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免除羅志才,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立威。
古代將帥上任時往要通過殺人來樹立威信,現在不能殺人了,只好靠摘烏紗帽來樹立威信。他想通過免除羅志纔來向全中江教育系統的幹部傳遞一個信息:他張明也不是吃素的。誰不好好幹,誰就滾蛋。
上任以來,張明的基本策略是恩威兼施。但是他知道光靠耍手腕還不行,還要幹出政績。畢竟,教育局只是自己官途上的一個小驛站。
就在這時,高考結果出來了。
中江縣的高考成績創了歷史新低。清華、北大等名校一個沒考上,一類大學也只考了兩百多人。尤其是中江一中,全縣的尖子都集中在這所學校裡,結果只考了一百多個一類學校。
家長們十分失望,也十分憤怒,怨氣撒在了中江一中校長的頭上。
這一天,中江一中的黃升校長在一個理髮店裡理髮。
幾個有孩子落榜的家長正在一旁的街上大罵一中教師誤人子弟。
其中一人說:“一中的老師都是些豬!把老子那聰明的伢教的像豬一樣了。”
又有一人說:“老子連他們的血都喝的幹!上一中時老子交了三萬多的高費,結果老子的伢連三百分都沒考到!”
“這幾天好像沒看見一中的老師上街啊!”
“他們還有臉上街?臉用褲子捅着!”
這時,突然有人叫到:“一中的黃校長在這裡理髮,我們來找他憑憑理!”
於是大家都擁到了理髮店。將黃升堵到了店裡。
黃升本來不打算上街,但頭髮實在是太長,天氣又熱,不得不出來理一理。剛纔聽到大家辱罵一中教師,他很傷心,很無奈,很想出來辯幾句,但最後還是忍住了。
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學校沒考好,他也不好意思見人。不料。還是沒有躲脫。
一大堆指責和謾罵像污水一樣潑向了他。
“你怎麼在當校長?”
“你應該引咎辭職!”
“我們交了那麼多錢,都幹什麼去了?是不是貪污了?”
最後,人越來越多,有一個無賴煽風點火道:“他給我們的孩子剃了光頭,我們也給他剃一個光頭!大家說,好不好?”其他幾個無賴跟着起鬨:“好啊!兄弟們,上啊!”
黃升就這樣被他們按着強行把頭髮剪了個光。
一個無賴將這出鬧劇推向了高潮。他不知從哪裡弄來一瓶農藥,說:“你應該一死以謝天下,把這瓶藥喝了它!”
“喝了它!”
“你喝呀!”
在衆人的鬨笑聲中,黃校長羞憤交加,知識份子信奉的原則是“士可殺不可辱”,他一把打開瓶蓋,像喝啤酒一樣把它喝了進去。
大家驚呆了!誰都沒想到他真會喝!
等大家意識到出事了去阻攔時,一瓶農藥已經被黃校長喝了一半。
有人連忙打120,幾個無賴趕快溜走了。
由於喝得太多,農藥的質量又出人意料地好,黃校長經搶救無效,死在了醫院中。
一中的老師和黃校長的家屬將死者遺體擡到了市政府,集體請願,要求政府有個交代。
聽到報告,張明罵了一句:“他***!”
黃校長,你這是何苦!爲什麼要這樣脆弱?不但害了家人,也害了教育局啊!
這是一個危機事件,如何處理考驗着教育局新一屆的領導班子。
中江縣委給張明下了死命令,24小時內勸回請願人員,讓死者入土爲安。否則就地免職。
這是件棘手的事。
從本質上講,黃校長的死雖然事出有因,但畢竟還是自殺。所以,老師們和死者家屬提出的“懲辦兇手”的要求不能達到,因爲根本沒有兇手;;因爲不是工傷和因公殉職,撫卹金也不能達到死者家屬提出的要求。
教育局派出的工作專班勸了幾次,都無功而返了。肇事的幾個混混早已跑了個無影無蹤,家屬執意提出要20萬的撫卹金。而教育局和學校最多隻能出到8萬。這是有規定的。事情陷入了僵局。
張明在苦苦思考着變通的辦法。出現危機的時候,當正規的渠道不能解決時,一個領導人就要思考有沒有變通的辦法。
錢的問題,他找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捐。學生放了,就由單位捐。每個學校捐幾千,錢就齊了。辦公室給各高中、各鄉鎮教育組打緊急電話,要求將捐款兩小時送到教育局。一時送不到的,教育局墊出來,過後再扣回。
抓人的事不好辦。人跑了,一下子是抓不着的,抓着了你也不能把人怎麼着啊!
那麼就從瓦解請願人員入手吧!
張明摸了一下底,老師陣營這方面,主要是由一個叫王明的教師在指揮。張明聽說他是個妻管嚴,就叫人找到他的老婆,告訴她只要王明能顧全大局,開學後就給他提幹。如果不配合,事後就調出一中。老婆一出馬,王明的工作立刻做通了。
家屬這方面,正好宋小蓮是黃升的姨妹。張明把她叫到辦公室,威脅她到,如果她不能做通其他親屬的工作,他就公佈她寫的關於與馬道遠通姦的檢查。宋小蓮還在猶豫,張明就念了其中的一段。正準備念下一段時,宋小蓮就答應了。原來宋小蓮當時爲求過關,將檢查寫的像黃色小說一樣,把她和馬道遠鬼混的細節都寫出來了。讓人知道了怎麼見人?
等20萬錢到位後,張明親自出馬來慰問死者家屬了。張明善言撫慰道:“黃校長的死,表現出了知識份子的氣節,維護了教育者的尊嚴;他的去世,是向落後的教育制度敲響的警鐘,也是向愚昧無知的民衆提出的悲壯抗議。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黃校長的死,雖然是一個悲劇,但我覺得其意義是重於泰山的。希望大家節哀,保持理智,顧全大局,!”
老師們與家屬聽張明將死者做了高度評價,悲痛的心理感覺到了一種安慰。其實這也是對死者和家屬的一個最好的交代。張明的想法是,好話又不要錢,對死者,尤其不能吝惜讚美的語言。
因爲事前已做了“瓦解”工作,撫卹金也滿足了家屬的要求,局長又親自出馬,大家就撤回了。
整個危機處理過程歷時8個小時。
馬一鳴接到彙報,暗自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