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運籌帷幄(中)

也不知是那本書有多大的魔力,還是沈默的話充滿了盅‘惑’力,竟然把清心寡‘欲’好多年的王寅,也勾引入夥了。只是三人都不約而同的對那個問題保持緘默,甚至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會再提起。大家都是經過大風‘浪’、大起伏的人了,最知道輕重深淺,與其去想那些看起來遙不可及的事情,還是先把眼前的難關度過去再說。

王寅和鄭若曾畢竟是重‘操’舊業,很快便進入了狀態,當聽沈默說張臬重傷時,兩人便一起嘆息道:“用人不當啊……”,

沈默這個鬱悶啊,心說戰場上刀槍無眼,怎麼啥情況都不瞭解,就說我用人不當呢?

兩人看出他不服氣,相視一笑,鄭若曾道:“大人,您以前執掌政務,用人的眼光自當不差,可恕學丅生直言,在軍務上面還是頭一遭吧?”

沈默夾一筷子清蒸白鰱,蘸了蘸湯汁道:“我在蘇州降服過徐海;在宣府打跑過黃臺吉,不知這算不算軍務?”說完,三人一起放聲笑起來。

笑完了,沈默擦擦眼淚道:“是啊,以前恰逢其會打了兩場仗,一次是有戚家軍傍身,一次是瞎貓碰到死耗子,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確實是我的短板啊。”

“人無完人,”王寅笑眯眯道:“您要是什麼都行,那要我們還有什麼用?”他說話慢聲細語,不像鄭若曾那麼咄咄‘逼’人,讓沈默好感頓生。

“是啊,正要二位先丅生指點‘迷’津呢。”沈默嚥下他的魚‘肉’,道:“爲什麼說我用人不當呢?”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鄭若曾道:“您對贛州的情況瞭解多少,對三巢叛匪瞭解多少,又對自己的將領瞭解多少?有一點含糊了,都不能調兵遣將啊。”

“張臬資歷深厚,又有兩廣剿匪的經驗”,沈默的聲音越來越小道:“這任命也得到東南諸將的一致認可。”

“這張臬在兩廣剿匪十幾年,劉顯、俞大猷等一大幫將領都出自他的麾下”,鄭若曾一個勁兒搖頭,道:“至於那些巡撫、總兵,反正最後的責任是大人承擔,又怪不着他們什麼。”

見沈默的臉‘色’不大好看,王寅出聲道:“其實也不是有人想給大人難看,只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沒人真正上心,覺着張臬差不多,就隨大流了。”說着嘆口氣道:“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多年官場積習,一時是改不了的。”

“若是官場上,這也無可厚非,誰還不犯個錯?大家幫襯着蓋過去,這官還能接着做。”鄭若曾正‘色’道:“但戰場上哪能差不多?差之毫釐,便謬以千里。

一個錯誤就是血的教訓,想蓋也蓋不住。”說着撮一口杏‘花’村道:“爲什麼說張臬不合適呢?別人是越老越辣,這位老大人卻是越老越躁,他年輕時確實戰績不凡,可從兵部‘侍’郎貶到廣東巡撫後,心裡便一直憋着股火,想要立下大功、官復原職!”

“偏偏這些年,眼看着身邊人都立功了,他卻寸功未建,幾次攻打海島還鎩羽而歸,‘弄’得灰頭土臉。”王寅給沈默斟上酒,接話道:“這次劉顯他們捧他,多半是不想讓老恩主抱憾終生,所以才請他掛帥,打這最後一戰!”

“這些武夫純屬胡鬧。”鄭若曾氣得拍桌子道:“贛南剿匪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它就像一團‘亂’麻,讓那種心細如髮的大將,審時度勢,找到頭緒,一年半載就平定了;可心浮氣躁的老將軍立功心切,正應了那句話……”‘欲’速則不達啊。”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把沈默數落的滿頭大包,也讓邊上立着的三尺不以爲然,心說大人原先也沒人指點,不啥都辦得‘挺’好的?幹嘛非找兩個老不休在這兒聒噪?

沈默卻自家人知自家事,原先還不覺着怎樣,但自從當上這東南經略後,便倍感戰戰兢兢,益發感覺到自己的不足,現在有人能指點‘迷’津,那真是求之不得,又怎會覺着被冒犯呢?

“本人知道錯了。”他舉手投降道:“咱們說說接下來該怎麼辦吧?贛南該如何應對,朝廷那邊又該如何對付?”

“朝廷那邊,還用我們‘操’心嗎?”鄭若曾一臉好笑道:“咱就不班‘門’‘弄’斧了吧。”

沈默嘴角掛起苦笑道:“好吧,那麼單說贛南吧。”他知道,衢州叛‘亂’、三巢造反,再加上不消停的僂寇東南經略這個位子,對朝中的大員來講,就像燙手的山芋一樣。況且自己那位老丅師,也不可能因爲一件事,便把自己否定;而高肅卿也不會輕易開罪自己,所以應該是沒事的。

不過若是再出了岔子,恐怕難免要被唱一出,失空斬,了。

“官場有句俗話,叫,南贛難幹,!”鄭若曾舀一勺魚湯,品嚐滋味道:“此處界連四省,山溪峻險、連綿無垠、叛賊潛處其間,東追則西竄、南捕則北奔,號稱鬼見愁,官場傳說,本事再強的官員,到此巡撫一番,仕途也就算是走到盡頭了。”

“陽明公也巡撫過贛南”,沈默笑着‘插’言道:“似乎後來的‘日’子還長着呢。”

“正要說陽明公。”鄭若曾悠悠道:“他乃超凡入聖的人物,在贛南乾的也確實漂亮,按說再非議他老人家,就有些不厚道了。

”話雖如此,卻毫不客氣道:“但正是他幾十年前的處置不當,才造成了今‘日’局面。”

邊上的三尺心中更不屑了,暗道:“真是狂得沒邊了,連陽明公都不放過。,

沈默卻不‘迷’信權威,他只想聽道理,然後做出獨立判斷,便道:“願聞其詳。”

很滿意沈默的反應,鄭若曾道:“咱們慢慢從頭說起,大人聽完了肯定心中透亮。”便用杯盤現場擺‘弄’起來道:“所謂三巢,是指李文彪,謝允樟,賴清規三大匪首建立的據點,原先謝賴二匪盤踮在江西的龍南、定南二縣;李匪在緊貼江西的廣東本岡,但李文彪死後,他的兒子李珍和江月耀,爭奪匪軍大權,兩人貌合神離,各帶本部投靠了謝賴二賊,已經成爲附庸,所以不提也罷。”

“所以咱們單說贛南,是指江西南部的贛州府和南安府,計有贛縣、於都、信豐、安遠、龍南、定南崇義等十六個縣。”不愧是寫出《江南經略》的怪物,早把贛南的一切都印在心裡了,只聽他侃侃而談道:“這裡窮山惡水,是典型的山區地形。迄至國初,這一地區仍是人煙稀少,宣宗朝大學士楊士奇曾描述道:“贛爲郡,居江右上流,所治十邑皆僻遠,民少而散處山溪間,或數十里不見民居。,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繁衍,此地的人丁確實多起來了,但不卒的是,並不是我們漢人,而是畲族人,他們說着我們聽不懂的客家話,以血脈宗族的關係聚居在山中,往往是一村一個姓,或者一個姓幾個村,風俗習慣也與我們大相經庭……,無疑,官府的力量在這種地方,也是最薄弱的,十分容易爲賊寇所稱……”

“從成化、弘治年間開始,大量的,廣賊,、,閩寇,、,閩廣流寇,不斷向此地流擾。而且往往這些‘亂’匪,來到這裡便相中不走了,佔山爲王、劫掠地方,讓當地人苦不堪言。這種寇‘亂’在正德、和本朝年間愈演愈烈,但官府在此地名存實亡,根本無力保護畲民;當地畲族人便紛紛築寨建圍,抵禦盜寇,聚族自保;他們所建造的圍池,高兩丈厚一丈,周圍二三百丈,內裡‘射’孔垛口俱全,且依山而築,萬夫莫開。”

聽了鄭若曾的講述,沈默腦海中浮現出兩個字,圍屋”他曾經去江西參觀過那種令人震撼的城堡式建築。

“這些由鄉民自行出資,用畢生‘精’力建造的圍屋,有得比縣城還要堅固結實。建起之後,便在族長的管理下,闔族居住於其內,平時出圍耕種,‘亂’時則在圍內禦敵,男‘女’老幼各有所司、糧食財物公平分配,任何人不準偷懶、不準藏‘私’、不準貪生怕死,不準將外族人引入族內,一旦違反,將被立即革除圍外,永不歸宗。”鄭若曾緩緩道:“像這樣的山寨、土堡、圍屋,在贛南山區絕不是零星而立的,尤其是在南部與閩粵‘交’界的地方,因爲流寇一來,便首當其衝,故當地的山寨也密密麻麻,例如在龍南縣,便有塔下寨、駱駝寨、牛腦寨、羊牲寨等大大小小五十餘個土堡,幾乎所有的村子,都有自己的土寨。”

鄭若曾一番長篇大論,說得是口乾舌燥,端起茶杯喝口茶,對王寅道:“你接着說。”

王寅點頭笑笑,與務必詳盡的鄭若曾不同,他說話的風格十分簡約,絕不‘浪’費口水:“正如開陽兄所說,宗族是贛南百丅姓的天;圍屋是他們的城池,這樣朝廷的縣太爺和縣城便都成了擺設;而當地的衛所軍丅隊,也如其他地方一樣,迫於生計逃亡殆盡……”,說着嘆口氣道:“而賴清規、謝允樟等人,都是當地的豪族頭人,而畲族人的父輩,大都參加過正德年間的大造反……”,

雖然言簡但是意垓,至少沈默聽明白了,他的意思是,贛南各縣徒有虛名、軍丅隊名存實亡,畲族百丅姓依託山寨而居,悉聽宗族指揮,但偏偏畲族人大都與朝廷有宿仇,心懷仇恨的小輩人長起來後,如果條件合適,當然會瘋狂報復、繼續跟官府作對了。

“這就是我說的,陽明公之遺患啊”,鄭若曾沉聲道:“當年贛南爆發畲族大造反,陽明公臨危受命,不到兩年時間,便將一場規模浩大的叛‘亂’撲滅,其英明神武,令多少後生小子悠然神往,其中也包括在下。”說着幽幽一嘆道:“但現在看來,他的許多做法,其實後患無窮。首先,他力主進剿,在給武宗皇帝的上疏中,他說:“賊之‘日’滋,由於招撫之太濫,由於兵力之不足,由於賞罰之不行。,在得到皇帝的首肯後,他制定了以剿爲主,以撫爲輔的總體策略……而且招撫的範圍也被嚴格限定,只適用於那些,脅從之民”和,迴心向化之徒,。”

“在這種策略的指引下,陽明公便坐鎮贛州、開始剿匪,因爲軍丅隊腐朽不堪用,他只能一面練兵;一面用計策,拉攏分化、瓦解叛軍。通常用的手段是,許以厚利收買叛徒,內外夾攻當時的圍屋,並不禁止族外親朋的投奔,陽明公便利用這一層,將‘奸’細‘混’進去,半夜四處、伺機打開寨‘門’,攻陷營寨。而且圍屋間無法互通消息,竟被他如法炮製、在兩個月內連下四十餘寨;他還以招降等手段,‘誘’捕叛軍首領殺之。在這其中,翻臉不認人,不講信用的事情,便如家常便飯一般。”鄭若曾道:“這些在我們看來,是虛虛實實、妙計橫生,可在對方看來,卻是漢人的‘陰’謀詭計,難以讓他們服氣。”

“陽明公一生用兵,極少以實擊之,偏愛用計謀賺取勝利,其實卻有些兵行詭道了。”王寅‘插’話道:“這樣平定朱宸濠那樣不得人心的叛‘亂’沒問題,可對待問題極爲複雜的畲族叛‘亂’,未免有些輕佻了。”

這還是沈默這輩子第一次聽到,有人數落王陽明的不是,不過轉念一想也是,別人都知道自己的師父沈煉,師公王畿,都是王學一派,自然不會在自己面前胡說八道,而鄭若曾和王寅,既然擔任他的謀士,自然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樣才能爲他的決策,提供可靠的參考。

這樣一想,沈默也就淡定了,輕聲道:“那依二位的意思呢?”

“堂堂正正痛擊之!”鄭若曾斬釘截鐵道:“證明官府絕對有能力擊敗他們,只是不願這樣做,而不是不能!”說着呼出一口濁氣道:“但這只是其次。

最嚴重的問題是陽明公在贛南兩年,破八十餘寨,殺了一萬多畲族人,這其中固然有謝志珊、蘭天鳳這樣的罪魁、跟他們造反的壯丁,但也不乏老人、‘婦’孺還有孩子……說到這,他的聲音有些低沉道:“其實根本不用殺這麼多人的,但陽明公無法阻止他的部下在攻破土寨後‘奸’‘淫’擄掠,很多時候爲了掩人耳目,只能把人殺光,最後放火燒寨。”

“這是文人帶兵的致命弱點。”王寅面帶悲傷道:“縱使天縱英才,可以對打仗無師自通,但對兵卒的約束力,確實太差”,軍餉微薄、地位低賤,又沒有意氣相投,想靠嚴刑峻法管住當兵的,只能把他們全都‘逼’跑了。”說着嘆息道:“巧‘婦’難爲無米之炊,陽明公在當時的一些無奈之舉,也不要深究了。”這話顯然是對鄭若曾說的。

“好吧,好吧”,鄭若曾從善如流道:“那就不說打仗,單說戰後陽明公的舉措吧,十家牌法、鄉約、破心賊,雖然效果都不錯,但也是有問題的。”

“十家牌法,刻是後來採取的保甲法,一家犯法、十家連坐,讓畲族人都不敢外出謀生,有了官司也不敢到縣衙打,都是在宗族祠堂中內部解決。”鄭若曾接着道:“另外他用來,正本清源,的鄉約,則因爲宣講人是宗族耋老的緣故,反而加重了宗族的權威。還有那破心賊”,鄭若曾絕對是考據黨,每一條都要說得清清楚楚才罷休:“就是用漢族的文化取代畲族的,這擱到哪族頭上都不能接受啊!結果就是,畲族人對官府恨之入骨,更使其凝聚力空前,而陽明公苦心設立的縣城,卻淪爲了擺設。”

“開陽兄說這麼多”,王寅又出來打圓場道:“並不是數落陽明公,而是要提醒大人,吸取前人的教訓,妥善處理三巢叛‘亂’,與贛南畲族間的關係。”

“嗯。”沈默重重點頭道:“我瞭解二位的苦心了。”

“那就好,那就好啊……“一直都是鄭開陽主講,這會兒他也累壞了,疲憊的笑笑道:“這一代畲族人,都是聽着,詭計多端王陽明,的故事長起來的。當年陽明公的手段再拿出來,哪還能靈光了?張臬八成是想照方抓‘藥’,哪能不吃虧?”

………分割………

今天真暈了,出去辦了個事兒,結果遇上了前所未見的大堵車,三個小時纔回到家,然後寫到現在……都快累死了,大腦呈漿糊狀。未完待續

第852章 鄉愿(中)第863章 藩籬(下)第845章 最長一冬(下)第127節 喬遷之喜第342章 富有嘉靖特色的下半場第865章 返京(中)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下)第916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中)第341章 如何中狀元第811章 審(下)第589章 異曲同工第779章 戰正酣(上)第586章 真兇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上)第281章 絕妙的配合第28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779章 卷平岡(中)第259章 鹿鳴宴後第21節 大條了(下)第317章 百花仙酒的威力第915章 崩潰(上)第867章 寡人有疾(下)第762章 審判(下)第465章 設計第22節 把事鬧大(上)第847章 來客(中)第177章 倚天劍與屠龍刀第745章 火併中第16節 濟仁堂(上)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中)第180章 百花仙酒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中)第630章 濮議之爭第922章 歸來(下)第190章 兩戰兩勝!第768章 上朝嘍(上)第326章 嘉靖的御膳第357章 舌戰金殿!第912章 長沙(上)第907章 見龍在野(上)第568章 借刀第315章 扶鸞起乩第823章 辭舊歲(上)第549章 在同個屋檐下第136章 夜航船第781章 西風破(中)第854章 鍾金(上)第722章 絕命書(下)第866章 氣象(中)第837章 隆慶新政(下)第468章 銘志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227章 老丈人第197章 第三次激動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上)第79節 祝福(上)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702章 誰之過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上)第440章 蘇州城中秋行樂第455章 瞧這年過的第473章 撤軍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910章 甚於防川(中)第346章 御街誇官第44節 第二道題(中)第43節 第二道題(上)第377章 沈京的老婆第362章 壽宴與菊花第787章 來使(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下)第582章 兇手(下)第742章 制勝之道(上)第9節 沈家大院(下)第610章 話別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753章 玉芝壇(下)第307章 夢裡不知身何處第475章 活見鬼第268章 中丞來信第8 九二章 困龍(下)第428章 海瑞的反攻!第197章 第三次激動第861章 無題(下)第433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第427章 狀師與縣令第726章 夢想、現實(中)第465章 設計第500章 長歌當哭第851章 對決(中)第824章 不如歸去(下)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下)第三八四章第748章 夕陽(中)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上)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上)第408章 碼頭邊的守望者第396章 霸王槍第53節 李縣令(中)第745章 火併下
第852章 鄉愿(中)第863章 藩籬(下)第845章 最長一冬(下)第127節 喬遷之喜第342章 富有嘉靖特色的下半場第865章 返京(中)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下)第916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中)第341章 如何中狀元第811章 審(下)第589章 異曲同工第779章 戰正酣(上)第586章 真兇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上)第281章 絕妙的配合第28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779章 卷平岡(中)第259章 鹿鳴宴後第21節 大條了(下)第317章 百花仙酒的威力第915章 崩潰(上)第867章 寡人有疾(下)第762章 審判(下)第465章 設計第22節 把事鬧大(上)第847章 來客(中)第177章 倚天劍與屠龍刀第745章 火併中第16節 濟仁堂(上)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中)第180章 百花仙酒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中)第630章 濮議之爭第922章 歸來(下)第190章 兩戰兩勝!第768章 上朝嘍(上)第326章 嘉靖的御膳第357章 舌戰金殿!第912章 長沙(上)第907章 見龍在野(上)第568章 借刀第315章 扶鸞起乩第823章 辭舊歲(上)第549章 在同個屋檐下第136章 夜航船第781章 西風破(中)第854章 鍾金(上)第722章 絕命書(下)第866章 氣象(中)第837章 隆慶新政(下)第468章 銘志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227章 老丈人第197章 第三次激動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上)第79節 祝福(上)第550章 寡人有疾第702章 誰之過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上)第440章 蘇州城中秋行樂第455章 瞧這年過的第473章 撤軍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910章 甚於防川(中)第346章 御街誇官第44節 第二道題(中)第43節 第二道題(上)第377章 沈京的老婆第362章 壽宴與菊花第787章 來使(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下)第582章 兇手(下)第742章 制勝之道(上)第9節 沈家大院(下)第610章 話別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753章 玉芝壇(下)第307章 夢裡不知身何處第475章 活見鬼第268章 中丞來信第8 九二章 困龍(下)第428章 海瑞的反攻!第197章 第三次激動第861章 無題(下)第433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第427章 狀師與縣令第726章 夢想、現實(中)第465章 設計第500章 長歌當哭第851章 對決(中)第824章 不如歸去(下)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下)第三八四章第748章 夕陽(中)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上)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上)第408章 碼頭邊的守望者第396章 霸王槍第53節 李縣令(中)第745章 火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