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土鎮很快就恢復到了往日的平靜,街上又開始了新一天的喧鬧與嘈雜。
淮土鎮鎮政府大院裡,依然還是那樣的冷清。這裡沒有因爲少了一個洪麻子而發生怎麼樣的改變。
新任代理鎮長陳宏,今天穿着格外的講究,一身的西服套裝,讓人覺得看上去好像換了一個人似地。於是,人就是這樣,不是身上的衣服怎麼樣新,是因他現在是新任鎮長了,是他頭上的烏紗帽,給他帶來了權利的魔力。
李翰林今天來到了鎮裡,他首先到了鎮長辦公室,這是一個新辦公室,原來洪麻子的辦公室他沒有搬進去,而是把那間鎮長辦公室改成了檔案室。
鎮辦室主任老張,就把陳宏的這間副鎮長室的門牌取了下來,到街上找廣告門市部,有重新做個“鎮長室”的招牌,給他換上了。
陳宏坐在辦公室裡,桌子上重新做了佈置,有心購買了一臺電腦。鎮辦室的老張就跟陳宏開玩笑說:“咿呀,新鎮長啊,這下子你看上去就顯得很神秘了,沒想到才幾天,你就一下子變成了鎮長了,這下好了,你由副職扶正了,可要感謝洪麻子啊,是他提前給你騰個位置。這人啊,要有官運的,沒官運怎麼都不行,人走運,那是吃石子都是面面的,不矼牙。”
“是啊,老張,我這叫‘憨人自有憨福’啊!論能力在這個鎮比我能力強的人大有人在啊。比如像鎮團委書記就比我有能力的多啊!”陳宏倒是有點說話帶着幾分的洋洋得意之感。
他們正說着話的時候,李翰林帶着小趙小徐他們倆走了進來。
陳宏見了就主動站了起來,跟李翰林熱情的握手打招呼。
李翰林就笑着說:“陳鎮長,好啊,恭喜你!榮升鎮長一職。這下可是此鎮長不比彼鎮長啊,這可是要承擔很大的責任的。哈哈——”
陳宏就說:“你看,李書記,我這也沒想到,洪鎮長這麼快就出事兒了。我是白撿來一個鎮長乾乾,其實本人能力很有限,今後還是希望李書記你們多多指導啊。”
李翰林就說:“不敢!不敢!指導談不上,在一起共同把工作幹好就是對組織的最好的回報。”
陳宏就說:“聽說明天,王曉昌書記要陪同寧波的外商來我們鎮考察辦加工廠的的事兒。李書記,你看我們這裡要怎麼樣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呢。這裡的人們觀念一直很守舊,沒有接受新思想。怕這裡的村民不理解,可能要實施徵地建廠。”
李翰林就說:“其實這也不是什麼難事兒,只要羣衆的思想工作做好了,一切都可以解決。這樣既可以解決一部分鎮裡的剩餘勞動力,又可以帶動這裡的經濟發展,一舉兩得的事兒有什麼不好啊!”
陳宏點頭稱讚,李翰林說得對。
在淮土鎮呆上的這段時間,李翰林心裡其實也很焦慮,他人雖說是在淮土鄉下,但心還是留在了淮河市城裡,他心裡始終有着一種說出的牽掛,對妻子的一種牽掛,對淮河市政府的一種留戀。他先下午的時候,會家看看,在快吃午飯的時候,趙登的電話打了過來。
他問:“怎麼樣?鄉下基層很艱苦吧?”
李翰林說:“我看你是好多年沒下鄉了吧?”
趙登說:“我下鄉是走馬觀花,坐車上走走看看,開個座談會了解情況,然後吃吃喝喝就回來了,說不定,還弄點土特產什麼的。你不一樣,你可是紮下去了。”
李翰林說:“這紮下來才發現,和我們青年那會下鄉完全不一樣了。你以爲還要挽高褲腳下田幹體力活??和在城裡還不是一樣,只是換了一個地點,住的面積小了點,睡的牀窄了點。可有一點城裡是比不了的,吃飯不用自己掏錢,吃的都是綠色食品。”
趙登說:“晚上怎麼過?那裡可沒有美人魚,更沒有女人,悶死你。”
李翰林說:“自己管自己還怕悶?覺得悶就走人,一個小時的路程,眨下眼就到了。”
趙登說:“不如讓我組織個慰問團,帶上美女去慰問慰問你?”
李翰林不想再和趙登鬧扯說:“吃飯了。這鄉下吃飯比城裡早。”
由於是工作組下來吃的第一餐飯,大家都很齊。鎮委王書記問李翰林喝不喝酒?李翰林說,上午就不喝了。
鎮委王曉昌書記接着說:“下午,我有個會要回城裡,就不陪你了。有什麼需要的,你和李鎮委副書記李立羣說,也可以直接給我電話。”
李翰林說:“安排得很好,你就放心忙你的吧。”
代鎮長陳宏一直不說話。
李翰林問黨辦政主任老張:“下午的人安排好沒有?”
黨辦政主任老張說:“都安排好了。”
李翰林問:“能不能安排到晚上?我下午想四處看看。他說的四處看看,主要是想看看鎮委王書記的三大基地和代鎮長陳宏的工業園區。他想先有了直觀認識,再談起來,會更明確。只是,他不想明說。
鎮委王書記說:“晚上就不要談了吧。”
李翰林說:“反正晚上在這也是閒着,就勞煩大家辛苦辛苦了。”
大家說:“李秘書長都不嫌辛苦,我們那還敢說辛苦啊!”
淮土鎮是被一條叫潁水的河流半環繞着,潁水一個分界嶺,水的東岸是淮土鎮,河對岸那一邊就是另一個縣的地界了。
確切地說,淮土鎮是一個高高的土丘,淮土鎮鎮政府所在地便是在這個高丘之上。高丘中的西北部一塊窪地。窪地陽光充沛,水份充足,萬物生長,但是就是很容易發大水,只要能夠疏通水路,這裡會是一個很好的一塊溼地,完全可以開發利用。
按本地人的話說,這塊溼地只要灑下種子,就能發芽,就能生長開花結果。只要勤勞肯幹,一日三餐溫飽不成問題。
鎮委王書記的三大基地之一的果蔬基地就在這盆地裡,涉及兩個村委會三千多家農戶。這些年,在鎮委、鎮政府精心打造下,這裡種植的花皮西瓜已遠近聞名,趕上收穫季節,每天至少有十多輛集裝車聚在這裡,且那車牌號顯示他們來自全國各省市。此時,正是花皮西瓜開始上市的季節,身邊就常常“轟隆隆”駛過一輛大型集裝車。
小趙說:“這西瓜一斤才賣多少錢?跑這麼遠來收購,路油費也不夠。”
李翰林說:“那不虧本了?虧本的生意誰做?”
鎮委副書記李立羣說:“這西瓜在我們這賤,一斤才三兩角,聽說,到了上海等大城市每斤好幾塊。”
小趙問:“當初,是怎麼宣傳的?這麼遠都知道了?”
司機說:“代鎮長陳宏上網宣傳的。”
鎮委副書記李立羣說:“那時候,這個陳宏剛下來掛職副鎮長,成天跟在鎮委王書記身後,什麼都聽鎮委王書記的。開口閉口也鎮委王書記怎麼怎麼說,鎮委王書記指示怎麼怎麼做。所以,他緊跟鎮委王書記搞了一個淮土鎮網頁,就把這花皮西瓜宣傳出去了。”
李翰林見路邊堆了一堆花皮西瓜,幾個農民坐在一旁的樹蔭下搧草帽乘涼,就叫司機停車,就過去和他們聊天,問他們:“這一季能收多少瓜?能賺多少錢?你們除了種花皮西瓜,其他季節還種什麼蔬菜嗎?”
他們一一答了。李翰林又問:“老鄉,是種水稻賺得多,還是種蔬菜賺得多。”
他們肯定地說:“當然是種蔬菜賺得多,錢也來得快。”
李翰林還問了幾個外地的司機,問他們跑這條線跑了多長時間了,有的說跑了好幾年了,有的說第一次來,今年纔跟別人來跑。
李翰林問:“跑一車能賺多少?”
他們笑笑不說,李翰林又問:“總比種瓜賺得多吧?”
他們忙擺手,說:“沒那麼多,沒那麼多。”
李翰林就笑着說:“你們沒說實話。”
他們問:“你們是稅務局的嗎?”
李翰林“哈哈”笑,說:“你們看我們像嗎?”
就解釋說:“我也是外地人,過來看看,也想做這買賣。”
離開的時候,李翰林問鎮農辦怎麼不統起來,統購統銷?這樣,或許能把價錢擡起來。鎮委副書記李立羣說:“剛開始那兩年也是這麼做的,但農民不願意,總覺得政府插一手,得了他們的利益。快到收穫季節,就自己直接和購貨商聯繫,省掉了中間環節。”
李翰林說:“這也是市場規律,一旦成了氣候,有條件了,就各顯神通,政府的職能就逐漸談化了。”
他們去工業園區。
那工業園區就在路邊,但不是通往本縣的路邊,而是建在通往另一個縣的路邊。李翰林覺得這位置選得合理。因爲從這裡到另一縣的城區只有幾十公里,比縣城近約一半的路程。
這裡和蔬菜基地比,就顯得冷清許多,只有兩臺推土機在工作,幾乎不見人影。工業園區的三通一平已初顯規模,百多畝的平地插滿彩旗,還有兩幅大型的招商廣告畫。
李翰林說:“到底是縣委大機關出來的,這勢造得很像那麼回事。”
鎮委副書記李立羣說:“現在擔心的是,能不能招來商還成問題呢?”
李翰林問:“還沒有洽談對象嗎?”
鎮委副書記李立羣說:“有倒是有,來過好幾撥人,看了吃了喝了,就是沒見籤合同。”
李翰林想找開發商老闆說說話,但那老闆不在。管工地的人說:“老闆很少到這邊來。多在城裡。”
李翰林問:“老闆在城裡做什麼生意?”
鎮委副書記李立羣說:“是搞房地產的,也不是什麼大老闆。”
李翰林問:“他怎麼跑到這來搞這工程?”
管工地的說:“老闆說,是被洪麻子騙來的,很義氣,就是來幫洪麻子一把,沒想到他命如此短,卻突然死了,把我們留在這兒怎麼辦?可把我們給害苦了。”
李翰林問:“這些地原來都是耕地嗎?”
管工地的說:“大都是山坡地,這幾個丘陵,都是趙登泥土的,剷平了,有兩三千畝。”
回來之後,李翰林問小趙:“印象如何?”
小趙說:“反差太大,蔬菜基地那邊人氣旺,一片熱鬧景象,很迷惑人。”
李翰林說:“聽你話裡的意思,你還是看好工業園區?”
小趙說:“這是必然的,別看現在冷清,但他的潛力是無窮的,一旦引來一兩家企業,就會爆發,就會帶出一大片。萬事開頭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