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 九二章 困龍(上)

當天下午,司禮監便將光懋的奏疏送到了內閣。

當日輪值的大學士是呂調陽,在閱看這本奏疏之後,登時意識到事態的嚴重,不動聲色的收到袖中,來到首輔值房中。

見他面色凝重的進來關上門,沈默奇道:“和卿兄,有什麼事麼?”

“元輔,出大事了……”呂調陽字和卿,是嘉靖二十九年的榜眼,步入官場後,他便一直在詞林轉遷,從來就沒有幹過封疆大吏,也許是這個原因,他他辦事穩重有餘而魄力不足,繩墨有餘而變通不足,平日除了老老實實做自己分內之事,決不肯沾惹一點是非。他知道沈默爲了向朝野顯示沒有任用私人,而舉薦自己入閣,正是看中自己這一點。

無論如何,能實現畢生夙願,呂調陽還是對沈默十分感激的。老實人就有這個好處,吃水不忘打井人,從來不跟沈默唱反調,發現了問題也替他着急。

看了那份奏本後,沈默面上的憤怒一閃而過,旋即神態如常問道:“以和卿兄高見,這件事當如何處理。”

“很棘手,”呂調陽蹙着眉頭道:“屬下沒記錯的話,這次的捷報,是在皇上大婚前送來的,被皇上和太后視爲難得的吉兆。不但開壇祭告祖廟,而且還大量賞賜羣臣。如果光懋所奏屬實的話,第一個面子上過不去的,就是皇上。”頓一下,他看看沈默小聲道:“而且皇上只是面子上過不去,更無法接受的,恐怕還是那些得了賞賜的大臣。”

呂調陽說到點兒上了去了,沈默緩緩點頭。長定堡大捷之後,皇上就遼東大捷賞賜羣臣,除了直接參戰人員之外,遼東方面,加官晉級的文武官員有三十多人。京城裡,凡是能跟軍事沾上點邊的衙門,當事官員也有數十人獲得賞賜。比如內閣中,諸位輔臣各進秩一級,蔭一子。除沈默堅決辭掉上柱國外,其餘諸公都謝恩領受了。還有吏、兵、戶、工四部的堂官,也領受了與閣臣同樣的賞賜。其下的佐貳、相關辦事官員,亦都有不同程度的賞賜。

雖然對官員的升擢,沈默從來不吝嗇,但如此大規模的加官晉秩,還是萬曆朝的第一次……小皇帝和太后,想要彩頭,想要討好公卿大僚們,沈默也不願壞別人的好事,因此未加阻攔,於是人人稱心、皆大歡喜。

問題就嚴重在這裡,如果這個案子查實之後,真如那光懋所奏的話,長定堡大捷就是殺降冒功,那麼所有的加官晉秩都必須取消,這可是大明開國以來,都沒有發生的大丑聞!

呂調陽也是領受了賞賜的,不僅本人從正二品尚書銜升爲從一品宮保,他的兒子也蔭受了六品太僕寺少卿,到衙門上班已有月餘。要是朝廷現在追回賞賜,把他兒子攆回家,這份羞恥,能讓兒子一輩子擡不起頭來。他這個當爹的,也會面上無光,成爲別人的笑柄。

“既然元輔相詢,那我就實話實說。”就連自己這樣的老實人,都覺着難以接受,何況那些向來只佔便宜不吃虧的大臣?想到這,呂調陽坦誠道:“屬下以爲,我們可以對此事暗中調查,但無論真相如何,大捷的定論不應推翻。說這話,不是因爲屬下本人也在受賞之列,而是考慮到,結論一旦推翻了,皇上的威信、朝廷的聲譽,和大臣們的顏面,都將遭到嚴重打擊,實在是得不償失,請元輔三思。”

沈默點點頭,面現痛苦之色道:“和卿兄說得不錯,但這個蓋子能不能捂得住,我心裡沒底。”說着一面按揉自己的太陽穴,一面低聲道:“你先忙去吧,讓我想想如何是好……”

“是。”呂調陽已經把自己的態度表明,便出去了。

呂調陽走後,褚大綬拿着票擬好的幾份奏章過來,讓沈默過目。

“你來的正好,”沈默接過那些奏章,卻沒有看,直接放在手邊道:“看看這個。”說着把呂調陽送來的那份遞給褚大綬。

“一個視察屯田的戶科給事中,竟然把長定堡一戰調查的這麼清楚,有人證有物證,幾乎難以推翻。”看過之後,褚大綬面色陰沉道:“就算專門派欽差去調查,怕都沒有這種效果。”說着冷哼一聲道:“要說這裡面沒有陰謀,打死我都不信。”

“是。”沈默點點頭道:“這件事兒,不像表面那麼簡單。”

“這個光懋,是張居正提拔的人。是不是因爲你在奪情一事上的消極態度,”褚大綬道:“所以張居正想報復你。”

沈默緩緩搖頭道:“張居正已經遠在江陵,他怎麼會知道長定堡大捷有貓膩?”

“這個不難理解,”褚大綬答道:“捷報傳來時,張閣老還沒離京,也許他像你一樣,察覺出了異樣,所以派光懋以視察屯田爲掩護,藉機調查此事。”

“道理上說得通,”沈默想一想道:“但這對他有什麼好處?”

“什麼好處?”褚大綬一沉吟,道:“你想想,因此次大捷而加官晉秩的,都是些什麼人?”

“遼東和朝廷的當事官員。”

“不錯,”褚大綬提高聲調道:“但更重要的,這些人都是你的政友!”

“……”沈默瞳孔微縮,沒有說話。

“內閣之中,我和老唐就不用說了,跟你榮辱與共,張四維和呂調陽都是你叫他們往東絕不往西。陸樹聲和魏學增雖然脾氣大了點,但在大政方略上,從來都與你協調一致。至於六部堂官,個個都與你同心同德。再說遼東總兵李成樑,和總督張學顏,六年來邊境綏靖虜患絕跡,這兩位居功至偉,而且誰不知道他們是你的心腹愛將?”

“現在把這個案子捅破。”褚大綬接着道:“讓你不查也得查!但是查的話,就得拿李成樑開刀,更要讓所有追隨你的幹臣良吏臉上無光,這豈不是讓你自毀長城,離散人心?”

“是。”沈默緩緩點頭道:“方纔呂閣老送這份奏章來時,就明確表示,不希望把蓋子揭開。”

“我聽說呂閣老的兒子不成器,三十多了還是個白衣秀才,這好容易才蔭了個六品官,老頭子肯定不想退回去。”褚大綬頷首道。

“呂調陽這種人的態度都是如此,別人也就可想而知。”沈默深深嘆口氣道:“你說的不錯,這是一個針對我們的陰謀。”頓一下道:“但我不認爲是張居正主使的。”

“理由是什麼?”

“他還得兩年半才能還京,這段時間裡,是他最脆弱時候。”沈默淡淡道:“就算我麻煩纏身,但只要一句話,就能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除非張居正昏了頭,否則不可能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兒。”

“那你以爲是誰?”褚大綬道。

“是誰不重要。”沈默淡淡道:“只要知道,有人在暗中爲皇帝提供彈藥,就足矣了。”說這話時,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張總是恭謹的面孔。

“……”沉吟片刻,褚大綬低聲問道:“有沒有捂蓋子的可能?”

“紙裡包不住火,現在不是以前了,就算我在官方壓下去,人家還能從報紙捅出來。”沈默緩緩道:“況且出了事,越是極力掩蓋,就越會引發朝野的反感……”說着冷冷一笑道:“我要是真的想捂住此事,怕是才正中那些人的下懷。”下一刻,他突然岔開話題道:“知道皇上這幾個月,時常唸叨的一句話是什麼?”

“什麼?”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沈默道:“就這一句,時不時便從皇帝嘴裡跑出來。”

“莫非皇帝把張居正看成范仲淹了?”褚大綬道。

“我之前也這樣以爲,但這件事後,才明白不對,皇帝想的不是范仲淹,而是蘇舜欽,害得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之人。”沈默定定道。

褚大綬學富五車,馬上明白了裡面的典故,不禁哆嗦一下道:“一場改革失敗,倒是留下了兩篇好文章。”一篇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另一篇是客死蘇州的蘇舜卿的《滄浪亭記》

“是啊,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讓君子黨覆滅,慶曆新政失敗。”沈默深有感觸道:“因小失大,可見官場殘酷。”

“當時的情形,和現在何其相似?”褚大綬後背有些發涼道。

“這就是我們必須查辦此案的根源所在,”沈默緩緩道:“我們雖然在盡力收拾人心,但只要坐在這個位子上,最不缺的就是敵人。那些人無時不在虎視眈眈、伺機給我上眼藥。長定堡這樣大的事,太敏感了!紙裡包不住火,與其讓他們揪住這件事,把我們一窩端,倒不如我們自己糾正,不給反對者機會。”

“你這話是正理。”褚大綬捻鬚頷首道:“但是,這件事太敏感,牽涉的人太多,稍不留神就惹禍上身,千萬別爲了去個膿瘡把胳膊砍了。”

“你能支持我就太好了,”沈默點點頭,說出自己的打算道:“這件事,立即表明嚴查姿態是必須的,先堵上那些人的嘴,”說着一臉厭惡道:“然後我再給李成樑慢慢擦屁股……”他對這位李大帥,真是恨得牙根癢癢。但論能力,李成樑一人可抵百萬兵,無人能代替他鎮守遼東;論忠心,李成樑更是與戚繼光等人截然不同,戚繼光等人是先忠於朝廷,後忠於他。但李成樑是一把真正攥在自己手裡的刀,無論刀鋒指向誰。

沈默早知道李成樑無法無天、熱衷功名,從來沒有斷了敲打。沒想到千叮嚀、萬囑咐,這混賬東西,還是幹出這種授人以柄的爛事兒!

罵了一句娘,沈默心裡不那麼堵得慌了,他對面色凝重的褚大綬道:“你也不用太緊張,之前我便直覺這次的勝仗有些蹊蹺……”春天的蒙古人,身份是牧民,一般不會在這種時間出戰。而且既然是詐降,那埋伏的大部隊在哪裡?怎麼軍情寺的情報顯示,那些日子朵顏部和土蠻都沒有出動的跡象呢?

“我總有些不放心,所以雖然領銜內閣上了賀表,但在奏疏裡留着一句:‘雖其中有投降一節,臣未見該鎮核勘詳悉。’”這是一個活着,表明了內閣不支持在查清之前大賞羣臣的態度。且給之後的調查留下伏筆,使內閣不會太被動。沈默接着道:“皇上大婚後,我也致函遼東巡按,命其查實函告。遼東巡按的奏本在上月送到,與李成樑的說法別無二致。”

“有了這兩樣,輿論上就不會吃虧。”褚大綬鬆口氣道。

“但還不能掉以輕心。”沈默望着他道:“那些受賞的大臣,我們要一個個溝通,務必讓他們不要有心結。幾位大學生和尚書我親自來,其餘人就交給你了。”頓一下,深深嘆口氣道:“你告訴他們,此事一上邸報,就立即請辭相關賞賜,從這件事裡脫身。這樣不僅不丟人,反而是有廉恥的表現。切記不可戀棧,我保證,半年之內,他們失去的都會回來!你原話傳達即可。”

“是。”褚大綬點點頭。

“其餘的事情,你都不用管。”沈默冷笑起來道:“這次非得讓他們體會一下,我們上次那種虎頭蛇尾的鬱悶……”

“呵呵……”看到沈默信心滿滿,褚大綬也有了信心,才顧得上氣憤道:“這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亂!江南,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這麼大的國家,按下葫蘆浮起瓢,哪能不出事情?要是不給他們個教訓,就算把這次過去了,下次還要找咱們麻煩!”

“等等吧,”沈默幽幽道:“明年就是京察了……”

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下)第504章 瓦全(下)第822章 絕殺(中)第85節 老宅(上)第793章 唯一的大佬(中)第610章 話別第731章 囚徒困境(下)第350章 修史第705章 百歲第918章 驚變(上)第273章 各執己見第443章 蘇雪的選擇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下)第541章 請罪第862章 南中國海(下)第77節 賣與立(中)第792章 虎狼鬥(上)第15節 城隍廟(下)第7456章 覆滅上第115節 新任知府(上)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553章 請客第855章 公主的心(中)第386章 情與法第88 九章 罪己詔(上)第814章 真相(上)第340章 傳說中的殿試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中)第88 九章 罪己詔(上)第345章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第24節 把事鬧大(下)第397章 今天就按規矩辦第244章 七劍下西湖第827章 路在何方(上)第700章 貴子第229章 抱着你到天荒地老第451章 奸商第307章 夢裡不知身何處第754章 鴻雁幾時到(下)第867章 寡人有疾(中)第99節 陶虞臣(下)第739章 聚和堂(中)第921章 君(下)第883章 神鞭(下)第410章 圖窮匕見!第196章 君前奏對第671章 沙勿略第516章 三公槐第97節 陶虞臣(上)第588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第838章 大閱兵(中)第591章 結束吧,委屈求全的時代……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350章 修史第8 九二章 困龍(中)第419章 鐵將軍第772章 言官們(中)第305章 正陽門第601章 憔悴人見憔悴人第542章 嚴世蕃的反擊第468章 銘志第912章 長沙(中)第814章 真相(下)第713章 遠慮近憂第778章 射天狼(上)第392章 隱患第47節 河中除樹(中)第200章 解脫第245章 秋闈之同考官第410章 圖窮匕見!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上)第808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上)第366章 報應不爽……第715章 宗藩條例第175章 大家都很煩!第479章 三岔口第486章 歸航第30節 對(下)第863章 藩籬(中)第779章 卷平岡(下)第753章 鴻雁幾時到(上)第367章 抄家第267章 銀燭秋光冷畫屏第771章 尚書(上)第477章 投名狀第519章 廷推第778章 射天狼(中)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四五二章第213章 唱罷嚴冬,春叢認取雙棲蝶。第902章 京察(上)第112節 府試(上)第848章 索南嘉措(上)第191章 王江涇大捷第465章 設計第624章 愛第703章 父之過第144章 蛙式第836章 三雞報曉(下)少女的逆襲上
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下)第504章 瓦全(下)第822章 絕殺(中)第85節 老宅(上)第793章 唯一的大佬(中)第610章 話別第731章 囚徒困境(下)第350章 修史第705章 百歲第918章 驚變(上)第273章 各執己見第443章 蘇雪的選擇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下)第541章 請罪第862章 南中國海(下)第77節 賣與立(中)第792章 虎狼鬥(上)第15節 城隍廟(下)第7456章 覆滅上第115節 新任知府(上)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553章 請客第855章 公主的心(中)第386章 情與法第88 九章 罪己詔(上)第814章 真相(上)第340章 傳說中的殿試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中)第88 九章 罪己詔(上)第345章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第24節 把事鬧大(下)第397章 今天就按規矩辦第244章 七劍下西湖第827章 路在何方(上)第700章 貴子第229章 抱着你到天荒地老第451章 奸商第307章 夢裡不知身何處第754章 鴻雁幾時到(下)第867章 寡人有疾(中)第99節 陶虞臣(下)第739章 聚和堂(中)第921章 君(下)第883章 神鞭(下)第410章 圖窮匕見!第196章 君前奏對第671章 沙勿略第516章 三公槐第97節 陶虞臣(上)第588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第838章 大閱兵(中)第591章 結束吧,委屈求全的時代……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350章 修史第8 九二章 困龍(中)第419章 鐵將軍第772章 言官們(中)第305章 正陽門第601章 憔悴人見憔悴人第542章 嚴世蕃的反擊第468章 銘志第912章 長沙(中)第814章 真相(下)第713章 遠慮近憂第778章 射天狼(上)第392章 隱患第47節 河中除樹(中)第200章 解脫第245章 秋闈之同考官第410章 圖窮匕見!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上)第808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上)第366章 報應不爽……第715章 宗藩條例第175章 大家都很煩!第479章 三岔口第486章 歸航第30節 對(下)第863章 藩籬(中)第779章 卷平岡(下)第753章 鴻雁幾時到(上)第367章 抄家第267章 銀燭秋光冷畫屏第771章 尚書(上)第477章 投名狀第519章 廷推第778章 射天狼(中)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四五二章第213章 唱罷嚴冬,春叢認取雙棲蝶。第902章 京察(上)第112節 府試(上)第848章 索南嘉措(上)第191章 王江涇大捷第465章 設計第624章 愛第703章 父之過第144章 蛙式第836章 三雞報曉(下)少女的逆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