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外蒙風雲(上)

蘇聯雖然迫於國際局勢暫時選擇了妥協,但是這種妥協也不是毫無代價的,蘇聯也提出了三個條件,第一個就是必須儘快恢復已經中斷了的中蘇貿易,尤其是青黴素藥物貿易,而且陳鋒所部每個月至少要爲蘇聯提供20億美元的青黴素藥物,蘇聯會以黃金、石油以及其他工業品向陳鋒所部償還貨款。

第二個條件是,陳鋒所部要以書面的形式向世界各國保證,不管在什麼時候,陳鋒所部都不能與德國夾擊蘇聯。當然作爲回報,蘇聯也會向陳鋒所部保證,從此以後蘇聯將不在介入蒙古爭端。

第三個條件是關於武器裝備方面的,蘇聯希望陳鋒所部在新式戰機以及新式坦克方面給與蘇聯技術支持。

7月9日,雙方再度開始談判,在基本上同意陳鋒所部提出的條件的同時,朱可夫也提出了蘇聯的這三個條件。陳鋒沉思了一會便給出答覆,重開中蘇貿易沒有問題,20億美元的月供應量也沒有問題,用黃金、石油以及工業品抵償貨款也行,但是用什麼工業品都需要陳鋒說了算,而且價格上必須從優。陳鋒決不允許蘇聯在藥物交易中獲取鉅額利益的同時,還要在工業品抵償中再賺取鉅額利潤。

其次保證不與德國同流合污也可以,畢竟按照歷史的發展趨勢,德國以及小鬍子的瘋狂世界最多持續到1945年,最終會被美蘇英等國聯合絞殺,所以小鬍子的戰車不穩當,不與之合流是正確的選擇,不然美蘇等國戰後清算起來可是要掉腦袋的。

不過技術支持蘇聯就有些麻煩。蘇聯是什麼國家,蘇聯是一個已經完成了工業化的工業大國,其工業生產能力穩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只有美國可以在工業生產能力上穩勝一籌,與蘇聯比起來,塞北省的那點家底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要是蘇聯掌握了新式戰機以及新式坦克的生產技術,以蘇聯的生產能力,最多一年的時間,蘇聯的機羣和坦克集羣就能形成戰鬥力。到時候陳鋒就沒有什麼可以剋制蘇聯的了。

思來想去陳鋒還是決定拒絕蘇聯的第三個條件,新式戰機生產技術無論如何不能交給蘇聯,新式坦克倒是可以與蘇聯進行合作,由中蘇兩國合資組建一個坦克工廠,專門生產這種新式坦克,新廠不計算利益,只以出產的坦克作爲最終的收益。所有產成品蘇聯佔60%。陳鋒所部佔40%。

但是除了這個新廠以外,蘇聯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在其他工廠生產同種類型的新式坦克,否則中方有權終止合作,並且向蘇方提出鉅額索賠。

聽完陳鋒的決定,朱可夫基本上同意陳鋒的意見,不過他有些擔心陳鋒所說的新式坦克的性能。對此陳鋒給與了朱可夫明確的答覆,他手中的新式坦克按照歐洲的主戰坦克的標準雖然只能算是一款中型坦克,但是其優秀的作戰性能遠比絕大多數的重型坦克還要強悍。

最讓朱可夫感到驚訝的是陳鋒說的另一句話:“這種新式坦克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主戰坦克,最起碼目前爲止是這樣的。在三年內世界上不會有那種坦克可以與之媲美。在五到十年內不會被淘汰,就蘇聯國內現役的所有坦克,沒有任何一款可以與之相抗衡。”

當朱可夫將談判的成果傳回莫斯科之後,斯大林指示朱可夫,務必要親自驗證陳鋒所部新式坦克的性能,如果真的如同陳鋒形容的那樣,那麼務必儘快與之簽約。

7月10日上午。在朱可夫的要求下,30輛t34坦克與30輛bt7坦克以及30輛t26坦克進行了一場對抗賽,結果是t34完爆蘇聯的兩種現役坦克,而且還打出了60:1的強悍戰績。

爲了真實的測驗新式坦克的性能,這次參加對抗賽的坦克手全都是蘇聯紅軍士兵,所以在收到測試結果之後,朱可夫直接石化了,這就是雙方武器裝備的差距,實在太大了,怪不得這次遠東戰役偉大蘇聯紅軍的1400多輛坦克幾乎全軍覆沒。這下朱可夫沒話說了。

7月11日雙方在烏蘭巴托簽訂停戰協議,根據協議規定:即日起蘇聯紅軍全部撤出蒙古以及唐努烏梁海地區,並且保證不再介入蒙古爭端,更不會支持喬巴山獨立活動。其次蘇聯向陳鋒所部一次性交付10億美元的戰爭賠款,同時提供55個大型工廠的技術設備援助。另外蘇聯政府還要將秋明地區連同秋明油田割讓給中國,而且接收人必須是陳鋒或者是陳氏家族的直系人員。

而陳鋒所部則是要保證。不管什麼時候都不得同德國或者日本一起夾擊偉大的蘇聯,同時雙方還要就中蘇貿易進行更大更深入的交流,陳鋒所部每月至少要爲蘇聯政府提供20億美元的青黴素藥物,其次雙方還要在秋明地區聯合組建一個坦克廠,共同研發生產新式坦克。

這份合約除了最後一條屬於秘密條約沒有對外公佈外,其他條件全部在第一時間對外公佈了,消息傳來,整個世界譁然,蘇聯竟然敗了,而且還敗得如此沒有骨氣,竟然與中國的一個軍閥簽訂了停戰協議,並且還割地賠款,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感到驚訝,最起碼美國政府以及德國政府還有日本政府都不覺得驚訝,陳鋒所部的戰鬥力他們也不是一無所知,尤其是這幾年同日軍作戰時表現出來的強勢,遠不是中國政府蔣政權麾下的那些軍隊所能比擬的。

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戰爭遺留的問題還有很多,尤其是怎樣處理外蒙古以及唐努烏梁海地區是陳鋒現在急需考慮的事情。

外蒙古以及唐努烏梁海事情很複雜,絕不是在這裡駐紮幾個師就能解決問題的,要解決外蒙的問題就必須先說說外蒙是怎麼脫離中國的,這一點至關重要。同時還要了解將外蒙古納入第八戰區的管轄有哪些阻力。

外蒙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這一點任何人不能否認,尤其是在清朝前期,這裡更是屬於中央直接管轄的區域。但是鴉片戰爭後,西方文明更加突飛猛進,而大清帝國仍然封閉在一個腐敗無能的醬缸內,閉關鎖國,死硬地拒絕對外開放,於是中國開始衰落凋敝,江河日下。到了晚清,西方先進的民主與科學給封閉的中國帶來更強烈震撼衝擊,愚昧保守的滿清朝庭除了搞些空洞形式外,仍頑固拒絕真正改革,引起破壞性的“暴力革命”。

1911年,武昌爆發武裝起義,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中國各省紛紛響應,宣佈獨立,擺脫清政府的統治。外蒙古同中國其它各省一樣,在王公貴族的帶領下宣佈獨立,蒙古的獨立運動就是在這一時期開始的。

當武昌起義後宣佈獨立的中國各省開始爲重新統一、建立“中華民國”而開展各種政治活動的時候,外蒙古脫離了這一進程,開始醞釀“獨立建國”。外蒙與其他省份不同,當時北方那個處心積慮妄圖瓜分中國的沙俄,經過多年的經營、分化、瓦解,已在政治上、經濟上和軍事上完全操縱了外蒙古。事實上,外蒙古已經變成了沙俄的保護國。民國統計:整個蒙古族共有近240旗,其中外蒙佔108旗。外蒙古獨立將拉走近一半的旗,和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遼闊土地,形成一個世界最大的內陸“國家”。由於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它的分裂形同把中國攔腰嶄斷。

中華民國的政權由孫中山轉到袁世凱的手中後,開始了與沙俄的艱苦談判。俗話說:弱國無外交。剛剛建國不久的中華民國,國力之弱可想而知。但中國的外交官們做出了極大努力,終於迫使沙俄做出讓步,承認外蒙是中國的領土,條件是在外蒙古實行“自治”。也就是說外蒙古在名義上仍屬中國,實際上外蒙古的內政與外交還是掌握在沙俄的手中。不管怎樣,在當時的情況下得到這種結果已實屬不易。以賣國復辟著稱於世的袁世凱總算沒有丟掉外蒙古。

1918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沙俄政府被蘇俄推翻。這時的“自治蒙古”也就失去了主子。蘇俄紅軍不斷向西伯利亞挺進,使“自治蒙古”感到危脅日益臨近,坐臥不安。於是他們開始與中國進行取消“自治蒙古”、重新回到中國懷抱的談判,不過談判進程緩慢而堅難。

1919年,主掌中國政局的段祺瑞政府派出得力干將徐樹錚,率兵進入外蒙古,接替了當時正與外蒙古進行和平談判的陳毅將軍,立即用鐵腕政策迫使外蒙古放棄自治,外蒙古重新迴歸中國。

就這樣外蒙的第一次獨立建國的野望就這樣被中國政府拍滅了,但是,這種毫不留情的鐵腕政策卻使中國失去了外蒙古上層王公的人心,爲蒙古後來的分離埋下了禍根。

第139章 意外的驚喜第594章 談判底線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690章 進軍朝鮮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665章 大建設 大生產 大練兵第157章 除夕夜妖兵亂舞第339章 苛刻的條件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73章 公祭(三)第197章 換俘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535章 代號“元宵”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65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第557章 視察南洋領(一)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7章 軍火買賣第632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下)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575章 曾家巖官邸的會議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393章 被打悶棍了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146章 攻佔天津第665章 大建設 大生產 大練兵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637章 大東北戰略——東北亞戰區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477章 外蒙風雲(上)第460章 迫在眉睫的大空戰第673章 驚雷行動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332章 趕赴西西伯利亞盆地第161章 戰後總結第433章 佈局蘇聯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319章 結盟(二)第691章 登陸菲律賓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50章 魂祭作戰計劃(一)第609章 出油了打臉了!!!第246章 板垣徵四郎的陰謀第471章 血戰烏蘭巴托(上)第33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軍火庫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396章 聽聽大家的想法第440章 反應不一(上)第571章 海軍雄起(十一)第23章 摸底保安團第469章 三國協約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332章 趕赴西西伯利亞盆地第207章 瘋狂報復第358章 移民的辦法第240章 計劃實施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270章 二:大戰再起第238章 一起燴第281章 螳螂捕蟬第626章 大東北戰略——誘敵增援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386章 各有算計第253章 阜平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79章 死局(三)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106章 引蛇出洞第96章 凌亂的宋夢瑤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658章 桌面上的深度剖析第170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一)第288章 發財了第432章 圍魏救趙第337章 飛機生產線與8.5萬積分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680章 宜昌保衛戰和大庸爭奪戰第414章 逼蔣抗日(上)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351章 陳氏家族的目的第50章 魂祭作戰計劃(一)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3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土狗炸彈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360章 美國傳來的好消息第6章 小姨子要參軍第119章 捧殺(二)第498章 戰鬥升級
第139章 意外的驚喜第594章 談判底線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690章 進軍朝鮮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665章 大建設 大生產 大練兵第157章 除夕夜妖兵亂舞第339章 苛刻的條件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73章 公祭(三)第197章 換俘第321章 鏖兵山西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535章 代號“元宵”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205章 解除警報第65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第557章 視察南洋領(一)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7章 軍火買賣第632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下)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575章 曾家巖官邸的會議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393章 被打悶棍了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146章 攻佔天津第665章 大建設 大生產 大練兵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515章 大戰落幕與希特勒的請求第637章 大東北戰略——東北亞戰區第666章 日軍方面的反應第477章 外蒙風雲(上)第460章 迫在眉睫的大空戰第673章 驚雷行動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332章 趕赴西西伯利亞盆地第161章 戰後總結第433章 佈局蘇聯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319章 結盟(二)第691章 登陸菲律賓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50章 魂祭作戰計劃(一)第609章 出油了打臉了!!!第246章 板垣徵四郎的陰謀第471章 血戰烏蘭巴托(上)第33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軍火庫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396章 聽聽大家的想法第440章 反應不一(上)第571章 海軍雄起(十一)第23章 摸底保安團第469章 三國協約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332章 趕赴西西伯利亞盆地第207章 瘋狂報復第358章 移民的辦法第240章 計劃實施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270章 二:大戰再起第238章 一起燴第281章 螳螂捕蟬第626章 大東北戰略——誘敵增援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386章 各有算計第253章 阜平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79章 死局(三)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106章 引蛇出洞第96章 凌亂的宋夢瑤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658章 桌面上的深度剖析第170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一)第288章 發財了第432章 圍魏救趙第337章 飛機生產線與8.5萬積分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680章 宜昌保衛戰和大庸爭奪戰第414章 逼蔣抗日(上)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351章 陳氏家族的目的第50章 魂祭作戰計劃(一)第429章 煙俊六的決定第3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土狗炸彈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360章 美國傳來的好消息第6章 小姨子要參軍第119章 捧殺(二)第498章 戰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