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鋼鐵洪流的碰撞

蘇聯紅軍在空中遭到北方空軍的虐殺的同時,地面的伊索夫等人也遇到了麻煩。蘇軍北撤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向南突圍根本就不用考慮, 那裡是陳鋒所部重點進攻方向。西面同樣不行,往西走全是荒漠戈壁,向西突圍即便能夠成功也會被惡劣的自然環境所消滅。東面同樣不行,往東走就會進入日本人控制的呼倫貝爾草原,現在蘇日之間剛剛簽訂中立條約,要是蘇聯紅軍這個時候突然闖入日本人的勢力範圍,很容易引起外交糾紛,甚至於還會令之前雙方的共同努力化爲泡影,因此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也只有北面最適合蘇軍突圍。

有了這樣的判斷,因此昨天夜裡第八戰區的主力部隊就到了蘇軍北面修築陣地,根據陳鋒的命令,務必要全殲這支蘇蒙聯軍,給蘇聯一個下馬威。

突圍剛剛開始,伊索夫少將就悲哀的發現,在北邊至少有中國3個步兵師的兵力,另外那裡還有大量的坦克。其實伊索夫少將不知道的是,擋在他們前面的並不是三個步兵師,而是第八戰區的一個整編師。不過伊索夫少將的眼光還是不錯的,儘管整編師只有一個師的番號,但是其總兵力並不比國民政府的三個步兵師少。

但是事已至此,伊索夫少將知道自己已經沒有後路了,這次南下他們本身攜帶的彈藥給養就不是很充足,而在昨天晚上的戰鬥中,指揮部和彈藥庫是中國炮兵部隊打擊的重點,一開始就受到了重炮部隊的重點照顧,所以等伊索夫少將收攏部隊之後才發現,所部所有彈藥加起來都不可以堅持兩天。正因爲如此,伊索夫少將才不得不突圍。

爲了能夠成功突圍,伊索夫少將將所部僅有的270輛坦克擺在了部隊的最前面,他要坦克部隊爲步兵開路。

幾百輛坦克集體衝鋒的陣勢極爲壯觀,如同一條鋼鐵洪流一般,向着第八戰區警衛師的陣地衝去。

蘇軍陣地以北5公里處,馬操坐在一輛T34坦克上,手持望遠鏡緊緊注視着蘇蒙聯軍的動向,看到蘇聯紅軍開始行動了,馬操將望遠鏡放下,然後大聲命令道:“蘇聯紅軍已經開始向我們所在的方向突圍了,我們的任務就是截住他們,消滅他們!”

“截住他們,消滅他們!”衆官兵齊聲吼道。

“好!就要這樣的氣勢,按照原計劃行事,炮兵部隊立即炮擊,裝甲部隊準備衝鋒!”

“轟轟轟”

在蘇聯坦克衝鋒的路上到處都是從天而降的炮彈,一百多門大口徑野戰重炮在蘇軍突圍的路上建立了一道鋼鐵彈幕,將一輛輛蘇聯坦克打爆、打飛、打廢。

幸好這段路程不是很長,區區不足五公里的路程,在蘇軍裝備的BT快速坦克面前根本算不得什麼,蘇聯紅軍只用了十分鐘就跑出了中國炮兵的炮擊禁區。

不過,災難並沒有結束,在蘇軍裝甲部隊距離警衛師本部不足一公里的時候,馬操命令麾下的裝甲旅立即衝鋒。

這是屬於鋼鐵巨獸之間的對決,這是屬於鐵流洪濤之間的碰撞。270輛蘇聯坦克與400輛中國坦克迅速撞在了一起,這是發生在中國北疆的第二次大規模裝甲戰爭。第一次是蘇日之間的內蒙古戰役,那一次蘇聯人贏了,但是這一次蘇聯的運氣可不是很好。

對於這次裝甲戰伊索夫少將很有信心,根據事先得到的情報,陳鋒所部確實擁有大量的坦克,不過都是從日軍手中繳獲的九四式、九五式輕戰車,這兩種輕型坦克伊索夫少將在諾門坎戰役中見過,性能極其垃圾,根本就比不上蘇聯的BT7快速坦克。

作爲坦克師的師長,伊索夫對於裝甲作戰還是比較在行的,而且他還參加過幾個月前的諾門坎戰役,是蘇聯現在僅有的幾個參加過實戰歷練的高級指揮官之一。他很清楚裝甲作戰的特點,也許在其他兵種的作戰中武器裝備雖然重要,但是卻不一定能夠左右戰役的勝負。

但是在裝甲作戰方面就不一樣了,坦克性能是否先進市戰鬥能否勝利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硬件條件不行,那麼即便是最優秀的指揮官來了也是白搭。

而他的坦克第59師原本就是爲了對付日本人而組建的,所裝備的BT7快速坦克是專門爲了對付比九四式、九五式輕戰車性能更強大的日本九七式中戰車,因此這一戰伊索夫少將勢在必得。

但是,現實卻給了他又一次沉重的打擊。

“轟”

一輛衝在最前面的BT7坦克開火了,顯然這個坦克手是一個作戰經驗十分豐富的裝甲戰士,知道先下手爲強,而且這個坦克手的反應意識都很強,一炮中靶。看着不遠處的那輛中國坦克車身上燃燒的巨大火球,蘇聯坦克手笑了。

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這個坦克手差一點嚇尿了,只見那輛燃燒着的中國坦克在原地停了不到一分鐘,竟然不顧車身上的大火再次開動了起來,與此同時坦克炮塔開始旋轉,瞄準了他的座駕。

蘇聯坦克手迅速一個緊急規避,迫使中國坦克手不得不繼續調整視角,繼續瞄準。趁着這個空檔,蘇聯坦克手連開兩炮。

“轟”“轟”

這一次更爲離譜,兩發炮彈雖然都打中了中國坦克手的座駕,但是竟然神奇的彈射開了,在空中發生了爆炸,幾乎沒有給中國坦克造成任何傷害。

蘇聯坦克手驚訝的不知說什麼了,大嘴巴張的大大的,眼神中透露着濃濃的恐懼,這尼瑪還是坦克嗎?更令蘇聯坦克手感到害怕的是,此時中國坦克手已經重新調整好了角度,而且迅速開炮。

“轟”

這位蘇聯坦克手想躲,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他親眼看着那發炮彈從中國坦克的炮管裡射出,然後在他的座駕身上爆炸,隨着一整巨響,接着他便失去了意識。

同樣的事情在戰場上隨處可以看到,蘇聯的BT7坦克打在中國坦克身上最多令中國坦克癱瘓,只有個別打到側面裝甲或者彈藥庫纔會令中國坦克徹底報廢。而中國坦克只要打中蘇聯坦克,那麼結果就是車毀人亡。

伊索夫少將驚呆了,抵近之後他才發現這尼瑪那是日本猴子產的鐵皮盒子,這是一種完全沒見過的大型坦克,也不能說完全沒見過,伊索夫發現中國.軍隊使用的坦克與偉大蘇聯的T26坦克有點神似,但是他可以肯定那不是T26.這個傢伙要比他身下的座駕大了整整一圈,那粗大的炮管更是令人膽戰心驚,其狂野霸氣的姿勢震懾了所有蘇聯坦克手,並且以君臨天下的霸氣橫掃整個戰場。

伊索夫少將想不通,中國人到底裝備的什麼坦克,爲何如此先進。而這種先進的坦克又是從哪裡來的?

其實也難怪伊索夫少將如此糾結,他的坦克第59師裝備的BT7快速坦克也算是一款不錯的坦克,BT快速坦克是30年代蘇聯著名的坦克。其原型是美國著名的克里斯蒂坦克,當時這些快速坦克達到的時速的確可觀,可以達到時速也60km/7是BT家族中的最大一個系列,1935年首次登場,主要換裝仿製德國BMW發動機的M-17T汽油機,車體也重新進行設計。

BT-7系列也有多種型號,該坦克保持了BT系列卓越的高速性能,使用輪式方式的最大公路時速可達86千米/小時,使用履帶方式可達73千米/小時,公路行程超過500千米,遠遠超過同時代其他坦克。BT-7採用的45毫米炮,在30年代是威力較大的火炮,500米距離可擊穿31毫米裝甲。

但是這種強大隻是相對而言,與陳鋒所部裝備的T34坦克相比,BT系列的快速坦克不過是個渣渣,簡直弱爆了。

與蘇聯的BT7相比,T34坦克無論在裝甲、火力還是動力方面都堪稱豪華。車身裝甲厚度都是45毫米,但正面裝甲有32度的斜角,側面也有49度。炮塔是鑄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裝甲厚度60毫米,側面也是45毫米,車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從正面看幾乎是一個直角三角形。斜面裝甲有兩點好處,首先炮彈擊中後容易彈開(即‘跳彈‘),威力大減。

其次根據三角原理,一枚水平射來的炮彈,擊中斜面裝甲以後,需要穿過的鋼板厚度相當於三角型的斜邊,因此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裝甲,防護能力相當於90毫米,而49度斜角的側面裝甲也相當於54毫米。這樣的正面裝甲,即便是強如德國,其陸軍坦克裝備的任何火炮在500米距離上都無法穿透,更不要說蘇聯的BT系列的坦克了。

另外T34的火力也遠遠超過了BT7,BT7裝備的45mm火炮和2挺機槍與T34坦克的76毫米L/30.5加農炮相比簡直不是一個等級上的。T34坦克不僅僅要比BT系列的坦克強,即便是放眼整個世界,現在也沒有任何一款坦克是它的對手。而BT系列坦克又是出了名的皮薄餡大,堪稱歐洲的鐵皮棺材,其裝甲普遍薄弱,甚至於BT-7 1937年型的前裝甲只有13毫米,難以抵抗普通反坦克槍的打擊,更不要說是抵擋T34坦克的火力打擊了。

與空中的屠殺一樣,地面的鋼鐵洪流的對決也是一場殘酷的一面倒屠殺,270輛BT7快速坦克被中國炮兵集羣消滅了四分之一,剩下的全都在不到一個小時的裝甲對決中被擊毀,僅有不到10輛選擇了投降的蘇聯坦克倖免於難,其中就包括伊索夫少將的座駕。RS

第44章 豐厚的獎勵(一)第672章 魂斷中途島第325章 全殲(一)第503章 組建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481章 鉅額獎勵第290章 武漢會戰意外結局第290章 二:升級與獎勵第437章 倒向日本的泰國與近衛講話第310章 戰雷(四)第17章 擴編與剿匪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428章 問罪第361章 日本的動作第663章 秀肌肉與大整編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611章 長沙城外的戰鬥第308章 戰雷(二)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360章 美國傳來的好消息第241章 虎!虎!虎!第一百二百章 一線生機求各種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221章 獎勵與催婚第358章 移民的辦法第73章 公祭(三)第478章 外蒙風雲(中)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393章 被打悶棍了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第674章 戰前部署第622章 大東北戰略——序章第188章 政務會議、、求各種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3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土狗炸彈第671章 夜襲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101章 四子王部落的厄難第406章 德國侵佔挪威第75章 各有所動第290章 六:塞北軍政大學的畢業禮第159章 撤退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290章 九:坑爹啊!第270章 諜戰風雲(六)第647章 大東北戰略——斬龍伏虎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260章 第八戰區第407章 好日子和大難題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692章 絕路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137章 殃逝第182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1)第305章 大整編第211章 聯合指揮部第343章 會議1第685章 大決戰第369章 不得不打的戰役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670章 開往中途島海的中國艦隊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627章 大東北戰略——日美巴丹之戰第98章 小團體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420章 1940年的發展規劃第456章 朱可夫第234章 以工代賑第422章 摧枯拉朽的西歐戰場第140章 陳鋒的逆襲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444章 衝突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702章 番外第214章 轟轟烈烈的大暴動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326章 全殲(二)第307章 戰雷(一)第139章 意外的驚喜第360章 美國傳來的好消息第170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一)第147章 五條殺令第496章 陳鋒所部的意圖第313章 戰雷(七)第49章 基地發展戰略(二)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62章 喋血孤城之甕中捉鱉第117章 系統實力評估第386章 各有算計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310章 戰雷(五)第686章 1943—建設之年第413章 陳鋒的擔心第479章 外蒙風雲(下)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409章 日本內部分歧
第44章 豐厚的獎勵(一)第672章 魂斷中途島第325章 全殲(一)第503章 組建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481章 鉅額獎勵第290章 武漢會戰意外結局第290章 二:升級與獎勵第437章 倒向日本的泰國與近衛講話第310章 戰雷(四)第17章 擴編與剿匪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428章 問罪第361章 日本的動作第663章 秀肌肉與大整編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611章 長沙城外的戰鬥第308章 戰雷(二)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360章 美國傳來的好消息第241章 虎!虎!虎!第一百二百章 一線生機求各種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221章 獎勵與催婚第358章 移民的辦法第73章 公祭(三)第478章 外蒙風雲(中)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393章 被打悶棍了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第674章 戰前部署第622章 大東北戰略——序章第188章 政務會議、、求各種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3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土狗炸彈第671章 夜襲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101章 四子王部落的厄難第406章 德國侵佔挪威第75章 各有所動第290章 六:塞北軍政大學的畢業禮第159章 撤退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290章 九:坑爹啊!第270章 諜戰風雲(六)第647章 大東北戰略——斬龍伏虎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260章 第八戰區第407章 好日子和大難題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692章 絕路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137章 殃逝第182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1)第305章 大整編第211章 聯合指揮部第343章 會議1第685章 大決戰第369章 不得不打的戰役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670章 開往中途島海的中國艦隊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627章 大東北戰略——日美巴丹之戰第98章 小團體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420章 1940年的發展規劃第456章 朱可夫第234章 以工代賑第422章 摧枯拉朽的西歐戰場第140章 陳鋒的逆襲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444章 衝突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702章 番外第214章 轟轟烈烈的大暴動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326章 全殲(二)第307章 戰雷(一)第139章 意外的驚喜第360章 美國傳來的好消息第170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一)第147章 五條殺令第496章 陳鋒所部的意圖第313章 戰雷(七)第49章 基地發展戰略(二)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62章 喋血孤城之甕中捉鱉第117章 系統實力評估第386章 各有算計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310章 戰雷(五)第686章 1943—建設之年第413章 陳鋒的擔心第479章 外蒙風雲(下)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409章 日本內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