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大建設 大生產 大練兵

隨着軍政會議的陸續進行,一個個決議被最終確定,一道道命令從重慶發往全國各地,一時間中國的所有的軍政官員以及普通軍民都被調動了起來,就像是一臺蓄勢待發的大功率機器,隨時準備爆發驚天的能量。

按照陳鋒與軍委會的諸位軍委委員的戰略構想,部隊從整編到換裝再到形成戰鬥力,大約需要一年的時間,如果全軍六百餘萬部隊的戰鬥力都能達到原第八戰區一半左右,那麼消滅中國境內的日僞軍最多兩年的時間,甚至更短。

如果在此期間美英等國也加入對日反攻的作戰序列,那麼在兩年內反攻日本本土也不是不可能,基於這樣的判斷,陳鋒認爲自己完全有希望在1945年8月15日之前完成系統賦予的光榮使命。

不過陳鋒也知道,以中國現在的工業實力,想要維持六百餘萬大軍的日常消耗完全不可能,即便是塞北省的工業基礎已經形成,但是按照1941年塞北地區的工業生產能力計算,塞北省最多可以供應250萬部隊,再多了就不行。

因此,陳鋒認爲在軍政改革的同時也有必要對中國的工業進行全面的建設,主要是以發展重工業中的軍事工業。

陳鋒不是不清楚輕重工業必須配合發展,否則的話兩條腿一條粗一條細,很可能走上蘇聯的老路子。但是他沒辦法,現在中國人可以捱餓,但是卻不能沒有武器裝備,不能不發展軍事力量。

挨點餓受點苦亡不了國,但是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那可是要亡國滅種的。至於其他的事情完全可以在打敗日本鬼子之後再說,反正只要完成了系統交代的任務,他陳某人有的是時間和那些大國們鬥。

在陳鋒的要求下,政府方面緊急召開了工業建設會議,按照陳鋒的要求。政府方面要在一年內建成30個年產千萬噸優質鋼鐵的大型鋼鐵廠、50家大型水泥廠、10個大型發電站,另外還要在山西、四川、雲南、重慶、山西個建立一個軍工基地,而這些建設的費用全部由陳氏家族代付。

當然了,代付歸代付,以後國家發展起來了,經濟寬鬆了,這些錢都是需要歸還給陳氏家族的。

關於這些待建的軍工基地的建設陳鋒參照了華夏公司的建設經驗,要求每個軍工基地都可以獨立生產步槍、機槍、迫擊炮、擲彈筒、各種口徑的大炮、坦克裝甲車等輕重武器,可以就近裝備各個戰區的部隊。

另外,陳鋒還計劃擴大塞北地區的工業產能。除了輕武器之外。還要增加各種飛機的生產能力。以應對接下來的戰事。

陳鋒深知國內的工業建設離不開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因此陳鋒命令各部隊暫時不要同日軍進行衝突,更不要急着反攻,各部隊要做的就是防禦。適當的時候甚至可以向後撤退。

與此同時,陳鋒特意從陳氏家族的發展基金中專門拿出30億美元,向蘇聯和美國訂購了大量的工業設備,要求他們務必在半年內將這些設備全部運送到中國。

有鑑於這段時間陳氏家族資金消耗量激增,陳鋒命令閻嫦曦立即按照他所給出的那張地圖在南北美洲進行圈地,不要有任何顧忌,大踏步發展就可以了。

這幾年華夏公司發展迅速,但是有很多行業卻沒有踏足,尤其是石油能源以及礦產等暴利行業。並不是華夏公司沒有資源和實力。恰恰相反的是,華夏公司不但有資金有實力,更有別人不具備的優勢,他們掌握着南北美洲所有未經發現的礦產資源的具體分佈地圖,只要他們願意。隨時可以找到蘊含豐富油氣資源的大油田,也可以找到黃金存量極高的大金礦。

但是由於兩國關係時好時壞,陳鋒擔心自己給美國政府做嫁衣,所以一直不敢讓華夏公司放開手腳發展。現在幾乎所有的局勢都明朗了,特也就沒有那麼多的顧慮了,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況且中國現在是美國最大的僱主,而美國社會又信奉顧客就是上帝的信條,如此龐大的訂單肯定會讓美國政府心動的。

有了陳鋒的指示,華夏公司那邊頓時一片歡呼,龍劍、安靜、康小偉等人立即行動起來,很快華夏公司在美國東南部發現大型油田並且將聯合美孚石油公司一起開採的消息登上了美國媒體的頭版頭條。

接着,華夏公司在阿拉斯加州發現了特大型金礦的消息不脛而走,一時間關於華夏公司的報道充斥着美國社會,甚至於比眼下正在進行的這場戰爭還要受人關注。

1942年,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轉折之年,國內的民衆明顯感覺到政府在各項事情的執行力度上空前強硬,只要命令下達各部分迅速行動,全國的節奏在加快。

另外就是今年的錢似乎很好賺,只要是有手有腳並且願意付出勞動的,走到哪裡都會有人聘用,而之前抓壯丁、搶公糧之類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過,更奇怪的是,之前連篇累牘的戰爭報道也銷聲匿跡了,報紙上報道的都是建設和生產,很少報道戰爭,這讓國民們很是不解。

軍人們對於1942年也頗有感觸,原本按照軍委會的要求,全國不管是中央軍還是地方軍,不管是正規軍還是民兵自衛隊都進行了統一整編,合格的士兵全部留下,不合格的被剔除出部隊,606萬軍隊最後只留下565萬,裁掉40餘萬不合格的部隊。

部隊整編完成後他們都以爲軍委會那邊會有大的行動,但是事實上幾乎全部的部隊都主動後撤,與日軍拉開距離,看起來是向日本人服軟了。前線確實平靜了,但是官兵們卻沒有消閒下來,一道大換裝、大練兵的命令拉開了各部隊換裝練兵的熱潮。

換裝是從華北戰區開始的,在新成立的這11個戰區當中,東北戰區和塞北戰區的老底子是原第八戰區的部隊,早已經完成了換裝。華北戰區換完了一部分,所以換裝是從華北戰區開始的。

根據軍委會的要求,換裝的原則是先東後西,靠近日軍的陣地的華北戰區、華中戰區、東南戰區、緬甸戰區爲第一批次的換裝戰區,西南戰區、重慶戰區、延安戰區爲第二批次的換裝戰區、西北戰區爲最後的換裝戰區。

另外在武器裝備也有一定的區別,由於現在所擁有的武器裝備有限,所以東北戰區、塞北戰區、華北戰區、華中戰區、緬甸戰區按照原第八戰區整編師的標準換裝,其主戰武器包括ak突擊步槍、79式狙擊步槍、湯普森衝鋒槍、各種口徑的火炮和坦克。

而重慶戰區、西南戰區、東南戰區、延安戰區各部隊全部換成毛瑟步槍、馬克沁重機槍、捷克式輕機槍,然後配以大量的火炮和少量的裝甲部隊,其配置與德軍相差無幾,只是在火炮的數量上要少與德國陸軍。

而西北戰區由於遠離戰場,其部隊的主要職責是守衛大後方,所以陳鋒給西北戰區的裝備是全日系裝備,步槍是三八大蓋、輕機槍是歪把子、重機槍是九二式,步兵火力支援是九二式步兵炮和迫擊炮、擲彈筒,遠程火炮是75mm的山炮和野炮,裝甲力量是繳獲的九五式豆戰車和九七式中戰車,這些裝甲部隊主要職責不是戰鬥,而是訓練。

換裝的同時,陳鋒從原第八戰區抽調了大批的軍官士兵前往各個戰區,負責對各戰區的士兵進行集中整訓,訓練的標準與第八戰區各部隊相同。而所有的軍官分批次前往塞北蘇木山以及重慶的陸軍大學進行學習,主要學的是新武器裝備的操作以及新式戰術。而在重慶,陳鋒親自爲各個戰區的少將以上的軍官授課。

原本很多軍官對於陳鋒要求各部隊軍官輪訓的命令很不感冒,認爲以他們幾年十幾年帶兵打仗的經驗,那還需要學習。但是當他們真正抵達學校之後,才知道不過是井底的蛤蟆洞中的老鼠,之前的天空只有進口大,眼光更是短淺。

尤其是那些接受陳鋒親自授課的將官們更是如此,之前他們所知道的行軍佈陣以及作戰指揮就是那些常規的戰術,但是經過學習之後他們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戰術叫信息戰、叫電子戰,還有一種戰術叫生化戰,有一個兵種叫雷達兵,有一種武器叫自動步槍。

從一開始不以爲然到最後的深深佩服,原國民政府以及八路軍新四軍的這些高級軍官們真正的意識到他們已經落後世界很遠很遠了。

陳鋒的一連串命令在整個中國範圍內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生產、大建設、大練兵的浪潮,儘管沒有戰鬥任務,儘管看似在後退,但是中國原本紊亂的社會秩序和經濟在恢復,混亂的軍隊編制和裝備在調整,戰鬥力在快速提升,而這一切時時刻刻都在刺激着日本人的神經。

第615章 華盛頓會議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251章 許大壯第106章 引蛇出洞第290章 四:日軍戰鬥序列的沿革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546章 第九師團——甕中之鱉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467章 希特勒的機會第414章 逼蔣抗日(上)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355章 南洋領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556章 兩條腿第147章 五條殺令第485章 美日談判的前奏第145章 寺內壽一的決定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406章 德國侵佔挪威第357章 衝突與強勢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450章 蘇聯援兵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650章 大東北戰略——生死未卜第49章 基地發展戰略(二)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135章 各有打算第124章 刺殺進行時(四)第115章 大搜山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222章 針鋒相對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521章 內閣會議商討結果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戰第343章 會議1第290章 一:要升級了第332章 趕赴西西伯利亞盆地第392章 甕中之鱉——駐山西第一軍第409章 日本內部分歧第674章 戰前部署第157章 除夕夜妖兵亂舞第611章 長沙城外的戰鬥第493章 第九戰區的求援第174章 南下第244章 宣戰(3)第327章 全殲(三)第624章 大東北戰略——開戰第129章 中彈第77章 死局(一)第469章 三國協約第616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上)第511章 雙喜臨門喜得佳兒第678章 賭博第590章 蔣陳談話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106章 引蛇出洞第75章 各有所動第459章 不淡定的朱可夫第320章 結盟第460章 迫在眉睫的大空戰第543章 以牙還牙第444章 衝突第212章 反攻(1)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580章 血戰鄭州(三)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53章 抗命第138章 自食惡果第647章 大東北戰略——斬龍伏虎第623章 大東北戰略——作戰計劃第369章 不得不打的戰役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290章 四:日軍戰鬥序列的沿革第493章 第九戰區的求援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510章 日本高層的恐慌第576章 南下河南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146章 攻佔天津第328章 憤怒的日本第693章 神風特攻與撤兵第240章 計劃實施第196章 火了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132章 部署反擊
第615章 華盛頓會議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251章 許大壯第106章 引蛇出洞第290章 四:日軍戰鬥序列的沿革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546章 第九師團——甕中之鱉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467章 希特勒的機會第414章 逼蔣抗日(上)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355章 南洋領第395章 天理昭彰 報應不爽第556章 兩條腿第147章 五條殺令第485章 美日談判的前奏第145章 寺內壽一的決定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406章 德國侵佔挪威第357章 衝突與強勢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450章 蘇聯援兵第398章 談判與重任務第650章 大東北戰略——生死未卜第49章 基地發展戰略(二)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135章 各有打算第124章 刺殺進行時(四)第115章 大搜山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222章 針鋒相對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521章 內閣會議商討結果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戰第343章 會議1第290章 一:要升級了第332章 趕赴西西伯利亞盆地第392章 甕中之鱉——駐山西第一軍第409章 日本內部分歧第674章 戰前部署第157章 除夕夜妖兵亂舞第611章 長沙城外的戰鬥第493章 第九戰區的求援第174章 南下第244章 宣戰(3)第327章 全殲(三)第624章 大東北戰略——開戰第129章 中彈第77章 死局(一)第469章 三國協約第616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上)第511章 雙喜臨門喜得佳兒第678章 賭博第590章 蔣陳談話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106章 引蛇出洞第75章 各有所動第459章 不淡定的朱可夫第320章 結盟第460章 迫在眉睫的大空戰第543章 以牙還牙第444章 衝突第212章 反攻(1)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580章 血戰鄭州(三)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53章 抗命第138章 自食惡果第647章 大東北戰略——斬龍伏虎第623章 大東北戰略——作戰計劃第369章 不得不打的戰役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290章 四:日軍戰鬥序列的沿革第493章 第九戰區的求援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510章 日本高層的恐慌第576章 南下河南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146章 攻佔天津第328章 憤怒的日本第693章 神風特攻與撤兵第240章 計劃實施第196章 火了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132章 部署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