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蟄伏一年後的大動作

與此同時,在蘇德戰場上蘇聯紅軍也取得了重大勝利,雙方在庫爾斯克進行決戰,雙方在此次戰役中共投入了270萬大軍和超過6000輛坦克,是整個二戰中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單日空戰。

此役,德軍損失兵力70萬多人,損失坦克約248輛,損失飛機900架。蘇聯紅軍也爲庫爾斯克會戰付出了更爲慘重代價的代價,損失兵力180多萬,損失坦克6800輛,損失火炮5,244門,損失飛機3500架。

單純的從戰術效果看,此役德軍無疑再一次取得了重大勝利,因爲他們給蘇軍造成的損失是他們自身損失的3倍左右,庫爾斯克戰場遍佈着數以百計燒焦的坦克和飛機的殘骸,以及無數的屍體,這樣的戰術效果是德軍願意看到的。

但是從戰略效果來看,德軍卻沒有取得勝利。因爲根據戰場情況看,蘇聯紅軍在遭受了巨大損失的情況下仍然能按照計劃開出防線發起全面反攻,而歐洲東線德軍則再也無法扭轉整個東線戰局。

庫爾斯克會戰的失利使納粹德國永久性地喪失了戰場主動權,此後德軍再也沒有在歐洲東線發起有威脅的攻勢。蘇聯紅軍也爲庫爾斯克會戰付出了慘重代價,但會戰的勝利使蘇聯紅軍從此獲得了戰場的主動權。這次會戰後蘇聯紅軍又向德軍發動了連續攻勢,收復大量失地,解放了基輔,蘇聯紅軍的各級指揮員也在戰火中迅速成長起來,指揮藝術也越來越成熟。

會戰中。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在組織方面軍羣之間的戰略協同和戰略預備隊的使用方面都有較大改進,取得了在決定性方向大量集中兵力兵器的新經驗;新編組的坦克集團軍第一次用作擴大戰果的梯隊;航空兵徹底奪取了制空權。蘇聯紅軍戰略指揮的特點是,指揮高度集中、選擇行動時機適宜等。

但在此役中,顯示德國士兵的素質仍然遠在蘇聯之上,證明蘇聯軍官即使吸收了實戰經驗。將領的盲目指揮令到蘇聯在後期仍然要蒙受更大的損失才能換取勝利。蘇聯損失的坦克,戰機,人員數量都超過德軍;坦克的損失數更是超過德軍的三倍。

不過在盟國的軍事工業生產量不斷提升的情況下,蘇聯的慘重損失還是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得多補充,而德國卻不能,導致一次重創蘇聯部隊的戰事變成了令第三帝國滅亡的致命傷。

庫爾斯克會戰一舉扭轉了蘇德戰爭的局勢。拉開了蘇聯反攻的序幕。事實證明,戰役結束後,歐洲東線的戰局演變成了蘇聯紅軍的長途進攻,蘇聯人收復了所有失地,征服了整個東歐,一路攻入德國。並贏得了戰爭。德軍再也不能反擊或阻止蘇聯紅軍的推進,只能被迫開始了長途撤退。

時間很快就到了1943年的12月,經過近一年的發展,中國境內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塞北地區多個工業區和美蘇兩國的支持下,中國的工業化建設進行的十分順利。

全國各地建立了大量的鋼鐵、煤炭、冶金等重工業,而毛紡、食品製造等輕工業也大有發展。各地的工廠企業如雨後春筍,中國的社會經濟在短短一年內發生了質的變化。

經濟發展了,人們的收入也高了,43年之前人們一年的收入也就幾十個大洋,有的農村人口一年更是隻有幾個大洋的收入,但是自從全國開始了大規模的工業建設之後,只要是有勞動能力,同時願意付出勞動的,那麼每個月的收入都不會低於10個大洋,收入比之以前翻了一番。

別看一個月只有十多個大洋。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大洋的購買力還是十分強悍的,法幣雖然貶值了,但是現大洋的購買力還是很堅挺的,十多個大洋足夠一個三口之家舒舒服服過活3個月了。

老百姓的收入高了,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再加上現在全國範圍內的醫療教育改革,這讓很多貧苦人家看到了翻身的希望,所以老百姓臉上的笑容也就多了。

儘管政府方面的吏治依然很腐敗,大量的腐朽官吏充斥其中,但是老百姓對於政府的觀感還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可以說整個中國社會正在發生改變。

在說陳鋒本人,這一年來雖然他的工作都是在會議室進行的,基本沒有上過前線,也沒有指揮部部隊,但是陳鋒的收穫卻是所有人當中最大的。

由於現在陳鋒單人的是軍委會委員長,主管的軍隊建設和管理,是中國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官,中國現有的六百萬軍隊都是歸他指揮,所以這一年中陳鋒雖然沒有指揮作戰,但是卻得到了100萬的系統積分,加上之前積攢的上百萬積分,現在陳鋒的積分賬戶裡有足足212萬積分。

手裡積分充足,陳鋒的腰桿子就硬,不久前他去了一趟南洋領,爲南洋海軍增添了一批艦船,真正10艘航母、20艘導彈驅逐艦以及大量的造船設備。

同時從陳鋒手裡還流出了大量的先進的技術,這些技術一部分是軍用的,一部分是民用的,這些技術陳鋒絕大多數無償交給了國家,剩餘一部分交由華夏公司經營。

現在系統升級的條件已經全部具備,只剩下最後一點領土沒有收回了,按照系統的提示,只要將港島、澳門、灣島、瓊島收復,系統立即可以升到終極版本,日本投降後,光榮使命任務完成。

在這種情況下,陳鋒迫切需要對殘存在中國周圍的日軍進行最嚴厲的打擊,一舉將日本鬼子趕回日本列島去。

1943年12月底,陳鋒在重慶召開戰區司令長官一級的軍事會議,同一時間毛大老闆也在重慶召開全國政務會議。

軍事會議由陳鋒親自主持,主要是制定1944年的軍隊作戰計劃。按照最高統帥部制定的戰略設想,1944年上半年中國要獨自進行兩次大規模的戰役。一次是針對朝鮮半島的,一次是針對緬甸戰場的。

此外中國還要配合盟軍在南太平洋地區收復菲律賓和荷屬東印度,下半年中國要對法屬印度支那以及中國沿海的所有島嶼進行收復作戰。同時修建中國的國境防衛線。

此外會議還對中國的徵兵制度、軍銜制度、退役軍人安置等相關制度提出了修改意見,交由大會討論。

軍事會議是從12月11日開始的,一直持續到12月16日。經與會的所有高級軍官商討之後決定,從1944年1月1日起,國民革命軍全部改名爲中國國防軍。

同時爲了整頓軍隊軍銜混亂狀況,以適應軍事上的需要,最高統帥部決定對軍銜進行重新修訂。現在部隊沿用的是1935年1月國民政府制定的陸、海、空軍《官制表》和《士兵等級表》,根據1這個軍銜等級表。整個軍銜等級爲六等十八級。

將官: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少將;

校軍: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軍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修改後的軍銜撤消了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的區分,軍官軍銜只分3等10級,將官爲上將、中將、少將;校官爲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爲上尉、中尉、少尉。海軍、空軍軍官在軍銜前分別冠以“海軍”、“空軍”。

士兵軍銜按等級分爲:士官:四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軍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

軍銜制度頒佈的同時,最高統帥部還對現在各個部隊的軍銜和職務進行了統一安排,規定從1944年開始,軍委委員、國防部長、參謀總長、各戰區司令長官全部爲上將軍官擔任。副司令長官爲上將或者是中將,參謀長爲中將軍官。

撤銷軍一級的部隊編制,實施集團軍直轄師級部隊的編制,各集團軍司令由中將以及軍官擔任,各師師長統一爲少將軍銜,只有個別衛戍部隊的師長可以爲中將。各師副師長或者是旅長爲大校軍官擔任,旅參謀長、正團長由上校軍官擔任。副團長、團參謀長由中校軍官擔任,營長由少校軍官擔任。

最高統帥部要求各部隊立即上報各部隊少尉以上軍官名單和相應職務,擬對全軍所有的軍官的軍銜進行調整,軍銜虛高的就降,偏低的就升。

同時在軍中設立榮譽元帥的虛職,授予那些對國家和民族做出特殊貢獻的高級軍官,但是元帥只能授予那些退役的高級軍官,現役軍官一律以上將爲最高軍銜。

關於作戰方面,中國最高統帥部將會於1944年1月中旬對緬甸南部的日僞軍發動反擊,動用兵力將會在30萬左右。同時配以海軍、空軍以及地面的裝甲部隊等,打算一舉將日軍趕出緬甸。

在中國北方發動朝鮮戰役,擬定動用120萬精銳部隊,在大批技術兵種的配合下,從海陸兩個方向對朝鮮境內的日僞軍展開全面的進攻。徹底拿下朝鮮半島,並且以此爲跳板進攻日本本土。

同時,最高統帥部決定從現在開始就着手尊卑進行對日本本土的登陸作戰,海軍也要進行相應的登陸訓練,並且擬定新增10個空降師,準備在登陸日本本土作戰中使用。

而政府方面則是擬定將北平改名北京,於1944年上半年遷都北京,下半年舉行大規模慶典和閱兵。

重慶的軍政會議召開後不久,大批的精銳部隊被調往西南邊陲以及東北邊境,大量優秀的指揮官也隨之調往前線,中國政府和軍隊在蟄伏一年之後終於要有大動作了。

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593章 空戰第445章 升級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365章 掃尾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304章 洞房花燭夜第147章 五條殺令第229章 交易(二)第162章 必須死第220章 爆火青黴素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18章 二次交易第244章 宣戰(3)第278章 激戰雁門關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10章 作戰部署第466章 慘勝第80章 死局(四)第222章 針鋒相對第426章 陳大司令的野心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一百二百章 一線生機求各種第486章 剖腹產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一)第656章 大東北戰略——老頭子的遺囑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329章 以華制華第453章 鋼鐵洪流的碰撞第241章 虎!虎!虎!第318章 結盟(一)第684章 撤兵第33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軍火庫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204章 克萊兒病危第119章 捧殺(二)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549章 唯一的辦法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115章 大搜山第25章 增援天鎮第53章 抗命第156章 除夕第611章 長沙城外的戰鬥第185章 達成共識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237章 虛驚一場第307章 戰雷(一)寫在十月底的感謝斷更之人在囧途第88章 軍校建設令第621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308章 戰雷(二)第144章 寺內壽一的試探第571章 海軍雄起(十一)第428章 問罪第310章 戰雷(四)第144章 寺內壽一的試探第466章 慘勝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117章 系統實力評估第193章 震撼閱兵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396章 聽聽大家的想法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644章 大東北戰略——梅津上任第381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下)第215章 分歧第79章 死局(三)第10章 作戰部署第290章 七:系統升級與魂牽夢繞的女人第351章 陳氏家族的目的第343章 會議1第197章 換俘第246章 板垣徵四郎的陰謀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587章 夫妻夜話第439章 “大東亞戰爭”的準備第362章 密謀第270章 二:大戰再起第487章 註定不成功的美日談判 二合一第633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506章 破高邑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3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368章 激烈的反應第354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440章 反應不一(上)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276章 狂妄的梅津
第512章 棒子和鬼子同樣可恨第593章 空戰第445章 升級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301章 彬山元的打算第438章 日本的《基本國策綱要》第365章 掃尾第408章 第八戰區的“脫光”行動第304章 洞房花燭夜第147章 五條殺令第229章 交易(二)第162章 必須死第220章 爆火青黴素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18章 二次交易第244章 宣戰(3)第278章 激戰雁門關第628章 大東北戰略——美菲軍投降與不期而遇的精銳第10章 作戰部署第466章 慘勝第80章 死局(四)第222章 針鋒相對第426章 陳大司令的野心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一百二百章 一線生機求各種第486章 剖腹產第63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一)第656章 大東北戰略——老頭子的遺囑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329章 以華制華第453章 鋼鐵洪流的碰撞第241章 虎!虎!虎!第318章 結盟(一)第684章 撤兵第33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軍火庫第52章 整合情報網第204章 克萊兒病危第119章 捧殺(二)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549章 唯一的辦法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115章 大搜山第25章 增援天鎮第53章 抗命第156章 除夕第611章 長沙城外的戰鬥第185章 達成共識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237章 虛驚一場第307章 戰雷(一)寫在十月底的感謝斷更之人在囧途第88章 軍校建設令第621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308章 戰雷(二)第144章 寺內壽一的試探第571章 海軍雄起(十一)第428章 問罪第310章 戰雷(四)第144章 寺內壽一的試探第466章 慘勝第570章 海軍雄起(十)第117章 系統實力評估第193章 震撼閱兵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391章 重創戰車第三師團第382章 總攻的前奏第396章 聽聽大家的想法第264章 陳鐵豹的春天第76章 日軍的報復第644章 大東北戰略——梅津上任第381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下)第215章 分歧第79章 死局(三)第10章 作戰部署第290章 七:系統升級與魂牽夢繞的女人第351章 陳氏家族的目的第343章 會議1第197章 換俘第246章 板垣徵四郎的陰謀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587章 夫妻夜話第439章 “大東亞戰爭”的準備第362章 密謀第270章 二:大戰再起第487章 註定不成功的美日談判 二合一第633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506章 破高邑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3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368章 激烈的反應第354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440章 反應不一(上)第160章 這次系統沒坑爹第569章 海軍雄起(九)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276章 狂妄的梅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