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

其實李雲昌等人不清楚的是,由於這次六十一軍攻佔天津實在太過於突然了,大量剛剛靠岸的大型船隻都來不及有所動作就全部成了騎兵集團的俘虜,其中有三艘是剛剛從上海過來的萬噸貨輪,上面裝的都是武器裝備,滿滿一船,就重量而言足足幾萬噸。另外在天津海岸的倉庫裡更是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武器裝備,滿滿當當十幾個大倉庫。

剛剛接到騎兵集團報告的時候陳鋒心裡着實高興了一番,但是當看完這幾船武器裝備之後,陳鋒的那種高興勁就徹底消失了,因爲除了那幾個倉庫裡的東西還算不錯以外,剩下的那幾艘船上裝的並不是日軍的制式裝備,而是從南方戰場收繳上來的國民政府潰軍俘虜的武器裝備。

奶奶的,三艘萬噸級的超級貨輪裡面裝的全都是已經淘汰了的破爛,單單步槍的型號就不下十個,什麼德國的老毛瑟、老毛子的水連珠、英國佬的77式步槍,甚至於還有國產的漢陽造、老套筒、中正式,簡直是一個萬國武器裝備博覽會,當然這個博覽會的前面應該加一個前綴——古董。

不要說和六十一軍即將量產的AK突擊步槍比較了,就算是比之六十一軍現在裝備的毛瑟K98也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所以陳鋒根本就看不上眼,即使拉回去也沒什麼用,除了佔庫房就是佔庫房,所以陳鋒才決定送給八路軍,算是一個順水人情。

對於陳鋒來說不過是個順水人情,但是對於八路軍而言這可是雪中送炭。又是一年的冬天,這冬天最難熬了,每年冬天部隊都會因爲物資儲備不足而造成大量的非戰鬥減員。今年的冬天更是如此,前段時間李雲昌回延安開會。會上首長們就部隊過冬的物資頭疼不已,到現在部隊過冬的物資基本上消耗殆盡了,但是整個冬天纔過去了三分之二,最起碼還有一個半月的寒冷時節,就連一向樂觀的主席都皺着眉頭說這個年難過嘍!

新四軍還好,畢竟皖南地區的冬天並不是很寒冷,戰士們兌付兌付也就過去了。但是八路軍所在的可是山西高原。冬天的氣溫有時候會達到零下四十多度。而即便是這樣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八路軍的很多戰士都還穿着單衣草鞋,這寒冬臘月的真的會凍死人的,即便是凍不死也會留下各種各樣的病痛,像凍瘡、風溼性關節炎等等。有了這批物資,部隊可以少死多少人。也難怪李雲昌等人如此激動。

爲了不引起國民政府的誤會和猜忌,加深彼此的矛盾,陳鋒要求中共派到天津的人全部穿上六十一軍的制式軍裝。同時讓騎兵9團協助他們行動。

送走李雲昌等人不久,馬操便急匆匆進來彙報說,剛剛接到國民政府軍政部的電報,說由海軍司令陳紹寬上將率領150名海軍士兵組成的團隊已經在武漢登機起飛,在空軍驅逐艦第4大隊護航下正飛往天津。望六十一軍加強機場附近的警衛,以防遭到日軍航空部隊的攔截。

陳鋒倒是沒想到國民政府如此重視這幾艘軍艦,竟然將海軍司令陳紹寬給派來了。要說國民政府裡面對海軍最懂行而且立志建設中國的海防的非這位陳紹寬陳上將莫屬了,餘者不值一提。

陳紹寬在陸軍界並沒有多大的名氣,與同時期的李宗仁、白崇禧、閻錫山、陳誠、薛嶽以及朱德等人相比相差甚遠,但是此人在海軍界卻是首屈一指赫赫有名啊。陳紹寬,字厚甫,福建閩侯縣臚雷鄉人。生於1889年,祖輩以手工爲業。父陳伊黎,原是海軍水手,後升爲中士管艙。

1905年考入南洋水師學堂,在校期間勤學苦練,畢業時就有了豐富的航海知識,並掌握了相當的航海技能。他到艦任職不久。某年因奔母喪回家,乘“鏡清”艦(當時任該艦大副)由滬航榕,艦長楊某未上船,囑陳主艦。依照海軍慣例。倘艦船3年沒有進出某港口,則駛入此港時,可請引水員領航。“鏡清”艦已多年未到福州港,且閩江口至馬尾航道地勢錯綜複雜,依例船到馬祖島或川石附近,就可請人領航。但陳卻親自駕駛,安全駛抵馬尾。一個上尉軍官初次率艦進港,竟不請人領航,且安抵目的地,此舉轟動了當年的海軍界。

1915年12月,南方革命黨人陳其美在上海設計奪取北洋軍艦,曾使楊虎、孫祥夫等與“肇和”艦槍炮大副王某裡應外合,強奪駐泊在高昌廟的“肇和”軍艦。是日適逢星期日例假,海軍總司令李鼎新以下官員均不在司令部,獨少校副官陳紹寬在部,聞訊即奔旗臺,以旗語傳令在港的“海琛”、“應瑞”兩艦開炮射擊,並令“舢舨出軍”,奪回了“肇和”軍艦。事後,北洋海軍部長劉冠雄以總司令李鼎新、練習艦隊司令徐振鵬疏忽失職,分別加以處分,“肇和”艦長黃鳴球被革職監禁,陳紹寬則從少校副官擢升爲“肇和”艦上校代理艦長。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決戰階段,陳紹寬以駐英大使館武官身份隨英國海軍上將司令齊立克(Jalico)在旗艦參加與德國海軍交戰的著名的格羅林戰役,他堅守崗位,聽從指揮,得到英國海軍當局和常識。戰後,獲英國女王頒發的歐戰紀念章。大戰結束後,陳回國任“通濟”艦長,後升任第二艦隊司令,還曾擔任過杜錫珪(海軍總司令)的參謀長。在北洋政府時代,可算是青雲直上了。

1927年,陳紹寬率第二艦隊歸附國民革命軍,並且在龍潭截擊北洋軍閥孫傳芳部渡江,粉碎了孫部反攻南京的計劃,使國民政府迅速奠都南京。接着參加第一次西征,率艦攻打唐生智,佔領了嶽州,奠定了湖南的局面。1929年,再率第二艦隊參加第二次西征,攻打李宗仁。由於屢立戰功,陳由第二艦隊司令而代理海軍部政務次長,繼而出任海軍部部長。

1932年,升海軍部上將部長併爲國民政府國防委員會委員、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民國23年,因創辦“海軍大學”,聘請日本海軍專家分別講授“高等軍事學”和“國際海法”,引起以“應瑞”艦長林元銓等23位艦長的不滿,聯名控告陳紹寬“親日”。陳紹寬被“查處”,因此憤而辭職。以後汪精衛幾次到上海“慰留”。林元銓等人分別受到“調離”處理,陳紹寬纔回部視事。

1937年4月,陳紹寬爲國民政府代表團副團長,赴英國參加英國國王喬治六世的加冕覲禮,事後轉德國考察海軍。同年7月7日,中國抗戰爆發,陳紹寬即回國組織“江陰阻塞線”,封閉長江下游水道,保衛中國的大後方。

可以說陳紹寬出身於海軍,成長於海軍,他的前半生更是全部獻給了海軍。

原本這次國民政府不打算讓陳紹寬這樣重要的大員到天津接收軍艦,但是當這位陳上將得知國軍的部隊竟然在天津繳獲了三艘日軍的鐵甲艦和大量的運輸船隻之後大爲驚喜,立即向軍委會申請要親自去接收那幾艘軍艦。

老頭子出於他的安全考慮,拒絕了陳紹寬的請求,但是一夜之間陳紹寬從重慶給武漢行營連發三封電報請求北上,無奈之下老頭子只好答應讓陳紹寬出任這次接收日軍艦艇的總負責人。

實際上陳紹寬是有自己的苦衷,不得不來。他現在雖然是海軍最高指揮官,但是海軍的家底已經快要破產了,再沒有艦艇補充的話,中國海軍就真的成了個空殼子了。自辛亥革命以後,海軍除接收清廷遺產外,從1912年至1928年的整整16年間,沒有添造一艘新型艦艇,到1928年國民政府名義上統一全國之時,中國海軍艦艇總噸位僅3萬餘噸,還不及外國—艘大型戰鬥艦的噸位。

諾大的一個國家的海軍總噸位只有區區3萬噸,說出去真的是丟人,要知道當時日軍區區一艘扶桑級戰列艦的排水量就達到了三萬多噸,也就說當時國民政府海軍全部艦艇噸位加起來還不如日軍一艘大型艦艇。

有鑑於此,陳紹寬在第一次西征後,且把截留的湖南新浞關稅款50萬銀元悉數用於造艦。他首先向江南造船所定造500噸級的“咸寧”炮艦,這是民國以來第一次建造炮艦。海軍部成立不久,陳紹寬即向國民政府提出60萬噸位的造艦方案,並引證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裡建設海港軍港的遠景規劃,提出以日本爲假想敵,呈請國民政府在15年內籌撥20多億元爲建設海軍經費。

方案送出後如石沉大海,渺無消息。當時國民政府財庫空虛,主要稅收關稅和鹽稅等都已抵押給帝國主義國家,實際財政收入少得可憐,哪裡還有財力來建設海軍呢?

第209章 僞軍騎兵第二師第686章 1943—建設之年第392章 甕中之鱉——駐山西第一軍第124章 刺殺進行時(四)第3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捷報第363章 猶太人的遷徙之路第510章 日本高層的恐慌第308章 戰雷(二)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455章 開啓支線任務——“消滅蘇聯”第23章 摸底保安團第364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第56章 喋血孤城之炮戰第290章 四:日軍戰鬥序列的沿革第623章 大東北戰略——作戰計劃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304章 洞房花燭夜第693章 神風特攻與撤兵第214章 轟轟烈烈的大暴動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651章 大東北戰略——晉綏軍的出路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3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80章 死局(四)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336章 第二次武漢會戰與好事連連第67章 一日雙捷第472章 血戰烏蘭巴托(中)第243章 宣戰(2)第642章 大東北戰略——陳大司令要報復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56章 喋血孤城之炮戰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430章 魯西大掃蕩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384章 秋山靜子之死第91章 糖衣來襲(三)第3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472章 血戰烏蘭巴托(中)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507章 無恥的木村與無恥的日本媒體第287章 襲石門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357章 過江龍地頭蛇座山雕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358章 移民的辦法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8章 系統獎勵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546章 第九師團——甕中之鱉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604章 擴兵備戰第228章 交易(一)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549章 唯一的辦法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290章 一:要升級了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546章 第九師團——甕中之鱉第526章 楊毅等人的極限震撼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702章 番外第476章 妥協第5章 屯兵大青山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262章 缺糧了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團軍第243章 宣戰(2)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696章 謀劃隆美爾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236章 翻版珍珠港第506章 破高邑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352章 人口買賣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282章 反撲的蟬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472章 血戰烏蘭巴托(中)第685章 大決戰第596章 克里姆林宮的聲音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第122章 刺殺進行時(二)第246章 板垣徵四郎的陰謀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89章 糖衣來襲(一)第433章 佈局蘇聯第42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563章 海軍雄起(三)
第209章 僞軍騎兵第二師第686章 1943—建設之年第392章 甕中之鱉——駐山西第一軍第124章 刺殺進行時(四)第3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捷報第363章 猶太人的遷徙之路第510章 日本高層的恐慌第308章 戰雷(二)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455章 開啓支線任務——“消滅蘇聯”第23章 摸底保安團第364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第56章 喋血孤城之炮戰第290章 四:日軍戰鬥序列的沿革第623章 大東北戰略——作戰計劃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304章 洞房花燭夜第693章 神風特攻與撤兵第214章 轟轟烈烈的大暴動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651章 大東北戰略——晉綏軍的出路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3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80章 死局(四)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336章 第二次武漢會戰與好事連連第67章 一日雙捷第472章 血戰烏蘭巴托(中)第243章 宣戰(2)第642章 大東北戰略——陳大司令要報復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56章 喋血孤城之炮戰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430章 魯西大掃蕩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384章 秋山靜子之死第91章 糖衣來襲(三)第3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472章 血戰烏蘭巴托(中)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507章 無恥的木村與無恥的日本媒體第287章 襲石門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357章 過江龍地頭蛇座山雕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358章 移民的辦法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8章 系統獎勵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546章 第九師團——甕中之鱉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604章 擴兵備戰第228章 交易(一)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549章 唯一的辦法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290章 一:要升級了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546章 第九師團——甕中之鱉第526章 楊毅等人的極限震撼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702章 番外第476章 妥協第5章 屯兵大青山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262章 缺糧了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團軍第243章 宣戰(2)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696章 謀劃隆美爾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236章 翻版珍珠港第506章 破高邑第210章 收復熱河的機會第352章 人口買賣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282章 反撲的蟬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472章 血戰烏蘭巴托(中)第685章 大決戰第596章 克里姆林宮的聲音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第122章 刺殺進行時(二)第246章 板垣徵四郎的陰謀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89章 糖衣來襲(一)第433章 佈局蘇聯第42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563章 海軍雄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