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冬至乃是一個大節日,上至皇室,下至一般小老百姓,都會好好過這個節。

太子妃陳嘉佑進宮來向皇后問了安之後,本是要在宮中多留些時辰過節,但太子側妃懷了身孕,而且身子已經有了八個多月了,日漸沉重,太子已經二十五歲,纔有這第一個孩子,這孩子自然十分珍貴,非得上十二分心才行,所以太子妃就想早點回東宮去打理事務。

因太子側妃有了身孕,皇后十分高興,太子妃的這個請求,她不會不應,就允了她先告退。

東宮就在皇宮旁邊,但寧寧前往東宮的次數屈指可數,看宮裡因冬至節一片忙亂,皇后這裡坐着不少宮妃,鶯鶯燕燕嘰嘰喳喳,大家奉承她,奉承得她都有些煩了。

於是小聲同皇后撒嬌:“母后,讓兒臣同嫂子去東宮好啦,我去東宮玩一會兒,下午就回來,好不好?”

皇后本來不想應她,奈何寧寧平常撒嬌懇求她的時候實在很少,這時候這麼請求,她就不好擺出嚴母的姿態堅決拒絕,只好應了,又吩咐了太子妃要好好看着寧寧,不要讓她四處亂跑,還有就是注意保暖,不要讓她冷到了……

諸如此類,吩咐了好一陣。

太子妃將寧寧抱在懷裡,笑着說:“母后,您就放心吧,我會好好照顧着妹妹的。”

寧寧和太子妃處得算不錯。

太子妃陳氏出自大世族陳家,在陳家的歷史上,曾經有兩位族人位列三公,又是詩書傳家,名聲非常好,到現在,陳家大部分族人是在老家,只有兩支在西都,因前二十多年,大周這一片地方,依然沒有平靜,處在戰亂之中,陳家是文人之家,又沒有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現在的天啓帝登基後,陳家入朝爲官的也不多,太子會娶陳家陳嘉佑爲妻,是爲了團結文士階層,以便於更好地治理大周。

陳氏出自名門,性情是不錯的,和太子之間也一直相敬如賓,據說是從沒有發生過任何爭執。

東宮裡爭寵吃醋的事也許發生過,但是寧寧一直在皇后身邊,卻沒有聽到一點風聲。

由此可見陳氏將東宮的後宅管理得不錯。

坐在出宮的宮轎上,寧寧坐在陳氏的身邊,陳氏眼神溫柔地看着她,寧寧就握住陳氏的手,和她掰着手指玩,還說道:“嫂子,你的手指可真漂亮呢。”

陳氏便笑了,之後卻輕嘆一聲說:“妹妹說好看,是因妹妹在看。”

寧寧知道陳氏從嫁給太子至今性情越發穩重,將心思都藏得緊緊的,但一個人是否處在愛戀的愉悅之中,是一看即知的。

寧寧看得出,她和她的太子哥哥之間,雖然在禮儀上無可挑剔互相敬重,兩人之間卻沒有那種相愛的感覺。

在寧寧眼裡,太子是一個很穩重而慈悲的人,他憐憫百姓的困苦,心優國家社稷,但是對自己的家眷,他卻禮貌有餘,親近不足。總而言之,就是對東宮女眷有些冷淡。

寧寧不知道他是不是在那方面有些問題,所以才成如今的狀況,畢竟他又不信道,須得像有些道士一樣守精,所以不是心理問題,就該是生理問題。

在這一方面,皇后也許派太醫去給太子看過了,但具體情況如何,寧寧是不知道的,再說,她現在才六歲,也不能去打聽這種事,而且即使打聽,大約也是打聽不出什麼的。太子的事都是一級機密。

陳氏那句話裡的感嘆很重,雖然裡面隻字未提太子,但是其實是幽怨太子根本沒有注意到她的美好的方面。

寧寧不知道該怎麼勸說,只說道:“我聽老師說過,蘭生幽谷,不爲莫服而不芳。嫂子是漂亮的蘭花。”

寧寧這又有深意又直白的話把陳氏逗笑了,她說:“我們的小公主,如此蕙質蘭心,不知將來誰有福分能夠被招做駙馬。”

作爲才一歲就被做媒的小公主,寧寧對這話當然不能裝作聽不懂,於是只好害羞地把臉埋進了陳氏的懷裡,小聲說:“嫂子不要笑話我。”

於是陳氏更是笑得開心了,又將小姑子給摟住,但總算不打趣她了。

到了東宮,東宮裡實則也並無什麼好玩的,這個時代,就是個缺乏娛樂的時代。

陳氏要去看太子側妃,寧寧也想去看看還在媽媽肚子裡的自己的小侄兒侄女,所以也要跟着陳氏一起去,陳氏便將她裹在披風裡,讓乳母抱着她,一起到了太子側妃的院子裡。

太子側妃董氏家世也不錯,而且她是個才女,只是據說她精研老莊,受老莊的思想影響嚴重,但沒有變得灑脫不羈,反而爲人變得非常冷淡,又有些孤傲,遇上宮廷宴會,她非得進宮去參加時,她纔會去參加,而且參加時,她大部分時間還在走神。

走神,這是寧寧總結出來的。

總之,她覺得她的這個嫂子董氏是個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的女人。

但偏偏還是這個女人懷了太子的第一個孩子。

董氏的這個院子就叫“無爲居”,女眷將自己的居處命名無爲居是有些奇怪的。莊子的天道篇裡有言“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爲者,萬物之本也。”是指不求有所作爲,一切順其自然之意。

寧寧盯着院子匾額上“無爲居”三字看了幾眼,只覺得這字寫得非常飄逸從容,倒是好字。

陳氏看寧寧看那個字,就說:“這三字是無爲居,是太子所書。寧兒可認識。”

寧寧即使認識也搖頭表示不認識,因爲她現在雖然認識了不少字了,但卻還沒人教她小篆,這三字是用小篆寫的。

聽聞這字是太子所寫,寧寧心裡就是一咯噔。

太子一直是個主和派,就是希望安居樂業,不喜歡打仗。

看他寫的這三個字,寧寧就知道太子現在更是沒有一統天下的進取心了。

也難怪這幾年皇帝對太子總有諸多不滿,要不是國力不濟,加上皇帝早年身體受傷近幾年時有發作,現在又和樑國簽了停戰聯盟的協議,恐怕皇帝自己就想出徵了,不指望兒子了。

以太子的心性,寧寧覺得他要是作一個文質彬彬的貴族子弟,每日裡舞文弄墨,過閒淡的日子,那是不錯的。

但奈何他是一國太子。

要不是他是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哥哥,而且還特別疼愛自己,寧寧很多時候都想把他罵一頓,讓他面對一下現實,在這種時代,要是國君沒有能力不強硬,那是會很糟糕的。

進了無爲居,裡面伺候的宮人已經前來迎接行禮,走到正房正屋,太子側妃董氏卻沒有出現,即使她懷有身孕,卻這般完全不把太子妃當回事的行爲,寧寧覺得還是不大好的,再如何,她稍稍在正屋裡來露個面迎接一下又不算什麼。

反而是太子妃一點也沒有在意的樣子,問朝她和寧寧行禮的嬤嬤:“妹妹如何了?”

那位嬤嬤道:“回太子妃,主子在裡屋,她昨夜腰痠睡不着,現在剛躺下。”

太子妃便說:“太醫說腰痠沒辦法,現下不好開藥給她,她也只能再忍一忍,等皇孫生下來了,就會好了。”

又說,“長寧公主來了,要看看她呢。”

嬤嬤便道:“奴婢進裡屋請主子起來吧。”

太子妃剛在上位坐下就又起了身,說:“不必了。我們進去看看就是了。她最近身子不舒服,還是好好養着好,就不要亂動了。”

寧寧不知道這到底是哪一齣,她之前倒沒有聽說過太子特別寵愛側妃董氏的事情,但是看現在這個樣子,她實在不好判斷,太子妃和側妃關係是不是並不好,她們在外面相處得還行,其實只是裝出來的嗎?

現在她在東宮,太子妃是想讓她看看側妃藉着肚子裡的孩子恃寵而驕?寧寧並不敢確定。不過打心眼裡,她作爲太子的妹妹,是希望太子的後宅十分和睦的。

太子妃親自牽了寧寧的手,宮人打起簾子,兩人便走了進去。

董氏應該知道太子妃來了,她本來躺着,此時就讓宮人將她扶起來靠坐着了,說道:“姐姐,公主殿下,有勞你們來看我,我卻沒法起身。”

寧寧進了裡屋就覺得這房間裡味道怪怪的,是在薔薇水味道里夾雜着其他的味道,她一時分辨不出那味道是什麼東西的味道,但總覺得不舒服。

太子妃已經走到牀邊去了,在牀沿坐下來,說:“你這些日子總是腰痠,就躺着,不要亂動。”

寧寧也對董氏笑:“董嫂嫂好好將養着就好了。”

董氏長相只是清秀,算不得特別漂亮,性情又讓人覺得有些死板沒有活力,總之,寧寧覺得要是自己是男人,大約是很難愛上這種女人的,所以她很爲她太子哥哥的審美覺得奇怪,沒想到他和董氏的關係居然是比和陳氏還要親密些的。

董氏懷了孩子,氣色就更不好看了,臉上長了不少斑點,眼睛微微發腫,麪皮也有些黃,讓人覺得憔悴。

這個時候,貴族的孕婦爲了美貌是要化妝的,董氏此時卻沒有化,大約是準備睡下,所以就素面朝天了。

太醫看胎相和看董氏的各種反應,推斷她懷的是男孩兒,所以這個孩子才特別地受到重視。

董氏看寧寧盯着自己,就對她勉強笑了,說:“我這毫無修飾,實在不好見人。這幅模樣待客,還請姐姐和公主殿下包涵了。”

寧寧還小,但已經長得美麗脫俗,她坐在宮人端過去的椅子上,背脊挺得筆直,禮儀周到,卻並不顯得刻板,臉上是非常親近的笑容,說:“要做母親的人,便是最美的人。母后也如此說過的。”

她這話讓董氏和陳氏都笑了,又捧了皇后幾句。

寧寧之後便又說,“我聞到這房裡有很重的薔薇水的香味。”

董氏便說:“多謝皇后娘娘的賞賜,賜給妾身的薔薇水。這香味十分濃郁,我聞着這香味,便也能夠吃下些東西。”

陳氏也說:“是呀,這香味十分好,我從前也從未聞到過。”

寧寧說:“這薔薇水,滴在茶裡喝也可以的。”

董氏說:“問過太醫了,太醫卻不敢確定,說還是聞聞就好。我用來拍在臉上,便也不錯。”

寧寧便說:“我那裡還有大半瓶薔薇水,我用來也是浪費,便讓人拿來送給董嫂嫂你吧。”

董氏說:“如何敢要公主殿下的薔薇水,據說這十分難得,堪堪就只有這麼一點呢。”

寧寧說:“再特別的東西,也不會比人更珍貴。”

插入書籤

第53章第42章第36章第49章第48章第25章第28章第20章第92章第66章第23章第74章第71章第57章第34章第67章第11章第53章第98章第90章第22章第78章第89章第31章第81章第62章第14章第68章第38章第90章第57章第72章第91章第99章第45章第5章第30章第111章第71章第72章第83章第59章第82章第73章第106章第63章第77章第104章第24章第9章第78章第79章第115章第105章第67章第54章第85章第102章第33章第98章第60章第3章第100章第20章第43章第81章第8章第71章第41章第71章第85章第80章第111章第114章第113章第64章第43章第49章第15章第18章第80章第41章第32章第82章第101章第27章第57章第69章第41章第73章第67章第67章第67章第91章第86章第63章第27章第95章第3章第71章
第53章第42章第36章第49章第48章第25章第28章第20章第92章第66章第23章第74章第71章第57章第34章第67章第11章第53章第98章第90章第22章第78章第89章第31章第81章第62章第14章第68章第38章第90章第57章第72章第91章第99章第45章第5章第30章第111章第71章第72章第83章第59章第82章第73章第106章第63章第77章第104章第24章第9章第78章第79章第115章第105章第67章第54章第85章第102章第33章第98章第60章第3章第100章第20章第43章第81章第8章第71章第41章第71章第85章第80章第111章第114章第113章第64章第43章第49章第15章第18章第80章第41章第32章第82章第101章第27章第57章第69章第41章第73章第67章第67章第67章第91章第86章第63章第27章第95章第3章第7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