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運籌帷幄(下)

回到杭州後,沈默得到了詳細的報告……

原來張臬在到任後,立功心切,沒有采納俞大猷,‘謀而後定、穩紮穩打’的建議,徑直率領大軍‘挺’進贛南山區,直撲賴清規的老巢龍南縣,意圖十分明確,就是要擒賊擒王、一戰而定。

起初進展順利,明軍開到龍南城下時,叛軍已經全部撤走,將縣城拱手讓出。但誰都知道,在贛南,縣城還不如那些大族的圍屋村寨有地位,所以張臬一面命人往杭州報喜,一面率軍進入大山尋找叛軍主力。

離開大道,進入大山之後,張臬發現情況比想象的要糟糕許多,不僅山路崎嶇難行、還遭到當地宗族武裝的敵對,所有的圍屋土樓都閉‘門’謝客,官軍稍微靠近,便會招致矢石蓋面。更有甚者,還會遭到一些來去無蹤的山民的襲丅擊和‘騷’擾,雖然造成的損失不大,但迫使明軍時刻保持警惕的,‘日’夜不得安生。

更糟糕的是,在山裡整整一個月,都找不到賴匪所在。彼時正逢連綿的雨季,山區氣溫很低,雖然已經進入四月,夜間卻十分寒冷,‘露’宿于山野中的明軍,必須要忍受‘潮’溼和寒冷,不少士兵染上了痢疾和瘧疾,加上毒蟲的,丁咬,每天都有幾十名士兵失去‘性’命。

眼見着士氣一天天低落,張旦心急火燎,徹底失去了理智,終於不顧勸阻,率軍強行攻打賴清規的老巢下歷堡,但那堡壘被稱爲龍南第一堡,最大最堅固也最難攻打,明軍攻擊了兩個月,也沒有得逞,反而損兵折將,十分狼狽。

致命的打擊在六天前發生了爲重振士氣,張臬毅然親冒矢石,在前線督戰,確實起到了一定‘激’勵效果,明軍一度攻上了城頭。但此時意外發生了,一塊落石擊中了被重重保護下的張總督,張臬當場昏厥,形勢立刻逆轉,若不是明軍將領臨陣不‘亂’、收住陣腳,損失將不可估量。

主將重傷,士氣低落到極點,已經不能再作戰了,劉顯只好率軍退回龍南縣,一面‘舔’抿傷口,一面向杭州告急。

“劉顯誤我啊!”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當消息落實後,他還是氣得想要罵娘。

“大人息怒”,沈默不在時,主持軍務的盧鏜低聲道:“龍南縣數萬大軍羣龍無首,咱們得趕緊拿出辦法來。”

“北京有回覆嗎?”雖然知道不可能這麼快,但沈默還是問一句。

“還壓着沒有報北京,專等着您回來定奪呢。“盧鏜小聲道。

“這事兒能瞞得住嗎?”沈默不耐煩的揮揮手道:“趕緊急報京城,早死早超生。”

“是……”盧鏜恭聲道。

“還有”,沈默放緩語氣道:“本官將親去江西前線督戰,浙江軍務還要麻煩盧總戎了。”

“大人……”,盧鏜吃驚道:“您要移師江西?”

“是啊。”沈默點頭道:“事不親見不足爲信,本官不想再錯信馬緩了。”

當初任用張臬,沈默也詢問過盧鏜,此刻聽大人語帶不滿,盧鏜擦擦汗,低聲道:“都是末將害了大人。”

“這不干你們的事。“沈默淡淡道:“既是本官定的人選,自然由本官負全責。”說着笑笑道:“近來我才意識到,贛南平叛,不只是打仗那麼簡單,我還是離着近點,也好隨機應變。”

知道他心意已決,盧鏜‘挺’‘胸’道:“遵命!”

經略大人一聲令下,闔府上下便開始準備移師,好在鄭若曾對這一套輕車熟路,根本不用沈默‘操’心,讓他還有空到碼頭上迎接北京來的客人。

“哈哈虞臣!文和!你們來的太是時候了!”沈默伸出雙臂,使勁拍打着兩個久別的夥伴。

陶大臨和孫鋌也親熱的拍打着沈默,裝腔作勢道:“經略大人有令,僕安敢怠慢?”

“知道就好”沈默放聲笑道,困難時有兄弟千里來相助,實在最快意的事。

“讓別人看到經略大人這樣子”,孫鋌裝模作樣的笑道:“怕是要驚掉下巴了吧。”

“去你的。”沈默笑罵一聲,把着兩人的胳膊道:“走,咱們先上車。”

這雙駕馬車是胡宗憲留下的,雖然沈默已經去掉了許多奢華的佈置,但依然大氣高雅,格調不凡,讓坐上車的孫陶二人又是好一個羨慕,當然打趣的成分更多些。

沈默笑道:“真是冤枉死了,這車是我第一次坐,要不是爲接你們倆,還在庫裡蹲着呢。”

“我說怎麼窗沿下面還有灰。“陶大臨搖搖手,展示指頭上那道灰印子。

三人輕鬆隨意的說笑着,不知不覺便到了經略府中,一下馬車陶大臨和孫鋌便看到忙碌進出的下人,彷彿在打點行裝,問沈默道:“你要出發?”

“是啊,“沈默點點頭道:“也算你們來的是時候,再晚一天就得去江西找我了。”

“你要去江西?”兩人還不太‘摸’情況。

“是啊。”沈默將情況簡單向他們一介紹,伸手道:“咱們進去坐吧。”便帶着兩人進了正廳,看茶後抓緊時間,爲他們介紹起東南的情況來。

兩人知道沈默把他們叫來,就不是享福的,都大方笑道:“有什麼任務你就佈置吧。”

“你們剛來,也不‘摸’情況”,回到經略府,沈默收斂了許多,微笑道:“先給你們個參議先掛着,跟着‘摸’‘摸’情況,等都有個瞭解了,咱們再談具體職務。”

“好吧。”陶大臨一口答應下來。孫鋌一開始卻有些失望,但轉念一想,自己出仕後便一直清華閒散,這還是第一次出京,當然要慎重一點好。便笑道:“都聽你的。”

“好啊。”沈默拊掌,笑道:“我還邀請了東南的要員,待會兒爲你們引見一下,‘日’後少不了一起共事。

兩人初到貴地,正是躊躇滿志的時候,當然滿口答應。

不一會兒,在杭州的東南大吏悉數抵達,沈默爲雙方引見。不出意料,孫陶二人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兩人就算不是經略大人的好朋友,僅憑他們身上的翰林光環,也會讓那些官階高出許多的官員,熱情奉承的。

孫鋌和陶大臨在京城久坐冷板凳,哪享受過這般待遇,但兩人的反應不盡相同,前者有些侷促,後者卻神態自若、應付自如,這就是平民子弟和世家子弟的差別吧”,

不過因爲經略大人出發在即,不到未時酒宴便散了,見兩人也乏了,沈默讓人帶他們去住處休息,那也將是他們今後一段時間的住處。

回到內院之中,沈默便見王寅正陪着兩位文士,立在房檐下說話。聽到腳步聲,王寅擡頭看到沈默,便對那兩人笑道:“句章、君房,沈大人來了。”

兩人便一起朝沈默行禮問安,沈默趕緊免禮,問王寅道:“這二位是?”

“沈明臣、餘寅。”王寅依舊是言簡意飭,連介紹都這麼簡單。

“哎呀呀,原來是二位高士”,沈默歡喜道:“我說今天這喜鵲怎麼叫不停,原來是好事一樁連一樁。”

沈明臣看上去三十多歲的樣子,但他自己說,已經快四十歲了。因爲生得白淨,身材保持的又好,所以看上去要年輕些,他穿一身寶藍‘色’的對襟直掇,頭戴黑‘色’網巾,腳下是藍‘色’的步雲履,望之瀟灑出塵,雖不如沈默英俊,但那股子瀟灑寫意的輕鬆勁兒,是沈默比不了的。

餘寅看着年紀大些,面上皺紋深刻、鬚髮‘花’白,穿着普通的儒袍,頭戴一頂黑‘色’的六合帽,一副受盡苦難的冬烘先丅生樣,尤其站在飄逸出塵的王寅和沈明臣中間,就更顯得磕磣了。其實他還比沈明臣小一歲……

不過沈默並不會以貌取人,他知道這餘寅既然能跟這兩人並立,便一定有其過人之所在。

趕緊將二人並王寅請進屋去,見他們臉上都掛着細密的汗珠,沈默讓小廚房切了冰鎮哈密瓜送上來,親熱的對沈明臣道:“論起來,我還得叫你一聲哥哥。“沈明臣的父親和沈老爺認了親,沈默也是通過這層關係,才把他請來的。

沈明臣擺手笑道:“那可不敢當,長輩們論他們的,咱們可不能‘亂’了尊卑。“話雖說得瓷實,可從他嘴裡出來,便帶了些戲濤的味道。

“論咱們的,你也比我年長。”沈默溫和笑道:“在家裡沒有什麼大人不大人,咱們都是兄弟。”

“嘿嘿”,沈明臣開心笑道:“這可是您說的,我這人,最煩的就是那些規矩套子,‘日’後要是放肆了,還請大人看在今‘日’的份上,寬宥則個嘍。”好麼,一上來就先給將來惹事兒埋伏筆。看着王寅眼中的笑意,沈默估計今‘日’安生不了了。

當然他還是滿口答應,轉向餘寅道:“君房先丅生能一起來,實在是太好了。“其實他根本不知好在哪裡。

餘寅頗有自知之明,自嘲的笑道:“大人說這話,讓咱恨不得鑽條縫進去,其實是嘉則看我‘混’得忒慘,才拉着我來投奔大人的。”

沈默很是欣賞他的坦誠,而且說真的,一看到他這副樣子,就想起自己老爹當年,愈發和顏悅‘色’道:“龍困淺底,不過是時機未到,且到風雲際會時再看。”

他的話讓那餘寅很是受用,雖然不肯認同,但能清晰看到其臉上的感‘激’之情。便聽沈明臣道:“大人,不是像他說的那樣,我請君房同來,僅是因爲他才幹非凡,要是你們互相不滿意,只管一拍兩散,不要管我。”

沈默笑道:“讓句章兄這麼一說,還真要好生請教君房先丅生的所長呢。”鄭若曾博聞強記,高瞻遠矚,總能給你最詳盡全面的參考;而王寅冷靜果敢,長於謀劃,和鄭若曾配合無間;至於沈明臣,看似不羈,實則天馬行空,臨敵制變,屢出奇策,可謂畫龍點睛的人物這都是抗僂戰爭中打造出來的名聲,一點也做不得假。

只是不知這餘寅何德何能,可與三大謀士並列?

餘寅想了很久,才緩緩道:“在下沒什麼優點,充其量不過嘴巴嚴點,膽子小些。”

他這話讓上茶的丫鬟忍不住嗤嗤輕笑,心說膽子小也算優點?應該再加個,面皮厚點,吧……,

沈默微微皺眉,嚇得那丫鬟趕緊匍匐在地,沈明臣冷言丅論語道:“怎麼變得這麼散漫,是不是覺着經略大人仁厚,便忘了規矩方圓?”

那丫鬟嚇得‘花’容失‘色’,趕緊磕頭求饒,似乎還是認識沈明臣的。

沈明臣卻對沈默道:“大人,應該將這‘侍’‘女’和家中管事逐出府中。“

“這個”沈默有些猶豫,開走個把‘侍’‘女’倒無妨,只是他深感身邊沒有體己的人,剛把沈安從沈京那裡叫過來,哪能把人當皮球,踢來踢去呢?

“大人仁厚。”見他不肯鬆口,沈明臣還以爲他不想破壞仁義的形象呢,便沉聲勸諫道:“古之君子必先修己治家,而後才能治國平天下,若大人勤於修己身、疏於治一家,如何讓人相信,您能領袖大家呢?又何談振興之相?”可見他跟胡宗憲早早鬧翻,不是沒有原因的,至少得受得了他這咄咄‘逼’人,才能和他‘尿’到一壺裡。

沈默被說得額頭見汗,話說他長這麼大,一直都是在誇讚中度過,除了老丅師沈煉,就是這沈明臣、還有鄭若曾敢數落自己,這滋味真丅他媽不好受!不過,良‘藥’苦口利於病,的古訓,沈默還是知道的,他兩世爲官,最知道甜言蜜語最好聽,卻全都是一文不值的屁話,甚至是害人的毒‘藥’;倒是這逆耳忠言,聽起來很不舒服,卻往往對症的很。

所以他雖然做不到,聞過則喜”但別人指出來,就虛心聽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還是沒問題的。

沈明臣說得沒錯,自己確實對待家人過於寬仁了,總覺着與政事無關,隨便點也無所謂;但對自家下人都這種態度了,對待下屬又怎會嚴格要求?這都是必然的。

“本人受教了。”沈默起身抱拳道:“就聽句章兄的吧。

沈明臣側身躲過去道:“我就是這麼個直來直去的‘性’格,大人不滿意儘管直說。”

沈默搖頭笑道:“不會的,有句章兄在身邊,提神醒腦,不犯錯誤。”

沈明臣這才恢復了閒散的笑容,坐下安靜喝茶。

沈默也坐了下來,看看那縮成一團的丫鬟,嘆口氣道:“去賬上支半年的工錢,回家去吧。”心說沈安對不起了,你只好再去陪沈京了。

那哭成淚人的丫鬟磕頭出去了,餘寅看一眼沈明臣,沒有說什麼。

一個小小的‘插’曲,讓沈默忘了方纔說到哪,只好重啓話頭道:“不知君房兄是否對軍事瞭解?“

“略知一些。”餘寅緩緩道:“不知大人想問什麼。”他說話語速極慢,彷彿要把每個字想透徹,纔敢說出一般。

,好大的口氣啊,沈默心說,突然他腦中一閃,想起了這餘寅的自我評價,嘴巴嚴、膽子小”似乎魏武帝對他頭號謀士荀攸的評價中,也能找到類似的語句,當然人家說得更文雅,叫做,深密有智防,、,外怯內勇”倘若是自謙,可不就得說,嘴嚴膽小,嗎?

沈默這才發現對方深藏的自傲,心說這真能是位,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的超級謀士?可是吹不出來的,我得仔細問問,便道:“就說說贛南的三巢如何平定吧。”

餘寅想了好一會兒,直到沈默都替他着急,想換一個問題時,他才慢吞吞道:“三巢相恃爲強,然以下歷賴清規爲首領,其他,兩巢,均聽命於他學丅生以爲,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先剷除了賴匪,謝李二匪則膽寒心驚,多半會投降的。”

“聽起來很有道理,但似乎張總督也是這樣想的”沈默提醒餘寅道。

“是麼”餘寅吃驚道,沈默不由失望了,心說這算哪‘門’子高人嗎?

誰知他又慢吞吞道:“學丅生跟大人都是讀聖人之言的,難道能用學丅生的失敗,來否定大人的成功嗎?”

……分割……

構架好了,開始加速另外,定南縣確實是王陽明設立的,並不是吳百朋的手筆,這個我查證過了。未完待續

第906章 茶館(下)第854章 鍾金(上)第271章 三欽差第267章 銀燭秋光冷畫屏第43節 第二道題(上)第43節 第二道題(上)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915章 崩潰(下)第760章 較量(一)第768章 上朝嘍(下)第571章 死路一條?第220章 厄阿巴阿畢資卡第150章 一對老花眼第380章 券第647章 八百兩第714章 賑災第165章 中華豈會無烈士?第772章 言官們(下)第154章 小戚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上)第60節 收成(下)第190章 兩戰兩勝!第368章 毀滅與開始第336章 尋找李時珍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803章 皿字號(上)第783章 廷推(下)第800章 多事之秋(下)第888章 好吉利(中)第719章 莊園第831章 新的開始(下)第8 九五章 難料(下)第168章 龍山衛第611章 凱旋第852章 鄉愿(上)第729章 江南春(中)第902章 南風(中)第86節 老宅(中)第759章 躲不過(下)第449章 鑑第760章 較量(一)第496章 富可敵國第516章 三公槐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上)第179章 總督家的腐敗生活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434章 夢蘭第656章 祥瑞對祥瑞!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915章 崩潰(下)第804章 束氏狸狌(中)第450章 買賣第597章 夜宴第508章 納援第217章 劫持趙文華的老太太第716章 平叛第495章 交接第820章 公祭(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中)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801章 南京之亂(上)第167章 不速之客第768章 上朝嘍(上)第830章 名師高徒(下)第922章 歸來(下)第917章 暴起(下)第8 九八章 日本(上)第717章 圍爐夜話第199章 總督的囑託第801章 南京之亂(上)第57節 小還鄉(下)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第8 九二章 困龍(下)第806章 驚變(上)第227章 月下尋伊第151章 嘉靖皇帝第400章 陸績的反擊!!!第354章 四隻狼第312章 渾水摸魚第286章 火燒眉毛第734章 陽(上)第850章 倚天(中)第423章 柳暗花明第195章 都督和經歷官第104節 畫屏(中)第327章 皇帝恩賜第830章 名師高徒(下)第831章 新的開始(上)第462章 金克木,鴛鴦對蝴蝶!第256章 老岳父兵諫解元郎第788章 過年(下)第52節 李縣令(上)第786章 爭執(下)第186章 長夜難眠第861章 無題(中)第577章 餘澤第62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中)第68 九章第632章 火了第426章 大奸似忠
第906章 茶館(下)第854章 鍾金(上)第271章 三欽差第267章 銀燭秋光冷畫屏第43節 第二道題(上)第43節 第二道題(上)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915章 崩潰(下)第760章 較量(一)第768章 上朝嘍(下)第571章 死路一條?第220章 厄阿巴阿畢資卡第150章 一對老花眼第380章 券第647章 八百兩第714章 賑災第165章 中華豈會無烈士?第772章 言官們(下)第154章 小戚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上)第60節 收成(下)第190章 兩戰兩勝!第368章 毀滅與開始第336章 尋找李時珍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803章 皿字號(上)第783章 廷推(下)第800章 多事之秋(下)第888章 好吉利(中)第719章 莊園第831章 新的開始(下)第8 九五章 難料(下)第168章 龍山衛第611章 凱旋第852章 鄉愿(上)第729章 江南春(中)第902章 南風(中)第86節 老宅(中)第759章 躲不過(下)第449章 鑑第760章 較量(一)第496章 富可敵國第516章 三公槐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上)第179章 總督家的腐敗生活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434章 夢蘭第656章 祥瑞對祥瑞!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915章 崩潰(下)第804章 束氏狸狌(中)第450章 買賣第597章 夜宴第508章 納援第217章 劫持趙文華的老太太第716章 平叛第495章 交接第820章 公祭(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中)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801章 南京之亂(上)第167章 不速之客第768章 上朝嘍(上)第830章 名師高徒(下)第922章 歸來(下)第917章 暴起(下)第8 九八章 日本(上)第717章 圍爐夜話第199章 總督的囑託第801章 南京之亂(上)第57節 小還鄉(下)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第8 九二章 困龍(下)第806章 驚變(上)第227章 月下尋伊第151章 嘉靖皇帝第400章 陸績的反擊!!!第354章 四隻狼第312章 渾水摸魚第286章 火燒眉毛第734章 陽(上)第850章 倚天(中)第423章 柳暗花明第195章 都督和經歷官第104節 畫屏(中)第327章 皇帝恩賜第830章 名師高徒(下)第831章 新的開始(上)第462章 金克木,鴛鴦對蝴蝶!第256章 老岳父兵諫解元郎第788章 過年(下)第52節 李縣令(上)第786章 爭執(下)第186章 長夜難眠第861章 無題(中)第577章 餘澤第62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中)第68 九章第632章 火了第426章 大奸似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