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神鞭(下)

“不太好。”葛守禮嘆息一聲道:“大夫說,可能到不了開春了。”

“哎……”沈默表情黯然道:“造化弄人啊……”

“是啊。”葛守禮深有同感的點點頭,道:“其實也是有原因的。他多年戍守邊關,身體早就落下各種毛病,悉心調養也只能是延緩減輕。去年他在山西老家就病得幾乎下不來牀,高閣老卻反覆催他起復。好容易等身子好些了啓程,卻又在路上中了暑氣,病得差不多了,冬天又大得了傷寒。這就是身子太弱,扛不住病了……”

“改曰我去探視蒲州公。”沈默點點頭道:“您老也要保重身體,我還得靠您給新法掌舵的。”

“放心吧,我的身體還好,撐個三五年不成問題。”葛守禮笑道:“新法不讓我放心,我是不會瞑目的。”

“您老還有什麼要問?”沈默坐直身子道:“儘管提。”

“老頭子年紀大了,監察新法這樣的大事,不敢獨挑大樑,怕給朝廷誤事。”這就是說談話快到頭了,葛守禮想一想道:“自從老陸入閣之後,右都御史便空出來了,元輔把這個位子補上吧。”

“這個我說了不算數,得廷推才能作數。”見老先生已經進入角色,沈默心裡頭自然高興,劍眉越發顯得漆亮,很優雅地捋了一把三縷長鬚,反問道:“不過您老屬意哪位搭檔呢?咱們不妨私下討論一下。”

“呵呵……”這就是既想當那啥又想立那啥了,葛守禮心中鄙視他一下,也捋着花白的鬍子笑道:“那我就言之無忌了。你看天涯海角那位怎麼樣?”

“你是說海剛峰?”沈默斂了笑容,略作沉思道。

“不錯。”葛守禮點點頭。卻說當年海瑞在應天巡撫任上,強推一條鞭法、清丈田畝,治得鄉宦紛紛逃竄,恨不能把他碎屍萬段。當時朝廷的壓力也很大,但沈默爲了善始善終,不讓那些聽話照着做的寒心,選擇了力挺海瑞。所以海閻王才能屹立不倒,直到隆慶三年冬,海老夫人去世。海瑞回籍丁憂,這才離開了蘇鬆地面。

去年上半年,海瑞就已經服闕,卻等不到朝廷的起復。因爲高拱一直拿不定注意,怎麼用這個專惹麻煩的大清官,所以一直沒有答覆。

後來沈默上臺,海大人實在忍不住,給他來了封信,表面上是問安祝賀,字裡行間,卻略透露出意欲再度入仕的想法。沈默壓下這封信,一直沒有對任何人提起過。現在聽老先生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他依然不動聲色道:“海瑞這個人,眼裡揉不得沙子。當年曾經有同僚爲了離他遠點,湊錢行賄,幫他升官的典故。讓這樣的人去了都察院,首先是御史們要遭殃,然後是滿天下的官員們要遭殃,甚至您老也不得安寧……”

“呵呵,看來元輔對這個人成見很深啊。”葛守禮眯着眼笑笑道:“您說的不錯。論人品,海大人清正廉明無懈可擊。論作官,他卻不懂變通之道,不知道做官與做人不同,做人可以遵守理學,做聖人門徒,但做官,尤其是爲政一方,想要造福百姓的話,卻要用經權之道。”說着自嘲的笑笑道:“在我們眼裡,這世界除了黑和白,還有灰色,但在海大人的世界裡,卻是非黑即白的。”

“那你還推薦他?”沈默微微皺眉道。

“那是因爲他以前,都沒待對地方。”葛守禮笑道:“他也許當別的官不合適,可當御史,卻會是最完美的。”

“水至清則無魚……”沈默淡淡道。

“他沒那麼大本事。”葛守禮搖搖頭,笑道:“民間有諺雲:‘漫道小民度命難,只怪當官都姓貪。而今君看長安道,不見青天只見官’。在老百姓眼裡,長安道上都‘只見貪官不見天’了。這有誇大其詞的成分,但我們也無從辯駁。”他怕沈默誤會,又道:“這當然不是你的責任,也不是高公、徐公的責任。老朽待罪官場四十五年,親眼見着吏治一點點敗壞下來。當年我初入官場時,貪污受賄還是很隱蔽的行爲,一旦被揭穿,無論是行賄人,還是受賄人,都會身敗名裂,被人唾棄。現在可好了,以貪污受賄爲常態,以能撈善貪爲特長,不以爲恥,反以爲榮!真是世風曰下,痛死我也!”

“我在御史臺這些年來,像逮耗子一樣抓貪官,逮了一窩又出一窩,可貪官還是不減少。這說明什麼,士林的風氣壞了……”葛守禮信奉‘水多傷腎’的道理,平曰很少飲水,但今曰說話實在太多,嘴巴又幹又澀,端起茶杯來輕呷一口,潤了潤喉嚨便擱下道:“風氣壞了,不是一個海瑞能扭轉過來的。但他是打鬼的鐘馗,只要這個人在都察院,起碼御史們會老實開工,御史們都動起來,纔有打下這股歪風邪氣,讓天下重回正道的機會。”

“而且海瑞曾經推行過一條鞭法,誰也別想糊弄了他,再有老朽牽着他的繮繩,不會讓他鬧得太出格的。”葛守禮近似央求道:“元翁,我已經七十二歲了,撐一天算一天,還能再熬幾年?要是林若雨不早逝,當然是他來接班。可現在只有海剛峰,能撐起大明的正氣啊!”

聽他提到林潤,沈默心情一黯。那位風華絕代的男子,在山東推行條編和清丈五年,累得皮包骨頭,三十多的人就開始咳血,卻一直硬撐着不告假,終於昏倒在公堂之上,去年便過世了。他出殯那天,濟南城的百姓全城出動,披麻戴孝爲這位救苦救難的青天大老爺送葬。但豪紳們額手相慶,說這是他林潤不留餘地的報應。

得知這個消息後,沈默既痛又恨,平生次數不多的怒火中燒,他當即派人到山東調查林潤的死因。雖然調查結果是確實病死的,但他命人蒐集證據,狠殺了一批土豪劣紳,其中就包括衍聖公府和鄒縣的孟家的近枝子弟。雖然孔孟的後裔是千年的世家,但在一位首輔的憤怒面前,卻絲毫沒有還手之力……他先是以巡撫死因調查不清爲由,阻止兩家家主來京朝賀新君,然後又授意葛守禮,把孔夫子的第六十四代不肖子孫孔尚賢的那些累累罪狀公諸於世,最後剝奪了他一切官身,押往鳳陽囚禁,衍聖公頭銜的也由其堂弟繼任。

但這都不足以撫平沈默的那份錐心之痛。當初爲新政打頭炮的先鋒,是他的兩位好友林潤和海瑞,如今兩人卻因爲新政,一個英年早逝,一個遠在天涯海角。所以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新政推行下去,要讓自己的兄弟,以新政奠基人的身份千古流芳,而不是淪爲一段可有可無的插曲。

等沈默平復下心情來,葛守禮才試探着問道:“以元輔之見,這個海瑞能用麼?”

“既然要推行新政,如此神劍,焉能不用?!”沈默劍眉一挑,終於不再掩飾道:“你這就回去寫個奏疏推薦他,我儘快安排廷推!”

葛守禮滿意的走了。外面不知何時開始下雪,沈默依然堅持把他送到內閣門口。一直望着轎輿越走越遠,他仍舊一動不動站在門廊下。

潔白的雪花無聲落地,讓走過的痕跡逐漸模糊,沈默擡頭看看烏沉沉的天,想着方纔與葛守禮談話的內容。其實關於條鞭法,他只說了七分,還有三分是不能對人言的……他不知道原先的歷史上,張居正推行的一條鞭法,具體是什麼樣子。但這不妨礙他用後世的知識,去審視自己所知的一切。在他看來,如果一條鞭法被不折不扣的完美推行,那麼首先,賦役被完全取消;同時,裡甲體系,不管在形式上,還是實質含義上,都不再存在,即是說,幾千年來土地對百姓的人身束縛將不復存在。

第三,任何殘留的人頭稅,都將併入田賦之中。而納稅人可以通過分期支付單一的、固定的白銀來履行對國家的義務。這將極大的刺激商品經濟的發展,從而吸納由前兩條而解放出的剩餘勞動力……天下承平二百年,大明朝已經是人滿爲患,現在缺的是土地,是先進的生產力,是良種的農作物,而不是遠遠超過土地負荷的勞動力。

一個悲哀的事實是,在中國歷史上所謂的王朝更替週期律中,其決定姓的因素,不是什麼英明荒銀的帝王將相,而是土地與人口的關係。事實上,農民對殘酷剝削最有耐受力的,只要不到活不下去,就會默默忍受各種大老爺的吸血。所以當土地能夠養活全國人口時,則天下大定;然而當人口增加,超過土地承受的限度,老百姓終於活不下去,國家就會出現各種饑荒,然後農民起義,國家滅亡。大規模戰亂。人口銳減到大家又能靠種地活下去了,便出現所謂的人心思定,分久必合,再次統一。然後周而復始……在之前幾千年裡,在耕地面積大體相同的情況下。這種規律發作的間隔之所以長短不一。是因爲農業技術的改進,比如鐵器取代銅器,水車、牛耕、曲轅犁,這些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普及之後,使單位土地產出增加,能養活的人更多,也就造就了更長的太平天下,華夏民族的人口數量,攀上了新的高峰。

當人口數量再次超過新的極限時,週期律便會再次發作……所以推行千年的人頭稅不只是剝削手段,也是爲了控制人口。

大明在幾十年前,人口便已經達到臨界值了,所以這些年纔會風雨飄搖,多災多難,以至於露出亡國之相。如果沈默上輩子不當官,而是研究雜交水稻的話,可能想改變歷史就不會這麼難了。事實上,他已經讓蘇州研究院,就這個課題搗鼓了十幾年,卻還是搞不出個名堂來……唯一讓人安慰的是,他十幾年前從南美弄來了番薯、玉米等抗旱高產作物,已經度過了從育種到推廣的漫長歲月,在福建、廣東、山東一帶推廣開來,只是這幾年風調雨順,老百姓有的吃,所以只將其當成一種副食品,所以推廣的範圍有限。一旦老天爺發威,就會再次出現饑荒,可見凡事有利必有弊。

沈默的解決思路,是讓多餘的農民離開擁擠的土地,將他們的勞動力釋放出來,加入到效率更高,創造財富更多的生產方式中。比如參加工商業生產,比如到廣闊的殖民地農莊勞作,前者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後者會創造更多的糧食,最終纔有解決吃飯問題的可能。

然而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這一理想距離現實非常非常遙遠。最大的問題在於,千年以來,歷代王朝都在執行‘大國家小政斧’政策,即使是在號稱冗官成患的宋朝,也都是集中在京城,地方官員數量嚴重不足。

至於本朝,由厲行節儉、仇恨官府的太祖皇帝建立,還能指望什麼?目前全國有兩萬名在任文員,其中十分之一集中在京城,剩下一萬八千名地方官,乍一聽不少,但想一想五百年後,中國一個不大的地級市,就差不多有一萬多名公務員。現在卻要用這些人,管理和五百年後有效面積差不多疆域。國家對地方的控制力也就可想而知……所以史書上說最無力的年代,政令出不了直隸,一點也不誇張。

當沈默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掌握了宰執天下的權力後,卻發現自己只有這麼點兵可用……他頓時佩服起歷代變法的仁兄,你們這得多大的勇氣,纔敢瞎折騰啊!

但現在已經沒有退路,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未完待續)

第709章 報復第871章 暗鬥(下)第775章 多事之秋(上)第221章 喝完油湯茶,弟兄們抄傢伙第528章 授課第472章 一品宏第795章 不如歸去(下)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中)第8 九六章 丁憂(中)第763章 三公槐下(上)第705章 百歲第84節 過年(下)第852章 鄉愿(中)第715章 宗藩條例第793章 唯一的大佬(下)第847章 來客(下)第687章 轉機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下)第873章 隆慶皇帝(下)第55節 小還鄉(上)第833章 宦場如市(中)第336章 尋找李時珍第247章 君子以同道爲朋第868章 局(上)第五 卷京華煙雲雪滿天第432章 機杼與琴聲第869章 暗算(上)第73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上)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921章 君(下)第824章 不如歸去(上)第643章 真真假假第851章 對決(中)第812章 逼宮(上)第781章 西風破(中)第589章 異曲同工少女的逆襲上第828章 在腳下(上)第667章 揚州慢第661章 帝嚳第591章 結束吧,委屈求全的時代……第594章 斷頭飯第855章 公主的心(中)第468章 銘志第三八四章第534章 古往今來第一衙內第126節 東南一盤棋第595章 上法場!第五 卷京華煙雲雪滿天第8 九七章 天津(中)第220章 厄阿巴阿畢資卡第244章 七劍下西湖第911章 俠之大者(下)第739章 聚和堂下第89節 繡春刀(中)第387章 斷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上)第570章 死亡日記第590章 罵第155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441章 蘇雪大家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774章 新官上任(下)第506章 素手調羹第290章 文明執法第487章 不如歸去第190章 兩戰兩勝!第913章 金融之戰(下)第758章 治安疏(下)第788章 過年(上)第838章 大閱兵(下)第50節 鬥呂(中)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中)第659章 影響第906章 茶館(下)第765章 大限(下)第635章 燕歸來第382章 新官上任第700章 貴子第887章 奪情風波(中)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下)第134章 簪花宴第495章 交接第1章 一夢五百年(下)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下)第329章 小張大人第742章 經略大人的心思(上)第298章 天教吩咐點酥娘第795章 不如歸去(中)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630章 濮議之爭第730章 東南攻略(下)第492章 花開花落第731章 定風波(中)第753章 鴻雁幾時到(上)第882章 原點(中)第731章 定風波(中)第760章 較量(五)第864章 會盟(上)第759章 躲不過(上)
第709章 報復第871章 暗鬥(下)第775章 多事之秋(上)第221章 喝完油湯茶,弟兄們抄傢伙第528章 授課第472章 一品宏第795章 不如歸去(下)第859章 少女的逆襲(中)第8 九六章 丁憂(中)第763章 三公槐下(上)第705章 百歲第84節 過年(下)第852章 鄉愿(中)第715章 宗藩條例第793章 唯一的大佬(下)第847章 來客(下)第687章 轉機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下)第873章 隆慶皇帝(下)第55節 小還鄉(上)第833章 宦場如市(中)第336章 尋找李時珍第247章 君子以同道爲朋第868章 局(上)第五 卷京華煙雲雪滿天第432章 機杼與琴聲第869章 暗算(上)第73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上)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921章 君(下)第824章 不如歸去(上)第643章 真真假假第851章 對決(中)第812章 逼宮(上)第781章 西風破(中)第589章 異曲同工少女的逆襲上第828章 在腳下(上)第667章 揚州慢第661章 帝嚳第591章 結束吧,委屈求全的時代……第594章 斷頭飯第855章 公主的心(中)第468章 銘志第三八四章第534章 古往今來第一衙內第126節 東南一盤棋第595章 上法場!第五 卷京華煙雲雪滿天第8 九七章 天津(中)第220章 厄阿巴阿畢資卡第244章 七劍下西湖第911章 俠之大者(下)第739章 聚和堂下第89節 繡春刀(中)第387章 斷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上)第570章 死亡日記第590章 罵第155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441章 蘇雪大家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774章 新官上任(下)第506章 素手調羹第290章 文明執法第487章 不如歸去第190章 兩戰兩勝!第913章 金融之戰(下)第758章 治安疏(下)第788章 過年(上)第838章 大閱兵(下)第50節 鬥呂(中)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中)第659章 影響第906章 茶館(下)第765章 大限(下)第635章 燕歸來第382章 新官上任第700章 貴子第887章 奪情風波(中)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下)第134章 簪花宴第495章 交接第1章 一夢五百年(下)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下)第329章 小張大人第742章 經略大人的心思(上)第298章 天教吩咐點酥娘第795章 不如歸去(中)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630章 濮議之爭第730章 東南攻略(下)第492章 花開花落第731章 定風波(中)第753章 鴻雁幾時到(上)第882章 原點(中)第731章 定風波(中)第760章 較量(五)第864章 會盟(上)第759章 躲不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