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蘇蒙聯軍投降

失去了裝甲部隊的掩護,蘇聯兩萬多陸軍完全暴露在了陳鋒所部裝甲部隊以及空中火力之下,空軍的慘敗以及裝甲部隊的悲劇徹底壓垮了蘇聯軍隊的抵抗意志,在陳鋒所部陸空聯合立體的火力打擊下,原本就士氣低落的蘇軍只抵抗了不到三個小時就全部選擇投降。

蘇軍投降後,陳鋒立即命令部隊打掃戰場,收攏俘虜。很快戰果便統計出來了,從6月1日凌晨發動進攻以來,截止6月1日下午四點整,蘇蒙聯軍1個機械化步兵軍、2個騎兵師以及1個坦克師,總兵力7萬3千六百餘人除了少量僥倖逃離戰場之外,其餘的全部被殲滅,同時被殲滅的還有蘇聯的兩個航空師。

這一戰,蘇蒙聯軍損失兵員7萬1千餘人,其中1萬八千餘人被擊斃,其餘的全都成了陳鋒所部的俘虜,包括此戰後期最高指揮官伊索夫少將,而在這些俘虜當中有1萬九千人是受傷被俘的。此戰蘇軍還損失了萬萬多支步槍、一千二百多挺輕重機槍、兩千具擲彈筒以及300多門小口徑迫擊炮,另外還損失了200多門大口徑火炮和380多輛坦克以及650多架飛機。

當消息傳到遠東,蘇軍遠東軍區頓時炸鍋了,這怎麼可能,沒有人相信七萬多蘇蒙聯軍會在短短一天內被全殲,請注意是全殲,而不是被擊潰。

在軍事上很多專業術語是不能濫用的,全殲、擊潰全殲乃至於重創等等都是有着嚴格的區別的。全殲乃是指敵人基本上被全部消滅,基本喪失戰鬥力。擊潰則是相對較輕,只是打亂敵人原有部署、建制,使其不能再組織有效的進攻或者防禦。重創是介於全殲與擊潰中間的一個程度名詞。是指大量消滅敵人主要力量使其短時間內難以恢復進攻能力,只能被迫防禦或者被全殲。打垮:使敵人有生力量遭受重創,對自己部隊造不成有效威脅。

對於現在的蘇聯來說,不要說是被全殲了,既便是被重創甚至是擊潰都是不能容忍的。因爲在他們的普遍的認識中,中國不是東亞第一強國日本,更不是橫掃歐洲諸國的強大德國,中國只是是中國,是哪個一百多年來一直都是仰着斯拉夫民族鼻子呼吸的弱小國家,甚至於可以歸類爲劣等民族。輸給德國甚至是日本。蘇聯人可以捏着鼻子認了,但是輸給中國人,蘇聯人無論如何不敢相信,更不會就這樣算了。

在蘇聯遠東軍區商討應對策略的同時,全殲蘇蒙聯軍的消息也在第八戰區內部不脛而走,甚至於歸綏城內竟然燃放起了煙花爆竹。頗有慶祝大捷的味道。而世界其他各個國家的大佬們也或多或少聽到了一些風聲,只不過第八戰區沒有主動站出來澄清,蘇聯也沒有說話,所以都不敢確定消息的真假。

對於這次勝利,既在陳鋒的意料之中,又出乎陳鋒的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陳鋒一直堅信這一戰他可以取得最後的勝利,意料之外的是勝利來得太快太突然了。在他的預料中,這一戰至少也要進行一個星期,不談全殲,如果單純的擊敗甚至是擊潰蘇蒙聯軍也要3到5天的時間。

但是任憑陳鋒怎樣高估自己的實力,低估蘇蒙聯軍的戰鬥力,他也無法想象7.3萬蘇蒙軍竟然在不到24小時內就被全殲了,況且這支軍隊還是一支擁有步兵、騎兵、裝甲兵甚至於航空兵等諸多兵種的綜合戰略集團。

這一仗最讓陳鋒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蘇軍的戰鬥意志,實在太薄弱了,不要說與寧死不屈的日軍相比了,即便是國軍絕大多數的部隊也要比蘇軍的戰鬥意志要強很多。在白天的戰鬥中,蘇蒙軍面對第八戰區的猛烈進攻,步步後退不說,一旦被纏住就立即投降,實在大出陳鋒的預料。

在他的認識中。蘇軍雖然不是什麼戰鬥意志頑強的部隊,但是畢竟同強大的德國軍隊打了四年多,而且還把八百萬德軍給硬生生拖垮了的部隊,所以說陳鋒不認爲蘇軍會這麼快就垮了,更沒想到剛垮蘇軍就投降了,實在太令人驚訝了。

其實這是因爲陳鋒對於東西方軍隊關於投降認識不同所造成的,在東方,尤其是中國,由於人才是靠科舉制度選拔的,統一得很早,王朝基本穩固,衝突主要是和外族之間發生,這個忠誠度就很重要了,所以國家或者是統治者可以給軍隊灌輸忠君報國寧死不屈的思想,投降也就成了懦弱等一些列貶義詞的代名詞。

所以,如果遭遇絕境以身殉國是唯一的選擇,這一點在其他東方軍隊身上也有體現,例如日本,所謂武士道其實也是在天皇實際掌權後才逐漸成了氣候,原來還只是武士階層的事,搞到後來,成了全民的東西,這也是對外征戰的需要,太平洋戰場上甚至上演幾萬平民跳海的慘劇。其實即使你投降,戰後你回到國內也會受盡歧視,這使得東方國家的軍隊面對絕境時,戰死成了唯一的選擇,這一點從《楊家將》《呼家將》《薛仁貴》等古典小說裡面可見一斑。

而西方不同,西方的投降概念,源自於中世紀騎士戰爭。中世紀裡,騎士階層是戰爭和軍隊的基礎和核心,這些人同時也是封建統治的基礎,各國國王打仗歸打仗,貴族是不能亂殺的,否則即使打贏了也沒法好好統治,因此對被俘的騎士都是網開一面,只要你投降了,放了就放了。

而且貴族騎士的數量是有限的,一仗全打光了,下次拿什麼打去?所以從上到下,都有一個共識,打得贏就打,打不贏趕緊投降。被俘的騎士要想獲得自由,得花一大筆錢來贖身,這就是重要的戰爭經費。後來,騎士觀念逐漸被職業軍人概念所代替,對這些職業軍人來說,當軍官只是種職業,是一種研究和實踐戰爭的職業,敗在對方手下不算什麼恥辱,投降不但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同時也是尊重對方軍官和軍隊傑出表現的舉動,軍官投降,普通士兵自然也投降。

因此,慢慢的西方軍隊便有了一種普遍的認識,他們認爲在絕境時,繼續作戰不能對敵造成損失的情況下,投降是允許的。這是爲了避免無所謂的犧牲而採取的措施,如果你戰後回國,只要查明你在戰鬥中的良好表現,你還有獲得重用的可能比如一些德軍的王牌飛行員。

當然也有例外的,這種尊重只會對他們認爲值得尊重的對手起作用,比如美國軍官是絕對不會對印第安人去投降的。二戰的時候,德軍和蘇軍就拼得很兇,西線到了後期是主動投降。朝鮮戰場上,美軍開始也是很不願意向志願軍投降的,長津湖一戰甚至打到白刃格鬥,炊事兵通訊員都能上來肉搏,到了後期,瞭解對手之後,美軍投降也利索多了。

當然,也不要以爲西方軍隊是上帝撫佑下的精靈幼兒園,上了戰場,可以隨意畏葸不前、臨陣脫逃甚至舉手投降。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那就是你自己腦殘了。現在世界各國遵行的軍規條例,絕大部分都脫胎於西方軍隊近現代以來的軍規軍法,其並不比中古時期封建軍隊的軍令仁慈多少,頂多就是不能再隨意處決士兵了。西方軍隊允許部隊放下武器繳械投降,但是並不是意味着西方軍隊是可以隨意投降的,殊不知,這種寬容是有前提條件的。彈盡糧絕;孤立無援;傷亡率60%以上。以上是美軍士兵手冊裡關於投降的三個基本條件,具體的如沒有彈藥和糧食了,受傷了,掉隊了,被包圍了,跳傘逃生了等。

而在二連戰役中,蘇軍之所以這麼快就投降了,其原因就是蘇蒙聯軍已經達到了投降所允許的所有條件。首先是彈盡糧絕,由於陳鋒所部的重點打擊,所以蘇軍的彈藥和給養最先被中國炮兵所摧毀,戰至6月1日下午蘇軍幾乎將身上的彈藥打光了。

其次是孤立無援,蘇蒙聯軍這次原本就沒有想過要和陳鋒所部交戰,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制定詳細的作戰方案。況且蘇聯人壓根也沒有想到他們會戰敗,而且還會敗的這麼慘這麼快,所以援軍什麼的還在幾千裡外呢,最快也得四到五天的時間才能趕到。而唯一可以快速救援戰場的航空兵還被打的落花流水,六百五十多架戰機折翼塞外,眼下蘇軍的處境和孤立無援也沒什麼區別。

最後是傷亡率60%以上,此戰蘇軍戰死了近兩萬人,受傷的也有兩萬人左右。要知道所謂的傷員並不是蘇軍自己統計的,而是由第八戰區的士兵甄別的,他們只計算那些需要治療的,至於那些被彈片劃傷、扭了腳、脫了臼之類的小傷根本就不計算在內,另外這還不算那些逃跑的,所以說蘇軍的傷亡率至少也在60%以上。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蘇軍被寄予厚望的坦克部隊被消滅之後,區區兩萬多步兵被近20萬中國。軍隊包圍在方圓不足兩公里的範圍內,地上是人家的坦克加大炮,天上是人家的飛機,這張根本就沒法打了,再打下去除了會徒增傷亡之外根本就不會給陳鋒所部造成多少損失。正因爲如此,蘇軍纔會如此痛快的投降。(未完待續。。。)

第578章 血戰鄭州(一)第420章 1940年的發展規劃第162章 必須死第344章 會議2第180章 貨賣三家第363章 猶太人的遷徙之路第88章 軍校建設令第80章 死局(四)第665章 大建設 大生產 大練兵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111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559章 視察南洋領(三)第12章 初戰告捷第231章 空軍志願隊第118章 捧殺(一)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481章 鉅額獎勵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336章 第二次武漢會戰與好事連連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265章 諜戰風雲(一)第242章 宣戰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3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捷報第475章 陳鋒的選擇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411章 帝國危機第614章 大東北戰役的前奏第461章 6.8大空戰(上)第188章 政務會議、、求各種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636章 大東北戰略——陳鋒的陰謀第372章 序幕——前途未卜的特3旅第357章 衝突與強勢第423章 好日子來了第248章 6年義務教育第51章 魂祭作戰計劃(二)第243章 宣戰(2)第543章 以牙還牙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563章 海軍雄起(三)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262章 缺糧了第337章 飛機生產線與8.5萬積分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206章 系統再獎勵第145章 寺內壽一的決定斷更之人在囧途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496章 陳鋒所部的意圖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521章 內閣會議商討結果第352章 人口買賣第452章 一面倒的空戰第697章 希特勒之死第349章 大戰落幕第100章 國葬(二)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485章 美日談判的前奏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222章 針鋒相對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86章 破局(四)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181章 紅藍對抗訓練第680章 宜昌保衛戰和大庸爭奪戰第411章 帝國危機第179章 閻府洗塵宴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656章 大東北戰略——老頭子的遺囑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614章 大東北戰役的前奏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288章 發財了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313章 戰雷(七)第498章 戰鬥升級第401章 要當爹了第46章 瘋狂擴編(一)第245章 獎勵與御前會議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592章 莫斯科第369章 不得不打的戰役第323章 戰事升級第153章 光桿司令陳紹寬第696章 謀劃隆美爾第245章 獎勵與御前會議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一百二百章 一線生機求各種第463章 6.8大空戰(下)
第578章 血戰鄭州(一)第420章 1940年的發展規劃第162章 必須死第344章 會議2第180章 貨賣三家第363章 猶太人的遷徙之路第88章 軍校建設令第80章 死局(四)第665章 大建設 大生產 大練兵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111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559章 視察南洋領(三)第12章 初戰告捷第231章 空軍志願隊第118章 捧殺(一)第35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擊斃酒井鎬次第481章 鉅額獎勵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336章 第二次武漢會戰與好事連連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265章 諜戰風雲(一)第242章 宣戰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3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捷報第475章 陳鋒的選擇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411章 帝國危機第614章 大東北戰役的前奏第461章 6.8大空戰(上)第188章 政務會議、、求各種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636章 大東北戰略——陳鋒的陰謀第372章 序幕——前途未卜的特3旅第357章 衝突與強勢第423章 好日子來了第248章 6年義務教育第51章 魂祭作戰計劃(二)第243章 宣戰(2)第543章 以牙還牙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563章 海軍雄起(三)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262章 缺糧了第337章 飛機生產線與8.5萬積分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206章 系統再獎勵第145章 寺內壽一的決定斷更之人在囧途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496章 陳鋒所部的意圖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521章 內閣會議商討結果第352章 人口買賣第452章 一面倒的空戰第697章 希特勒之死第349章 大戰落幕第100章 國葬(二)第542章 日本航空兵的犀利反擊第485章 美日談判的前奏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222章 針鋒相對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86章 破局(四)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181章 紅藍對抗訓練第680章 宜昌保衛戰和大庸爭奪戰第411章 帝國危機第179章 閻府洗塵宴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656章 大東北戰略——老頭子的遺囑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614章 大東北戰役的前奏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630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上)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288章 發財了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261章 營救失敗第313章 戰雷(七)第498章 戰鬥升級第401章 要當爹了第46章 瘋狂擴編(一)第245章 獎勵與御前會議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592章 莫斯科第369章 不得不打的戰役第323章 戰事升級第153章 光桿司令陳紹寬第696章 謀劃隆美爾第245章 獎勵與御前會議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一百二百章 一線生機求各種第463章 6.8大空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