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藩籬(中)

半個時辰後,戰船完成外圍警戒,運輸船開始在碼頭上登陸。很快,五千名全副武裝的大明官兵便將碼頭控制起來。將前來迎接的黎朝君臣,還有他們帶來的那些,普遍矮人一頭的安南士兵,全都趕出了碼頭之外。

雖然在自己的國土上被這樣對待,實在是令人不快,但黎朝君臣卻不敢有絲毫怨言,他們已經被天朝軍威震懾住,全都老老實實候在一邊。

直到黃昏時分,纔有官員過來搭理他們,命安南國王覲見欽差大人。

已經換回紅色王服的天佑帝連忙起身,鄭鬆也跟着起來,要和他一起覲見。

但走到警戒線前,鄭鬆卻被牛高馬大的衛兵伸手攔在外面。那個前來宣見的官員道:“叫你了嗎?懂不懂規矩?”弄得平日裡耀武揚威的鄭鬆面紅耳赤。

已經過去的天佑帝站住腳,陪笑道:“上差,這是鄙國的丞相,請讓他和小王一同覲見欽差大人。”

“督師大人只宣國王覲見,”那官員卻面無表情道:“未曾傳喚什麼丞相。”

“既然如此,我在外面等着大王,”鄭鬆臉上實在掛不住,乾笑一聲,充滿警告味地看了天佑帝一眼,便拂袖轉身離去。

雖然被狠狠削了面子,但鄭鬆寧肯以爲,這是天朝的人不瞭解安南的情況,誤以爲天佑帝纔是那個說了算的。他相信,事實很快就會告訴天朝,安南到底是誰的。

天佑帝進去很久,到天黑纔出來,告訴鄭鬆欽差有請。

“上差都和大王說了什麼?”鄭鬆的臉陰得能滴出水來。

“沒說什麼。”天佑帝道:“我進去後等了好久,上差纔出來見我,寒暄幾句後,便問我一些軍政方面的問題,我便說自己身體不好,不大管事,都是由丞相幫我處理國政,上差便失去了興趣,要我把你叫進去。”

“嗯……”鄭鬆的面色稍霽,默然片刻後問道:“上差的心情如何?”

“不太好。”天佑帝小心翼翼道:“似乎因爲咱們的怠慢而生氣哩。”

“呵呵……”鄭鬆笑了,相信上差馬上就會明白,要想在安南萬事順心,就絕對不能離開自己的幫助。

峴港其實是個漁港小城,只有三四千居民,因爲天朝上國要借用此處,因此鄭鬆早就派兵把居民全都清空了,又突擊搭建了一大片營房……安南這邊的房子,都是竹木結構的,建造起來倒也容易……此時大明的軍隊源源不斷的進駐,已經把這裡變成一座兵城。

因爲大軍仍在入城,大街上火把通明,照得亮如白晝。大明的侍衛頭前帶路,鄭鬆騎馬跟在後頭,一雙眼卻在不住打量四周,但見家家門口都住進了軍士,有的還有門衛。大街上,每隔不多遠,便有一個軍士,身穿與衆不同的大紅棉甲,反手握着刀柄,兩腳不丁不八,一動不動、目不斜視的站在那裡。一旦有官兵違反軍紀,比如說隨意喧譁、任意行走、或者打架鬥毆什麼的,卻會在第一時間遭到他們的逮捕。鄭鬆久聞這次出征的主將俞大猷治軍嚴格,今日一見,果然不凡。

不知不覺來到行轅門口,那氣象更是森嚴。雖然這裡原先只是低矮的鎮公所,但被新修的柵欄、轅門,戒備森嚴的大兵,尤其是那面高矗的鐵桿大纛旗一襯托,竟也顯得威嚴無比。

鄭鬆揚起頭,看到纛旗上掛着一幅緞幛,用藍底黃字寫着斗大的一個‘沈’字。他竟感到有些微微激動,其實他自幼便聽過沈默的大名,甚至一直把這位大明傳奇視爲偶像,甚至暗中模仿對方……當然,這屬於國公大人不能說的秘密。

聽到有人跟自己說話,鄭鬆回過神來,原來是令自己來的軍校,招呼自己下馬,道:“請丞相大人在門前稍候,我家部堂出來迎接。”鄭松本來心裡還有些不平,但一路上看到大明的森嚴軍威,已經徹底服氣了。他意識到,任何對抗都是以卵擊石,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爭取大明的支持,能讓天兵幫着自己收復失地,那是最好不過了,起碼也要壓服住北朝,讓他們不敢再南下。

打定了主意,鄭鬆的神態更加恭謹,連忙回答說:“上覆部堂大人,不敢勞動出迎,小人進去拜見好了。”心裡暗暗奇怪,督師大人怎麼會自稱部堂呢?

待進去之後才知道,原來接見自己的,並不是那位沈督師,而是大明兩廣總督、此次出征的副帥吳百朋。不過他不敢流露絲毫不滿,因爲對方的權勢,要比自己大上許多……在天朝上官面前,他這個土著宰相,實在沒什麼好誇耀的。

吳百朋雖然是書生,但常年掌兵,當年沈默贛南平叛,他是副手,後來又常年在廣東剿匪,身上的殺伐之氣,絲毫不比那些武將差。

鄭鬆第一次感到,自己完全被別人的氣場籠罩,當即一咬牙,前趨一步,大禮參拜起來。

吳百朋滿受了他一禮,才叫他起來道:“坐吧。”

鄭鬆起身,有軍士搬來個圓凳,他擱下半拉屁股,恭聲道:“王師遠道而來,敝國招待不週,還請督師、總督大人海涵。”

“已經很好了,”吳百朋淡淡道:“看得出來,你們很用心,不錯。”

“多謝總督大人誇獎。”鄭鬆笑逐顏開道:“不知您召喚小人前來有何吩咐?”

“兩件事,都是之前便知會過的。”吳百朋直截了當道:“第一,就是大軍的糧草問題,這次出征,共計五萬人馬,從閩粵海運過來固然不麻煩,但閩粵的糧食,本就是從南洋進口,所以還是直接從南洋採購,省時省錢。”說着看看鄭鬆道:“大軍出發之前,已經發文書給暹羅、緬甸、占城、真臘等邦,命他們將軍糧運送到安南,此事是否已經辦妥?”

鄭鬆暗翻白眼,他就不信大軍出征能不帶足糧草。對方如此要求,不過是試探南洋諸國對天朝的態度罷了。天朝發給各個國邦的徵糧文書,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送達那些諸侯王的手中。除了被華僑控制的占城之外,其餘的諸侯並沒有任何行動。作爲中南第一強國的緬甸,甚至開始加強軍備,彷彿即將迎接的,不是發誓效忠的宗主國,而是極其危險的侵略者一般。

不過鄭鬆理解他們的反應,如果自己不是被逼到絕境,不能放過任何救命稻草,也一樣不會這麼積極的。因爲雖說南洋諸國曆來都是天朝藩屬,但這種主臣關係僅僅建立在朝貢體系上的,宗主國對藩屬國的權利,大都是名義上和榮譽上的,即不會干涉藩屬國的內政,也不會在藩屬國駐軍……雖然宗主國有這個權力,但大明注意力都在北方,何時理會過遙遠的中南半島?至少一百多年來都是如此。

中南半島上的各路諸侯,也習慣了這種‘聽封不聽調’,只有好處沒有義務的宗藩關係,甚至很多時候,都忘了大明這個宗主國的存在……

然而最近幾年,他們都發現,大明變了。不知不覺中,各國的港口裡,已經停滿了來自大明的海船,他們的集市上充斥着來自大明的各種商品,什麼陶器瓷器、棉布絲綢、文房四寶、茶葉藥材、鐵鍋菜刀之類,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大明和歐洲之間貿易的貨物,也在這裡轉口,爲中南半島帶來了空前的富庶和繁榮。

出現在各國境內的華人也與日俱增。往日裡,各國諸侯都視這些華人爲肥羊……因爲他們知道,這些離開天朝的天朝人,不僅不會得到天朝的保護,反而一旦被抓住,就被以叛國罪處死。所以雖然華人們長袖善舞,且會組建私人武裝,但畢竟是單打獨鬥,不成氣候。所以各國諸侯一沒錢時,總會先想到他們。

但如今的南洋華僑,明顯團結了許多更強悍了不少,因爲他們背後,有一家強大的南洋公司撐腰。這家公司成立纔不到十年,實力卻極爲恐怖。他們在重要的港口,以及華人聚居的主要城市中開始‘辦事處’,這些所謂的辦事處,會依照當地華人的要求和實際情況,配備一支強大的安保隊伍……安保隊由兩部分構成,一半是從天朝派來的骨幹力量,這些人武藝高強、訓練有素,且配備一種十分可怕的火槍……當地人稱之爲‘神火銃’,因爲南洋公司的安保人員,曾用這種槍擊退過十幾倍的刁民,之後便被視爲神器。

另一半是從當地招募的‘保安’,經過訓練後,遵循異地使用原則分配到各辦事處。比如從緬甸招募的保安,必須在其他國家工作,不能用在緬甸,以免他們在騷亂中反戈。這些辦事處的最大用處,就是爲當地華僑提供武力支持。有了槍的支持,銀票才能發揮最大作用……雙管齊落之下,華商的勢力發展的極快,幾年功夫便在各大港口城市站穩了,甚至開始向內陸開拓,建立大片的種植園。

華商勢力的蓬勃擴張,讓各國諸侯喜憂參半,喜的是華商爲他們創造了空前的財富;憂的是華商加上站在他們背後的那個南洋公司,實力實在是太強大了。只要這個龐然大物存在一天,各國諸侯實在是睡不好覺。

現在天朝要‘借道剿賊’,還要求他們籌備糧草,這更加深了各路諸侯心中的不安,他們唯恐大明的軍隊來了就不走,那樣的話,中南半島肯定要重新洗牌的。這讓緬甸、暹羅、萬象等強勢國家難以接受,可他們卻又沒這個膽量,明着說個‘不’字來。於是在一番權衡利弊之後,中南半島上的各大諸侯,不約而同的用沉默表達消極的態度。

對於那些人的心思,鄭鬆了若指掌,只能說他們一聲愚蠢。就算天朝大軍真的沒帶足軍糧,仍可輕鬆通過,遍佈整個中南的華商網絡,購到足夠的糧食,根本不用求那些諸侯王。天朝多此一舉,不過是要看看他們忠心幾何罷了。

‘既然你們都不上道,我也沒必要替你們圓場了。’於是他添油加醋,將各國的抗拒心情告訴吳總督,並告訴吳百朋,自己就是砸鍋賣鐵,也不會讓天朝的官兵餓肚子打仗的。他在這兒使勁兒的拿熱臉貼人冷屁股,實指望着對方能意識到,安南是大明在東南唯一可信賴的屬國。

吳百朋卻始終面色平靜的聽着,末了只是一揮手道:“糧草的問題,必須儘快解決,如果耽誤了進軍的日子,你我都得去見閻王。”

“是……”

首樁事問完了,吳百朋又問及進軍事宜,這是鄭鬆最感興趣的,先細細講解了目前的敵我態勢,並給出了自己的出兵意見,接着拍着胸脯道:“當然到底怎麼打,全有督師和總督大人定奪,但無論如何,小人都願意當個馬前卒,爲天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哈哈,好……”吳百朋似乎對他的態度很滿意,不住的點頭。

鄭鬆看準了時機,從懷中掏出一個信封道:“總督大人,您和督師大人實在太辛苦了,這是小人一點孝敬,不成敬意,請務必收下。”

吳百朋只推讓幾句,便轉過頭去,鄭鬆見機把信封往桌上一擱,便告退出去了。

在他走後,吳百朋輕蔑的笑笑,新書拿起那信封,抽出裡面的東西一看,只見是兩張見票即付的匯聯票,一張面額是十萬兩白銀,另一張是五萬,不用說,也知道哪個是送給誰的。

分割

明天開始洗心革面,用三天時間召回小郎君

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674章 不要小瞧明朝人第881章 火中取栗(上)第149章 皈依我佛第314章 藍道行第236章 有杏不須梅第799章 人人自危(上)第768章 上朝嘍(上)第738章 運籌帷幄(中)第28節 對(上)第799章 人人自危(上)第548章 氣氛不算融洽第822章 絕殺(下)第834章 時不我待(下)第668章 伊王第369章 鐵骨丹心第145章 阻擊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521章 推銷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649章 下獄抄家第205章 哥雖久已不在府學,學中卻滿是哥的傳說第446章 起航!!!第828章 在腳下(下)第372章 洞房第765章 大限(中)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下)第387章 斷第568章 借刀第88節 繡春刀(上)第160章 論功行賞第760章 較量(五)第690章 倒黴的馬全第663章 我的蹄筋我做主十年六第685章 各懷鬼胎第445章 祥瑞第9節 沈家大院(下)第777章 西風勁(中)第185章 一意孤行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下)第835章 神擋殺神(上)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下)第803章 皿字號(上)第532章 化解第132章 小三元之院試案首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第703章 父之過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872章 明爭(中)第436章 假戲真做,真戲假做第53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360章 隱藏的殺招第776章 十月圍城(中)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下)第142章 化人灘第391章 吳淞江第133章 中秀才難乎?第88 九章 君臣(中)第536章 神醫進京第823章 辭舊歲(中)第697章 連環鴛鴦陣!第532章 化解第484章 教父第734章 陽(中)第921章 君(下)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440章 蘇州城中秋行樂第30節 對(下)第299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306章 京華春夢第773章 狼犬滿街(下)第826章 會面(上)第134章 簪花宴第612章 傷離別第868章 局(下)第668章 伊王第364章 李默之死……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上)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中)第766章 宮車晏駕(下)第78 九章 靈濟宮(上)第378章 萌芽第409章 空城計?第776章 十月圍城(中)第481章 最後的較量第529章 又逢秋闈時第470章 神來之筆第602章 四個臺吉第408章 碼頭邊的守望者第884章 百年大計(下)第69節 極限(下)第439章 蘇州平準拍賣行第884章 百年大計(上)第852章 鄉愿(中)第753章 鴻雁幾時到(上)第8 九二章 困龍(上)第297章 常羨人間琢玉郎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上)第428章 海瑞的反攻!
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674章 不要小瞧明朝人第881章 火中取栗(上)第149章 皈依我佛第314章 藍道行第236章 有杏不須梅第799章 人人自危(上)第768章 上朝嘍(上)第738章 運籌帷幄(中)第28節 對(上)第799章 人人自危(上)第548章 氣氛不算融洽第822章 絕殺(下)第834章 時不我待(下)第668章 伊王第369章 鐵骨丹心第145章 阻擊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521章 推銷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649章 下獄抄家第205章 哥雖久已不在府學,學中卻滿是哥的傳說第446章 起航!!!第828章 在腳下(下)第372章 洞房第765章 大限(中)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下)第387章 斷第568章 借刀第88節 繡春刀(上)第160章 論功行賞第760章 較量(五)第690章 倒黴的馬全第663章 我的蹄筋我做主十年六第685章 各懷鬼胎第445章 祥瑞第9節 沈家大院(下)第777章 西風勁(中)第185章 一意孤行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下)第835章 神擋殺神(上)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下)第803章 皿字號(上)第532章 化解第132章 小三元之院試案首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第703章 父之過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872章 明爭(中)第436章 假戲真做,真戲假做第535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360章 隱藏的殺招第776章 十月圍城(中)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下)第142章 化人灘第391章 吳淞江第133章 中秀才難乎?第88 九章 君臣(中)第536章 神醫進京第823章 辭舊歲(中)第697章 連環鴛鴦陣!第532章 化解第484章 教父第734章 陽(中)第921章 君(下)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440章 蘇州城中秋行樂第30節 對(下)第299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306章 京華春夢第773章 狼犬滿街(下)第826章 會面(上)第134章 簪花宴第612章 傷離別第868章 局(下)第668章 伊王第364章 李默之死……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上)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中)第766章 宮車晏駕(下)第78 九章 靈濟宮(上)第378章 萌芽第409章 空城計?第776章 十月圍城(中)第481章 最後的較量第529章 又逢秋闈時第470章 神來之筆第602章 四個臺吉第408章 碼頭邊的守望者第884章 百年大計(下)第69節 極限(下)第439章 蘇州平準拍賣行第884章 百年大計(上)第852章 鄉愿(中)第753章 鴻雁幾時到(上)第8 九二章 困龍(上)第297章 常羨人間琢玉郎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上)第428章 海瑞的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