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李翰林的鄉鎮幹部的人事改革開始展開了,他催逼鄉鎮長還債的期限已到,也就不給他們任何喘息的機會,他面向全市公開招聘鄉幹部的的事情很快在整個淮河市形成了一種轟動的效應。那些曾經失落的企業家,以及那些想走仕途之路卻沒有機會只好去走商道的能人志士都紛紛前來河西縣組織部報名參加李翰林的幹部選拔。前來應聘者絡繹不絕,李翰林就選擇了一個黃道吉日,把他們都召集到了縣委禮堂裡進行筆試與面試。也現任的各鄉鎮的一二把手都召集來坐在下面聽,讓他們給這些前來應試的人投票。
很快這些靠着自己的本事發了大財的私企老闆們,個個都開着自己的名車,前來應試。說顯擺也好,說排譜也罷,總之人家就是有錢,這年頭沒辦法。在招聘考試的現場,他們表述了自己能夠把下面鄉鎮工作搞上去的信心與決心。這些兜裡都是錢的老闆們就是想通過這一次李翰林的鄉鎮長招聘會,來實現自己的當官夢想。他們願意花上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錢財給那些爛了帳的鄉鎮補上空缺,這些錢對於他們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只是花點小錢就可以過把鄉鎮長的癮。他們此次來應聘的主要目的,最終是想要徹底改變他們自己的身份,變成受人尊敬的國家公務員。
在應聘之前,李翰林着人把河西縣各鄉鎮的鎮情鎮貌的資料發給這些老闆們,讓他們自己選擇要“嫁”到哪兒鄉鎮去,然後再談談如何能夠把這些死了的鄉鎮工作給盤活。這些老闆們,按照自己準備的程序,一個一個發言,大談一番改變鄉鎮面貌的種種藍圖與前景。這些老闆們還真是財大氣粗,張口閉口立即就可以拿出百兒八十萬不在話下。聽得坐在下面的那些鄉鎮人大代表以及鄉鎮幹部們人人都心驚肉跳,心馳神往。於是一張張沾着眼淚或者是鼻涕的選票就這樣投了上來。招聘會很成功。很快,李翰林就在這一次招聘會上先期選拔上來六個人作爲臨時鄉鎮長的候選人。
現招聘上來的這六個鄉鎮長的候選人在河西縣委組織部進行了爲期一個多月的培訓之後,就已經完成了他們從一個企業老闆到鄉鎮長的角色轉變。這些老闆們認爲,當鄉鎮長沒什麼難的,不都是管人嘛,能有啥區別,於是李翰林就把這六個人分派到了那幾個實在爛帳的鄉鎮去。原來的那些快被錢給逼瘋了的鄉鎮長不得不服氣這些掏錢如流水般的企業老闆們,他們現在覺得早知道錢好,我他媽的就不去從政了,要不是一直待在這破窮鄉鎮,我也可以下海經商做生意掙個千兒八十萬的,我們也不比那些大款們兒笨,起碼一點要比這些人有知識有文化。但是,在現實面前,他們不得不低下了頭,因爲錢是硬頭貨。關鍵時候人家拿出來了,而且還是他們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於是,嚐到有錢的滋味這些窮鄉鎮幹部,被這些新上任的鄉鎮長使得團團轉。
李翰林就是用這種方式,逐漸的完成了他在河西縣的“權位政變”,現在鄉鎮的四樑八柱算是在河西紮好了,而且穩當得結結實實,穩穩當當。那些沒有被換下來的其他鄉鎮長們再也不敢亂起鬨了,而是老老實實的在下面幹工作了。他們算是徹底佩服了李翰林的手腕。是啊,在一個農業大縣來說,穩定了鄉鎮,就等於穩定了一大半邊天。下一步,李翰林想了,要繼續實施他們的第三步,他要計劃着如何把縣裡的那些局長們也給來個大換血,想保住或者想得到一個好位置的,想在仕途上有所進步的,那就要把自己的那雙小蹄子給揚起來,“得、得”的給我往前跑吧。起早貪黑的爲老百姓幹活,甭想過去那樣,懶得坐在辦公室生蛆,別的什麼花招兒也不要想。
對於李翰林來說,這樣的換位形式很好,現在下面都動起來了,但是,縣委幾大班子怎麼辦?你李翰林再能,再有本事,但也不能手裡拿着鞭子打與自己級別相差無幾的領導幹部吧,於是他就想出來了另外一個好的辦法,那就是迫使縣長王強外出去學習,他不停的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繼續在全縣各系統掀起大討論的風潮。讓縣長王強沒完沒了的搞中心組學習。李翰林想,既然我不能換人,那就讓這些人勤換腦筋吧。不過,他卻不需要換腦筋,因爲這點子是自己想到的,而且講課的教授也是他請來的,自己曾經讀過在職研究生,這些請來的教授都當過他的老師,李翰林不但自己不去聽,而且還把常務副縣長朱景文拐走了,去忙政府的公務。
縣長王強怎肯受這種侮辱,基本上不去主持中心組的學習,除非你李翰林也肯親自來中心組學習,他才肯幹。他覺得實在很無聊沒事兒幹,就會以外出考察的名義遊玩大好河山,反正你李書記會賺錢,能夠出得起,我就不愁把錢花出去。而李翰林呢,不怕王強花錢,只要他不攪局,遊遍全中國他也能夠出得起。
隨着李翰林大刀闊斧的改革,很快西河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這段日子,李翰林心裡敞亮多了,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河西只有一個縣令其實照樣可以把全縣治理得井井有條,現在看來也未嘗不可,一個人能夠頂幾個人用,李翰林不怕他們不賣力,不配合工作,他完全可以把他們當成空架子,頂多再配個縣丞與捕頭,也就是現在的常務副縣長朱景文與縣公安局長趙宇。
那些老闆們當了鄉鎮長之後,熱血沸騰的張羅着發工資搞福利,出手闊綽地裝點着辦公環境,那些昔日裡破破爛爛的鄉鎮政府的大院,現在立刻人丁興旺起來,這局勢現在驟然大變,河西鄉鎮的這盤死棋,通過李翰林這一招兒徹底給救活了,原先滿縣城街談巷議對李翰林的不滿,現在漸漸的淡出了大家的業餘生活,現在隨着老百姓腰包暫時鼓了起來,人們的業餘文化生活也開始豐富了起來,老百姓們也在晚上閒暇之時,扭起了大秧歌,跳起了扇子舞。整個河西縣城開始變得有了生氣起來。
於是局勢對於李翰林來說也越來越有利了,就連陰陽怪氣的那些縣常委們以及一直躲在背後掌握着河西勢力的章勳仁也開始有所收斂了。對於章勳仁來說,機關算盡也未能夠挫敗李翰林,他像是遭遇到一場措手不及的秋霜。他原以爲那些鄉鎮長們會聽他的,他會讓王強與朱景文放棄前嫌,結成類似於三國的孫吳聯盟,會讓李翰林知難而退,夾着尾巴滾出河西縣城。沒想到,這些見錢眼開的河西人已經學會了見利忘義,容忍了“異地佬”李翰林在河西稱王稱霸。想一想章勳仁徹底的老實了,以至於他那“腦血栓的病”更加嚴重了起來。
至於常務副縣長朱景文,更是讓李翰林高興,這個地頭蛇恨不得把自己的尾巴剁掉,扔了,服服帖帖的守在那一攤事兒上,一句話也不多問,一件多餘的事兒都不參與,一句話也不多問,無論在任何場合,對於縣委書記李翰林的話言聽計從,對於李翰林的決策從未發出過任何異議。
李翰林覺得,打基礎的難關終於過去了,下一步就該謀發展了。河西縣窮就窮在沒有主導產業上,今年是種植業,明年是養殖業,後年又是農產品加工業,總是在產業定位上不明確,也不夠科學,決策者們也沒有一個好的決策,一直是搖擺不定。現在,他要抓住幾樣大產業,那就是農產品加工業,以及廢舊金屬收購。李翰林抓住了現在國家提倡創立節約型社會,他就想到了廢舊金屬回收這一項目,搞循環經濟,還有就是旅遊業了。
李翰林想,給河西找準一個好的定位很重要,那樣就會給河西每年帶來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財稅,這樣對於河□□說,已經是天文數字了,用不上兩年,就能夠還清白水縣那邊朋友們友情借給河西縣的那三千萬了。
想到這兒,他就把這幾件事讓老孫起草個大概上了縣常委會。在會上,常務副縣長朱景文舉雙手贊成,原來朱景文早就想搞一個項目——廢舊金屬回收。因爲朱景文有個弟弟就是搞廢舊金屬收購的,他早想給其弟的企業規模搞大一點了。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決議,現在河西建立一個工業園區,朱景文表示自己回去動員其弟弟率先把企業搬到工業園區去,以向李翰林示好。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翰林就把這個建設縣工業園區的項目交由常務副縣長朱景文來具體負責。朱景文於是受李翰林的指派就找到自己親弟弟朱景明,開始做他的思想動員工作。弟弟朱景明剛開始不太同意搬遷自己的廢舊金屬回收公司。所謂的搬遷其實就是重建,自己原先在城郊附近就近就可以回收再加工,省去了好多運費,降低了不少成本,可現在哥哥要讓其重新搬遷廠子,這樣一來,就會花去很多錢。就說:“我不同意搬遷,你現在爲了自己的仕途,開始變了,變得跟李翰林一條線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