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日泰勾結

德國人的表現確實稱得上驚豔,不但歐亞各個國家驚駭莫名,就連陳鋒這個穿越者也對於此事的德國倍感驚訝,太犀利了,雖然由於歷史的巨大的慣性,敦刻爾克還是讓英法撤回三十多萬部隊。但是德國的很快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於是在希特勒的指揮下,德隊橫掃法國,然後陳兵於英吉利海峽東岸,隨時準備對孤懸海外的英國發動全面的進攻。

德國戰車再次發起了衝鋒,這次的目標是那個稱霸世界兩百多年的大英帝國,不過這次擔任主力的並不是古德里安的裝甲集團,而是戈林的德意志空軍。

事實上一開始希特勒是準備動用德國的海軍擔任這次作戰的主力,計劃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強渡英吉利海峽,但是德國人也清楚英國的陸軍雖然垃圾,但是英國的海軍卻是世界上最最優秀的海軍,即便是偉大的德國海軍也不是英國海軍的對手。

再加上德國在一戰後就被限制海軍的發展,即便是民用船隻也受到限制,就整個德國的水面力量而言,遠遠不是強大的英國海軍的對手,所以強度英吉利海峽,登陸英國本土作戰存在着諸如船隻準備、後勤供應和天候等方面難以克服的困難,最後希特勒才決定單純以空中進攻迫使英國投降。

希特勒很清楚英國人的弱點,作爲一個島國,英國有着很多島國慣有的弊病,例如資源缺乏、土地面積狹小等,當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從封鎖者的地位,一但變成爲被封鎖者,形勢便岌岌可危。希特勒相信只要自己堅持對英國所有的軍用設施進行不間斷的轟炸的話,那麼英國很快就會屈服。

1940年4月15日,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德國空軍對英國本土展開了野蠻的轟炸。爲了實施空中進攻作戰,德國空軍集中了3個空軍集團軍,有作戰飛機2669架和13個師,168艘運輸艦、1910艘駁船、419艘拖船,1600艘汽艇。

鑑於德國的作戰飛機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遠勝於英國,而且,自開戰以來德國空軍的接連轟炸幾乎是無往不勝。所以世界各國都不看好英國方面。認爲英國部可能堅持超過一個月。

德國滅亡法國轟炸英國的舉動震驚了世界。同時也給亞洲的幾個彈丸小國創造了機會,其中就包括被日本視爲潛在盟友的泰國。

說起泰國大家應該不陌生,佛國加人妖之國是泰國給人們最直觀的印象。泰國這個國家在進入二十世紀以來其實發展的很不錯,在亞洲其他國家紛紛淪爲西方列強的殖民地的時候。亞洲只有兩個國家能夠屹立不倒,其中一個便是泰國。

不過泰國人也不是一點損失也沒有,在朱拉隆功大帝,也就是拉瑪5世在位時期泰國曾經受到法國的脅迫而割讓了老撾及北柬埔寨等大量領土給法屬印度支那,對此泰國上至君王下至平民都是很不服氣的,總想着拿回失去的土地。

1932年泰國憲政革命後民族主義的狂熱崛起,導致1938年之後泰國開始接受陸軍的直接統治,其軍人陸陸續續出現在政治舞臺上,當時陸軍炮兵將校出身的phibun在1933之後得到陸軍派閥集團的支持,並且在1938年脫穎而出就任總理的寶座。

此人於法國留學時期深受德義的法西斯和國家社會主義的影響,因此態度上傾向於日本的軍國主義。而當時泰國陸軍及社會有一股抵抗英法的思潮,稱作失地回覆運動,這股力量的目的就是要收復在十九世紀割讓給殖民強權的土,phibun主要就是依靠這股力量的支持,維持政權的正當性。

法國在歐洲的失敗令泰國上下欣喜若狂。大批的泰隊開始暗中集結,準備必要的時候向駐守在法屬印度支那的法隊發動進攻,而這一切都是被日本人看在眼裡的。

深感缺乏盟友的日本很早就將泰國視爲潛在的盟友,一方面是緣於泰國和日本的地理距離,既不會因爲太近而發生有衝突。也不是太遠而有疏離。另一方面則是因爲日俄戰爭日本的勝利,從精神上鼓舞了被白人壓迫的泰國,於是在同是亞洲人的想法下對日本有了好感。

泰國認爲泰國和日本在對抗歐美白人的立場上是一致的,因此對於日本的行動採取了和歐美不同的看法,比較起來多了更大的容忍。例如當年國際聯盟因爲滿州事變向日本表示譴責的決議時,唯一棄權的國家就是泰國,着實令世界各國吃驚。

同樣日本對於泰國也是深有好感,中日戰爭爆發已經快要三年了,物資匱乏一直都是日本的一個大難題。在美國出於各種考慮斷絕了日本軍事物資的供應之後,泰國以bpun爲首的內閣卻將大量泰國生產的橡膠和棉足量供給日本,兩國關係也就迅速親密起來,而bpun也對蔣介石發出呼籲,同是亞洲人應和日本合作對抗白人的壓迫,同時鼓動泰國國內的印度和緬甸人的反英情緒。

另外日本陸軍參謀本部認爲泰國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如果佔領了這一戰略要地,不但可以利用泰國南部的飛機場和港口進攻中國雲南、貴州以及廣西,同時泰國的資源在大日本帝國南方作戰和整場大戰都是重要的補給。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大日本皇軍的如果南下作戰的話,第一個重點就是進攻緬甸後切斷中國的重要外援運輸線--滇緬公路,這樣還可提供緩衝保護到手的南方油田和新加坡。不過日本人從來都不曾把泰國看成平等合作的夥伴,日本人嘴裡雖然是喊着大東亞共榮圈,大亞細亞的口號,但是暗地裡卻早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就已經制定了佔領泰國的軍事計劃,只不過泰國人不知道而已。

歐洲戰局的急轉直下,給法屬印度支那、荷屬東印度以及其他南方各地帶來了政治地位上的巨大變化。這也關係到中日兩國戰爭的處理問題,於是日本朝野上下便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南方。

德國在歐洲的表現日本人是看在眼裡的,日本首相近衛磨在給日本天皇的奏摺中這樣寫道:“...在平定波蘭之後,令人發怵地沉寂了幾個月的德國,於昭和15年閃電般地領了丹麥和挪威,繼而又調轉矛頭,向西開始了強大攻勢。德軍的攻勢由於機械化兵團在空軍密切支援下進行了果敢突擊,很快便突破了法國主要防線——馬其諾防線的北翼。”

“所謂希特勒的閃電戰,象怒濤一般席捲了荷蘭、比利時和法國,迫使英國從敦克爾克撤退......這樣一來,君臨七大海洋的大英帝國在新興德國面前也彷彿陷於累卵之危了......英國張伯倫內閣總辭職,轟動一時的英雄邱吉爾上臺。儘管有敦克爾克的敗退,但邱吉爾憑靠英國海軍的健在,決心繼續作戰......”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英國人不會支撐太長時間的,因此帝國必須要將英法全部戰敗引發的連鎖反應考慮在內。特別是軍隊和政府方面,考慮到隨着英法等的敗退,德國勢力勢將迅速擴展到南方;因荷蘭戰敗而產生的荷屬東印度的歸屬問題;以及關於法屬印度支那問題,德國勢將對維希政府施加壓力等等,認爲必須對此採取對策。”

作爲亞洲唯一的一個獨立的,沒有遭受侵略的國家,泰國正式被日本列爲戰略盟友,並且派兵積極與泰國聯繫,試圖促成雙方全面合作。

泰國方面要求很簡單,那就是要日本支持泰國奪回被法國強佔的領土,但是在還沒有確定怎麼處理南下或者是北上之前日本人無法對泰國做出明確的答覆。

爲了試探英法美等國的態度,同時也爲了試探德國的態度。4月18日,日本有田外相發表聲明,大意是:“戰禍一旦擴展到荷屬東印度,對於東亞的安定是不妥當的,暗示日本對荷屬東印度的關切態度。”

對此,流亡於英國的荷蘭政府於4月18日下午迅速發表聲明,表示關於荷屬東印度問題,不接受他國的保護,美英也強調維持荷屬東印度現狀。接着德國駐日大使鄂圖也通知日本政府,表示德國無意干預荷屬東印度。

德國的態度至關重要,既然德國無意插手東亞乃至整個亞洲的局勢,這對於日本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既如此,日本很快明確答覆泰國,願意支持泰國收復失去的領土,甚至不惜與法國開戰。

有了日本的支持,泰國膽子就大了起來,雖然泰國在德國進攻法國之前就正式聲明泰國政府將嚴守中立,但在4月23日泰國政府向法國駐印度支那的總督正式提出調整國境的請求,要求索回割給法印的srp,btnbn二省,在經過外交交涉不成後,泰國於是對法開戰,向法印邊界展開攻擊。

第241章 虎!虎!虎!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414章 逼蔣抗日(上)第578章 血戰鄭州(一)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109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二)第50章 魂祭作戰計劃(一)第13章 坑爹的系統獎勵第324章 送上門來的第12師團第156章 除夕第49章 基地發展戰略(二)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88章 軍校建設令第96章 凌亂的宋夢瑤第33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軍火庫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482章 希特勒夭折的計劃第34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陳鋒的計劃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209章 僞軍騎兵第二師第700章 投降第565章 海軍雄起(五)第309章 戰雷(三)第174章 南下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229章 交易(二)第260章 第八戰區第601章 第八戰區的主要任務第583章 美日開戰前奏(一)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343章 會議1第120章 捧殺(三)第500章 戰場新變化第312章 戰雷(六)第534章 審判—死刑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600章 回國第137章 殃逝第227章 重工業基地第212章 反攻(1)第71章 公祭(一)第489章 松岡外相的預言第493章 第九戰區的求援第484章 風起雲涌的日本政治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417章 逼蔣抗日第453章 鋼鐵洪流的碰撞第464章 石油危機第98章 小團體第104章 狡猾的後宮淳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658章 桌面上的深度剖析第312章 戰雷(六)第172章 妻妾會面第102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621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第259章 驚喜連連第425章 神秘的會議第221章 獎勵與催婚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156章 除夕第228章 交易(一)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7章 軍火買賣第211章 聯合指揮部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16章 剽悍的老孃第693章 神風特攻與撤兵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290章 一:要升級了第11章 決戰黃石崖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327章 全殲(三)第615章 華盛頓會議第650章 大東北戰略——生死未卜第70章 天下名揚(三)第697章 希特勒之死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157章 除夕夜妖兵亂舞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417章 逼蔣抗日第219章 輿論戰和伍連德第354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
第241章 虎!虎!虎!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414章 逼蔣抗日(上)第578章 血戰鄭州(一)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109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二)第50章 魂祭作戰計劃(一)第13章 坑爹的系統獎勵第324章 送上門來的第12師團第156章 除夕第49章 基地發展戰略(二)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88章 軍校建設令第96章 凌亂的宋夢瑤第33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軍火庫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482章 希特勒夭折的計劃第34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陳鋒的計劃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606章 畑俊六的表現機會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209章 僞軍騎兵第二師第700章 投降第565章 海軍雄起(五)第309章 戰雷(三)第174章 南下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607章 大本營的殺手鐗第229章 交易(二)第260章 第八戰區第601章 第八戰區的主要任務第583章 美日開戰前奏(一)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343章 會議1第120章 捧殺(三)第500章 戰場新變化第312章 戰雷(六)第534章 審判—死刑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600章 回國第137章 殃逝第227章 重工業基地第212章 反攻(1)第71章 公祭(一)第489章 松岡外相的預言第493章 第九戰區的求援第484章 風起雲涌的日本政治第610章 不聽話的阿南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417章 逼蔣抗日第453章 鋼鐵洪流的碰撞第464章 石油危機第98章 小團體第104章 狡猾的後宮淳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658章 桌面上的深度剖析第312章 戰雷(六)第172章 妻妾會面第102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621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第259章 驚喜連連第425章 神秘的會議第221章 獎勵與催婚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156章 除夕第228章 交易(一)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7章 軍火買賣第211章 聯合指揮部第499章 日軍的反擊計劃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16章 剽悍的老孃第693章 神風特攻與撤兵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290章 一:要升級了第11章 決戰黃石崖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327章 全殲(三)第615章 華盛頓會議第650章 大東北戰略——生死未卜第70章 天下名揚(三)第697章 希特勒之死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157章 除夕夜妖兵亂舞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417章 逼蔣抗日第219章 輿論戰和伍連德第354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