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逼蔣抗日(下)

見老頭子指名讓他們發表意見,何應欽、陳誠以及孔祥熙對視一眼,知道今天必須要說些什麼,不然老頭子肯定會不高興的,幾個人相互看了看,最終還是職務最高的孔祥熙最先說道:“委座,我認爲與日本人和談完全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而且很可能因此引發另一場災難!”

“哦,說說看!”對於孔祥熙的意見老頭子還是比較重視的。

孔祥熙停了停說道:“我們和日本人已經談了兩輪,加上德國人從中調停的那一次應該是三輪,前三次日本人絲毫沒有和談的誠意,不管是我們如何的卑躬屈膝,到最後和談依然沒有任何成果,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日本人並不只是想從黨國身上,或者是說從整個中國獲得一部分利益,就如同甲午中日戰爭以及九一八事變那樣。”

“前兩次戰爭我們只要捨棄一些利益,日本人就會止步停戰,但是這一次他們卻沒有這麼做,他們要的是整個中國億萬裡的大好河山,並非是點滴錢物,所有擋在日本人面前的人都是他們的敵人,他們會毫不留情的將其摧毀,很不幸,當過便是擋在日本人面前最顯眼的一塊絆腳石。”

“那又如何,到頭來日本人還不是要和黨國和談?”老頭子不以爲意地說道。

“委座,日本人之所以和我們和談,完全是因爲他們打不下去了,之前日本人之所以如此強硬,完全是因爲在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日軍方普遍認爲只消“對支一擊”就可凱旋班師。陸相杉山元上奏天皇說‘事變能在一個月左右解決’,甚至於還喊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之言。日本陸軍省則把中國看成一個不可能統一的分裂的弱國,日本只要表示一下強硬態度,中國立即就會屈服,所以就像近衛文磨說的那樣,他們不以黨國爲對手。在他們眼裡黨國根本就不配成爲他們的對手。”

“但是,由於中國軍民的奮勇抵抗,日軍的速決論破產,日本國力大部被消耗於中國戰場而無暇他顧。戰爭的拖延使日本內外危機加重,因而急於結束侵華戰爭,這一點想必戴局長要比我清楚地多,委座可以讓他說一說現在日本國內的形勢。”

老頭子轉頭看了看戴笠,然後說道:“雨農,日本國內的局勢當真如此不堪?”

戴笠稍稍整理了一下腦海中關於日本的資料,然後起身說道:“回委座。日本國內的情況確實很不妙。”

“如何個不妙法,詳細說一說?”老頭子道。

戴笠道:“從第二次武漢會戰結束後,日本國力的窮困日益表面化。具體表現爲:軍事上進退維谷,疲於應付;經濟上危機重重;政治上動盪不安。”

“在全面侵華初期。日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佔領了中國大片領土,但日軍也爲此付出了傷亡數十萬人的代價,進攻勢頭猛減,軍隊士氣日衰,這一點在第二次武漢會戰之後表現的尤爲明顯。中國軍隊雖也傷亡慘重。並一度銳減到不足百萬人,但黨國並未屈服,日軍迅速滅亡中國的夢想落空。在付出巨大代價後,日軍卻落得100萬陸軍陷在大陸動彈不得的困境。這讓日軍內部很多人都感到。依靠武力解決中國事變的做法是沒有出路的。因此,改變對華政策,由戰求和,成了日本的當務之急。”

“另外,七.七事變後,日本從英美等國購進大量戰略物資用於對華戰爭,到目前爲止已經消耗了大量的黃金,使日本的黃金儲備銳減。影響了金融的穩定。造成日元大幅貶值。

同時,由於戰爭的擴大和延續,日本擴大了軍工生產。將不少民用工廠轉爲軍用,引起電力供應不足,這使1939年原定的軍工生產計劃僅完成80%,造成前方武器彈藥的缺乏。限制用電及民用工廠轉軍用,使民用品供應緊張,部分資源被統制,社會上數十種商品被限制購買,影響了國民生活。更爲嚴重的是1939年日本國內和華北佔領區發生的旱災,引起了糧荒,日本進入了缺糧時期。在東京和大阪等城市,糧荒表現的尤爲嚴重,市民每次的購買量被限制在二升以下。糧食問題造成民心極度不安,發展成爲阿部內閣倒臺的最大因素,接着組閣的米內內閣任然爲此問題而苦惱。此外由於塞北的那位的干預,美國對日採取了經濟制裁措施,廢除了“美日通商條約”。這對日本也是一大打擊,在此之前從美國進口量佔日本海外總進口量的近半,其大宗戰略物資是從美國進口。”

“還有就是政治上日本也陷入了動盪不安的危險境地,短短一年內,內閣四易其主。從1939年1月5日近衛內閣倒臺,到現在日本政府共經歷了平沼騏一郎、阿部信行、米內光正3任首相,現在近衛文磨第二次組閣則是一年內的第四任首相。這使日本難以維護政令的統一和延續性,也加劇了派系之間的分歧和矛盾。這些情況,引起了日本國民的普遍不滿,使國民反戰情緒滋長,國內對解決事變的焦慮和國民生活上的不安瀰漫着全國,加重了日軍統帥部的壓力。”

戴笠剛說完,孔祥熙又接口說道:“日本人之所以挑這個時候與我們和談,並不是因爲他們不想打了,而是因爲他們打不下去了,再打下去日本將國不成國。我們可以大膽地想一想,一旦我們堅持打下去,日本將會面臨什麼局面?”

“深深被戰爭拖垮!”老頭子倒吸一口涼氣,之前他一直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因爲一直以來日本人都表現得極其強勢,這次好不容易日本人同意和談,而且表現的還很積極,老蔣只顧着高興了,那還管得了其他的事情。

國防部長陳誠也起身說道:“委座,現在的戰場局勢確實與日本的戰略部署不符,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前,日本就制定了針對蘇俄的北進戰略部署。本來日本陸軍假想的主要敵人是蘇俄,海軍是美國,歷來是這樣進行全面準備的。對中國則並沒有作多的考慮,即使萬一事態發生時,以陸海軍的一部分即足可應付。”

“日本始終把蘇俄當成其最大威脅,至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一貫把防衛俄國當作自己的使命,其陸軍的戰略戰備也主要是針對蘇俄展開的。但是,侵華戰爭並非如日軍方想像的一擊即行解決,而是變成不斷消耗日本國力的持久戰,這嚴重影響了其對蘇戰備。到1939年底,中日開戰兩年多來,日本幾乎傾其國力,亦未結束原定三個月結束中國事變。對日本而言,情況還在惡化,日本若想以派遣軍的有限兵力迅速結束事變,幾乎被認爲是不可能的了,而軍費的窘況又無法使日本短期內大規模擴軍,因此現在的情況對於日本人確實很不利。”

孔祥熙是政界大佬,陳誠是軍界大佬,軍政兩界的大佬都不看好日本人,這讓老蔣頗有一種當頭棒喝的感覺。仔細想想確實是如此,黨國的情況不好過,日本人的日子又何嘗容易。

“委座,日本人現在要和談目的可不簡單,首先我們最直接地可以看得出日本人要從這場戰爭中獲得一部分利益,可以總結爲割地、賠款、通商三個方面,割地自不必說,不管是滿洲還是華北再或者是上海國際化都說的很清楚,而且還有那個永久割讓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更是赤裸裸表明了日本人的領土訴求。至於賠款日本人說的到不是很明顯,但是共同開發中國資源卻隱晦地提出了這個願望。至於通商那就是出售武器等等。這些只是明面上的,但是更深層次的意圖我們也不能不防。”何應欽開口說道。

“什麼更深層次的意圖,說來看看!”老頭子道。

“儘管我們不承認,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單單靠黨國的實力根本就對付不了日本人。現在之所以能打到這種地步,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中國人團結起來了,國共放棄了十年來的對峙,聯手抗日。就連塞北行進崛起的那個強大的陳氏家族對沒有我行我素,在大是大非面前從來把握原則,對於黨國也很是支持。但是一旦我們與日本人和談,那麼最先與我們唱對臺戲的不是日本人,而是國內的這些諸侯們。這樣一來日本人不費一兵一卒就瓦解了我們的戰略同盟,甚至還會令我們再度爆發大規模內戰。”

“此外,一旦日本從中國撤兵,那麼日本就有了休養生息的時間。與之相反地當過很可能會與土共、塞北等各路軍閥重新打起來。也不需要多長時間,就三年吧,三年後當日本人再來的時候,我們拿什麼抵擋,日本人的這一招不可謂不毒!”何應欽分析道。

“娘希匹,即便是趕走了日本人,土共和那個毛頭小子最後還是要反的,現在他們都明目張膽地開始拉幫結派了,再縱容他們這樣搞下去那還得了,你們說除了與日本人和談,黨國還能有是沒辦法?”老頭子怒聲說道,一提起延安方面和塞北的那個年輕人老頭子就氣不打一處來,直接大聲開罵了!

第565章 海軍雄起(五)第215章 分歧第457章 進軍庫倫第6章 小姨子要參軍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89章 糖衣來襲(一)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195章 強大的裝備方陣第457章 進軍庫倫第19章 提前相遇的王牌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193章 震撼閱兵第635章 大東北戰略——遠征軍的同古會戰第413章 陳鋒的擔心第305章 大整編第148章 國民政府的回報第231章 空軍志願隊第671章 夜襲第130章 陳鋒的怒火第484章 風起雲涌的日本政治第317章 大戰的序幕第48章 基地發展戰略(一)第325章 全殲(一)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22章 戰爭的號角第213章 反攻(2)第696章 謀劃隆美爾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685章 大決戰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595章 密談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609章 出油了打臉了!!!第601章 第八戰區的主要任務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417章 逼蔣抗日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85章 破局(三)第1章 陳家大少第137章 殃逝第187章 陳鋒的憂慮2、、求各種第132章 部署反擊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178章 交易第564章 海軍雄起(四)第387章 始料不及的僞軍起義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476章 妥協第409章 日本內部分歧第426章 陳大司令的野心第405章 初聞金百合(下)第342章 悲催的波蘭與中原烽火起第82章 死局(六)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270章 三:戰前會議第332章 趕赴西西伯利亞盆地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624章 大東北戰略——開戰第34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陳鋒的計劃第632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下)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470章 烏蘭巴托大決戰第378章 序幕——被打臉了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593章 空戰第685章 大決戰第593章 空戰第176章 殺雞儆猴第228章 交易(一)第379章 打回來第242章 宣戰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417章 逼蔣抗日第695章 系統升級與澳島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118章 捧殺(一)第597章 達成共識第526章 楊毅等人的極限震撼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329章 以華制華第419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下)第270章 三:戰前會議第244章 宣戰(3)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597章 達成共識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690章 進軍朝鮮
第565章 海軍雄起(五)第215章 分歧第457章 進軍庫倫第6章 小姨子要參軍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89章 糖衣來襲(一)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195章 強大的裝備方陣第457章 進軍庫倫第19章 提前相遇的王牌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193章 震撼閱兵第635章 大東北戰略——遠征軍的同古會戰第413章 陳鋒的擔心第305章 大整編第148章 國民政府的回報第231章 空軍志願隊第671章 夜襲第130章 陳鋒的怒火第484章 風起雲涌的日本政治第317章 大戰的序幕第48章 基地發展戰略(一)第325章 全殲(一)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22章 戰爭的號角第213章 反攻(2)第696章 謀劃隆美爾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685章 大決戰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595章 密談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123章 刺殺進行時(三)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609章 出油了打臉了!!!第601章 第八戰區的主要任務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417章 逼蔣抗日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110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85章 破局(三)第1章 陳家大少第137章 殃逝第187章 陳鋒的憂慮2、、求各種第132章 部署反擊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178章 交易第564章 海軍雄起(四)第387章 始料不及的僞軍起義第202章 夾擊徐州第541章 兵臨滿洲里第476章 妥協第409章 日本內部分歧第426章 陳大司令的野心第405章 初聞金百合(下)第342章 悲催的波蘭與中原烽火起第82章 死局(六)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270章 三:戰前會議第332章 趕赴西西伯利亞盆地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624章 大東北戰略——開戰第34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陳鋒的計劃第632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下)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470章 烏蘭巴托大決戰第378章 序幕——被打臉了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593章 空戰第685章 大決戰第593章 空戰第176章 殺雞儆猴第228章 交易(一)第379章 打回來第242章 宣戰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417章 逼蔣抗日第695章 系統升級與澳島第66章 喋血孤城之名將之花凋謝在無名第118章 捧殺(一)第597章 達成共識第526章 楊毅等人的極限震撼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329章 以華制華第419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下)第270章 三:戰前會議第244章 宣戰(3)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597章 達成共識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690章 進軍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