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海軍雄起(五)

田海洋等人提出需要5艘主戰航母、5艘輕型航母、10艘扶桑級戰列艦、30艘高雄級重巡洋艦以及150艘其它各種戰艦,這個計劃實在太龐大了,按照現在世界上主要國家的工業生產能力嗎,即便是美蘇兩國都放下手頭上的事情幫他生產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完成這個計劃的。

不過陳鋒有系統,更有高達幾十萬的系統積分,但是陳鋒知道田海洋等人制定計劃的時候是按照日本戰艦的戰鬥力以及數量制定的,他們並不清楚他所提供的戰艦遠比日本人的軍艦要強大的多。

所以根本就不需要這麼多的戰艦,當然了,以他區區90多萬的系統積分也不可能一下子兌換幾百艘戰艦。

思之再三,陳鋒決定先兌換1艘戰列艦、6艘主戰航母以及10艘重導彈巡洋艦,另外在兌換15艘護衛艦和20艘驅逐艦,當然了還要兌換一部分潛艇。

加上原來的那些尚能使用的戰艦,足以組成三個航母戰鬥羣,對付日本海軍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打開系統界面,陳鋒在小狐狸的幫助下對系統裡儲存的百年來上百款航母資料進行了查閱,陳鋒認爲現在海軍並不需要那些太過於強大的戰艦,只要略比日軍的那些戰艦先進一些就可以了。

一方面是因爲海軍缺乏人才,即便是他忍痛將福特號航空母艦給他們弄來,以常志國、田海洋等人的能力也駕馭不了,況且他也不可能花三十多萬積分兌換一艘航母,太浪費了,對於海軍實力的提升沒有任何好處。與其那樣的話還不如直接花10多萬積分兌換一顆原子彈來的合算。

根據海軍現在的實際情況,陳鋒認爲海軍所需的是一款可以媲美日本信濃號航母的,並且還可以搭載噴氣式飛機的航母。查閱了1940年到新世紀之前的所有航母資料之後,最後決定航母就使用美國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是美國戰後建造的第一級航空母艦,爲裝備新式噴氣式專門設計的航母。這種大型航母建造於1952年。該級艦美國共有4艘。首制艦“福萊斯特”號1952年建造1954年12月下水,1955年10月1日服役,造價1.89億美元。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排水量76614噸(滿載);主尺度:301.米;最大尺度:米;動力爲8臺4軸鍋爐,最大輸出280000馬力,最高航速30節;續航力8000海里,編制4676人。

此外這還是一艘非常不錯的裝甲航母。其機庫、飛行甲板和彈藥庫有裝甲;武器爲8門單127mm炮;可以搭載80架飛機。

最重要的是這款航母的兌換價格並不高,即便算上80架艦載機以及所需的彈藥生產線,一艘算下來也就55000積分,比起福特號航母便宜多了。

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建造的時間雖然只比日本航母完了幾年的時間,但是兩者的戰鬥力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日本也有航母,而且主戰航母和輕型航母都有。數量還不少。但是由於日本的海軍作戰思想一直還停留在鉅艦大炮主義上,所以不是很注重航母的發展。

就拿日本最大的航母信濃號來說吧,其排水量62000噸、全長266m、全幅38m、速力27節、搭載飛機47架,裝備有高角炮十六門、25mm機槍一百零五挺、25mm機槍四十挺、12cm二十八連裝噴進炮十二基。

兩相對比就可以發現,日本最大的航母與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可以說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完爆日本信濃號航母。

航母選定後,陳鋒就開始挑選唯一的一艘戰列艦。不過戰列艦陳鋒幾乎沒怎麼挑選就選定了目標——依阿華級戰列艦,一方面是戰列艦不太適合現代的海戰了,隨便那一艘都一樣。另外陳鋒一直都對作爲日本投降儀式簽訂地點的密蘇里號戰列艦情有獨鍾,現在有機會了一定要弄一艘這樣的鉅艦,而沒實力號戰列艦就屬於美國依阿華級戰列艦的第三艘戰艦。

戰列艦選定之後則是最重要的導彈巡洋艦的選擇,巡洋艦是一種火力強、用途多,主要在遠洋活動的大型水面艦艇。裝備有較強的進攻和防禦型武器,具有較高的航速和適航性,能在惡劣氣候條件下長時間進行遠洋作戰。它的主要任務是爲航空母艦和戰列艦護航,或者作爲編隊旗艦組成海上機動編隊。攻擊敵方水面艦艇、潛艇或岸上目標。因此選擇一款合適的巡洋艦極爲重要。

既然要換裝,那麼就要針對敵人的裝備進行換裝,一定要壓倒對方的武器裝備。1922年以前,巡洋艦主要分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和輔助巡洋艦三種類型。重巡洋艦的噸位已經達到2-3萬噸,航速32-34節。續航力1萬多海里,裝甲厚達127-203毫米。艦上裝有八、九門203毫米口徑的艦炮,射程20海里以上,主要用來攻擊敵水面艦艇和岸基目標。

但是,1922年限制海軍軍備的華盛頓條約簽署之後,戰列艦、航空母艦和巡洋艦的噸位和數量受到了嚴格限制。爲了不違反條約規定,各國開始發展輕巡洋艦。這種巡洋艦噸位在10000噸以下,航速很快,可以達到35節,艦上裝有6—12門主炮,口徑在127—133毫米左右。

另外,裝有8—12門127毫米以下的副炮和幾十門小口徑炮,同時配有魚雷和水雷等武器。有的艦也攜載2—4架水上飛機,主要用來偵察。可以說現在世界上主要國家的海軍巡洋艦一般以這兩個等級的戰艦爲主。

1950年以前的巡洋艦果斷放棄,沒有哪一款可以在綜合性能上完爆日軍的主力戰艦。作爲一個有理想有能力的穿越者,咱要換就換好東西,要玩就玩導彈。那傢伙纔是對付敵人最好的武器!當然了,如果能弄個核動力的就最好了。

不過看完核動力導彈巡洋艦之後,陳鋒果斷閃人。忒他母親的貴了,隨隨便便一艘核動力巡洋艦的價格都在10萬積分以上,而常規動力的戰艦卻只需要其十分之一左右,完全沒必要嗎。

這就好像一個人突然到了原始社會,你玩個手槍都能讓那些原始人奉爲神仙大神,你有必要弄個大炮嗎?常規動力的導彈巡洋艦就能完爆這個時代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款戰艦。有必要弄核動力嗎?高射炮打蚊子,那蚊子不舒服,打蚊子的人又何嘗舒服。 шωш ✿тTk án ✿℃O

挑了半天,陳鋒跳了兩個型號,一個是前蘇聯卡拉級導彈巡洋艦,另一個是美國萊希級導彈巡洋艦。

卡拉級導彈巡洋艦是蘇聯海軍的作品。在前蘇聯海軍巡洋艦的行列中佔有較重要的地位,它是前蘇聯第一艘燃氣輪機巡洋艦。該級艦全長173米,寬18.6米,吃水6.7米;標準排水量8000噸,滿載排水量9700噸。主機爲6臺燃汽輪機,總功率134000馬力,最大航速34節。續航力9000海里/15節,艦員540名。

武器系統爲:2座雙管76毫米炮;6座aK-630型近防炮;2座雙聯裝sa-N-3‘高腳杯‘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備彈72枚;2座雙聯裝sa-N-4‘壁虎‘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備彈40枚;2具五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發射53型反艦/反潛魚雷;2座四聯裝ss-N-14反潛導彈發射裝置;2座RBu-1000型反潛火箭深彈發射裝置;2座12管RBu-6000型反潛火箭深彈發射裝置。

萊希級導彈巡洋艦是美國海軍的作品,1962年服役,標準排水量5670噸,滿載8203噸,主尺度162.5×16.6×7.6米;艦速32.7節;續艦力8000海里/20節;動力2部蒸汽輪機,85000馬力;編制513人。

武器系統爲2座4聯裝mK141魚*導彈發射架。2座4聯裝戰斧導彈發射架,1座2聯裝小獵犬/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架;2座3聯裝mK62魚雷發射裝置;火炮:2座mK16“密集陣”近武器系統。

這兩個型號的導彈巡洋艦排水量都不是很大,性能也都能滿足陳鋒的需要,兌換積分也不是很貴,所以陳鋒決定各兌換5艘。

原本陳鋒是打算兌換10艘重型導彈巡洋艦。就像蘇聯基洛夫級重巡洋艦那樣,但是小狐狸卻建議陳鋒兌換這種輕巡洋艦,因爲歷史證明重型巡洋艦和輕型巡洋艦也沒有太大的差別,尤其是武器系統,兩、三萬噸的大型巡洋艦和幾千噸級的驅逐艦所用武器相差不大,都是導彈、艦炮和直升機,所不同的只是攜載數量的多少而已。

所以,人們對於是否還有必要繼續建造新的巡洋艦提出質疑。就拿另一個時空最爲強大的沒過來說吧,其現役所有核動力巡洋艦在2000年前全部退役,另一個大國俄羅斯也在對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進行改裝,從總體上看巡洋艦的數量在減少。

最重要的是,對付日本海軍的那些落後的戰艦,輕巡洋艦足夠了,再大了也是浪費。況且輕巡洋艦“嬌小”的身軀更能迷惑敵人,因此陳鋒聽從了小狐狸的建議。

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592章 莫斯科第194章 熱血演講第289章 恐慌的日軍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215章 分歧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7章 軍火買賣第304章 洞房花燭夜第169章 人才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80章 死局(四)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343章 會議1第603章 莫斯科條約與二號人物第70章 天下名揚(三)第381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下)第195章 強大的裝備方陣第270章 諜戰風雲(六)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臨城下第375章 序幕——焦頭爛額的彬山元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463章 6.8大空戰(下)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694章 本土決戰第536章 大東北戰略第86章 破局(四)第469章 三國協約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一)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600章 回國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戰第237章 虛驚一場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452章 一面倒的空戰第476章 妥協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605章 日本人的支那作戰計劃第223章 亨利第672章 魂斷中途島第348章 武漢淪陷第2章 第一個系統任務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671章 夜襲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46章 瘋狂擴編(一)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633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651章 大東北戰略——晉綏軍的出路第10章 作戰部署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372章 序幕——前途未卜的特3旅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18章 二次交易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276章 狂妄的梅津第695章 系統升級與澳島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524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604章 擴兵備戰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253章 阜平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111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419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下)第106章 引蛇出洞第597章 達成共識第378章 序幕——被打臉了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117章 系統實力評估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699章 琉球登陸戰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戰第71章 公祭(一)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第497章 冀南會戰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387章 始料不及的僞軍起義第220章 爆火青黴素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275章 一觸即發第265章 諜戰風雲(一)第687章 盟軍反攻第283章 黃雀在後第328章 憤怒的日本第558章 視察南洋領(二)第53章 抗命第313章 戰雷(七)第211章 聯合指揮部第591章 副委員長
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592章 莫斯科第194章 熱血演講第289章 恐慌的日軍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215章 分歧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7章 軍火買賣第304章 洞房花燭夜第169章 人才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80章 死局(四)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343章 會議1第603章 莫斯科條約與二號人物第70章 天下名揚(三)第381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下)第195章 強大的裝備方陣第270章 諜戰風雲(六)第55章 喋血孤城之兵臨城下第375章 序幕——焦頭爛額的彬山元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463章 6.8大空戰(下)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694章 本土決戰第536章 大東北戰略第86章 破局(四)第469章 三國協約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一)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600章 回國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戰第237章 虛驚一場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452章 一面倒的空戰第476章 妥協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605章 日本人的支那作戰計劃第223章 亨利第672章 魂斷中途島第348章 武漢淪陷第2章 第一個系統任務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671章 夜襲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46章 瘋狂擴編(一)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633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651章 大東北戰略——晉綏軍的出路第10章 作戰部署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372章 序幕——前途未卜的特3旅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18章 二次交易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276章 狂妄的梅津第695章 系統升級與澳島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524章 豬一樣蠢的隊友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604章 擴兵備戰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253章 阜平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111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419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下)第106章 引蛇出洞第597章 達成共識第378章 序幕——被打臉了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117章 系統實力評估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699章 琉球登陸戰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戰第71章 公祭(一)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第497章 冀南會戰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387章 始料不及的僞軍起義第220章 爆火青黴素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275章 一觸即發第265章 諜戰風雲(一)第687章 盟軍反攻第283章 黃雀在後第328章 憤怒的日本第558章 視察南洋領(二)第53章 抗命第313章 戰雷(七)第211章 聯合指揮部第591章 副委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