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五月的東京,天氣已經悄然炎熱,不過比起以前在西都時,是要涼爽很多的,每日清晨傍晚,都要加件披風或者外裳纔好。

長寧並未居住在皇宮之中,而是住在城外的皇家別院棲鳳山莊之中。

長寧初到東京,進了宮,被封皇后,自居中宮。

不過蕭祐的後宮人太多,可說是美女如雲。

在長寧沒有來做皇后之前,這裡就有了一個貴妃,兩個妃,還有幾個嬪,美人更是不知多少,除此,還有不少沒有名分的,這個後宮裡,宮女便有兩千多人,還有一千多太監,總之是人口衆多。

長寧一來,後宮有些品階的自然都要來拜她。

長寧多看了那隨着衆后妃前來的張美人,也就是蕭祐從他手下將領那裡搶來的那位,的確是個漂亮的女人,不過年紀已經三十來歲了,雖說風韻猶存,但是哪裡有少女的細嫩嬌美。

因這後宮美人太多,她的漂亮,其實也並不太過出衆,長寧想,大約是別人的老婆睡起來總會帶勁兒一些,蕭祐纔會在當初對這張美人另眼相看吧。

但從這張氏這麼多年來,連嬪位都沒有爬上去,可見她除了最初受寵,現在已經被皇帝冷落了。

後宮女人太多,而且蕭祐大多數時間在外征戰,這些女人精力無法發泄,就用在哀怨和互相鬥爭之上了。

長寧雖然是一宮中宮,但到底年紀還小,這纔剛十五歲多,看起來也顯得稚嫩,蕭祐的這些后妃們,大家還以爲她好糊弄拿捏,在一個月內,在長寧面前來藉着爲皇后娘娘好說別人壞話的,告狀的,互相拉扯着要皇后娘娘公斷的,長寧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起了。

於是她就真當自己什麼也不懂,什麼也不明白,在其間挑弄關係,本來就亂的後宮,更是烏煙瘴氣。

而蕭祐則是完全不管後宮事務,之前後宮是由劉貴妃和女官管理,他只管寵幸自己的女人就行了。

長寧做了皇后,蕭祐不傻,並沒有讓劉貴妃交權給長寧,於是長寧只是個空被放在高位的皇后而已。

長寧對此也不置一詞,給外人的感覺就是她年紀小,什麼都不懂。

長寧來了北齊皇宮,便知道蕭祐爲什麼會有好色成性的名聲了,他在前線打仗,很少帶女人在身邊,他自己好上陣殺敵,可以發泄精力,回宮之後,沒有殺人可以發泄精力,當然就可勁兒折騰女人了。

他住在承光殿裡,夜御數女定然是有的,因爲管理此事的太監每天會將冊子拿來給她看,讓她得知皇帝前一夜寵幸了哪些人,這些都有記錄。

長寧每每看到上面至少有四五個人,多的時候能有近十個,就倍覺詫異。

因爲這些人,多是有品階的妃嬪,然後配幾個專供皇帝淫/亂的少女。

這些嬪妃們,其實多是北齊高官和將領家的閨秀,有家世有地位,而那些配進去的,則往往是奴婢,身份卑賤,說不得有些還是從大周抓來的孃家女孩兒,這種抓到的戰俘,身份就更低了。

長寧想,那些嬪妃和這些奴婢一起伺候皇帝,難道心裡沒有疙瘩嗎?

她進宮也有一陣了,倒是從沒有聽誰抱怨過此事。

不由覺得驚訝。

蕭祐倒是想親近長寧,再說這是他的中宮皇后,本來也該好好伺候他,但長寧年幼,雖然長得高,但卻不像發育完全了,說起來,蕭祐心底有些警惕長寧,甚至從沒在長寧所在的中宮朱雀宮裡過夜過,想要行事,又總被長寧身邊那一衆□□好的美人絆住,在朱雀宮中行/淫,他總有點擔心長寧會謀害他,而不能滿足。

再加上長寧明確在他面前說,吃他一干後宮漂亮女人的醋,希望他能遣散一部分後宮,蕭祐最初覺得長寧長相美麗,又是從大周搶回來的,頗有興致,之後就被她搞得很掃興了,當然沒有理長寧的無理取鬧。

蕭祐在宮中時,雖然一日不能無女,但是,他後宮所出卻並不多,只有兩個兒子,還有兩個女兒,他寵幸過那麼多人,這些女人幾乎都無所出,長寧也不知道是皇帝自己生育能力有問題,還有後宮險惡,難得誕下子嗣。

長寧在十一月時因和劉貴妃鬧了矛盾,而讓人找來皇帝大哭了一場。

蕭祐到了朱雀宮,長寧穿了一身素衣,並未着皇后常服,坐在榻上抹眼淚,蕭祐到她身邊坐了,伸手要握她的手,長寧一把推開了他,開始大哭起來,邊哭邊訴苦,大意是她從大周西都不遠千里嫁過來,來了這裡只是受氣,一個貴妃就讓她受氣,她以前在大周,誰都寵她疼她,無不會讓她順心,但是自從到了北齊,便沒有一天舒心日子。

她開始訴說自己宮裡的炭沒有劉貴妃的好和多,她要制新衣,自己帶了繡娘和裁縫來的,但是劉貴妃卻不讓她用,而且劉貴妃穿的衣裳刺繡精美,就她的難看,她帶了廚子來,但宮中卻不提供廚子所需的食材,她每日想吃點好吃的也不行,而且劉貴妃宮裡的奴才看到她,居然不行跪禮,還在她的背後說她的壞話,諸如此類,雞毛蒜皮,聽得蕭祐一個腦袋兩個大,從前認爲長寧聲音嬌美如清泉聲聲,如鶯鳥初鳴,撓人心癢,現在只覺得吵得他腦仁疼。

但長寧哭鬧了大半天也不停歇,不斷地數落宮中的后妃們如何對她不好,最後蕭祐沒辦法了,讓長寧好好歇着,他先走了。

長寧叫他:“若是有劉淑,便沒有我,皇上,您便看着辦吧。”

劉淑便是劉貴妃的閨名,她二十八、九的年紀了,而且也不是非常美,但她做事非常討蕭祐歡心,她甚至專門在宮中建了一個調/教那些女婢們房中術的機構暖風閣,那些每晚被安排給蕭祐的少女都是從這暖風閣裡出來的;不僅如此,她還從來不爭寵,自知自己美貌有限,年紀又大了,就只好好管理後宮,甚至不求皇帝寵幸,除此,她還是蕭祐非常信任看重的劉將軍的妹妹。

劉貴妃如此受蕭祐看重,他怎麼會因長寧的無理取鬧就應她。

長寧和劉貴妃的矛盾在十一月底鬧到了頂點,長寧說劉貴妃讓送到她朱雀宮裡的蔬菜有毒,長寧哭鬧着皇帝不解決這事,她就要回大周去。

長寧身邊人多,蕭祐幾乎沒法插別的人到她身邊來,劉貴妃自然也沒有辦法插/進來。

因爲已經鬧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了,長寧便在十二月初被遣到了這鳳棲山莊裡來。

鳳棲山莊依山臨水,倒是一個好地方。

只是這裡冬日太冷,皇帝喜好熱鬧,並不愛住這裡,幾乎很少來這裡,所以將長寧遣到此地,便是表示要冷落她。

不過這本就是長寧所求,住在這裡,便覺心情舒暢太多。

故意討蕭祐厭惡,最初長寧並沒有這麼想過,因爲要是惹了蕭祐討厭了,那便不能對蕭祐造成影響了,她嫁到北齊來又有什麼意義呢。

她以爲自己是能夠做到忍辱負重的,但之後發現她根本沒有辦法辦到,和蕭祐在一起,被他摸一把手,她能夠噁心數天,不要說做更多了。

再者,她探聽到皇甫家裡新認回了一個在外的私生子,還求皇帝給賜了一個官做。

皇甫家,在北齊軍功卓著,甚至可以強令蕭祐做一些他不喜歡做的事,例如給一個認回來的私生子授官這種事。

長寧不知這個人是不是慕昭,所以只能讓人再去探查。

而且從蕭祐和功高震主的皇甫家的關係,長寧便可以判斷出,北齊恐怕是要亂了。

現在劉貴妃所在的劉家,不斷被蕭祐提拔,劉家慣會進讒言,又總是走些旁門左道討皇帝歡心,例如那所謂的暖風閣,又如劉家專門找人去民間收集美女獻給皇帝,還找專門的煉藥師給皇帝煉製助興的藥物……這些事,讓那些靠軍功打拼的將領深深不齒,但奈何皇帝就喜歡這一套。

皇甫家和劉家的關係現在已經勢如水火,但蕭祐卻完全不管,甚至有坐山觀虎鬥的意思。

長寧覺得坐山觀虎鬥不是那麼好看的,看不好就會被反噬。

長寧完全不敢苟同她父皇的話,認爲蕭祐有什麼了不起。

他除了勇武善戰外,她不覺得他還有什麼政治才能。

長寧在鳳棲山莊裡過了春節,並沒有回皇宮去。

次年二月,蕭祐再次親征韃靼,他一日不打仗就全身不爽快,有仗可打,便都會親臨戰場,甚至會使一柄重八十斤的大刀親自殺敵,和大周皇帝顧世旻弱不禁風正是兩個極端。

鳳棲山莊有專門的侍衛營駐守,說是爲了保護皇后娘娘的安全,更多是爲了監視她,並禁止她從鳳棲山莊裡出去。

說到底,這裡是她的監獄。

不過長寧這裡總有辦法得到各種消息,比住在皇宮裡要方便很多。

是人都有弱點,再說駐守鳳棲山莊的侍衛營,並不是北齊精兵,反而是由京中年輕人組成的。

北齊精兵都被皇帝帶着在打仗,留下來的都是不怎麼樣的。

這些士兵,武藝差,紀律差,貪財貪玩樂,好美色……

在長寧剛住進鳳棲山莊一個月時,那時候皇帝還在京中,就有那不守規矩的侍衛調戲皇后從大周帶來的侍女。

皇后讓人抓住了他的把柄,一通嚇唬威懾,對方之後便什麼也不敢多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可以從皇后這裡拿銀子,何樂而不爲。

現在皇帝離京親征打仗去了,這些鳳棲山莊裡的侍衛,就更是紀律散亂,長寧覺得她帶着幾十人跑了,他們恐怕都發現不了。

在西都時,長寧最喜歡三四月,在這裡,她覺得五月最好。

園子裡的石榴花開了,十分紅豔可喜,又有成片虞美人,含笑,紫藤花……

傍晚時候,已經有些涼了,長寧還站在石榴樹下望着石榴花發呆。

如意爲她拿了一件薄披風來,低聲說道:“娘娘,進屋去吧。”

長寧發現她神色稍微有異,便用眼神詢問,如意又說了一句:“娘娘,在外站着易着涼,進屋去吧。”

長寧便往她住的明熙居走去了。

這鳳棲山莊頗大,有前院和後院之分。

長寧自是住在後院,後院裡院落衆多,層疊鋪開。

長寧沒有住正院,而是住在東北角靠山下的院落裡,並將它改名明熙居,在此起居。

這明熙居也的確是這鳳棲山莊裡風景最好的地方,只是在冬日裡,也最冷最不方便。夏日又多蚊蟲。

要是蕭祐那種人,最厭煩的便是這種地方了吧。

長寧攏了攏身上的披風,慢慢走進了屋子裡去,如意在旁邊小聲說道:“在稍間裡,是慕昭公子。”

長寧本以爲她只是有什麼事同自己說,不便在外面說,才催促自己趕緊回來,此時突然聽到如意說這句話,就是一驚,愕然地看向如意,如意也有些緊張,道:“他來了,不見到公主您,他不走。”

第15章第34章第58章第85章第2章第74章第119章第2章第61章第66章第95章第117章第87章第78章第80章第15章第39章第106章第23章第87章第31章第95章第64章第35章第49章第52章第1章第70章第117章第35章第72章第68章第93章第90章第20章第29章第26章第83章第82章第44章第49章第55章第26章第64章第111章第80章第19章第91章第76章第67章第95章第23章第9章第43章第102章第56章第91章第105章第64章第118章第34章第58章第64章第121章第84章第96章第49章第93章第53章第73章第36章第109章第25章第91章第1章第99章第80章第10章第94章第103章第24章第106章第21章第117章第25章第82章第43章第26章第90章第66章第42章第118章第44章第67章第7章第38章第28章第95章第81章第121章
第15章第34章第58章第85章第2章第74章第119章第2章第61章第66章第95章第117章第87章第78章第80章第15章第39章第106章第23章第87章第31章第95章第64章第35章第49章第52章第1章第70章第117章第35章第72章第68章第93章第90章第20章第29章第26章第83章第82章第44章第49章第55章第26章第64章第111章第80章第19章第91章第76章第67章第95章第23章第9章第43章第102章第56章第91章第105章第64章第118章第34章第58章第64章第121章第84章第96章第49章第93章第53章第73章第36章第109章第25章第91章第1章第99章第80章第10章第94章第103章第24章第106章第21章第117章第25章第82章第43章第26章第90章第66章第42章第118章第44章第67章第7章第38章第28章第95章第81章第1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