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日本的節奏感(求推薦、月票、打賞)

經濟危機就象死亡瘟役,不斷地漫延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截至1931年3月,全球幾乎無一倖免都有多多少少的波及。

焦頭爛額的胡佛無法改變逝水東流的經濟頹勢,只得黯然退場。

美國的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上臺後,相繼頒佈了一系列改革新政。從1930年起,美國開始提供失業救濟,復甦經濟,併成立專門機構整頓經濟和銀行體系,很快就穩定了全美混亂的局面。

在富蘭克林·羅斯福一系列新措施的努力下,美國逐漸爬出了經濟危機的深淵。

推出新政容易,但要找到一個符合本國國情的新政卻非常難,羅斯富打破常規,大膽借鑑了德國在歐洲的成功經驗,先反托拉斯,再進行企業優化組合,然後就是走出國門廣交朋友。

羅斯富成功了,美國獲救了。

反托拉斯行動在德國已有成功的先例,這也幾乎成爲了埃裡克個人的專利。許多國家在仿效中敗下陣來,而在美國,換作他人,恐怕也將寸步難行。然而,羅斯福家族在美國的勢力不容小覷,加上羅斯福步步爲營,最終,他也贏了。

羅斯福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一條是結合了當時的國情,順應了廣大民衆的意志,而且在落實中說幹就幹,從不拖泥帶水。通過大刀闊斧地實施一系列旨在復甦經濟的政策措施,使總統權力同時獲得了全面認可。

久而久之,羅斯福追趕上了埃裡克也成爲了總統職權體制化的開拓者。

美國的經濟頹勢在這些強有力的措施下開始觸底反彈,但是,由於國際大環境仍不樂觀,美國不得不開始花大力氣着手建立屬於自己的小圈子,並以“埃裡克模式”建立以美國爲中心的商業交易準則。羅斯清楚地認識到,如果不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經濟危機便有可能捲土重來。

西班牙的內戰沒有象人們預期的那樣很快結束,因爲觀察家們只是片面地對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進行了空洞虛擬的比較和判斷,再說,戰爭也可能時刻打破常規。只要戰鬥還在繼續,美國的軍事物資便會源源不斷地穿過大西洋運往向西班牙。

英國的反對與抗議沒有動搖美國人的決心與意志,此時此刻,除了金錢,沒有人可以撼動這個域外國家賺錢的初衷。

照搬歐盟的模式纔是爲成功找到了捷徑,而美國的出路與德國有着一曲同工之妙,那就是以南北美洲爲軸線,連成一個共同的經濟體,羅斯福稱之爲泛美聯盟。

在歐洲,以德國爲中心的歐盟就是現成的榜樣。當全球一片哀聲之時,而整個歐盟卻是一片世外桃源。羅斯福照葫蘆畫瓢,也將南北美洲拉進自己的懷抱,不久,一個旨在工商業界通力合作的泛美經濟體也很快就成立了。

在羅斯福的引導下,統一關稅,確立國家之間的等價交易,同時對有特色的產業和貿易集團進行大力扶持,自此,南北美洲各國同時走上了致力於經濟復甦的正確軌道。

在全球經濟危機之時,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歐盟多多少少也受到了些衝擊,只是因爲歐盟各國抱團取暖的做法,最大化的削弱了危機給本地區帶來的影響。

麥克斯辭職之前曾經規勸埃裡克:在許多國家認爲吞併鄰邦的手法仍然停留在武力階段時,德國應該反其道而行之,趁機對外進行文化與技術輸出。他細心地算了一筆賬,發現經濟的入侵與主動發起一場流血戰爭所收到的效果和代價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實際上,麥克斯的主張與漢斯·路德的想法頗有相似之處。漢斯認爲,國家之間應該交流互動,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互通有無,取長補短,消除隔閡,包容合作。沒有武力的脅迫和戰爭的恐怖,民衆才能真正地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

埃裡克當時爲了顧及自己的面子,沒有當場認可,但卻從心裡比較認同,一度想到過把法國和蘇聯拉進歐盟體系中來,可惜法國和蘇聯對德國的警惕性太高,尤其是蘇聯,自恃體大能扛,堅持苦撐,結果比已經有一隻腳踏進了歐盟的法國更加艱難困苦。

明明就是歐盟的邊上,卻在貿易條款中獲不到半毛錢的惠利。

英國人好面子,擺着日不落帝國的譜,沒有正眼看一下歐盟,也沒有打算投入美國主導的泛美洲經濟圈。

一戰之時,英國欠下了太多的“人情血債”,加上這次全球經濟大衰退,綜合實力大大削弱。雖然大不列顛看起來暫時還很強大,但英格蘭卻已經被經濟危機折磨得九死一生,兩者之間一拉扯,也就只剩下一個好看的外殼了。

只想索取而非互利的約翰牛頂着帝國的榮光,苦苦支撐着,期望有朝一日能夠翻盤。可是,這樣的日子,讓跟着遭罪的印度實在過不下去了,許多地萌發了儘量擺脫大英帝國的想法。

西班牙的內戰爆發後,英國就像鯊魚聞到了濃烈的血腥味,拼命地往前湊,只可惜被德國搶先一步將荷西政權拉進了懷抱,不然,英國的第一選擇絕對不是現在的左翼勢力。

遠離禍患的美國,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倒覺得世界越亂越好,然後可以從中漁利。以資本爲主體的美國一貫挾洋自重,從根本上就不屑於與和蘇聯進行往來,因此,在選取陣營的時候,想都沒想就站到了荷西政府這邊。

然而,讓英國人意想不到的是,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物力,終於迫使荷西政府節節敗退,卻沒想到美國突然半路殺出、橫生枝節,讓眼下的對手重新武裝到了牙齒。

過去的十幾年,英、美時有爭吵,關係也時好時壞,而這一對歡喜冤家現在突然直接站在彼此的對立面,讓英國人很難接受,加上德國駐倫敦大使安德里亞斯不停地從中鼓搗,英、美兩國的互信隨即蕩然無存,如此一來,西班牙果真演變成了一場代理人戰爭。

這種狀態,實際上是埃裡克、格勒納和施特雷澤曼最希望獲得的結果。在格勒納和施特雷澤曼預先演練這一過程時,漢斯也算是知情人。與其他人的想法不同的是,漢斯覺得這種形式比獲得一場戰爭要划算多了,他從來都不反對。

在引導英美互相對立之前,埃裡克也考慮過最壞的結果,如果這一計劃失敗,英、美、蘇可能會同處一個陣營,那麼,德國將是引狼入室,最終無法扼制美國對陸歐洲大陸的影響。當然,埃裡克也確信一點,就算美國想在歐洲生根發芽拓展勢力圈,英法也會極力組織。

現在,西班牙終於變成了一盤散沙,英國在無法與美國捏成一團的同時,卻要與貌合神離的蘇聯同在一個陣營裡,別提有多難受了。想與左翼說拜拜,因爲投入太多,走了不划算,不與左翼分道揚鑣吧,自己費了那麼多錢糧和士兵的生命,卻是爲蘇聯捧了個場。

然而,英、美、蘇註定不會走到一起,激發矛盾只是早晚之間的事,如果計劃一步步按照德國的預想實現,德國最終將出手收拾西班牙的爛攤子。

1931年4月,西班牙的內戰隨着美國的進一步支持與干預,戰鬥再一次升級。人們似乎永遠都看不到和平的跡象,開始焦躁起來。雖然英、蘇兩國都急於取勝走人,但美國卻意猶未盡,並不打算讓戰爭這麼快就結束。

美國、蘇聯、英國都各自派出了本國的志願軍,這層窗戶紙雖然早已捅破,但三方都不想直接面對,始終保持着心照不宣的距離。

因爲三方勢力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殖入對方的楔子更是令人防不勝防。一開始,法國一直保持中立,但是,就發生在家門口的戰爭,繼續裝聾作啞肯定不是辦法,最後,在國內輿論的壓力下,也只好也派遣了一支爲數不多的志願軍隊伍加入了共和同盟。

愈演愈烈的西班牙內戰,讓西方烈強在毫無壓力的狀態下沉醉在這種既能賺錢、又能練兵環境中。

此時,野心勃勃、虎視眈眈的小小島國趁此機會,立即摩拳擦掌,準備開疆拓土,肆意妄爲。華廈與日本的關係驟然緊張,東方形勢岌岌可危。

我這裡把羅斯福寫得提前了,別又跟我來句“什麼都不懂,瞎寫”。我的故事裡,想怎麼安排就怎麼安排,不服你自己寫。

第367章 四號坦克加經費第147章 德國航空第140章 調停第296章 sdkfz305第148章 鄧尼茨的想法第410章 日本動手第156章 班貝格(二)第438章 宣戰第275章 只要法國出兵就行第380章 第10集團軍組建(求推薦票、月票)第369章 陰招疊出第308章 軍權第27章 意見分歧(二)第447章 華沙爭奪戰(三)第387章 黃金組合(二)第31章 裝甲單位升級計劃第176章 全新佈局第346章 高層大清第69章 施萊謝爾被捕第91章 化干戈爲玉帛的全國講話第231章 第13號物理研究所第267章 第1航空軍第280章 資源第202章 231步兵師(聽說你們喜歡打打殺殺?)第154章 柯立芝訪德第312章 死或慫第455章 華沙爭奪戰(十一)第446章 華沙爭奪戰(二)第133章 歐洲經濟第256章 Z-21S護衛艦第175章 德奧本一家第209章 2165高地(六)第16章 艾德里安下課第216章 賺錢的戰爭第173章 德國航空巨頭第119章 埃爾哈特·米爾希第155章 班貝格(一)第130章 奧匈帝國瓦解第13章 霍夫曼的心結第337章 營救第30章 結案第132章 海軍展望第418章 豪賭第308章 軍權第454章 華沙爭奪戰(十)第120章 白宮第224章 國安部的權利第450章 華爭奪戰(六)第305章 檢閱裝甲師第286章 美女少校第320章 擴張無止境(感謝小刀子123的打賞)第413章 背鍋俠第121章 投懷送抱第161章 國防開支第461章 華沙爭奪戰(十七)第142章 德、法建交聯合公告第279章 寶馬公司新任務第405章 租艦隊保進口(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02章 231步兵師(聽說你們喜歡打打殺殺?)第328章 大烏龍第170章 太貴買不起第261章 南斯拉夫並德危機第20章 佈列斯特第337章 營救第378章 啓動巴巴羅薩計劃第404章 試圖遲滯(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11章 萊茵內部分歧第393章 夾心波蘭的苦(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19章 蘇聯大單第202章 231步兵師(聽說你們喜歡打打殺殺?)第314章 打進雅典抽菸喝酒(求推薦,求月票,求打賞!)第61章 內戰(一)第186章 併入空軍第194章 專業攪屎棍第177章 宣戰第23章 軍事經濟總辦第414章 烹狗第164章 取捨第208章 2165高地(五)第331章 加速第135章 無休止的巴爾幹爭端第115章 國防體系的窘境第203章 換裝風波第171章 無奈的選擇第317章 門式起重機第275章 只要法國出兵就行第24章 說親第192章 進入深藍(一)第204章 2165高地(一)第320章 擴張無止境(感謝小刀子123的打賞)第401章 突變(求推薦、月票、打賞)第77章 救生艙第450章 華爭奪戰(六)第38章 安東尼·福克第196章 合併大浪潮第148章 鄧尼茨的想法第150章 鄧尼茨的調令第225章 四樓遇人才第370章 德國絕不俯首第101章 貝爾克戰役
第367章 四號坦克加經費第147章 德國航空第140章 調停第296章 sdkfz305第148章 鄧尼茨的想法第410章 日本動手第156章 班貝格(二)第438章 宣戰第275章 只要法國出兵就行第380章 第10集團軍組建(求推薦票、月票)第369章 陰招疊出第308章 軍權第27章 意見分歧(二)第447章 華沙爭奪戰(三)第387章 黃金組合(二)第31章 裝甲單位升級計劃第176章 全新佈局第346章 高層大清第69章 施萊謝爾被捕第91章 化干戈爲玉帛的全國講話第231章 第13號物理研究所第267章 第1航空軍第280章 資源第202章 231步兵師(聽說你們喜歡打打殺殺?)第154章 柯立芝訪德第312章 死或慫第455章 華沙爭奪戰(十一)第446章 華沙爭奪戰(二)第133章 歐洲經濟第256章 Z-21S護衛艦第175章 德奧本一家第209章 2165高地(六)第16章 艾德里安下課第216章 賺錢的戰爭第173章 德國航空巨頭第119章 埃爾哈特·米爾希第155章 班貝格(一)第130章 奧匈帝國瓦解第13章 霍夫曼的心結第337章 營救第30章 結案第132章 海軍展望第418章 豪賭第308章 軍權第454章 華沙爭奪戰(十)第120章 白宮第224章 國安部的權利第450章 華爭奪戰(六)第305章 檢閱裝甲師第286章 美女少校第320章 擴張無止境(感謝小刀子123的打賞)第413章 背鍋俠第121章 投懷送抱第161章 國防開支第461章 華沙爭奪戰(十七)第142章 德、法建交聯合公告第279章 寶馬公司新任務第405章 租艦隊保進口(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02章 231步兵師(聽說你們喜歡打打殺殺?)第328章 大烏龍第170章 太貴買不起第261章 南斯拉夫並德危機第20章 佈列斯特第337章 營救第378章 啓動巴巴羅薩計劃第404章 試圖遲滯(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11章 萊茵內部分歧第393章 夾心波蘭的苦(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19章 蘇聯大單第202章 231步兵師(聽說你們喜歡打打殺殺?)第314章 打進雅典抽菸喝酒(求推薦,求月票,求打賞!)第61章 內戰(一)第186章 併入空軍第194章 專業攪屎棍第177章 宣戰第23章 軍事經濟總辦第414章 烹狗第164章 取捨第208章 2165高地(五)第331章 加速第135章 無休止的巴爾幹爭端第115章 國防體系的窘境第203章 換裝風波第171章 無奈的選擇第317章 門式起重機第275章 只要法國出兵就行第24章 說親第192章 進入深藍(一)第204章 2165高地(一)第320章 擴張無止境(感謝小刀子123的打賞)第401章 突變(求推薦、月票、打賞)第77章 救生艙第450章 華爭奪戰(六)第38章 安東尼·福克第196章 合併大浪潮第148章 鄧尼茨的想法第150章 鄧尼茨的調令第225章 四樓遇人才第370章 德國絕不俯首第101章 貝爾克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