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難熬的一天

看完馬操的彙報之後陳鋒沉默了,老蔣這是下了大本錢,雖然只是派了兩個團進來摻沙子,但是這兩個團可不是一般的部隊,國民革命軍第一軍,這支部隊從裡到外可都是老蔣嫡系中的嫡系。

軍官清一色的黃埔生,士兵都是從下面各個部隊挑選上來的,武器裝備也都是國內最先進的,這樣的部隊老蔣一般是當做架子部隊培養的,一旦有個風吹草動,隨時都能擴編。就如同淞滬會戰爆發後,老蔣一個命令,第一軍便迅速擴編爲了第十七兵團。

而那兩個上校團長也不是一般的人,平常人是不可能在這樣的部隊任職的,更不可能爬到這個位置。要知道在國民黨部隊裡想要爬得快一些那是需要資歷和出身的,蔣*介石的用人標準,歷來有“黃、陸、浙”之說。尤其是中高級軍官,還有特別的標準。首先,要看這個人是否黃埔軍校、陸軍大學出身。如不是,則要看他在蔣政權中幹了多少年,表現如何。如果是他老家浙江的則可以網開一面,如果是奉化人那就再好不過了。

能在第一軍混到上校團長這樣級別的人,不用想肯定是和這三個標準分不開,甚至很可能是黃埔軍校畢業的浙江人。

原本按照楊毅等人的建議,等這兩個團抵達大同後就找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把這兩個團給拆分了,打亂編制和六十一軍其他部隊混編,然後再把這兩個團長調到軍部任參謀,徹底把這兩個團給吞掉。

這個想法固然好,但是可行性卻並不高,首先老蔣敢把這兩個團調到六十一軍就不怕陳鋒打亂編制整編,只要那些忠於他的軍官在,老蔣摻沙子的計劃就算是成功了,畢竟再怎麼幹陳鋒也不能把這兩個團上百名軍官都給撤了不是。其次,打亂編制整編勢必會讓這兩個團的軍官士兵分散到六十一軍各部隊,以老蔣分化拉攏人心的手段,陳鋒還真擔心下面的部隊亂起來。再加上以六十一軍現在這種擴軍的速度,也許用不了多長時間那些分散到各部隊的軍官就會成爲連長、營長、團長。

所以不管從哪個方面考慮,這兩個團都不能拆分,非但如此,還要讓他們抱團,只有這樣才能讓老蔣的爪子不至於伸的太長。

在這兩個團到達之前陳鋒還有一些事情必須要安排好,現在六十一軍麾下的部隊將近12萬人,雖然新兵佔了一多半,但是這個數字依然很恐怖,如果讓老蔣知道自己手握十多萬重兵,以他那種多疑的性格勢必會整出一些事情的,所以有些部隊必須由明轉暗。一方面固然是防老蔣,另一方面則是防日本人,陳鋒的帶兵信條是永遠也不能讓敵人知道你的真實實力。

很快,陳鋒一紙調令,興和警備旅立即攜帶部分彈藥給養轉進到大黑山進行隱蔽性訓練。集寧警備旅即日起轉移到察綏邊界的蘇木山進行隱蔽性訓練,而陶林警備旅則是轉移到涼城岱海一帶修整訓練。此外騎兵集團繼續留在塞北自由行動,密切監視日軍駐蒙軍的行動,暫時不要返回大同。另外,從101師、222師、獨立第七師各抽調一個步兵團,然後以營連爲單位分散到防區各個縣鄉幫助各縣組建縣大隊、區小隊以及民兵小組。

這樣一來六十一軍擺在明面上的部隊就只剩下101、222、獨立第七師這三個不滿員的步兵師以及警衛團、防空旅這兩支直屬部隊了,雖然這幾支部隊加起來依然超過了6萬人,相比起一個甲種軍已經遠遠超編了,但是想必這點兵力應該在老蔣容忍的範圍之內。

12月13日,這一天對於陳鋒來說是極其難熬的一天,歷史上正是這一天日軍佔領了南京城,那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也由此開始了。儘管這兩天國民政府在全國甚至於全世界的報紙上都刊登了日軍準備在佔領南京後實施大屠殺的陰謀,但是陳鋒不敢肯定日本人會不會終止他們的獸行。

直到晚上十一點,南京失守的消息還沒有傳來,這讓陳鋒稍稍鬆了一口氣。

陳鋒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爲他的那封電報令老蔣臨時改變主意,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向城內的守軍下達撤退命令。

沒有老蔣的命令,城內的守軍也就不會倉皇撤退了,要知道歷史上第一道撤退命令並不是由蔣介石親自向唐生智下達的,而是蔣介石通過江北的顧祝同轉告唐生智的,顧祝同要唐生智當晚渡江北上,令守軍相機突圍。但是唐生智自己曾力主固守,現在若突然先行撤走,怕今後責任難負,因而要求必須先向守軍將領傳達清楚最高統帥的意圖後方能撤離。當晚,蔣介石致電唐生智:“如情勢不能久持時,可相機撤退,以圖整理而期反攻。”唐生智才於當夜與羅卓英、劉興兩副司令長官及周參謀長研究後,決定於14日夜開始撤退。遂於12日凌晨2時許召集參謀人員制訂撤退計劃及命令。

也就是說,南京保衛戰如果不是蔣介石命令守軍撤退的話,唐生智等人是不敢擅自撤退的。更爲重要的是,南京城最後的結局固然是守不住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日軍想要佔領南京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歷史上唐生智下令撤退時,南京並沒有被日軍攻破,這是南京保衛戰最大的悲劇之一。12月12日日軍不但沒有攻進城,甚至沒有控制一半以上的城外地區。12日凌晨的具體情況是中華門方向沒有失守;光華門方向,日軍進攻,城外的87師261,260旅的陣地“屹立不動”。87師的中山門陣地也沒有丟;水西門方向受到的壓力較小,守軍是51師306團。12日下午日軍曾攻破中華門與水西門之間的城牆,但被306團敢死隊消滅,12日夜敵人也沒有攻入。如果沒有那道該死的命令,南京最少還可以堅守半個月左右。

現在由於陳鋒的出現,由於那封電報的出現,老蔣考慮到南京城上百萬民衆的生命,擔心自己要揹負丟失南京城民衆被屠殺的歷史責任,最終還是沒有下達撤退的命令,而是嚴令唐生智堅守南京城,沒有他的直接命令,就算是戰到一兵一卒也絕對不能後退半步。

另外,南京城裡的軍民也都知道了日本人進城後將會實施大屠殺的陰謀,這大大激發了軍民的抗戰決心,要知道歷史上南京保衛戰真正戰死的士兵並不是很多,絕大多數是放下武器後被日軍集體屠殺的,這也是南京保衛戰的另一個悲劇。

12月13日,南京挺過去了。國民政府鋪天蓋地的宣傳在國際上引發了軒然大波,尤其是在國民政府發往各國政府的電文中指出,實施南京大屠殺的消息是從日軍駐蒙軍司令官蓮昭潘口中得知的,並且還有電報爲證。

同時軍統局這幾天也收集到很多日軍高級軍官給部隊下達的命令,例如第十軍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將下達給所屬第六師團師團長谷壽夫中將的電報中明確提到‘原則上不留俘虜’這樣的命令。最爲重要的是,軍統局潛伏在日軍內部的一位高級間諜以生命爲代價傳出來一封絕密電報,這是南京前線日軍臨時指揮官朝香宮鳩彥於1937年12月8日簽署了一道標有“機密,閱後銷燬”字樣的密令:“殺掉全部俘虜!”

這道命令至於爲什麼沒有被日軍高級指揮官銷燬,又是怎樣被軍統的間諜帶出來的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日軍以及整個日本政府在接下來的幾天中終於見識到了國際輿論的威力,不管是日本的盟友德國還是處於貿易伙伴的美國再或者是英法意蘇等國都致電日本政府,嚴厲譴責日軍這種違反人道主義原則的行爲。原本就對於日本侵略中國極爲不滿的美英等國甚至還威脅日本,如果日本敢在南京實施大屠殺,甚至波及到美英等國的在華僑民,那麼美英不排除直接出兵中國的可能。

而日本國內的民衆也表示很震驚,侵略中國在日本國民看來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如果令他們驕傲自豪的皇軍肆意屠殺無辜的中國平民,這就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了,所以一時間日本民間對於華中派遣軍的這種行爲也是批評如潮,搞得日本政府不得不對本國的報紙實行新聞審批制度,任何消息報道想要出現在報紙上都必須經過政府部門的審批,沒有不利於政府言論的報道纔會給蓋章通過,然後纔會出現在報紙版面上。一旦有批評政府或者軍隊的報道就會用黑色墨水塗掉,表示這則報道作廢。

很快,日本天皇裕仁也知道了這件事,無奈之下只好通過大本營參謀總長閒院宮載仁親王向南京前線的日軍下達命令,讓他們必須考慮大日本帝國的形象榮譽,絕對不能在南京作出有損帝國榮譽的事情,所有作戰部隊在攻下南京城後必須在城外駐紮,嚴禁作戰部隊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出現在南京城內,只能留有一定的憲兵部隊維護城內的治安。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283章 黃雀在後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229章 交易(二)第146章 攻佔天津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團軍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576章 南下河南第284章 佔井陘第84章 破局(二)第44章 豐厚的獎勵(一)第481章 鉅額獎勵第238章 一起燴第580章 血戰鄭州(三)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387章 始料不及的僞軍起義第224章 彬山元第257章 談判3第480章 連鎖反應第484章 風起雲涌的日本政治第179章 閻府洗塵宴第329章 以華制華第170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一)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336章 第二次武漢會戰與好事連連第543章 以牙還牙第637章 大東北戰略——東北亞戰區第640章 大東北戰略——海軍的首秀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476章 妥協第310章 戰雷(五)第491章 中美談判與陳鋒眼中的美國第543章 以牙還牙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627章 大東北戰略——日美巴丹之戰第605章 日本人的支那作戰計劃第362章 密謀第461章 6.8大空戰(上)第423章 好日子來了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207章 瘋狂報復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74章 撫卹制度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687章 盟軍反攻第290章 四:日軍戰鬥序列的沿革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114章 重傷瀕死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23章 摸底保安團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642章 大東北戰略——陳大司令要報復第656章 大東北戰略——老頭子的遺囑第244章 宣戰(3)第579章 血戰鄭州(二)第563章 海軍雄起(三)第469章 三國協約第611章 長沙城外的戰鬥第315章 戰雷第308章 戰雷(二)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307章 戰雷(一)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11章 決戰黃石崖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213章 反攻(2)第668章 目標—中途島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一)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405章 初聞金百合(下)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18章 二次交易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651章 大東北戰略——晉綏軍的出路第621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第342章 悲催的波蘭與中原烽火起第176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二百零一章 救治措施求各種第14章 來自省城的獎勵第694章 本土決戰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97章 教導旅第469章 三國協約第547章 來自海軍部的電報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144章 寺內壽一的試探第536章 大東北戰略第312章 戰雷(六)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277章 第一軍的戰略部署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485章 美日談判的前奏
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283章 黃雀在後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229章 交易(二)第146章 攻佔天津第280章 悲催的第四集團軍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576章 南下河南第284章 佔井陘第84章 破局(二)第44章 豐厚的獎勵(一)第481章 鉅額獎勵第238章 一起燴第580章 血戰鄭州(三)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387章 始料不及的僞軍起義第224章 彬山元第257章 談判3第480章 連鎖反應第484章 風起雲涌的日本政治第179章 閻府洗塵宴第329章 以華制華第170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一)第537章 謀劃綏東第336章 第二次武漢會戰與好事連連第543章 以牙還牙第637章 大東北戰略——東北亞戰區第640章 大東北戰略——海軍的首秀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476章 妥協第310章 戰雷(五)第491章 中美談判與陳鋒眼中的美國第543章 以牙還牙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627章 大東北戰略——日美巴丹之戰第605章 日本人的支那作戰計劃第362章 密謀第461章 6.8大空戰(上)第423章 好日子來了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659章 贖買方案第207章 瘋狂報復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74章 撫卹制度第367章 汪僞政權的成立第687章 盟軍反攻第290章 四:日軍戰鬥序列的沿革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114章 重傷瀕死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23章 摸底保安團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642章 大東北戰略——陳大司令要報復第656章 大東北戰略——老頭子的遺囑第244章 宣戰(3)第579章 血戰鄭州(二)第563章 海軍雄起(三)第469章 三國協約第611章 長沙城外的戰鬥第315章 戰雷第308章 戰雷(二)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307章 戰雷(一)第643章 大東北戰略——東京大轟炸第11章 決戰黃石崖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213章 反攻(2)第668章 目標—中途島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一)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405章 初聞金百合(下)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18章 二次交易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651章 大東北戰略——晉綏軍的出路第621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第342章 悲催的波蘭與中原烽火起第176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二百零一章 救治措施求各種第14章 來自省城的獎勵第694章 本土決戰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97章 教導旅第469章 三國協約第547章 來自海軍部的電報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144章 寺內壽一的試探第536章 大東北戰略第312章 戰雷(六)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277章 第一軍的戰略部署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485章 美日談判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