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日本要找小夥伴

煙俊六顯然是小瞧了八路軍的實力,他無論如何沒有想到,意識中地老鼠一般的支那土八路竟然敢圍攻皇軍重兵駐守的聊城,更重要的是還被他們攻破了,這簡直就是在打臉,赤裸裸的打臉。

作爲華中派遣軍曾經的最高指揮官,煙俊六一直覺得自己對於中國國防力量極爲了解,但是這次卻被土拔鼠一般的八路軍打了臉,這讓煙俊六大將極爲憤怒。

感覺權威受到挑戰的煙俊六大將,一邊命令聊城周圍的日軍立即向聊城外圍靠攏,同時命令濟寧附近的日軍第109師團以及駐紮在菏澤的混成第十旅團立即增援聊城,而他自己則是帶着觀察團五六十個中高級軍官移師濟寧指揮戰鬥。

聊城突然陷落令前線的日軍很是擔憂,前線部隊的情況根本博很清楚,要是給養不能及時送到的話,不要說殲滅包圍圈裡的支那軍隊了,能不能自保都是一個問題。原本按照日軍一貫的行軍原則,任何部隊外出作戰必須要攜帶一個星期的給養和彈藥。

但是由於這次爲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根本博這次命令部隊只攜帶三天的給養作戰,現在給養庫存已經到了警戒線以下,按照眼下的消耗速度,庫存的那點給養最多隻能支撐20個小時。

食物還好說,畢竟附近有這麼多的支那村莊,大日本皇軍完全可以輕鬆籌集到大量的食物。但是彈藥卻是一個大問題,那些支那農夫手裡可沒有彈藥。要是沒有彈藥的話,打仗不過是個笑話而已。無奈之下,根本博只好向煙俊六大將求援。

這個問題煙俊六大將也意識到了,聊城這個後勤基地的丟失確實令孤軍深入的根本博所部極爲被動,弄不好還有被支那人圍殲的危險。現在擺在日軍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經所有日僞軍立即與山東一縱一旅脫離糾纏,然後向北撤退到德州。另一條路就是圍着山東一縱一旅猛攻的同時向日僞軍空投彈藥。

地面運輸就算了,德州和臨清雖然距離戰場很近,但是這兩個城市原本就不是什麼軍事重鎮,裡面壓根就沒有庫存多少彈藥,另外地面運輸的時間太長。除了空投日軍別無他法。

4月8日日軍集結了三十多架運輸機對戰場上的根本博所部進行了空投給養,同時抵達聊城外圍的日軍與八路軍聊城守軍展開激戰。

八路軍攻佔聊城之後得到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再加上這次徐向前一下子集結了三萬餘人,所以戰鬥從一開始就極爲慘烈。一方是爲了榮譽而戰,一方則是爲了生存而戰。戰鬥一開始雙方就各自把自己的最強攻擊手段亮了出來。

4月9日,在山東一縱二旅、三旅的接應下。一旅殘部以及兩萬多老百姓終於衝破日軍的包圍圈。但是根本博所部卻沒有後退,一萬五六千人在根本博的指揮下向着聊城合圍而來,至此,日軍在聊城外圍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意識到這是一個消滅八路軍主力最好的機會,煙俊六大將急忙又從山東其他地方掉調集了一個混成旅團和一個炮兵旅團加入戰鬥。隨着雙方越打越勇。聊城周圍的部隊也越集結越多。

截止4月12日,聊城戰場上最少集結了8萬人,其中八路軍5萬多大軍據城而守,3萬多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一次次發動進攻,雙方都殺紅了眼,所有手段都用上了。

這一次煙俊六大將是徹底看走眼了,他原以爲只動用一個混成旅團就足以將八路軍魯西根據地剿滅,但是現在動用的兵力已經達到了一個師團3個混成旅團外加一個炮兵旅團依然沒能拿下八路軍,更不要說還有2個僞軍步兵師在一旁協助了。

日軍日子不好過,八路軍的日子同樣不輕鬆。儘管他們佔據了兵力上的優勢。但是在火力上他們卻遠遠落後於日軍,尤其是在火炮方面,當日軍的那個野戰重炮旅團加入戰場之後,前線的八路軍壓力陡增。

堅持到4月16日,將大部分老百姓轉移之後,徐向前命令部隊向西突圍。經過一番苦戰,山東一縱終於跳出了日軍的包圍圈,順利轉移到了魯西山區。而日軍也沒有追擊,圍剿與反圍剿戰役結束。

這一仗日軍和八路軍打的都很不爽,尤其是日軍。他們原打算是一舉消滅魯西的八路軍山東一縱,但是最後的結果是損兵折將,還讓八路軍突圍了,中間的過程中還丟了聊城這個後勤基地,損失了大量的武器裝備。

而八路軍則是覺得這一仗打得很窩囊,一旅差一點被小鬼子包了餃子,一戰損失了近一萬多部隊不說,根據地五分之一的村莊慘遭日軍屠戮,老百姓死傷數萬人,可以說是八路軍近兩年來最大的損失。

戰鬥結束後煙俊六大將親自將戰鬥結果上報日軍大本營以及裕仁天皇,他在戰鬥總結中寫道:“.......經卑職實地勘察驗證,支那軍隊的戰鬥力確實有所提高,主要表現在支那軍隊的武器裝備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就連一向以裝備簡陋的支那土八路現在都可以達到了每人一支步槍,甚至還組建了炮兵隊。其次變化最大的卻是支那人的戰鬥意志,三年前支那軍隊與皇軍交鋒,往往是一觸即潰。現在支那人不但敢於同皇軍面對面拼刺刀,甚至於敢拉開架勢與皇軍打陣地戰和消耗戰......”

關於日軍戰鬥力煙俊六是這樣評價的:“......事實證明大日本皇軍的戰鬥力確實有所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比較大,主要表現在皇軍的兵員構成和戰鬥意志上。三年前大日本皇軍幾乎全部由從軍三年以上的老兵組成,那些老兵都是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單兵素質極高,故戰鬥力也遠遠超出了同等兵力的支那軍隊。但是經過三年的戰爭消耗,皇軍各部隊老兵傷亡極爲慘重,幾近消耗殆盡。而新補充到各部隊的新兵全都是臨時徵召入伍的新丁,最多隻是經過三個月短暫的軍事訓練,根本無法與以前的老兵相比......由於親兵太多,所以皇軍的戰鬥意志大大下降,三年前與支那軍隊作戰,大日本皇軍幾乎沒有投降的士兵,但是現在皇軍士兵向支那軍隊投降並不罕見,沒有了那種必死的決心,這也是大日本皇軍戰鬥力下降的另一個原因!”

因此,煙俊六大將建議大日本帝國暫時不要考慮南下或者是北上,因爲如果不把支那人打敗,北上或者南下只會自取滅亡。同時煙俊六大將又給裕仁天皇發了一封秘密電報,建議裕仁天皇要繼續與中國政府聯繫,在最短的時間內與中國政府進行和談,即便是放棄一點利益也在所不惜。

不過煙俊六的這份電報雖然引起了日本天皇的重視,但是被德國軍隊惹紅了眼睛的日軍大本營幾乎是一致反對與中國政府和談。而由軍部扶植上臺的近衛文磨也公開支持軍部繼續擴大戰爭,甚至還提出了大東亞共榮的理念。這一次連原本支持和談的米內光政等人也都不說話了,雖然沒有明着支持軍部,但時任誰都能看得出來,米內光政等人是默認了繼續擴大侵略。

其實也難怪日本高層的態度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蓋因德國人的表現實在太令人不可思議了。從39年9月1日到現在不過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德國迅速擊敗了波蘭、丹麥、挪威、荷蘭、葡萄牙、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截至目前,德國佔領了整個西歐。從此,北起挪威、南迄西班牙的全部大西洋沿岸已被德國控制。

曾經操控國聯的不可一世的英法只剩下英國還在苟延殘喘,而之前英軍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雖然撤出了一部分兵力,但是卻損失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包括2450門火炮、6400支反坦克槍、1.1萬挺機槍、7.5萬餘輛汽車、50萬噸軍用物資,被擊沉224艦船,被擊落106架飛機,此時英國已元氣大傷,全國只剩下500門火炮和200輛坦克。空軍也受到很大削弱,僅餘下1300多架作戰飛機。至於海軍也因德國海、空軍的封鎖,失去了與法國艦隊合作的條件。

不管是蘇聯還是日本再或者是其他國家都認爲英國已經失去了繼續作戰的本錢,德國軍隊將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攻上英倫三島,將那個原本就已經沒落了的日不落帝國徹底滅亡,然後很瀟灑的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德國人能做到的事情,日本人認爲自己也能做到。與連續遭到英法等國連續二十年敲骨吸髓的德國相比,日本人自認爲國力要比德國強上不少。最主要的是日本人認爲自己的對手並沒有德國的對手強大,弱小的支那根本無法同英法相比。

之所以德國人能夠成功擊敗英法,而大日本帝國卻不死不活地陷入支那戰爭的泥潭,日本人將這些歸結爲日本沒有盟友。德國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一方面是因爲德國軍隊確實強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德國有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芬蘭和羅馬尼亞等盟友,正是因爲有了這些盟友的幫助,德國才能集中兵力向英發開戰,因此日本政府急切間希望找到一個可靠的盟友。

第104章 狡猾的後宮淳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第256章 談判2第114章 重傷瀕死第226章 整編師第489章 松岡外相的預言第186章 陳鋒的憂慮(1)第626章 大東北戰略——誘敵增援第668章 目標—中途島第129章 中彈第97章 教導旅第649章 大東北戰略——神風雛形第348章 武漢淪陷第653章 大東北戰略——接收岳父的遺產第13章 坑爹的系統獎勵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351章 陳氏家族的目的第475章 陳鋒的選擇第347章 成功購島第489章 松岡外相的預言第479章 外蒙風雲(下)第70章 天下名揚(三)第313章 戰雷(七)第44章 豐厚的獎勵(一)第320章 結盟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262章 缺糧了第53章 抗命第3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255章 談判1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193章 震撼閱兵第105章 調虎離山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344章 會議2第351章 陳氏家族的目的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3章 重建保安團第484章 風起雲涌的日本政治第145章 寺內壽一的決定第317章 大戰的序幕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159章 撤退第145章 寺內壽一的決定第一百三四十章 各方反應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204章 克萊兒病危第483章 日荷會談第583章 美日開戰前奏(一)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578章 血戰鄭州(一)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560章 海軍雄起(一)第348章 武漢淪陷第396章 聽聽大家的想法第148章 國民政府的回報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432章 圍魏救趙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臨城下第281章 螳螂捕蟬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322章 糜爛的戰局第276章 狂妄的梅津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494章 阿南惟幾第109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二)第510章 日本高層的恐慌第665章 大建設 大生產 大練兵第445章 升級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405章 初聞金百合(下)第310章 戰雷(五)第223章 亨利第372章 序幕——前途未卜的特3旅第533章 日軍的軍紀整肅計劃第71章 公祭(一)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324章 送上門來的第12師團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649章 大東北戰略——神風雛形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188章 政務會議、、求各種第65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第270章 二:大戰再起第71章 公祭(一)第664章 軍政分離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
第104章 狡猾的後宮淳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第256章 談判2第114章 重傷瀕死第226章 整編師第489章 松岡外相的預言第186章 陳鋒的憂慮(1)第626章 大東北戰略——誘敵增援第668章 目標—中途島第129章 中彈第97章 教導旅第649章 大東北戰略——神風雛形第348章 武漢淪陷第653章 大東北戰略——接收岳父的遺產第13章 坑爹的系統獎勵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351章 陳氏家族的目的第475章 陳鋒的選擇第347章 成功購島第489章 松岡外相的預言第479章 外蒙風雲(下)第70章 天下名揚(三)第313章 戰雷(七)第44章 豐厚的獎勵(一)第320章 結盟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262章 缺糧了第53章 抗命第3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255章 談判1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193章 震撼閱兵第105章 調虎離山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344章 會議2第351章 陳氏家族的目的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3章 重建保安團第484章 風起雲涌的日本政治第145章 寺內壽一的決定第317章 大戰的序幕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159章 撤退第145章 寺內壽一的決定第一百三四十章 各方反應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204章 克萊兒病危第483章 日荷會談第583章 美日開戰前奏(一)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578章 血戰鄭州(一)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560章 海軍雄起(一)第348章 武漢淪陷第396章 聽聽大家的想法第148章 國民政府的回報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432章 圍魏救趙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臨城下第281章 螳螂捕蟬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322章 糜爛的戰局第276章 狂妄的梅津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494章 阿南惟幾第109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二)第510章 日本高層的恐慌第665章 大建設 大生產 大練兵第445章 升級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405章 初聞金百合(下)第310章 戰雷(五)第223章 亨利第372章 序幕——前途未卜的特3旅第533章 日軍的軍紀整肅計劃第71章 公祭(一)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324章 送上門來的第12師團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649章 大東北戰略——神風雛形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188章 政務會議、、求各種第65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第270章 二:大戰再起第71章 公祭(一)第664章 軍政分離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