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陳鋒的擔心

儘管對於日本方面主動提出的這次和談老蔣表現得並不是很積極,但是並不等於說老蔣並不動心,恰恰相反,老蔣對於和談早有想法,只不過日本方面一直不給力而已。老蔣以及支持他的江浙財團在乎的是其政權在中國統治的正統地位,最重要的是能被西方接受、支持。

因此呢?只要日方不破壞這一點,其他都可以談,包括國家主權。“七七事變”前日本佔我山東部分地區、佔我東北、侵害我上海等地主權,老蔣政權不僅不與日本“翻臉”,而且繼續與日本“友好”,放任其在華投資貿易額比重上升,甚至壓制國內抗日言行,放任日軍間諜橫行我國,放任日方投資乃至控制我國鐵礦等戰略性行業;事變後也從來不主動發動以“還我河山”爲目的的進攻。

現在日本人的威脅固然不小,但是在老蔣看來國內的威脅同樣巨大,不說原本已經被打的奄奄一息的土共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其正規部隊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四五十萬,就說北方新近崛起的那個小傢伙就令老蔣常常從睡夢中驚醒。

那個小傢伙雖然年輕,但是野心不小,那支數十萬人的大軍不要說中央軍不是對手,即便是日軍與之相比也差了老大一截。最重要的是那個小傢伙可是得到了美蘇兩國的支持,這一點即便是他這個委員長也不能與之相比。幾次交手下來老蔣算是看出來了,自己根本就拿塞北那個地方一點辦法也沒有。

雖然說現在他的人掌管着塞北三分之一的政權,但是不管是他自己還是陳鋒都清楚,沒有軍隊支持的政權不過是空中樓閣,只要陳鋒願意隨時可以將其覆滅,更不要說區區三分之一的政權。

現在老蔣不由得有些後悔了,正是因爲他的支持,塞北省纔會在短短几年內一躍成爲中國北方最大最強的省,如果當初自己不把那麼多的政務官員派到塞北的話。想必陳鋒也不可能發展的如此迅速。

再加上塞北省和二戰區的關係異常密切,閻老西與陳鋒可是翁婿關係,陳鋒多次解救二戰區於危難之中,甚至於兩次將太原城奪回來送於閻老西。陳閻兩家要是聯起手來,即便是他這個委員長也不見得是人家的對手。

正是因爲有了這些顧慮,老蔣其實最希望和談了。這次之所以表現得並不積極,主要是因爲日本方面兩次和談都令老蔣極其難看。非但沒有達成任何有效協議,反而認了一身騷氣。再加上這次日本方面派出的人只是一個小小的陸軍中佐,換成中國的軍銜不過是個中校而已,一個小小的步兵營長能決定兩國的戰與和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所以老蔣纔會表現的如此消極。

既便是如此,老蔣還是沒有完全拒絕日本方面的意思。反而命令戴笠處理這件事情,讓他派出特工假冒頂替宋子良與日本方面洽談。

與此同時老蔣悄悄放出消息,想要試探一下陳鋒的態度,畢竟現在大半個北方是由陳鋒說了算的,他蔣某人的命令在中國北方可比不上第八戰區的一紙軍令。

得到老蔣悄悄放出的消息後,陳鋒心裡很矛盾。歷史上中日多次和談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日兩國都也知道彼此之間再也沒有和談的必要了,和談也就戛然而止。

但是現在不同往日,歷史上中日沒有和談成功,並不代表這個時空中日也會像歷史上那樣。要知道歷史上日本的國力明顯強於現在的日本,即便不與中國和談,日本還能堅持下去。

然而現在呢?經過陳鋒從軍事、外貿以及金融貨幣方面的打擊,日本經濟實力滑坡很嚴重,與歷史上比起來差了老大一截。因此日本方面確實有和談的期望。至於老蔣方面,陳鋒壓根就不認爲那個光頭是個堅定地抗日分子,這從老蔣的抗日策略上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有很多人認爲國民政府根本就沒有制定抗日戰略,實際上這是錯誤的想法,早在日軍強佔東四省之時國民政府就制定了相應的戰略,這一點我們從蔣介石廬山講話完全可以分析出來。

蔣介石的廬山講話還是值得肯定的,雖然含蓄但是畢竟他承認了延安方面的合法地位。發出了將要抗日或者說不再壓制抗日的信號,值得肯定。但肯定是一回事,有人吹捧之“擲地有聲”一類的,大可不必。

從蔣介石廬山講話可以看得出。老蔣政權肯定有抗日的通盤戰略:首先老蔣和他的幕僚們一致堅持能不打就不打,好聽點說就是極力追求和平。這一點在其講話看的非常清楚。在第一部分就強調“中國民族本是酷愛和平”,重申“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第三部分再次聲明“萬一真到了無可避免的最後關頭,我們當然只有犧牲,只有抗戰”;第四部分再一次強調“在和平根本絕望之前一秒鐘,我們還是希望和平的”;最後再次提出“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所謂“苟安”,應該是汪精衛後來所爲,這一點值得肯定。

說白了就是咱能不打還是不打了,如果能花點錢或者磕幾個頭就能把事情辦妥那是最好不過了。實在逼得沒辦法了,那咱們就打吧,人家都打上門來了,還抱有這種想法,這能是一個堅定地抗日分子嗎?

其次就是堅持不投降的抗日底線。既然極力“希望和平”,那麼是否抗戰呢?其講話也說得非常清楚。第一部分就強調“最後關頭”;第二部分進一步解釋了“最後關頭”的涵義:“如果蘆溝橋可以受人壓迫強佔,那麼我們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與軍事重鎮北平,就要變成瀋陽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變成昔日的瀋陽,今日的冀察,亦將成爲昔日的東四省。北平若可變成瀋陽,南京又何嘗不會變成北平!”,意思很清楚:不當溥儀;還有最後說的“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也是不當溥儀的意思。

當然不能當溥儀,因爲老蔣集團的基礎是英美及其支持下的江浙財閥集團,一旦投降其政權在國際上存在的基礎就沒有了,也必定被全國人民拋棄。那爲什麼說老蔣政權的底線是不投降呢?這從後來老蔣政權抗日的戰略和表現可以看出來。其戰略就是“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其表現就是隻求以正規政權形式苟安、不求收復國土,其底線當然是不做溥儀嘛!

最後就是堅持“以主權換和平”、“決不求戰”的抗日戰略。既然在講話中一再表白“希望和平”,那麼在講話的最後強調“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的戰略就非常自然了。其這個戰略,應該加上個“以主權換和平”。這一點,從此前與日本簽訂的《塘沽協定》等條約和後來的抗戰表現可以說明,也可以印證其抗日底線是“不當溥儀”。

在《塘沽協定》中日本人提出了:中國軍隊一律迅速撤退至延慶、昌平、高麗營、順義、通州、香河、寶坻、林亭口、寧河、蘆臺所連之線以西、以南地區。爾後。不得越過該線,又不作一切挑戰擾亂之行爲;日本軍爲證實第一項的實行情形,隨時用飛機及其他方法進行監察中國方面對此應加保護,並給予各種便利;日本軍如證實中國軍業已遵守第一項規定時,不再越過上述中國軍的撤退線繼續進行追擊,並自動回到大致大城一線,長城線以南。及第一項所示之線以北、以東地區內的治安維持,由中國方面警察機關擔任之上述警察機關,不可利用刺激日軍感情的武力團體。

這個條約的內容對於中國主權的踐踏是顯而易見的!但是老蔣集團爲了“希望和平”,居然接受了!所以說,老蔣政權的抗日戰略,就是“以主權換和平”、“決不求戰”。其目的,就是確保其政權在中國統治的正統地位,最重要的是能被西方接受、支持。

因此呢?只要日方不破壞這一點。主權可以談、可以丟。而且由於害怕把日方逼急,使自己的底線受到威脅,因而對日方百般妥協。老蔣政權的態度,通過多種方式,得到了日方的認知和肯定,從抗戰爆發後的情況看,日方並不求消滅老蔣政權、後來也不求以汪精衛政權取代之。而是逼其投降──因爲留之有用啊!

轟炸重慶等地區目的在此,打擊薛嶽部目的在此,武漢會戰後日方大本營對每次進攻都極力限制規模目的在此,後來將進攻重點放在緬甸方向意圖暴露得更明顯:老蔣政權不是想獲得西方認可、支持嗎?日方把老蔣政權與西方的聯繫隔斷了。讓西方無法支持之,老蔣政權不就也可能投降了?感覺上,雙方還是有默契的。

老蔣的種種表現令陳鋒很是擔心,要是老蔣真的與日本媾和該怎麼辦?反蔣抗日?

如果反蔣抗日的話,那麼全民族的抗日戰線就化爲烏有了,中國人好不容易凝成的一股繩又成了一盤散沙,到時候他不單單要面對來自日本方面的壓力,還可能來自國民政府方面的威脅,最終獲益的只會是日本人。

但是任由老蔣與日本人接觸也不行,要是他們之間真的達成了協議,那麼問題更嚴重,日本會得到大量的利益之後還能得到休養生息的時間,反而沒了外部威脅的中國又會回到十年前軍閥混戰的局面,等中國各路“豪傑”消耗的差不多的時候,休息好了的日本人再粉墨登場,那真的要有亡國滅種的危險。

因此,既不能讓他們和談又不能反蔣,只能繼續逼蔣抗日了!(未完待續。。。)

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598章 偷襲珍珠港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224章 彬山元第99章 國葬(一)第203章 急劇上升的死亡率第491章 中美談判與陳鋒眼中的美國第433章 佈局蘇聯第597章 達成共識第138章 自食惡果第289章 恐慌的日軍第209章 僞軍騎兵第二師第99章 國葬(一)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490章 美國激烈的反應第357章 衝突與強勢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314章 戰雷(八)第485章 美日談判的前奏第435章 日本要找小夥伴第156章 除夕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131章 抉擇第80章 死局(四)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107章 奇襲錫林浩特第357章 過江龍地頭蛇座山雕第583章 美日開戰前奏(一)第669章 視察海軍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轟炸第414章 逼蔣抗日(上)第89章 糖衣來襲(一)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656章 天上掉餡餅第320章 結盟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34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陳鋒的計劃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一百三四十章 各方反應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241章 虎!虎!虎!第594章 談判底線第207章 瘋狂報復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團軍第379章 打回來第254章 劉莉的愛情第308章 戰雷(二)第310章 戰雷(四)第3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土狗炸彈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259章 驚喜連連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44章 豐厚的獎勵(一)第514章 棒子們的屈服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656章 天上掉餡餅第9章 馬匪的挑釁第43章 再添一個老婆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461章 6.8大空戰(上)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290章 六:塞北軍政大學的畢業禮第120章 捧殺(三)第331章 地質專家的到來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609章 出油了打臉了!!!第3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44章 豐厚的獎勵(一)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3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595章 密談第109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二)第518章 日本軍政大換血第51章 魂祭作戰計劃(二)第477章 外蒙風雲(上)第546章 第九師團——甕中之鱉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384章 秋山靜子之死第242章 宣戰第393章 被打悶棍了第469章 三國協約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42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土狗炸彈第186章 陳鋒的憂慮(1)第222章 針鋒相對
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598章 偷襲珍珠港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224章 彬山元第99章 國葬(一)第203章 急劇上升的死亡率第491章 中美談判與陳鋒眼中的美國第433章 佈局蘇聯第597章 達成共識第138章 自食惡果第289章 恐慌的日軍第209章 僞軍騎兵第二師第99章 國葬(一)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490章 美國激烈的反應第357章 衝突與強勢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314章 戰雷(八)第485章 美日談判的前奏第435章 日本要找小夥伴第156章 除夕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131章 抉擇第80章 死局(四)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107章 奇襲錫林浩特第357章 過江龍地頭蛇座山雕第583章 美日開戰前奏(一)第669章 視察海軍第57章 喋血孤城之轟炸第414章 逼蔣抗日(上)第89章 糖衣來襲(一)第501章 激戰新牆河第656章 天上掉餡餅第320章 結盟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34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陳鋒的計劃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一百三四十章 各方反應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241章 虎!虎!虎!第594章 談判底線第207章 瘋狂報復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團軍第379章 打回來第254章 劉莉的愛情第308章 戰雷(二)第310章 戰雷(四)第3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土狗炸彈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259章 驚喜連連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44章 豐厚的獎勵(一)第514章 棒子們的屈服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58章 喋血孤城之折翼塞北第656章 天上掉餡餅第9章 馬匪的挑釁第43章 再添一個老婆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461章 6.8大空戰(上)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290章 六:塞北軍政大學的畢業禮第120章 捧殺(三)第331章 地質專家的到來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609章 出油了打臉了!!!第3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44章 豐厚的獎勵(一)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3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595章 密談第109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二)第518章 日本軍政大換血第51章 魂祭作戰計劃(二)第477章 外蒙風雲(上)第546章 第九師團——甕中之鱉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384章 秋山靜子之死第242章 宣戰第393章 被打悶棍了第469章 三國協約第495章 大雲山——第二次長沙會戰的前奏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42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3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土狗炸彈第186章 陳鋒的憂慮(1)第222章 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