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另類的省委書記

宋德福,一個省委書記,他的一生太過艱辛,讓王國慶的心裡是五味雜陳。

王國慶正在翻閱的是一篇是針對宋德福的新聞報道。正因爲王國慶和宋德福相識相知,他才深深地感到,宋德福的一生有很大的遺憾。新聞報道是這樣寫的。

世上沒有開而不敗的花,也見不到永存的生命,但卻經常能夠感受到不死的精神!

詩人感嘆“有的人活着,他卻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歷史長河,淘盡千古英雄,卻淘不盡英雄的氣節。鮮花易凋謝,芬芳可以長留人間。生命會逝去,精神卻可以永駐。

高尚的精神,如磐石般堅毅,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巍然;純潔的精神,如山花般燦爛,任憑雨澆露浸我自開放;偉大的精神,如雄鷹般勇健,任憑海闊天高我自翱翔。

我常常折服於這種精神。這是一樣人格,讓人欽佩;這是一種力量,讓人振奮;這是一面鏡子,讓人警醒;這是一座豐碑,讓人景仰。

巴金先生說過“讓生命開花”。每個人的生命,就像是一朵花。可是爲什麼,有的生命可以綻放出豔麗無比的花,有的生命卻只能結出醜陋的果?有的生命之花可以永遠留香,有的生命之花卻會遺臭萬年?

答案只有一個,你有沒有這種高尚、純潔的精神,你對這種精神的追求夠不夠真,用心夠不夠清。你是用真心呵護,用真情澆灌,生命之花就嬌豔;你用虛情維繫,用假意敷衍,生命之花就萎靡。

我深切感受的這種精神,是在剛剛逝去的老書記宋德福身上展現的。在他病重期間和逝世後的這些時日裡,不論是網友評論,還是羣衆言談,都能夠看到、聽到大家對他離去的惋惜和懷念,不斷有文章和帖子出現,議他的爲人,論他的政績,評他的文章,都充溢着敬佩之情,大家發自內心的推崇讓我感動。播種什麼才能收穫什麼,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送給羣衆真心,送給大家真誠,大家回報的,便也是真情和真愛。在他六十一年的人生旅途中,“送出去”的是克己奉公、兢兢業業、鞠躬盡瘁、嘔心瀝血,而“還回來”的是清白名聲、清廉政聲,是黨和人民對他的高度評價。在他的生平介紹裡,我們黨給一個正省級幹部極罕有的“具有很強的人格魅力,在羣衆和幹部中具有很高威信”“高尚品德和優良作風,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一名真正的**員”“堪爲楷模”等評價;網友們的自發評論中,也極少有地給出“一代英才”“黨的楷模”和“人民的好公僕,世間的大好人”等字眼,這些都足以讓人感受到他所享有的聲望。

爲什麼他的身體如此單薄形象卻這樣高大?爲什麼他的生命之花如此短暫卻這麼燦爛?答案只有一個:他對自己“清”,對別人“真”。

清白做人。他的人生經歷豐富,從寒家子弟到部隊戰士,從共青團到人事部再到地方,不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不論是求學、從軍還是從政,聽他說過的話,品他留下的文字,看他做過的事,可以發現其人生底色始終都沒有離開過“清”字。他爲人處世不虛飾、不做作、不違良心,深情執著,恬淡如菊,清清白白,真真實實。除了讀書外,他的惟一愛好就是抽菸。可是,誰又能相信,作爲“一省之首”,他抽的煙都是自己掏錢買的?誰又能相信,一個擔任了20多年部級領導幹部的他,沒有收過別人送的整包香菸,沒有穿過名牌的西裝和皮鞋?類似這樣令人難以想象的事,在他身上還有許多。比如,他不願意按規定給自己家裡配公務員和炊事員,家人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堅持吃機關食堂,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每週還要自己動手洗衣服,與身邊工作人員一起打掃衛生;他不領取規定的出訪補貼,領取的文章稿費,全部交給工作人員。他一生清白,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敢保證一點,我沒有以權謀私。”一句保證只有十幾個字,他卻用了一生來踐諾。

清廉做事。德福書記特別愛乾淨,他自己乾淨,也要別人乾淨;他外表乾淨,內心也乾淨。他經常說,爲人要清潔,當官要清廉,做人憑良心,做事講公心。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貪不要不拿不送,對自己和家人的要求近乎苛刻。擔任領導,他自己從不插手工程項目,更不允許家人親友插手。因此,在社會上也從來聽不到這方面的議論。在福建工作期間,他的夫人從北京到福州看望他,好幾次都是乘火車,而且都是自己買的硬臥車票;夫人想到廈門去看看,也是自己購買車票,乘大巴前往,沒有陪同,沒有接待,沒有驚擾任何地方官員。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勝枚舉,可以說,他一生從未利用職權爲自己和家人謀取過什麼。一位網友深情地評論道:“他不貪財,看看他家的生活水平就知道;他不貪官,從未爲升官搞所謂的面子工程;他家教嚴,沒有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在他的庇護下經商牟利,我們應給這樣的高官鞠躬!”

清心做官。德福書記常說“官是一塊磚,東西南北任黨搬。”因此,他當官淡泊名利,看重的是責任。對自己,關係多不去跑,上面熟不去找,資歷深不去伸手要,黨組織把他派到哪個崗位上,他二話不說,義無反顧,欣然前往;對事業,他嘔心瀝血、殫精竭慮,只要是對發展有利的,只要是對羣衆有利的,他都全力支持、盡力爭取。他履歷豐滿,閱歷豐富,有着軍隊、共青團、國家部委、地方的工作經歷和領導經驗;他資歷豐厚,擔任部級領導幹部20多年。按理,他有擺“老”的資格,有“等”的本錢,有“要”的砝碼,可是,他依然是哪裡需要他,他就去哪裡,絕不和組織討價還價,絕不向領導要這要那。他惟一一次向組織“開口”,是1993年4月12日,離開團中央去人事部工作之前,在團中央常委擴大會議上所做的一段離別感言:“我走了,帶着自信,帶着樂觀。豁達、堅定、開朗的男子漢纔敢於正視這樣一個問題,也許還很遙遠。假使有那麼一天,我比你們當中有的人先走到了人生的終點,我相信一定會有同志還記得團中央機關有過那麼一位老團幹,趕去看上一眼。不過,我不要眼淚,不要花圈,不要大的場面,只希望穿上軍裝,蓋上一面團旗,再把一條紅領巾系在胸前。”因爲他對軍隊和共青團,有着特殊的深厚感情。臨終前,組織上特別批准了他的這個請求。他把一生惟一的一次“特殊化”,留給了他所鍾愛、留戀的事業,用自己的身軀向事業獻禮!

真誠待人。這是他始終如一的品格、風度和修養。德福書記曾說“自身修養關鍵就是如何做人”“看書是看人,做事情做學問是做人”。他警醒自己不能做“變臉大師多面人”,不能投機鑽營找靠山,不能做卑躬屈膝軟骨漢,不能做見錢眼開謀私官,不能做冷血動物薄情郎,不能小雞肚腸泄私憤。他很詳細地闡述過自己的爲人和待人之道,他說,即使對某個人再有看法,只要他有德有才有能,有羣衆基礎,我個人會幫其說公道話,而不會反對其提拔;如果他犯有缺點錯誤,能拉,我也一定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拉他一把;即使他整過我,告過我的黑狀,我也不會推他下水,落井下石;我做不出那種報私仇、泄私憤的事。做人心胸坦蕩如此,待人真誠寬容如斯,我想就是一塊頑石也會被感動的。真誠是人生穩固的根基,這是他讓我們仰慕的地方。網絡上有兩篇回憶德福書記的文章,說到了他的兩則小故事。一位基層團幹回憶,某次開團代會,作爲省委書記的他,一間一間過去看望基層代表,一個一個過去握手,和藹可親、誠摯待人,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一位曾在人事部工作過的幹部回憶,在他離開人事部許多年後,一次回到部里正好遇上時任部長的宋德福。本來以爲只有一次共聚緣分,宋部長不一定記得他了。正當他準備繞道走時,沒想到宋部長一口叫住了他,噓寒問暖,使他感動萬分。網上諸如此類的細節和故事很多,我想,這不是大家因爲悼念亡靈所刻意編造或者拔高,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動和敬意。

真性爲官。這是他非常突出的性格、風格和魅力。古往今來以真性情做官者寡且難,但是他堅持並做到了,這與他的真誠是一脈相承的。德福書記曾說,我從來不贊成唯唯諾諾,見風使舵,常變臉譜。我仍是那個一貫的我。被任用,不說過頭話;遭冷遇,不減當年勇;挨批評,沒錯不認錯。“三講”時,不能越罵自己越好;述職時不能成績越講越多;高興時,不能比誰都先進;發牢騷時,不能全世界都對他不起。率真之言,令人折服。現在,有一些幹部不肯或不敢說真心話做真心事,做事說話陰陽兩套,時間久了便在身上結出了一層厚厚的“官繭”,這層繭圓滑、虛僞,讓人永遠無法看透其內心。而德福書記則不然,他的心扉敞開,思深慮遠,專心謀事,誠以待人,人們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的熱情,認知他的思想,認同他的道德準則,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很少重複,很少講套話、空話、大話,更不講假話;儘量爭取講實話、真話、心裡話、自己的話。他到福建不久說的那句大家至今仍耳熟能詳的“把人民的利益舉過頭頂”,生動而深情,今天再回味這句話,仍然感嘆此語惟有他這樣真性情的人才能說得出來。憑真性情做官,使他一事當前,能夠更加看重內在精神價值,看輕外在功利,使他的言行舉止坦蕩自如,別具魅力。

網上一篇文章回憶,有一次,德福書記出席建團紀念大會。觀衆以中小學生居多。在他講話第一部分講完後,部分純真的學生在掌聲響起後,以爲正式的晚會就要開始了,卻不想德福書記還在繼續講話,發了一小聲“唉哦”之音。德福書記聽了,會意地說了句:“把時間留給大家看精彩的晚會吧,把我的講話稿後期下發即可。”頓時,場內一片熱烈的掌聲。這中間,有純潔的學生看晚會的激動,更多的是對德福書記的胸襟、氣度的由衷敬佩之情!還有一次,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他就一些幹部中存在“攀比提拔”的心態,脫稿講了十幾分鍾。他說,現在位子少,想挑重擔的人多。在同學、同事中,總有一些人進步快一些。但你不要與提拔最快的人比,老跟提拔快的人比,越比越心煩意亂。希望大家多參加一些同事、同學的追悼會,就會覺得攀比升官不值得,應該多幹點實實在在的事,留下好名聲。9月19日,我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參加了德福書記的遺體告別儀式。在低迴的哀樂聲中想起他講這番話時的風華正茂和鏗鏘有力,心裡不禁唏噓感嘆。

真心幹事。這是他長期堅持的原則、要求和目標。儘可能多地爲社會和人民羣衆做點事,一直是他的心願和行動。他時常掛懷的是“如何用責任、良心、感情對待所從事的工作,所遇到的難題,所接觸的人們。如何以此爲基礎激勵自己廉潔自律,服務百姓。”他在團中央面對社會轉型給團的工作帶來的新困難和新挑戰,銳意進取、大膽改革,使團的工作經受住市場經濟大潮的考驗,並呈現出諸多工作亮點。他任人事部長的八年,是中國人事制度改革關鍵的八年,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到福建工作受命於困難之際,但他堅持“悠悠萬事,發展爲大”,提出“用發展內聚人心,外樹形象”,穩住了人心,打開了局面。他一路走來,在每個崗位都幹出了實績,留下了好的政聲。

真心做事,是人生的準則,這是他爲我們樹立的一根標杆。他在任上兢兢業業,即便在病中也是勤勤懇懇。他病危和彌留之際,我一直守候在醫院。那段時日,從感情來講是哀傷的,一個我所敬重的人即將不久於人世;從工作來講是辛苦的,因爲每天都有許多的事情需要協調;但從精神上來講,卻是有收穫的,因爲在那段陪伴德福書記的日子裡,我更進一步地接近一顆真誠的心、真實的靈魂,我被他的真情、真性和真摯感動着、震撼着。由於病痛折磨和藥物反應,他在人生的最後時光裡,深度睡眠的時候多,醒來的時候少。然而,就是在少數清醒的時候,他反覆講到的是,大家工作這麼忙,別來看我。他的聲音是虛弱的,但語氣卻是堅定的,每次都要等到大家含淚離開時,他才似乎放下心頭的包袱,鬆了一口大氣,又沉沉地睡了過去。在旁的醫護人員都感到奇怪,已經處在油盡燈滅邊緣的他,哪裡來的那麼大心力和氣力?他們哪裡知道,支撐他的力量,是他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即使是在德福書記病情惡化的時候,他考慮最多的仍是怎樣才能爲後人留下一些精神財富,如何對社會作出最後的微薄貢獻。

用“清”和“真”作自己生命底色的人是高尚的,也是幸福的,但這樣的境界常常是嚮往者衆而達致者寡。做一個像德福書記那樣真誠真性真心的人,心中必須有着對人民、對事業的大愛。“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心裡盛滿了這種愛,就沒有了其他私心雜念存在的空間,名利也就變得無所謂了,心就敢於向人們敞開,因爲他的心裡除了愛沒有別的,你儘可以看個夠看個透;做一個像德福書記那樣真誠率性清心的人,心中必須時時有公正,對人對己皆然,由於心正,無所掛礙,待人接物便能公道正派,想什麼做什麼怎麼做,完全沒有遮遮掩掩的必要,即便批評別人自己也坦然,總叫被批評者口服心服。

斯人雖已逝,千載有餘情。純真的生命會開花,開花的生命永不凋零,即便化作泥土也將誠如巴金先生所言——永遠留在人們溫暖的腳印裡。

宋德福同志,王國慶認識,他的感覺是,這個人爲人低調,煙癮很大。沒有想到,一個省委書記,會如此的清廉。煙,還是自己掏錢買的。這不正常啊,王國慶能不知道,現在就是一個鄉鎮的黨委書記,如果抽菸的話,也絕不會自己掏錢買。

宋德福啊,宋德福!你這是何苦呢?你這一生,真的值嗎?王國慶覺得,這個宋德福,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那就是另類!

一個省委書記,當他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也只是留下這麼幾行冰冷的文字。

1946年2月生,河北鹽山人,大專學歷。曾任排長、連副指導員,軍政治部幹事、秘書,空軍政治部組織部青年科科長,青年處處長,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兼總政治部組織部青少年處副處長,**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兼國家人事部部長、黨組書記,**福建省委書記、福建軍區黨委第一書記,**福建省委書記等職,因病醫治無效,於2007年9月13日凌晨4時5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

強烈推薦:

第644章 物是人非第531章 反腐藥方第52章 鐵膽衛士(3)第470章 思念苦無藥第244章 天涼好個秋第717章 最好不出人命第245章 人生無邏輯第130章 官道兇險(9)第504章 真命天子第878章 英雄末路(2)第775章 李小爽涉案第478章 賠上小姨子第848章 空手套市長第101章 家有仙妻(4)第749章 兩個1.3億第856章 打不死的蟑螂第83章 山頂洞人㊣(2)第105章 家有仙妻(8)第508章 真的想對你說第7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04章 倚天長劍第724章 總裁駕到第249章 教父出手(上)第26章 書記秘書(5)第713章 只要幹事,我就支持第701章 紅河谷第523章 實踐第一第16章 耕讀傳家(上)第871章 爲愛所亡第209章 副省長的心事第543章 政治狙擊手第903章 敢於亮劍(上)第487章 市長還不如一隻雞?第512章 新時代的傳奇第196章 九年之痛第7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18章 苦肉計第813章 權力家族的崩盤第903章 敢於亮劍(上)第714章 都是風情惹的禍第122章 官道兇險(1)第435章 阿雪心中的那片海第320章 招商難,難於上青天第611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615章 幸福在哪裡第590章 打太極第248章 做人大於做官第623章 血雨腥風第813章 權力家族的崩盤第913章 有話好好說第38章 綁票(1)第672章 嘔心瀝血第601章 宋氏四姐妹第236章 中國龍第856章 做官始於做人第9章 文字殺手(下)第726章 我和孔子比個頭第435章 阿雪心中的那片海第240章 心有所繫第461章 一封遲來的信第81章 蠶食鯨吞㊣(7)第287章 腐而不敗第11章 寫作班子(中)第201章 再續前緣第151章 我的奮鬥(2)第368章 滄海橫流,英雄難覓第18章 耕讀傳家(下)第66章 我的叔叔阿姨(5)第745章 任我行第261章 誰比誰強第786章 神話第893章 追得上、打得贏、說得過第452章 一票險勝第73章 絕色保姆(5)第366章 貪婪是動力之源第242章 舉重若輕第593章 佩槍的司機第422章 礦主潛逃第573章 辯證的、唯物的、主義的第484章 紅牆內外第199章 戲裡戲外第289章 運籌帷幄(中)第63章 我的叔叔阿姨(2)第424章 從容應對第494章 比孝子賢孫更孝順第605章 殺破狼第583章 乾親家第772章 獨佔獒頭第222章 黃山美景道不得第366章 貪婪是動力之源第837章 紅狐和白狐第323章 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得了第750章 步步緊逼第417章 逼省長辭職第216章 真正的和諧第684章 征服第379章 玩心眼第444章 寸拳與手刀第284章 有色眼鏡第933章 心想事成
第644章 物是人非第531章 反腐藥方第52章 鐵膽衛士(3)第470章 思念苦無藥第244章 天涼好個秋第717章 最好不出人命第245章 人生無邏輯第130章 官道兇險(9)第504章 真命天子第878章 英雄末路(2)第775章 李小爽涉案第478章 賠上小姨子第848章 空手套市長第101章 家有仙妻(4)第749章 兩個1.3億第856章 打不死的蟑螂第83章 山頂洞人㊣(2)第105章 家有仙妻(8)第508章 真的想對你說第7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04章 倚天長劍第724章 總裁駕到第249章 教父出手(上)第26章 書記秘書(5)第713章 只要幹事,我就支持第701章 紅河谷第523章 實踐第一第16章 耕讀傳家(上)第871章 爲愛所亡第209章 副省長的心事第543章 政治狙擊手第903章 敢於亮劍(上)第487章 市長還不如一隻雞?第512章 新時代的傳奇第196章 九年之痛第7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18章 苦肉計第813章 權力家族的崩盤第903章 敢於亮劍(上)第714章 都是風情惹的禍第122章 官道兇險(1)第435章 阿雪心中的那片海第320章 招商難,難於上青天第611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615章 幸福在哪裡第590章 打太極第248章 做人大於做官第623章 血雨腥風第813章 權力家族的崩盤第913章 有話好好說第38章 綁票(1)第672章 嘔心瀝血第601章 宋氏四姐妹第236章 中國龍第856章 做官始於做人第9章 文字殺手(下)第726章 我和孔子比個頭第435章 阿雪心中的那片海第240章 心有所繫第461章 一封遲來的信第81章 蠶食鯨吞㊣(7)第287章 腐而不敗第11章 寫作班子(中)第201章 再續前緣第151章 我的奮鬥(2)第368章 滄海橫流,英雄難覓第18章 耕讀傳家(下)第66章 我的叔叔阿姨(5)第745章 任我行第261章 誰比誰強第786章 神話第893章 追得上、打得贏、說得過第452章 一票險勝第73章 絕色保姆(5)第366章 貪婪是動力之源第242章 舉重若輕第593章 佩槍的司機第422章 礦主潛逃第573章 辯證的、唯物的、主義的第484章 紅牆內外第199章 戲裡戲外第289章 運籌帷幄(中)第63章 我的叔叔阿姨(2)第424章 從容應對第494章 比孝子賢孫更孝順第605章 殺破狼第583章 乾親家第772章 獨佔獒頭第222章 黃山美景道不得第366章 貪婪是動力之源第837章 紅狐和白狐第323章 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得了第750章 步步緊逼第417章 逼省長辭職第216章 真正的和諧第684章 征服第379章 玩心眼第444章 寸拳與手刀第284章 有色眼鏡第933章 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