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中)

羅斯福等人接到陳鋒發來的電報之後陷入了沉默,陳鋒的意思很明確,他本人對於美英等國先歐後亞的戰略部署很是不滿,或者說是他對美英等國讓中國人作爲牽制日本的行爲不滿,他需要得到尊重。

美國方面倒還好說,畢竟美國在中國的利益十分有限,既沒有殖民地,又沒有賠款等,再加上之前與老蔣簽訂的一系列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協議,美國到時不在乎答應陳鋒的條件。但是英國人那裡就有點麻煩,因爲英國人在中國的利益還是十分可觀的,儘管受日本人的影響,英國在華利益受到了嚴重威脅,但是以英國紳士們的驕傲,他們未必就會向中國人低頭。

有了蘇聯人的前車之鑑,中國人的胃口還是很大的,他們不單單要收回被強行割佔的領土,甚至於還要收回屬國的土地,如果是這樣的話,英國人控制的緬甸以及法國人控制的法屬印度支那都是中國人的領土,再加上近百年來英法等國從中國掠奪走大量的文物,真的要歸還的話,無異於從英國人身上硬生生撕下一塊肉。

果不其然,當羅斯福將陳鋒的條件發給丘吉爾的時候,首相先生大怒,堅決不同意陳鋒的條件,認爲這是對大英帝國的要挾和恥辱,是不可原諒的挑釁。

羅斯福很無奈,從他們的角度看,陳鋒的要求確實有些過分了,畢竟只是去救一個人,而且還不一定成功。這樣的條件確實有些苛刻了。

但是羅斯福也知道,陳鋒現在是唯一可以拯救麥克阿瑟的認了。而麥克阿瑟則是美國在南太平洋唯一的希望了,美國人實在無法承受西點軍校成績最好的學生、最年輕的校長被人擊斃或者俘虜的損失。

經過多方周旋,英國人最終還是屈服了,但是卻提出了自己的條件,他們可以答應陳鋒的條件,但是前提是陳鋒必須將麥克阿瑟救出了,而且還是活的!

顯然,英國人並不相信陳鋒所不可以突破日本人的重重包圍。將麥克阿瑟救出來。因爲日本人已經得知麥克阿瑟就在巴丹地區,包括科雷吉多爾島在內的地區已經被日本人封鎖了,在海上有日軍的海軍艦隊,空中有飛機巡邏,地面上則是有陸軍在進攻,想要救出,卡死就必須打敗當面的日本人。

打敗日本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英帝國的勇士們用鮮血和生命證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現在的日本帝國是不可戰勝的,中國人和日本人打了四年多都沒有將日本人趕出中國,現在更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日本人擊潰,所以英國人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對於英國人的條件,陳鋒很爽快的就答應了。同時陳鋒在心裡對英國人豎起了中指,鄙視這羣盎格魯人,他們真的是小瞧了中國人,英國人和美國人辦不到的事情,並不等於中國人也一定辦不到。

日本人的封鎖確實給救援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是這種困難並不是不能克服的,他心裡從一開始就有十足的把握將麥克阿瑟拯救出來。

陳鋒仔細分析了巴丹地區的局勢。日本人對於麥克阿瑟是勢在必得,在海面上有大批的軍艦遊弋,在地面上還有大量的陸軍在不斷地向美軍發動進攻,而巴丹地區又沒有可以供飛機降落的機場,所以在美英等國看來拯救大兵麥克阿瑟必須強攻,將當面的日本海陸軍全部擊潰才行。

而以眼下的形勢看,依靠盟軍在南太平洋地區的武裝力量擊垮日軍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也就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是在陳鋒看來這件事其實很簡單,一個特戰小隊和一架直升機就可以完成了,直升機小巧玲瓏,操作靈活,可以適應多種地形,只要有一塊平坦的地方就可以降落。只要雙方聯繫好了,悄悄將麥克阿瑟救出來其實並不困難。

不過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直升機的航程有限,如果是從南洋領起飛的話,直升機根本就到不了麥克阿瑟所在的科雷吉多爾島,所以必須出動一艘甚至是多艘戰艦才行。如果是直升機悄悄進入巴丹地區拯救麥克阿瑟還是比較容易的,畢竟日本人並沒有安裝雷達等設備。

然而如果出動大規模的軍艦的話,那就很容易暴露目標,因爲現在南太平洋上只剩下陳鋒所部的這支海軍艦隊還能威脅到日本聯合艦隊,因此對於陳鋒所部的這支艦隊日本人十分關注。

思來想去,陳鋒還是決定用軍艦+直升機+特戰隊的模式拯救麥克阿瑟,不過軍艦並不進入日軍控制的海域,而是在距離日軍控制的海域幾百海里外等待直升機的歸來。

敲定作戰計劃之後,陳鋒命令王漢生立即執行這個計劃,拯救大兵麥克阿瑟。

王漢生也乾脆,直接將自己的衛隊中的一個尖刀班抽調了出來,然後又從海軍中挑選了一艘輕巡洋艦參加這次行動,在所有的海軍艦船裡面,只有三種軍艦可以搭載直升機,航母、重巡洋艦以及輕巡洋艦,像這樣的任務出動輕巡洋艦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9月25日,搭載着兩架直升機的錫林郭勒號輕巡洋艦連夜出發,向着巴丹駛去。

與此同時,在日軍的瘋狂進攻下,英國人終於還是撐不住了,丘吉爾給重慶發報,希望中國政府可以遵照《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的要求,派出部隊入緬作戰。丘吉爾在轉致參謀長委員會的電報中指出:“緬甸如喪失,那就慘了。這樣會使我們同中國人隔絕,在同日本人交戰的軍隊中,中國軍隊算是最成功的。”

英國人已經認識到日軍進攻緬甸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西屏英屬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的西藏和雲南接壤,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日本進攻緬甸對於其自身來說也有着很多意義,既可以一舉切斷美英援華戰略物資與孤立中國,又可以佔領美英在緬甸的軍事基地,伺機進攻印度,西進與德軍會師中東。

在強大的日軍面前,東南亞盟軍部隊節節敗退:新加坡淪陷,英、印、荷、澳聯合艦隊在爪哇海戰中戰敗,緬甸英國皇家空軍基地馬格威遭日軍轟炸燬滅……整個亞洲大陸乃至世界都面臨空前厄運。

接到丘吉爾的電報之後,重慶方面立即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商討入緬作戰的事情,老頭子指名陳鋒必須參加這次會議。

重慶.曾家巖官邸。

會議室裡正襟危坐這十幾個高級軍官,每一個人肩上都是扛着三顆星,也就是說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上將。要是讓日本人知道的話,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將這裡夷爲平地。

由於事態緊急,老頭子也沒有擺架子,沒有讓會議室裡的這些人久等。

老頭子是兩天前從華盛頓飛回來的,由於擔心遭到日本人的攔截,特意繞道蘇聯,然後從蘇聯返回的重慶,等他回到重慶之後才知道,日軍曾在太平洋派出大批的軍艦飛機攔截他,這讓老頭子下出一身冷汗。

正因爲如此,老頭子也知道自己和日本人已經沒有任何可以轉還的餘地了,一方向要活着,活得好好的,另一方就的死,這是一個無解的死結,除非他願意向日本人投降。

來到會議室之後,老頭子簡要地將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然後詢問在場的高級軍官們應不應該派部隊南下緬甸作戰。

最先開口的是國防部長陳誠:“委座,緬甸對於黨國而言十分重要,是黨國爭取美英援助的最後生命線,如果滇緬公路不保,外援即無法輕易進入中國,與日本的作戰也將陷入補給不足之劣勢,因此卑職認爲我方應該積極派兵入緬作戰!”

“委座,日寇的虎狼之師在太平洋戰爭中橫衝直闖,一路所向披靡,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先後佔領了菲律賓、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度支那等地。東南亞各國相繼淪入敵手,現在日寇長驅直入緬甸南部,爾後疾速挺進緬北,雲南、貴州等邊陲省份危在旦夕。不管是爲了應英軍和美軍的要求,還是爲了爲保衛雲南大後方,黨國理應該出師抗擊日寇。”何應欽也應聲說道。

“委座,入緬作戰勢在必行,不然的話,英國人倒黴不說,我們也討不了好,而入緬作戰調集部隊以及南下作戰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恐怕無法完成,所以必須早下決定。”李宗仁也開口說道。

看到在座的主要軍官都同意入緬作戰,老蔣很是滿意,不過當看到坐在自己下首的陳鋒一言不發,似乎正在考慮着什麼,宿來知道陳鋒的戰略眼光十分獨到,老蔣急忙開口問道:“肅嚴意下如何,這入緬作戰是不是有必要?”

第248章 6年義務教育第528章 御前會議第466章 慘勝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658章 桌面上的深度剖析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457章 進軍庫倫第433章 佈局蘇聯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635章 大東北戰略——遠征軍的同古會戰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528章 御前會議第362章 密謀第575章 曾家巖官邸的會議第193章 震撼閱兵第416章 逼蔣抗日(下)第500章 戰場新變化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211章 聯合指揮部第466章 慘勝第564章 海軍雄起(四)第172章 妻妾會面第215章 分歧第149章 戰車第616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上)第108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194章 熱血演講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第642章 大東北戰略——陳大司令要報復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116章 改變世界的利器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680章 宜昌保衛戰和大庸爭奪戰第354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第11章 決戰黃石崖第183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2)第337章 飛機生產線與8.5萬積分第44章 豐厚的獎勵(一)第270章 一:諜戰風雲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695章 系統升級與澳島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601章 第八戰區的主要任務第343章 會議1第60章 喋血孤城之圍點打援第640章 大東北戰略——海軍的首秀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270章 三:戰前會議第68章 天下名揚(一)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46章 瘋狂擴編(一)第144章 寺內壽一的試探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189章 不能讓權利失去制約第5章 屯兵大青山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596章 克里姆林宮的聲音第222章 針鋒相對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675章 戰爭中的變:化第12章 初戰告捷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344章 會議2第441章 反應不一(中)第352章 人口買賣第4章 招兵買馬第98章 小團體第258章 談判4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255章 談判1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702章 番外第221章 獎勵與催婚第466章 慘勝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314章 戰雷(八)第231章 空軍志願隊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206章 系統再獎勵第474章 談判進行時第23章 摸底保安團第600章 回國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164章 姐妹交心第73章 公祭(三)第161章 戰後總結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202章 夾擊徐州
第248章 6年義務教育第528章 御前會議第466章 慘勝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658章 桌面上的深度剖析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457章 進軍庫倫第433章 佈局蘇聯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635章 大東北戰略——遠征軍的同古會戰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528章 御前會議第362章 密謀第575章 曾家巖官邸的會議第193章 震撼閱兵第416章 逼蔣抗日(下)第500章 戰場新變化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211章 聯合指揮部第466章 慘勝第564章 海軍雄起(四)第172章 妻妾會面第215章 分歧第149章 戰車第616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上)第108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194章 熱血演講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第642章 大東北戰略——陳大司令要報復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116章 改變世界的利器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680章 宜昌保衛戰和大庸爭奪戰第354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第11章 決戰黃石崖第183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2)第337章 飛機生產線與8.5萬積分第44章 豐厚的獎勵(一)第270章 一:諜戰風雲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695章 系統升級與澳島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601章 第八戰區的主要任務第343章 會議1第60章 喋血孤城之圍點打援第640章 大東北戰略——海軍的首秀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270章 三:戰前會議第68章 天下名揚(一)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46章 瘋狂擴編(一)第144章 寺內壽一的試探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189章 不能讓權利失去制約第5章 屯兵大青山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596章 克里姆林宮的聲音第222章 針鋒相對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675章 戰爭中的變:化第12章 初戰告捷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344章 會議2第441章 反應不一(中)第352章 人口買賣第4章 招兵買馬第98章 小團體第258章 談判4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255章 談判1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702章 番外第221章 獎勵與催婚第466章 慘勝第646章 大東北戰略——大起義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314章 戰雷(八)第231章 空軍志願隊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206章 系統再獎勵第474章 談判進行時第23章 摸底保安團第600章 回國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164章 姐妹交心第73章 公祭(三)第161章 戰後總結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202章 夾擊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