曾起身,露苦色答,

“自從陛下去江北迴來,對臣就諸多的埋怨了。江北那個不成器的幷州刺史,正是老臣的門生。陛下診治了他一番,此行回來,陛下正是想着法子要廢除朝廷推薦人才的舉薦制呢。想必是覺得幷州刺史因爲老臣的關係才作威作福,所以陛下……”

說到此,鄭國公沒有再說下去。也無需鄭國公再說下去,太后已是明白。

親自走下軟榻,扶起鄭國公的身子,輕輕啓脣,

“姐夫瞧你這話說的,其中許是有誤會也說不定呢,此事哀家都從未聽皇帝說過。姐夫是從何處聽說的。”

太后這話可是問住了鄭國公,他求救心切,倒是忘了太后的心細如塵。無奈之下,只好再次跪在太后跟前,推搪着言語道,

“然是陛下未昭告天下,但是今日的朝會,陛下隱意之下皆是如何廢除舉薦制。老臣是萬分擔憂呀,舉薦制乃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就是爲了朝廷選拔人才之用。亦是保護是世家大族的尊貴,若是皇上貿貿然廢除,讓各大家族如何放心?太后,若是寒了世家大族的心,那……”

話裡餘端,不似先前話裡的戰戰兢兢,反而沉穩下來。鄭國公的眉色間,帶起威脅之色。

駭的太后不自主的往後輕退幾步,太后當然知道,皇室與世家大族之間的關係。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除卻皇權,多半的權勢還是被握在世家大族的手裡。更爲重要的兵權,更是如此。

並不是不相信自己兒子的能耐,但太后還是擔心。

做出親切的笑顏,太后轉頭與鄭國公輕言道,

“皇帝還年輕,少不得姐夫你們的扶持。多多勸着些便是。”

“微臣實在是無能爲力呀,皇上如今跟玉陽王走的極近,根本聽不進老臣的進言。就如此次皇上微服私訪江北江南兩府,老臣亦是一概不知。”哪能不知太后是在跟自己兜着丸子,鄭國公豈能讓太后如願,直接將路給堵死了去,

“如今能勸陛下的只有太后了,倘若舉薦制被廢除,那世家大族的榮華富貴如何能得以保證。退一步說,沒有世家大族的精挑細選,朝廷的人才又從何而來,望太后三思!”

被逼的如此的緊迫,太后亦是沒了辦法,只能安撫着鄭國公,

“姐夫請安心,這事兒哀家會好好與皇上說的。”

“那就有勞太后了,茲事體大,太后務必要與皇上好好商量。切不可寒了老臣們的心吶!”儘管得到太后的應允,鄭國公還是不放心,多加一句。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太后婉約的答。

而後,鄭國公沒有再多留,叩謝太后之後,就跪安離去。

看着鄭國公越走越遠的身影,太后捏了捏有些發疼的額頭。轉頭與碧秋道,

“皇上此時在哪兒?”

輕輕的俯下身,碧秋在太后的跟前答,

“回主子,陛下這會兒該御書房呢!”

“那擺駕去御書房吧!”

“是!”

隨着太后的一聲令下,太后鳳駕浩浩蕩蕩的去了皇帝的御書房。

在門口候着玉公公,見到太后鳳駕到來,正想高喊一聲“太后駕到!”。被太后攔了下來,攔住所有的通報,太后徑直的闖入御書房內。

此時,易無風正與良鑰在商議着廢除舉薦制之事,看到太后前來,忙忙從書案前走下來。給太后問安,

“兒臣給母后請安!”

在堂前的良鑰等人,亦是立刻轉身,跪下身去,

“微臣叩見太后,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

“都起來吧。”太后擺了擺手,示意衆人起身。

“謝母后!”

“謝太后!”在易無風的帶領下,所有站立起身。

因是有要是與易無風相商,太后又是將衆人如數遣散下去,

“你們先下去吧,哀家與皇上有要事相商!”

“是,臣等告退!”衆人不敢反駁,紛紛告禮退下。

等的御書房中的朝臣全都退下去後,太后徑直走到易無風的書案前做下,仔細看了眼易無風擺在案前的奏摺。

果然如鄭國公所言,易無風當真是在商議着如何廢除舉薦制。

不由的,心下一凜。太后凝起眸光,盯着跟前的易無風問,

“皇上最近可是在忙着廢除舉薦制?”

見的太后已經看到自己案上的奏摺,易無風無意隱瞞,如實作答,

“回母后,是的。”

“不可以。”聽的易無風剛把話說完,太后冷凜的眉眼,飄着不可抗拒的堅定。回覆着易無風。

“爲何?”易無風甚爲不解,

“舉薦制弊處頗多,留着它終歸是個禍害。如今徇私舞弊,結黨私營的源頭全是這個舉薦制。如果母后是擔心朝廷的人才選拔問題,母后大可不必擔心,兒臣已有替換之策,兒臣打算推行科舉制度,通過科考來選拔人才。”

當然知道易無風說的也在理,但顧及着世家大族的力量,太后還是不能認同易無風的做法,

“雖說皇帝你說的不假,但舉薦制乃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還有世家大族的富貴多數是憑着這舉薦製得以保證,你若廢了它,你讓世家大族如何服你?”

“朕就知道,原來是有人跟母后吹了耳邊風。”聞落太后此言,易無風瞭然明白,望過太后的眉眼,撇過同樣的毋庸置疑的決絕,

“母后不必多言,這舉薦制,朕是廢定了。”

“你……”

第13章 帝王心思 2第41章 半夜驚魂第98章 瘴氣荒林第220章 重見天日第262章 威震慧妃第79章 慕婉婚事第117章 鋒芒畢露第65章 淑妃隱疾第101章 澄江堤壩第152章 琴沁自盡第293章 西山狩獵第53章 重遇慕婉第291章 皇后主意第152章 琴沁自盡第193章 妻妾之戰第359章 毒門解藥第114章 一舞驚鴻第272章 懷有身孕第211章 壽誕將至第15章 君王恩寵 2第20章 以命換命1第256章 爲人做嫁第4章 事出蹊蹺 3第334章 沉冤得雪第88章 敲山震虎第185章 心生隔閡第222章 帝妃之約第233章 良鑰離京第114章 一舞驚鴻第54章 事出突然第125章 花魁無香第337章 與後相謀第11章 解圍的人 2第237章 中計被擒第109章 兩兩相誤第38章 出謀劃策第16章 情深款款第100章 寒潭涉險第325章 交易作罷第271章 晚宴暈倒第155章 請命和親第169章 舊人不忘第331章 都敏逃離第320章 緋詩早產第201章 不解君心第323章 徹查此事第180章 慕婉有喜第140章 飯菜有毒第19章 真相大白 2第267章 麗妃被罰第367章 百年同寢第161章 情深不受第170章 冤家路窄第298章 罰跪宗廟第127章 風流陷阱第338章 蜘蛛湯浴第181章 出宮道喜第45章 冷妃中毒第164章 鎮南將軍第42章 肖妃遺願第232章 暗夜籌謀第351章 親自前往第91章 久病沉痾第21章 以命換命2第205章 佛堂難日第221章 雲隱不詳第133章 竟曾相識第15章 君王恩寵 2第329章 皓然之死第168章 扳回一局第277章 貴妃鋒芒第350章 芳華入夢第154章 心意難琢第115章 已定之局第192章 姐妹分心第258章 流言蜚語第136章 許家庶女第279章 胭脂有毒第75章 心有不甘第198章 局勢反轉第89章 紅粉幫主第270章 端午佳節第49章 北方寒草第270章 端午佳節第59章 宮女懷袖第335章 牢獄驚魂第98章 瘴氣荒林第95章 出外尋藥第193章 妻妾之戰第256章 爲人做嫁第176章 似曾相識第43章 險象環生第151章 絕非善類第31章 冷宮暖時第328章 鄭國公謀第106章 平安歸來第100章 寒潭涉險第164章 鎮南將軍第361章 平青燈教第260章 香妃中毒
第13章 帝王心思 2第41章 半夜驚魂第98章 瘴氣荒林第220章 重見天日第262章 威震慧妃第79章 慕婉婚事第117章 鋒芒畢露第65章 淑妃隱疾第101章 澄江堤壩第152章 琴沁自盡第293章 西山狩獵第53章 重遇慕婉第291章 皇后主意第152章 琴沁自盡第193章 妻妾之戰第359章 毒門解藥第114章 一舞驚鴻第272章 懷有身孕第211章 壽誕將至第15章 君王恩寵 2第20章 以命換命1第256章 爲人做嫁第4章 事出蹊蹺 3第334章 沉冤得雪第88章 敲山震虎第185章 心生隔閡第222章 帝妃之約第233章 良鑰離京第114章 一舞驚鴻第54章 事出突然第125章 花魁無香第337章 與後相謀第11章 解圍的人 2第237章 中計被擒第109章 兩兩相誤第38章 出謀劃策第16章 情深款款第100章 寒潭涉險第325章 交易作罷第271章 晚宴暈倒第155章 請命和親第169章 舊人不忘第331章 都敏逃離第320章 緋詩早產第201章 不解君心第323章 徹查此事第180章 慕婉有喜第140章 飯菜有毒第19章 真相大白 2第267章 麗妃被罰第367章 百年同寢第161章 情深不受第170章 冤家路窄第298章 罰跪宗廟第127章 風流陷阱第338章 蜘蛛湯浴第181章 出宮道喜第45章 冷妃中毒第164章 鎮南將軍第42章 肖妃遺願第232章 暗夜籌謀第351章 親自前往第91章 久病沉痾第21章 以命換命2第205章 佛堂難日第221章 雲隱不詳第133章 竟曾相識第15章 君王恩寵 2第329章 皓然之死第168章 扳回一局第277章 貴妃鋒芒第350章 芳華入夢第154章 心意難琢第115章 已定之局第192章 姐妹分心第258章 流言蜚語第136章 許家庶女第279章 胭脂有毒第75章 心有不甘第198章 局勢反轉第89章 紅粉幫主第270章 端午佳節第49章 北方寒草第270章 端午佳節第59章 宮女懷袖第335章 牢獄驚魂第98章 瘴氣荒林第95章 出外尋藥第193章 妻妾之戰第256章 爲人做嫁第176章 似曾相識第43章 險象環生第151章 絕非善類第31章 冷宮暖時第328章 鄭國公謀第106章 平安歸來第100章 寒潭涉險第164章 鎮南將軍第361章 平青燈教第260章 香妃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