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寧康居距離長公主正院並不遠,穿過一個小園子,又走過一個過道,也就到了。

只是這一路有穿堂風,寧寧生着病,走路腳步虛浮,又覺得冷,就實在難熬。

她走到正院院門口時,長公主已經迎接出來了,過來一把扶住長寧,又心疼又埋怨地說:“你病着,怎麼出門往我這裡跑了。”

長寧病得太久,加上本來就年幼,又心思過重,所以走了這麼一段路,已經是有些氣虛,進了裡面屋子裡的榻上坐下,她喘了口氣,才說:“姑母,我是來找你請罪的。”

她說完這句話,跟着來的姜嬤嬤就已經對着坐在長寧公主身邊的長公主跪下了。

在宮中時,姜嬤嬤是跪習慣了的,所以此時便跪得一氣呵成,跪完便說:“是奴婢的錯,奴婢沒有管教好下面的那些奴才,他們纔不懂規矩亂說,還請長公主不要責怪咱們小公主,小公主對此事毫無所知。”

長公主沒有和長寧鬧矛盾的意思,當即也並不裝傻,她握着寧寧的手,說:“我也是方纔才從鍾嬤嬤口中得知出了什麼事,若是你這麼拖着病體前來,是因爲下面的奴才不懂事說了些不中聽的話,那實在是不必的。姑母會因爲這麼一點事和你生氣不成?再說,那些都是奴才們沒有規矩,再有規矩的地方,都有不受□□的奴才,這些,你我還能不知嗎。放心吧,我是不會把這種事往心裡去的。不僅如此,我這府中有些奴才也是過於不曉事了,要是當初把事情往細緻些想,和你那邊多些交道,也不會讓這些狗奴才私下裡胡說。”

長寧很是動容地看着長公主,幾乎要哭了,說:“姑母,您這般說,我也就放心了。我也是剛剛纔得知此事,知道後就氣得不知如何是好了。是姑母願意收留我,讓我到您身邊來,教養照顧我,但那些奴才,卻說那般無禮的話,簡直讓我寒心。姑母,那些胡言亂語沒有規矩的奴才,我已經讓打了他們板子,只是他們是尚宮局的人,不能過分處置,還得送回尚宮局去。下面的人,是姜嬤嬤在管教,這次的事,是她管教不嚴,還請姑母您來處置她。”

長公主知道長寧和姜嬤嬤感情深,當然不會因長寧說了這句話就真處置姜嬤嬤,那樣就顯得不給長寧面子了,她便說:“我這裡鍾嬤嬤在這事上也太糊塗,下面的奴才總有不好管教的時候,姜嬤嬤年紀不小了,就不要跪了,起來吧。之後好好伺候你的主子,便比什麼都好。本宮便也不罰你了,若是以後再有什麼事,本宮再新舊賬一起算。”

姜嬤嬤趕緊道謝,又表忠心,這才起了身。

於是長寧順勢提出,讓將自己下面的一部分奴才納入長公主府的下人體制裡進行管理,並且說讓長公主府的嬤嬤去給她帶來的那些宮人們講一下長公主府裡的規矩,讓他們好能夠更好地融入新的環境。

長公主本是要推辭,長寧便說希望姑母把她當成親生女兒來管教,說得情深意切,既然她是親生女兒了,那她帶來的那些宮人,她自然也就要管教纔好,所以也就答應了。

藉着此時,長寧便也說了之前靜安長公主爲寧康居安排好的傢俱物件的事,說:“姑母明鑑,姑母爲佈置寧康居下的苦心,我銘感五內,但爲防奴才們再在這事上胡說八道,我便先將那些物件歸還姑母府庫,不知姑母覺得如何?”

長公主摟着她說道:“哎喲,你看你,小小年紀,又在生病,總想這些事,也難怪病不好。好了,你別再想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了,覺得怎麼安排好,同我直言就行,或者直接吩咐下面的管事也行。”

她說着,就讓人叫了幾個大管事來見寧寧,沒一會兒,錢嬤嬤,鍾嬤嬤,還有安嬤嬤和一位姓鄧的嬤嬤就來了,齊齊來同寧寧見禮。

寧寧也一一應了,還讓姜嬤嬤和元娘和她們見過禮。

只要能夠溝通好,事情很容易就能解決,於是寧寧還坐在長公主這裡說話休息,那邊鍾嬤嬤和錢嬤嬤就親自過去,和元娘姜嬤嬤一起收拾寧康居里的擺設物件去了。

倒不是寧寧一來靜安長公主府就鬧得像是分家一樣,而是因爲已經鬧開了,要是不解決,反而更不好看,而且以後還要面臨這種問題,例如完全不好爲了改變裝飾而動長公主府的物件。

寧寧自己也因此鬱悶,好在是事情說開就好了。

時間漸晚,長公主的兩個兒媳婦便也前來請安,寧寧留在長公主這裡用了晚膳,兩位表嫂則是規規矩矩站在靜安長公主身後伺候她用餐,並不同桌。

其實這個時代,兒媳婦的規矩倒並不嚴,不過看靜安長公主府這個模樣,寧寧就知道長公主其實是個很重規矩之人。

大約還是因爲她是長公主,既要管理公主府,又要管理慕家國公府,非有嚴格的規矩不可。

這兩位表嫂,年長的姓徐,乃是清貴文臣之家嫡長女出嫁過來,年幼的姓楚,說起來,還算寧寧的遠房表姐。

兩人都是性格穩妥的女子,徐氏已經生過了一子一女,楚氏也生過一個兒子了,除此,她的兩位表哥也有幾位妾室,不過這些妾室是沒資格露面的,只有兩個庶出的小孩子被帶來了,他們向長公主請安時,便也向寧寧請了安,寧寧作爲長輩還一個個地問了幾句話,之後又在長公主處坐了一會兒,纔回去了。

寧寧有些心力交瘁地躺在牀上,心想這麼些事也要勞心勞神,簡直是要折她的壽。

隨着天氣越來越冷,寧康居正房前面的兩株梅花開了,香味撲鼻,寧寧時常讓將臥室的窗戶開條縫,便也可以在房間裡聞到香味。

她的病已經算好了,但隔日便來爲她診病的太醫說她身體太虛,需要靜養,所以她依然不能隨意出門,平常去的地方,也只是長公主的正院。

而經過上一次的擺設事件,小公主毫不留情地處置了下面的宮人,聽說被潛回尚宮局裡的那幾個人,下場都很慘,所以留下來的人,便變得更加謹言慎行起來,而且也和長公主府的下人們相處漸漸融洽,畢竟他們屬於不同編制,沒有太大利益衝突,反而容易相處得親近。

如此,一切都上了軌道,變得好起來。

雖然寧康居相對於長公主府是個獨立的存在,但寧寧的確是把自己當成長公主的女兒一般,有時間時,就爲長公主做最簡單的女紅,可以出門的時候就會去她那裡請安盡孝,還親自監督寧康居的廚娘做新研發的菜色,然後送去給長公主吃,順便爲長公主參詳衣裳樣式,首飾樣式,甚至爲她化妝,還會說些小笑話她聽……

自從長寧公主到了靜安長公主府,大家就看到長公主臉上的笑容明顯變多了,而且看着像是年輕了不少,臉上的妝容是時常變換,讓人眼睛一亮。

即使那兩位很嫺靜的少奶奶,徐氏和楚氏,都笑容多了起來,在長公主跟前說:“母親這妝容真好看,小公主的手巧得很。”

長寧公主在旁邊笑,說:“那是姑母長得好,所以怎麼化妝都漂亮。”

長公主好笑地說她:“以前不知道你嘴巴這麼甜。”

長寧說:“我這是實事求是。其實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我長得就很像姑母呀,姑母用的這些妝,我用起來肯定也很好看。”

長公主被她逗得大笑:“你就自誇吧。”

徐氏和楚氏也笑,最初以爲長寧公主是很嚴肅而傲慢的人,接觸多了,發現她非常好親近,爲人也特別可愛。自然漸漸地也把她當成親小姑子一般對待了。

這日下午,長寧又去找長公主,發現長公主眉飛色舞非常興奮,不由問:“姑母,是有什麼好事嗎?”

長公主手中拿着一封信,說:“慕言同慕昭從北邊回來,這信是十日前的,他們大約不日就能到家了。”

因北齊要對大周出兵,大周現在形勢也緊張起來,雖然大周已經和西樑結盟了,但西樑和北齊並無接壤之地,不存在利益衝突,皇帝怕大周和北齊動兵之時,西樑會不守信用趁機行事攻打大周西邊防線,所以並不敢將西邊防線的兵力往北邊調,於是是一邊招兵,一邊加強北方防線。

皇帝也在一月前親自前往北邊巡視,因北齊並沒有真正地發兵,只是往和大周接壤的邊境屯兵,大周也不想先挑起爭端,所以大周也只是屯兵北方防線,還在觀望。

皇帝巡視北方邊境,京中便是太子監國,太子事務繁忙,最近也只來了靜安長公主府兩次,看了寧寧就走了,甚至從沒有留過飯。

這三國鼎立的局勢,大家都知道遲早要打破,慕家的兒郎,即使非常靦腆的慕言,也是嚮往戰場的,大多數時間在邊境軍中,靜安長公主甚至連大兒子慕華也沒留住,慕華於此年春北上加入了軍隊歷練,慕言是去了幾年了,只有時候回家很短的時間,慕昭則是此次同慕華一同去了軍中,沒想到這麼快就要回來了,不知道是不是又闖禍了。

而從慕言慕昭回京,長寧便推測皇帝大約過一陣也要回京了。

第100章第77章第53章第36章第10章第55章第44章第72章第113章第24章第66章第33章第5章第82章第95章第85章第24章第66章第14章第95章第5章第33章第52章第23章第121章第53章第46章第18章第104章第120章第13章第79章第8章第44章第109章第108章第101章第13章第18章第119章第116章第42章第67章第111章第11章第7章第28章第11章第9章第78章第68章第74章第58章第71章第55章第86章第103章第70章第72章第113章第89章第38章第4章第83章第46章第30章第37章第56章第102章第50章第19章第120章第2章第88章第116章第117章第64章第94章第12章第10章第16章第93章第104章第32章第17章第104章第86章第23章第95章第13章第48章第100章第70章第78章第116章第30章第99章第46章第69章第107章
第100章第77章第53章第36章第10章第55章第44章第72章第113章第24章第66章第33章第5章第82章第95章第85章第24章第66章第14章第95章第5章第33章第52章第23章第121章第53章第46章第18章第104章第120章第13章第79章第8章第44章第109章第108章第101章第13章第18章第119章第116章第42章第67章第111章第11章第7章第28章第11章第9章第78章第68章第74章第58章第71章第55章第86章第103章第70章第72章第113章第89章第38章第4章第83章第46章第30章第37章第56章第102章第50章第19章第120章第2章第88章第116章第117章第64章第94章第12章第10章第16章第93章第104章第32章第17章第104章第86章第23章第95章第13章第48章第100章第70章第78章第116章第30章第99章第46章第69章第10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