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鍾金(上)

在同等水平的技術條件下,土地是一種效率極低的生產資料,所以在小農經濟時期,要想依靠土地滿足更高的物質需求,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兼併錄削。把本來屬於很多人的土地集中到少數人手裡,錄削土地勞動者的血汗,從而達到聚沙成塔、積少成多的目的。

但這種做法弊端多多,一是錄奪小民田產,會被窮苦百姓恨之入骨:二是偷逃朝廷賦稅,會成爲皇權的打擊對象;三來,兼併來的田產越大,受水旱蝗災的影響也就越大,一旦年成不好,可能不僅沒有收成,還得開倉放糧,養活自家的佃戶。所以大部分的中小地主,生活並不像想象的那樣富裕,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中小地主,一樣要下地幹活,吃的穿的只比自家佃戶強點兒有限,不到年節等閒見不着葷腥。這不是因爲他們有艱苦樸素的傳統美德,而是小農經濟的效率實在太低了,自己出個勞力,就能少管一個人的飯,地主家確實也沒有餘糧啊……,與小農經濟相比,商品經濟的效率更高,創造財富的能力也更強。而且商品經濟的形成過程,可以打破自然經濟和地區封鎖,發展社會分工,建立國內市場,促進生產社會化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因爲商品價值的確立過程,會不斷促使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技術械設備、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

並且商品價值的實現過程,是以等價交換爲原則,不斷調節交換雙方的利益關係,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合理分配和利用生產資料,來促進生產的發展。所以其價值內核爲平等意識,〖民〗主思想、〖自〗由精神和法制建設提供了孕育的沃壤;顯然要比小農經濟所孕育的封閉、專制、等級和人治,更能代表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方向。

歸根結底商品經濟取代小農經濟是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普遍規律。只有充分發展商品經濟,使其成爲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才能實現生產的社會化和現代化,從而實現社會的文明化和現代化。能不能使商品經濟取代自然經濟,成爲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關係着一個民族能不能在接下來五百年中不掉隊。這便是沈默這一生中,壓倒一切的大事。

那麼桎梏〖中〗國商品經濟發展的原因又在哪裡呢?首先是通貨緊縮,〖中〗國嚴重缺乏貴金屬,始終無法建立完整的貨幣體系,嚴重限制了商品的流通:而且國家始終處在銀根緊縮的狀態使富戶豪強以害藏金銀爲保值增值的手段,流通中所需的貨幣便愈發匱乏,所以〖中〗國發展商品經濟,存在先天的不足。但這個問題在最近二十年,已經隨着美洲白銀和〖日〗本白銀的大量流入,有了很大的改善,這也是最近二十年,大明商品經濟蓬〖勃〗發展額的根本原因。

其次就是傳統的重農抑商的思想。因爲皇權專制是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的,相對於封閉保守的小農經濟商品經濟的流動〖自〗由,以及商人階級對政治地位的追求,都被統治者視爲破壞統治基礎的毒瘤。而且在大多數人吃飯都成問題的年代,也欠缺商品經濟發展的條件,那個年代的商人,大多采取投機倒把、囤積居奇等方式牟利,確實存在對小農生活的消極影響。並且統治者由於眼光侷限認識不到商品經濟對社會財富的乘數作用,片面的認爲商人,不事生產,專以投機爲利”是社會的寄生蟲……

因此,從戰國商鞍時就開始強調農業生產抑制工商業的發展。秦始皇時曾把商人同罪犯同等看待。漢代命令商人不許穿絲織衣服,不能騎馬,並且“重稅租以困辱之”歷代皇帝都說;,觀之四民之業,士之外,農爲最貴。凡士工商賈皆賴食於農,故農爲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這些小農思想的集大成者正是本朝開國太祖朱元璋,他採取子各種措施限制工商業的發展,甚至妄圖抹殺商人階層的存在。雖然那只是癡心妄想,但對社會意識的影響,還是很重的。

哪怕是工商業興旺發展的今天,幾乎再頑固的地主,也無法拒絕工商業帶來的豐厚利潤,但,以末致富,用本守業,的思想根深蒂固,這些傢伙從工商業中賺取了鉅額財富,不是想着添設備、蓋廠房,擴大再生產,而是掉回頭去竟相購買土地,爲大明朝的土地兼併添磚加瓦。

這時候,財力越雄厚,兼併的速度也就越快。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嚴家和徐家。嚴閣老大權在握近四十年,又有個貪污功力前無古人的好兒子,這麼好的條件,父子倆辛辛苦苦幾十年,也不過才掙了八萬畝的家業,另外有金銀珠寶折白銀三百萬兩。而徐閣老向來不撈不貪,清廉之名天下皆知,卻不聲不響的聚攬了近百萬畝良田,而且都是在江南寸土寸金之地。若是折成白銀的話,差不多要過億了。

徐家的例子並不是個案,而是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權貴豪強的投資方向,這些人嚴格擡高了地價,使東南土地的價格,已經嚴重脫離了其價值:並因爲不斷上漲的價格,像個黑洞一樣不斷吸取着新創造的財富,不僅嚴重影響了商品經濟的發展,還給社會穩定帶來嚴重的隱患。

沈默之所以支持海瑞,是因爲其在松江搞的退田清丈,必然會嚴重打擊權貴豪強的兼併衝動,使他們大規模撤出土地。海瑞的目標是使小民有其田,國家有其稅;沈默的目標使其不得不從土地上撤出,把財力和精力投向工商業中,雖然着眼點不同,但至少在一段時期內,大家是同路人。

而且這件事放眼大明,只有海剛峰能做好,因爲他的名聲太好,是公認的公正無私,無欲則剛,那些利益受損的富豪大戶無法對他進行致命攻擊只能從其工作方式上詆醜他,說他仇富、粗暴云云……而這些,對一個官員的殺傷力極其有限,只要有人肯堅定的挺他。

所以沈默極其堅定的站在海瑞背後,在給高拱寫了封推心置腹的長信,道明自己的考慮後,他還上了一封奏疏以老長官的身份爲海瑞辯護,將其大大的溢美一番,說他是,持天下之正,格世間之非孤忠自許,雖白刃沸湯,往而不顧!”難道朝廷連這樣的官員都容不下!當然,海瑞也有他的缺點,以後還是要注意工作方法,就仍然值得期待嘛。

這幾乎是沈閣老第一次,就半議性事件公開表明態度,那些聒噪的言官登時啞然無聲”就連把海瑞批成篩子的東南報紙,也在第一時間放緩了攻勢,開始用一分爲二的方法,來評論這位風口浪尖上的巡撫大人。

明確了沈默的態度,高拱也只好繼續支持海瑞,一時間風向逆轉,籠罩在海瑞頭上的陰雲”被吹得一乾二淨。

而且沈默對東南豪族的無恥,是有深切體會的,知道他們如果明槍打不死海剛峰,必然會改用暗箭中傷。爲此還命餘寅立刻回松江去,暗中幫助保護海剛峰”務必使這柄神劍避免折於卑鄙的陰謀詭計間。

得到內閣支持的海瑞,也是徹底放開了手腳,從隆慶四年春開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清丈田畝〖運〗動……,…當然這是後話。

時光如棱,轉眼就到了隆慶四年的二月,天氣轉暖”草色染翠,燕子北飛,人們也除下厚厚的冬裝。沈默再也無心關注朝局”因爲在蟄伏了一冬之後,復套軍的春季攻勢展開了。

在去冬至今的幾個月裡,河套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諾顏達拉帶領鄂爾多斯本部內附,並宣佈皈依喇嘛教;然後他被俘的三個弟弟也步其後塵,率部衆歸順大明,並允許喇嘛教在部落內傳教。轉眼之間,九個部落中的四個內附,還有一個早就被打殘了的,剩下的再也不敢跨黃河一步,都躲在北岸的後套平原避難。

沈默一面命諾顏達拉和拜桑等人與其兄弟部落保持聯繫,傳遞大明的招納之意:同時也沒有放鬆軍事手段,一到了適合騎兵行動的二月下旬,早就蓄勢待發的李成粱,率領着精銳部隊,渡過黃河尋敵決戰。

對於自己成爲出擊的主將,而戚繼美卻要留守套內,李成粱感到十分滿意,他發誓要一戰建立自己的功業,讓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大名!爲了這次出擊,他精心準備了一冬,對部下健兒進行了嚴酷的冬訓,最後精選出了五千健兒,每一個都是弓馬嫺熟,兵甲精良的虎狼之士,遇上蒙古騎兵,馬術馬戰上一對一都絲毫不落下風,結陣而戰上更是大有優勢。何況還都裝備有騎戰神器三眼統。就憑這五千鐵騎,他連俺答的王庭也敢闖一闖!

這也是李成粱第一次獨當一面,得以按照自己的戰術思想,單獨指揮一支勁旅,終於可以盡情揮灑超人的軍事才華了。但在茫茫草原上,沒有任何後援,數倍於己的蒙古騎兵隨時可能殺出,想要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是多麼的困難啊!

其實在最初,李成樑並沒有明確的目標,基本是尋敵決鬥,長途奔襲。打的是遭遇戰、突襲戰,勇則勇矣,實在是險到了極點。也許是天賜名將,戰爭要催生這樣的一代名將,便不會讓他湮滅在自己的處女作裡,而是送了他一個大勝利一渡過黃河之後,一路上橫衝直撞,竟讓他在後套的腹地,撞上了得到明軍入寇的消息、匆忙轉移的蒙古人大部隊……,爲了掩護數萬老弱婦孺撤退,蒙軍不得不硬着頭皮迎戰,結果被李成粱一陣火鈍騎射,打亂了陣腳,然後兇狠的揮軍殺入,殺了個三進三出,把兩倍於己的蒙軍衝得落huā流水,四散逃去。

此役斬首一千餘級,極大鼓舞了明軍的士氣,也把蒙古人積蓄一冬,好歹攢起來的一點鬥志徹底掐滅,打得蒙古人毫無招架之力,直到回土默川過冬的黃臺吉和布彥臺吉前來救援,才得以緩過勁兒來。

蒙古人集結重兵,發誓要殲滅這支越境騎兵。然而這時李成粱已經徹底習慣了草原作戰,並對後套草原的地形地貌也瞭若指掌,在隨後的戰鬥中,他用兵靈活、隨機應變、避實就虛、出其不意,在〖運〗動中屢出重拳,閃擊制勝,打得蒙古人暈頭轉向,苦不堪言……“……

這場春季攻勢的高潮部分,出現在最後階段。李成粱率領部下在六天中長驅直入,轉戰三百里,在避開了黃臺吉和布彥臺吉的正面防禦後,連連攻破躲在烏拉特的五個部落。然後悄悄沿陰山東麓殺了個回馬槍,直挑黃臺吉的中軍大營。

雖然在得知後方被襲的消息後,蒙古人派出大半人馬回援,但仍有一萬五千餘騎留守,以遏李成粱的歸路。

此役是雙方真正的血與火的較量,生與死的拼殺。

李成粱率領不到五千騎兵,來回奔襲近千里,與以逸待勞的黃臺吉、布彥臺吉主力接戰,這是一場真正的正面戰、攻堅戰。此戰李成粱部毫無取巧之機,相反以少打多、以疲打逸,戰鬥打得異常殘酷。

但李成粱頂住了對手的兇猛氣焰,身先士卒,血戰到底,帶領全軍前赴後繼、奮勇拼殺,竟然直搗蒙古中軍,殺得兩個臺吉不得不倉惶後撤。見到主帥撤退,蒙軍亂了套,明軍趁勢掩殺一氣,揚長而去,蒙軍竟然不敢追擊。

此役,明軍以四千五對一萬五,殺敵三千,自損不到一千……

三月中旬,李成粱帶着疲憊且損失過大的部下回到了套內,受到最隆重的歡迎“……,從二月底過河,到三月中旬回到套內,短短不到一月的時間,明軍七戰七捷,斬首近六千級,搗毀蒙古人營地十七個,搶奪燒燬的物資更是不計其數…………讓其他明軍將領難以置信的是,李成粱的部隊,竟然不需要後方轆重補給,完全因糧於敵,打到哪裡就吃到哪裡。攻下了蒙古人的營地,繳獲的糧食就地補充,吃不了的就全銷燬,消耗他們寶貴的糧食儲備。

最爲可貴的是,經此一役,明軍騎兵再也不怕遠離後方,在草原上與蒙古人決戰了,哪怕是以少打多,他們也有信心憑着手中的三眼統,殺出一條血路來。

漢民族多年不見的血性和勇武,在這個春日的草集上,又重現天日了。!~!

第734章 陽(上)第852章 鄉愿(上)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中)第137章 生與死第43節 第二道題(上)第88 九章 君臣(中)第754章 鴻雁幾時到(下)第741章 民心似水上第918章 驚變(中)第713章 遠慮近憂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上)番外篇十年一第913章 金融之戰(上)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747章 平定下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下)第720章 浩氣永存第750章 天下熙熙(中)第614章 年夜第243章 峨眉齊參天第826章 會面(下)第224章 李默第736章 潤物無聲(中)第14節 城隍廟(中)第221章 喝完油湯茶,弟兄們抄傢伙第738章 運籌帷幄(中)第7456章 覆滅上第606章 敲詐第556章 人選第808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上)第776章 十月圍城(上)第68 九章第44節 第二道題(中)第242章 江南七子第588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上)第224章 李默第868章 局(下)第198章 刀下留人第874章 賓天(下)第744章 形勢逆轉下第198章 刀下留人第740章 龍南縣(下)第111節 順之心隱(下)第795章 不如歸去(下)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585章 顯靈第182章 阿蠻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742章 經略大人的心思下第78 九章 靈濟宮(上)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135章 孤獨求敗第865章 返京(中)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下)第907章 見龍在野(中)第851章 對決(上)第716章 平叛第506章 素手調羹第599章 決裂第541章 請罪第779章 戰正酣(中)第86節 老宅(中)第828章 在腳下(中)第714章 賑災第731章 囚徒困境(下)第798章 海風(上)第725章 亢龍有悔(下)第826章 會面(上)第242章 江南七子第705章 百歲第804章 束氏狸狌(中)第760章 較量(二)第517章 遍地高手第200章 解脫第768章 上朝嘍(上)第289章 軟禁中……第915章 崩潰(上)第134章 簪花宴第808章 意外(上)第846章 希望(下)第921章 君(上)第349章 冤家路窄第127節 喬遷之喜第903章 黃金(下)第556章 人選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中)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中)第54節 李縣令(下)第779章 卷平岡(下)第458章 風波亂第355章 兩種生活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中)第114節 府試(下)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16節 濟仁堂(上)第702章 宗藩第693章 代價
第734章 陽(上)第852章 鄉愿(上)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中)第137章 生與死第43節 第二道題(上)第88 九章 君臣(中)第754章 鴻雁幾時到(下)第741章 民心似水上第918章 驚變(中)第713章 遠慮近憂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上)番外篇十年一第913章 金融之戰(上)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747章 平定下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下)第720章 浩氣永存第750章 天下熙熙(中)第614章 年夜第243章 峨眉齊參天第826章 會面(下)第224章 李默第736章 潤物無聲(中)第14節 城隍廟(中)第221章 喝完油湯茶,弟兄們抄傢伙第738章 運籌帷幄(中)第7456章 覆滅上第606章 敲詐第556章 人選第808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上)第776章 十月圍城(上)第68 九章第44節 第二道題(中)第242章 江南七子第588章 男人哭吧不是罪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上)第224章 李默第868章 局(下)第198章 刀下留人第874章 賓天(下)第744章 形勢逆轉下第198章 刀下留人第740章 龍南縣(下)第111節 順之心隱(下)第795章 不如歸去(下)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585章 顯靈第182章 阿蠻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742章 經略大人的心思下第78 九章 靈濟宮(上)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135章 孤獨求敗第865章 返京(中)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下)第907章 見龍在野(中)第851章 對決(上)第716章 平叛第506章 素手調羹第599章 決裂第541章 請罪第779章 戰正酣(中)第86節 老宅(中)第828章 在腳下(中)第714章 賑災第731章 囚徒困境(下)第798章 海風(上)第725章 亢龍有悔(下)第826章 會面(上)第242章 江南七子第705章 百歲第804章 束氏狸狌(中)第760章 較量(二)第517章 遍地高手第200章 解脫第768章 上朝嘍(上)第289章 軟禁中……第915章 崩潰(上)第134章 簪花宴第808章 意外(上)第846章 希望(下)第921章 君(上)第349章 冤家路窄第127節 喬遷之喜第903章 黃金(下)第556章 人選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中)第152章 徐渭治喪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中)第54節 李縣令(下)第779章 卷平岡(下)第458章 風波亂第355章 兩種生活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中)第114節 府試(下)第823章 辭舊歲(下)第16節 濟仁堂(上)第702章 宗藩第693章 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