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大東亞戰爭”的準備

在制定《基本國策綱要》和《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兩大指導策略之後,日本整個國家突然間好似擺脫了長久以來的桎梏一般,整個國民機器全都超負荷運轉了起來。不過裕仁天皇以及日本軍政高層的官員都清楚,這不過是個表面現象罷了,看似美好的形勢不過是昭和軍閥集團內部妥協的產物。

日本國內的問題有很多,除了經濟方面的危機之外,日本政治危機也很嚴重。軍部與政府以及陸軍與海軍之間的矛盾最爲突出。日本與所有的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一樣,行使國家權力的政府機關是內閣,權力最高的長官是內閣總理大臣,這是根據日文假名直接翻譯的,我們習慣叫做首相,把陸軍部大臣叫做陸相,海軍部大臣叫做海相。

但是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明確地把國家權力從幕府手裡收回到天皇手中,這也是明治維新的一個主要特點。關於這一點外人知道的很少也很淺薄,只知道日本改革成了君主立憲制度。但是實際上天皇在國家的戰略指導思想上占主導地位,他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內閣只是執行他的意見。這一點在明治時期表現的最爲突出,明治天皇在日本歷史上的地位很重要,其在日本國民心目中的地位不亞於唐宗宋祖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這也使得天皇的權力在明治時期達到了頂峰。

明治死後,多病的大正天皇由於身體的原因,所以將絕大多數的權力交給了內閣。這也使得內閣的權力逐漸在增長,日本也逐漸進入文官政治家主導政治時期,天皇的權力在慢慢地被削弱。

到了昭和時期,裕仁接替長兄繼承了皇位。不過裕仁樣子雖然看起來傻傻的。但是這個傢伙的內心卻極端的狡詐陰險,爲了重新奪回內閣手中的權力,裕仁與軍隊的關係進入了白熱化,日本國家的軍隊被叫做“皇軍”。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軍隊的所有權逐漸在遠離政府。靠近天皇,軍隊也越來越獨立化。裕仁不斷和軍隊中有激進思想、投機思想的少壯派軍官接近,期望通過軍隊獨立化來擺脫政府。同時裕仁也在不斷塑造“天皇”至高無上的神話地位,麻痹普通民羣。

日俄戰爭後,日本在中國成立了關東軍,理論上關東軍屬於特殊的單位,不隸屬於內閣政府陸軍部,直接隸屬於天皇,成爲天皇的私人部隊。這也是關東軍爲何敢不管不顧政府的反對。肆意挑起九一八事變的最大的依仗。

很久以來。軍部與內閣一直在進行權力博弈。而天皇就是軍隊最大的頭子。實際上事變並非日本政府可以製造的,而是由關東軍一些有野心的傢伙揣摩了天皇的意圖揹着政府私自制造的。政府只是默認了事態的發展。當然了,他們也沒有權力來管理關東軍。後來。日本發生了兩次兵變,終於將內閣的文官政治家徹底清理出了政治舞臺,內閣徹底由軍部來操縱,而軍部的一些極端分子,如寺內壽一、彬山元、石原莞爾、板垣徵四郎、梅津美治郎等人。

這些人雖然雖然很壞,但是都是很狂熱的忠君愛國分子,始終在忠心耿耿地執行着天皇的命令。所以,戰後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很多遭受日本侵略的國家要求嚴懲裕仁天皇那是有道理的,因爲天皇實際上是日本最大的戰犯,不過美國因爲種種原因饒恕了他。

而日本陸軍和海軍之間的矛盾那也是極爲尖銳的,這種矛盾起源於明治維新時期,當時擁護明治維新的主力軍是薩摩藩和長洲藩,比如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人都是出自薩摩藩和長洲藩。而日本維新開始後建立新軍隊的基礎是從薩摩和長洲召集的,薩摩成爲海軍,長洲成爲陸軍。而明治維新初期日本沒有議會,沒有憲法,完全是藩閥政治。薩摩藩和長洲藩各自擁兵自重,左右日本政局。陸軍和海軍成爲各個派系的工具。在順利奪取國家政權消滅幕府之後,日本很快就形成了兩大派系,並且彼此間齷蹉不斷。

其次是日本海軍學習英國,日本陸軍先學習法國,普法戰爭後改學德國。所以造成日本陸海軍分立,因爲西方老師們就是這樣。在學習德國創建總參謀部並以此建立內閣國防部成爲全國武裝的最高機關前,西方各國陸海軍都分別是內閣中的陸軍部與海軍部,君主國由陸軍大臣與海軍大臣管理直接對最高權力機關負責,共和制就稱之爲陸軍部長與海軍部長可以把陸軍部與海軍部看成是主管一個軍種的“國防部長”,因爲其級別就是內閣部長級別。

日本同樣學習了這一套,而且由於發展海軍和陸軍都要耗費資源,而海軍和陸軍有分別代表了不同藩閥的利益,所以在爭奪發展資源,比如鋼鐵,石油上矛盾很多。以至於陸海軍的兵器不能再同一車間生產,必須是分別的陸軍主管車間與海軍主管車間分別生產。但這最大的好處在於,即使一個兵種背叛了軍閥財閥利益,還有另一軍種有着足夠的實力可以壓制,

比如二二六事件中,陸軍譁變,日本海軍陸戰隊喊着爲海軍大前輩們報仇的口號聽從天皇命令迅速平叛。甚至於爲了不形成第三大軍事集團,因此日本不設立獨立的空軍,日本陸海軍分設陸軍航空兵與海軍航空兵,日本海軍的陸戰隊好不弱於陸軍地面部隊,甚至於一般在各國中大多隸屬陸軍的空降兵,日本不僅陸軍有空降兵,還有海軍空降兵部隊所以。

事實上,單純從協同作戰的角度上而言,日本陸海軍任一軍種都屬於一種另類的全能軍種,完全可以在本軍種內部完成大多數作戰任務當然,這種弊病太嚴重了。

不過美國人也是這種體制,美國人之所以能勝利,完全在於美國陸海軍好歹還能坐下來協商各軍種的利益,日本陸海軍基本上從不坐下來談,而是總想着從背後給對方捅刀子。

現在之所以外表看起來還算不錯,彼此間合作的形式還是比較喜人,完全是因爲日本天皇居中做了大量的調停,將政府與軍部以及軍隊內部的矛盾暫時擱置一邊,大家一條心謀發展。再加上德**隊在歐洲創造的輝煌把整個日本的利益集團都羨慕壞了,所以大傢伙纔有了合作的可能。

在暫時擱置了分歧矛盾之後,日本國內以大本營爲首的昭和軍閥集團開始加強對國內政黨以及其它政治團體的管理,實行強有力的政治,一時間一些反戰團體和進步人士紛紛遭到迫害,甚至是暗殺。整個日本的輿論出奇的一致,全都是歌頌政府和軍隊的,而美化戰爭的宣傳報紙漫畫遍佈整個日本城鎮。

而此時日本國內的媒體也完全背棄社會使命,大力迎合法西斯戰爭的需要,不顧日本此時隱藏在華麗表面下的巨大危機,大肆宣傳“大東亞戰爭”的成功,給戰爭加上正當化的理由。日本廣播則表現更爲極端,爲了鼓吹其所謂的“日本精神”,維護日本政府的軍國主義形象,完全不顧新聞真實性的本質要求,甚至大肆宣揚在戰鬥中精神可以戰勝死亡的論調。

從日本媒體步調一致地服務於法西斯的內外政策,竭力吹噓日本“皇軍”的“節節勝利”等一系列表現可見,它在製造戰爭輿論,使日本民衆滋生盲目的戰爭意識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成爲發動戰爭時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抓住時機大力宣傳征服中國以及政府亞洲的大東亞理論,廣泛的發動日本民衆,並且還修改了38年頒佈了《國家總動員法》,與之前頒佈的《臨時資金調整法》、《關於進出口商品等臨時措置的法律》並稱“戰時三法”,這三部法律的頒佈旨在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使之走上戰時軌道。

其中,《國家總動員法》是日本戰時國家主義統制立法的核心,它將科技、文教、新聞報道、工業、交通運輸、金融貿易等都置於政府控制之下。隨後日本政府又根據此法頒佈了各種統制法令,將國民生活的各個方面納入國家統制範圍。

同時日本政府開始大量囤積船舶和艦艇,一大批的海軍主力戰艦列入政府軍費開支預算,積極加強海軍戰鬥力。

另外在內閣以及軍部的支持下,日本政府開始積極與蘇聯進行聯繫,雙方經過半個多月的秘密交涉,終於於1940年5月13日正式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

根據條約內容規定:簽約雙方承諾雙方保持和平友好關係,互相尊重對方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一旦簽約的一方與一個或多個第三方勢力有敵對衝突,條約的另一方將在整個衝突期間保持中立。本條約自雙方批准之日起生效,並保持五年有效期。如果條約雙方都未能在條約到期一年前宣佈無效,則視爲自動再延長五年。

日本政府這一通組合拳下來,不但迅速將國內的危機暫時化解,同時將國內所有的力量全都集中起來,積極爲可能出現的更大規模的戰爭做準備。

第3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對戰新平堡第84章 破局(二)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62章 喋血孤城之甕中捉鱉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310章 戰雷(四)第530章 朕,決心對美英一戰第593章 空戰第528章 御前會議第140章 陳鋒的逆襲第278章 激戰雁門關第556章 兩條腿第278章 激戰雁門關第432章 圍魏救趙第64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二)第2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傅司令的疑惑第676章 收復天津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330章 花錢買兒子第529章 閒院宮載仁親王第325章 全殲(一)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16章 剽悍的老孃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82章 死局(六)第208章 全面出擊第410章 激烈的御前之爭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77章 死局(一)第347章 成功購島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290章 五:婚前的瑣事第624章 大東北戰略——開戰第102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265章 諜戰風雲(一)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664章 軍政分離第240章 計劃實施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597章 達成共識第243章 宣戰(2)第290章 六:塞北軍政大學的畢業禮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360章 美國傳來的好消息第84章 破局(二)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249章 視察獨立營第579章 血戰鄭州(二)第14章 來自省城的獎勵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第270章 三:戰前會議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5章 屯兵大青山第461章 6.8大空戰(上)第267章 諜戰風雲(三)第86章 破局(四)第416章 逼蔣抗日(下)第163章 良宵春晨第2章 第一個系統任務第3章 重建保安團第124章 刺殺進行時(四)第479章 外蒙風雲(下)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120章 捧殺(三)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42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441章 反應不一(中)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590章 蔣陳談話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289章 恐慌的日軍第97章 教導旅第242章 宣戰第673章 驚雷行動第290章 二:升級與獎勵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119章 捧殺(二)第107章 奇襲錫林浩特第467章 希特勒的機會第503章 組建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第335章 再度擴編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453章 鋼鐵洪流的碰撞第6章 小姨子要參軍
第3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對戰新平堡第84章 破局(二)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62章 喋血孤城之甕中捉鱉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310章 戰雷(四)第530章 朕,決心對美英一戰第593章 空戰第528章 御前會議第140章 陳鋒的逆襲第278章 激戰雁門關第556章 兩條腿第278章 激戰雁門關第432章 圍魏救趙第64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二)第2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傅司令的疑惑第676章 收復天津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330章 花錢買兒子第529章 閒院宮載仁親王第325章 全殲(一)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16章 剽悍的老孃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82章 死局(六)第208章 全面出擊第410章 激烈的御前之爭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77章 死局(一)第347章 成功購島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290章 五:婚前的瑣事第624章 大東北戰略——開戰第102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265章 諜戰風雲(一)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664章 軍政分離第240章 計劃實施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597章 達成共識第243章 宣戰(2)第290章 六:塞北軍政大學的畢業禮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360章 美國傳來的好消息第84章 破局(二)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249章 視察獨立營第579章 血戰鄭州(二)第14章 來自省城的獎勵第61章 喋血孤城之大青溝伏擊戰第270章 三:戰前會議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5章 屯兵大青山第461章 6.8大空戰(上)第267章 諜戰風雲(三)第86章 破局(四)第416章 逼蔣抗日(下)第163章 良宵春晨第2章 第一個系統任務第3章 重建保安團第124章 刺殺進行時(四)第479章 外蒙風雲(下)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120章 捧殺(三)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42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441章 反應不一(中)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590章 蔣陳談話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289章 恐慌的日軍第97章 教導旅第242章 宣戰第673章 驚雷行動第290章 二:升級與獎勵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119章 捧殺(二)第107章 奇襲錫林浩特第467章 希特勒的機會第503章 組建美國援華志願航空隊第335章 再度擴編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453章 鋼鐵洪流的碰撞第6章 小姨子要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