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最成功的男人

汪大洋看黃菊仙和韓華華分別講了中國歷史上兩個最著名的釣魚故事後,他就講了一個范蠡和妻子西施一道在太湖泛舟釣魚的佳話。()

相傳,春秋時期的越國大夫范蠡,離開越王勾踐後,和西施一道駕一隻小船在洞庭湖釣魚。由於遇到大風浪,便在釣洲釣魚。釣到大魚煮熟食之,釣到小魚放生湖裡。後人爲了紀念他,把他放生的魚稱爲“范蠡魚”。史載范蠡曾隱居於無錫太湖之濱,提出了“種竹養魚千倍利”的主張。齊威王問他:公富足千方,家累儀金,用什麼辦法致富的呢?范蠡回答說:“治生之法有五,養魚第一。”公元前475年前,范蠡著成《養魚經》,這是我國第一部養魚著述。

李大海說:“范蠡這個人我佩服,天下的好事都被他一個人佔完了。”

不錯,范蠡的一生大起大落,極具傳奇色彩。他是政治家、軍事家、中國首富。他從布衣到“上將”,從流亡者到大富翁,人生處處得意。即使當代的人們也普遍認爲他的人生非常完美:從政興一國滅一國;經商三致千金,家財鉅萬,他的化名陶朱公成了富商的代名詞;娶妻娶了豔麗不可方物的西施;最後活到七八十歲善終。的確,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黃菊仙說:“你們說這個范蠡是西施的丈夫,那肯定是一個了不得的人!小汪啊,講一講,講一講!”

幾個老傢伙就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起了范蠡的傳奇人生。其故事梗概大致如下。

一、范蠡文種相識南陽。

范蠡是河南省南陽縣人,年輕時就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屬於高智商人才,但可惜“出身衰賤”。史書上講他有聖人之資,然而不爲世人所識。

相傳他性情倜儻不俗,佯狂癲癡,甚至裝瘋賣傻。楚國郢都人文種到南陽就任宛令時,遍訪賢人,曾派手下官員去恭請范蠡,官員去後彙報說,范蠡是本地有名的狂人,從小就有瘋癲之病。文種聽後一笑:“吾聞士有賢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譏;內懷獨見之明,外有不知之毀。此非二三子之所知也!”於是親自駕車去拜訪。

史書上的說法是,這次范蠡迴避了,沒和文種見面。而傳說則非常怪誕:范蠡蓬頭垢面、破衣爛衫,從牆邊狗洞伸出頭來,衝着文種汪汪大叫。隨從的官員看不過去,上去用寬大的袖子遮擋范蠡。文種說:“不要遮蓋,我聽說狗之所以叫,是因爲人來了。我今天到此,發現有聖人氣,一路求訪,纔來到這裡。況且他是人身卻衝我汪汪叫,意思是說我是人呢。”於是下車恭敬地朝范蠡作揖,而范蠡卻不予理睬。

史書上說,後來范蠡知道文種必定還要來,對兄嫂說:“今天有貴客來,請借給我一套衣服。”沒多長時間,文種果然來了,兩人挽手進屋,拊掌而談,縱論天下大事,談說富國強兵之道,見解超凡,周圍的鄉鄰和文種手下的官員都聽呆了。

春秋時代的人和事我們有時很難理解,一個“市長”與一個貧民小子這種精神上的平等,這樣的交往,實在有點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更不可思議的是,後來文種竟然棄了“市長”不做,和范蠡一起遠走越國“打工”,去謀求那未知的命運。

二、相約“打工”來到浙江。

范蠡當日對文種說:“三王是三皇的後代,五伯是五帝的子孫。天機命運千年輪迴一次,如今我觀天象,霸王之氣,已見於東南方。楚國良將伍子胥已挾長弓持銳箭投奔了吳王。我們幹嗎在這楚國碌碌無爲?”於是兩個不安分的人開始設計自己的人生道路。當時的楚國人才濟濟,國家比較平穩,這兩個年輕人感覺沒有多大的發展空間,萌發了“出國打工”的念頭。

當時的多事之地在吳越。那時列國紛立,相互爭霸兼併,晉、楚、齊、秦等大國爲了牽制和打擊各自的主要對手,紛紛“伐謀”、“伐交”,力圖使爭霸敵手陷於兩線作戰的被動局面。晉國曾積極扶植和支持吳國對付楚國,派人爲吳人制作兵器,教吳人車戰,使其從側後騷擾進攻楚國,遏制楚國北上爭霸的勢頭,減輕自己的壓力,這一招很奏效,搞得楚國焦頭爛額。而楚國爲了擺脫這種被動局面,利用越與吳爭奪江湖河澤之利、各自拓展疆域的矛盾,鼓動越國從側後威脅和打擊吳國,以減輕吳國對楚的壓力。而越國也正需要有楚這樣的大國支持,雙方一拍即合,出於各自的利益而聯合起來,構成相對穩定的戰略同盟。

面對這樣錯綜複雜的“三角國際關係”,文種和范蠡本來商議去吳國,但考慮伍子胥已經在吳國,且聲名顯赫,如日中天,怕被他壓制住了,於是跋山涉水來到越國,很快就獲得了越王勾踐的充分信任。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廬趁越王允常新喪,帶兵攻打越國,與新任越王勾踐在攜李大戰。在范蠡謀劃下,勾踐派敢死隊上前挑戰,敢死隊衝到吳軍陣前,不待交戰,紛紛揮劍自刎,吳軍看得心驚膽戰。這時越軍從側面偷襲過去,吳軍大敗,闔廬本人也中箭不治身亡,他死時實在咽不下這口氣,遺命兒子夫差一定爲他報仇。夫差做了吳王,命人在他每天進出宮門時衝他大叫:“夫差,你忘記了父仇嗎?”夫差大聲回答:“決不敢忘!”於是每天加緊*練水陸兩軍。

勾踐聽說此事,不顧范蠡的勸阻決意主動出擊,結果被打得大敗,只剩下5000殘兵被圍在會稽山上。面臨絕境的勾踐,在文種、范蠡的謀劃下,數次“卑詞厚禮”,收買吳國大臣伯嚭,請求夫差放一條生路。文種“膝行頓首”見夫差,換來夫差罷兵而歸。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了。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在范蠡、文種的輔佐下,實施了一系列計策,其中一條就是美人計,這是文種的“損招”:“臣啓主公,臣聞五色令人目眩,故妙舞清歌,害人之謀,蛾眉皓齒,伐性之斧。爲今之計,須選美女,進上吳王……”後來范蠡找到了西施,據說兩人一見鍾情,但范蠡還是把她送到了吳國。夫差對西施神魂顛倒,爲她大興土木,並因此對奸臣伯嚭更加信任,對越國徹底放了心。過了一年,在西施的攛掇之下,吳王夫差準備發兵攻打齊國。這正中越國的下懷。勾踐就親率官員前去朝賀,贈送大批禮物。夫差被捧得得意非凡,加上出兵之後果然得勝凱旋,愈加躊躇滿志。吳國的老臣伍子胥,一直就對越國的陰謀有所洞察,出兵攻齊之前,他是唯一的反對者。夫差回來後見他仍然反覆饒舌勸諫,大怒,竟然朝伍子胥臉上吐唾沫,加之以痛罵。

伍子胥也憤怒了,說:“大王不聽勸阻,過不了三年,吳國必然會被越國攻破。”夫差被伍子胥的不敬惹得怒不可遏,再加上西施一旁撩撥,就賜死了伍子胥。

伍子胥死後,吳國朝政更加腐敗昏暗,而越國則暗中把“刀”磨得鋒利。

勾踐採用文種和范蠡的計策,“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前後用了22年的時間,越軍終於在范蠡的率領下把夫差圍在了姑蘇山上。這次輪到夫差派人“卑詞厚禮”,“膝行”求和了,勾踐有點兒心軟,而范蠡則繼續進攻,夫差不得已自殺身亡。

越國君臣在實現了滅吳興越的大業以後,又乘勝北上,會諸侯于徐州,繼吳之後號稱霸主。越國國勢達到鼎盛。范蠡被勾踐封爲上將軍,恩榮無比,功成名就。

文種和范蠡離開平靜的南陽,投身越國,苦心謀劃20多年,終於掀起了滔天巨浪。

三、“下海經商”成了商聖。

滅吳之後,越國君臣設宴慶功。羣臣皆樂,勾踐卻面無喜色。范蠡觀察到這一細節,立刻開始思索:勾踐爲滅吳興越,不惜忍辱負重,臥薪嚐膽。如今如願以償,功成名就,只怕自己盛名之下,難以久留,如不急流勇退,日後恐無葬身之地。自己一身謀略,“既已施於國,吾欲用之家”,於是乘扁舟浮於江湖,改名換姓,開始了“下海經商”的新生活。

范蠡歸隱後曾寫信給大夫文種,說了一段後世非常有名的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爲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文種得信後稱病不朝,卻沒有果斷離去。後來勾踐聽信讒言,命文種自殺。文種嘆道:“我懊悔沒有聽范蠡的話,才落得今天的下場!”

西施的結局有兩種說法:一是她感覺已爲國盡忠,但對不起百般疼愛她的夫差,又無顏見范蠡,於是投湖自盡;一是范蠡找到了她,兩人泛舟五湖,成了一對神仙眷侶。相傳范蠡、西施曾寓居宜興,今天的蠡墅就是他們當年居住過的地方,而江蘇一些地方的“施蕩橋”、“西施蕩”等名稱也都與范蠡、西施有關。歷來道學家都願意相信前一種說法,而文人則願意相信後一種說法。至於讀者喜歡相信哪一種,要看你是喜歡悲劇還是喜歡喜劇了。

范蠡“乘舟浮以行”,來到齊國,改姓名鴟夷子皮,開荒種田,“耕於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十萬”。齊國人聽說了他,趕緊任命他作齊國丞相。可是他不久就辭去相位,遷居陶地,成了億萬富豪陶朱公。

相傳范蠡還是十六兩老秤的發明者。據說當時爲了設置秤的度量衡單位,范蠡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外加福祿壽三星,組成了十六兩秤的“秤星”,告誡商人,缺一兩折福,缺二兩折祿,缺三兩折壽。這種十六兩秤,一用就是兩千多年。在民間,范蠡被尊爲財神。南方很多百姓家裡敬財神,都是一文一武,武財神是趙公明,文財神就是范蠡。

在功成身退之後又用他的經濟思想從事經商,成爲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商業鉅富,史稱陶朱公,“陶朱”便成爲鉅富的代名詞。范蠡成爲後世商人供奉的偶像,謂之“商聖”。

范蠡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從楚到越,由越到齊,大起大落。由布衣客到上將軍,由流亡者到大富翁,范蠡以其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宏遠的謀略輔佐勾踐興復瀕於滅亡的越國,滅亡稱霸諸侯的吳國,創造了扶危定傾的奇蹟,以“勇而善謀”、“能屈能伸”著稱於世。所以,司馬遷在《史記》中說:“范蠡三徙,成名於天下”。范蠡稱得上是春秋時期的一位奇才、謀略家。

第895章 鄧玉傑被抓第80章 蠶食鯨吞㊣(6)第537章 幕後的心血第715章 也許只是領導藝術第501章 金頂佛光第53章 鐵膽衛士(4)第17章 耕讀傳家(中)第328章 潮起潮落第552章 出世與入世第59章 拼在高三(4)第418章 政治動物第359章 組織部長第703章 7+2第205章 贏得美人心第841章 借刀殺人第691章 四對裸體鴛鴦第39章 綁票(2)第256章 想當年第254章 出名是藝人終極的夢想第448章 如魚得水第579章 一波三折第236章 中國龍第697章 應有的風範和氣度第84章 山頂洞人㊣(3)第87章 山頂洞人㊣(6)第48章 連環計(3)第702章 你搞你的,我搞我的第745章 任我行第833章 僧多粥少第116章 官場教父(5)第381章 半面紅旗第584章 萬綠叢中一點紅第534章 當選十七大代表第938章 會飛的死魚第940章 跛子和駝子第43章 天網(3)第843章 七.五事件第765章 重於一切第134章 妙在連圈(3)第95章 千禧之喜(3)第535章 激動的心第405章 官官相衛第204章 千里走單騎(2)第495章 狼與狗第99章 家有仙妻(2)第792章 意醉神迷第272章 北京人受歧視了第827章 色誘(1)第385章 樂爲他人做嫁衣第428章 三大戰役第946章 亮起紅牌第39章 綁票(2)第764章 鹿死誰手第223章 廬山之戀第25章 書記秘書(4)第717章 最好不出人命第757章 反戈一擊第659章 第三種愛情第410章 諸葛亮借刀殺關羽(下)第631章 三個定位第592章 官場混元經第197章 再聚首第455章 五人合葬第549章 牛郎織女喜相逢第720章 無招勝有招第124章 官道兇險(3)第783章 燙手的山芋第290章 運籌帷幄(下)第822章 好吃難消化第121章 混在北京(5)第582章 構築勢力圈第843章 七.五事件第929章 信用危機第192章 飛越瘋人院第774章 三個初中生第796章 長相守,到白頭第498章 魔咒第915章 搶了小姐們的飯碗第800章 黃金之路第767章 夜行列車第86章 山頂洞人㊣(5)第702章 你搞你的,我搞我的第534章 吳天然失眠了第70章 絕色保姆(2)第449章 殺一儆百第49章 連環計(4)第212章 結繩記事第484章 紅牆內外第823章 公雞與情人第21章 健美大師(下)第570章 妄想症與變色龍第363章 總會有一個人適合你第174章 必殺令(2)第284章 有色眼鏡第330章 悲喜交集第651章 我不是來檢查衛生的!第39章 綁票(2)第454章 小偷的哲學第201章 公安大廈
第895章 鄧玉傑被抓第80章 蠶食鯨吞㊣(6)第537章 幕後的心血第715章 也許只是領導藝術第501章 金頂佛光第53章 鐵膽衛士(4)第17章 耕讀傳家(中)第328章 潮起潮落第552章 出世與入世第59章 拼在高三(4)第418章 政治動物第359章 組織部長第703章 7+2第205章 贏得美人心第841章 借刀殺人第691章 四對裸體鴛鴦第39章 綁票(2)第256章 想當年第254章 出名是藝人終極的夢想第448章 如魚得水第579章 一波三折第236章 中國龍第697章 應有的風範和氣度第84章 山頂洞人㊣(3)第87章 山頂洞人㊣(6)第48章 連環計(3)第702章 你搞你的,我搞我的第745章 任我行第833章 僧多粥少第116章 官場教父(5)第381章 半面紅旗第584章 萬綠叢中一點紅第534章 當選十七大代表第938章 會飛的死魚第940章 跛子和駝子第43章 天網(3)第843章 七.五事件第765章 重於一切第134章 妙在連圈(3)第95章 千禧之喜(3)第535章 激動的心第405章 官官相衛第204章 千里走單騎(2)第495章 狼與狗第99章 家有仙妻(2)第792章 意醉神迷第272章 北京人受歧視了第827章 色誘(1)第385章 樂爲他人做嫁衣第428章 三大戰役第946章 亮起紅牌第39章 綁票(2)第764章 鹿死誰手第223章 廬山之戀第25章 書記秘書(4)第717章 最好不出人命第757章 反戈一擊第659章 第三種愛情第410章 諸葛亮借刀殺關羽(下)第631章 三個定位第592章 官場混元經第197章 再聚首第455章 五人合葬第549章 牛郎織女喜相逢第720章 無招勝有招第124章 官道兇險(3)第783章 燙手的山芋第290章 運籌帷幄(下)第822章 好吃難消化第121章 混在北京(5)第582章 構築勢力圈第843章 七.五事件第929章 信用危機第192章 飛越瘋人院第774章 三個初中生第796章 長相守,到白頭第498章 魔咒第915章 搶了小姐們的飯碗第800章 黃金之路第767章 夜行列車第86章 山頂洞人㊣(5)第702章 你搞你的,我搞我的第534章 吳天然失眠了第70章 絕色保姆(2)第449章 殺一儆百第49章 連環計(4)第212章 結繩記事第484章 紅牆內外第823章 公雞與情人第21章 健美大師(下)第570章 妄想症與變色龍第363章 總會有一個人適合你第174章 必殺令(2)第284章 有色眼鏡第330章 悲喜交集第651章 我不是來檢查衛生的!第39章 綁票(2)第454章 小偷的哲學第201章 公安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