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暗涌

廣平王聽了張氏的疑問,感嘆不已:“老夫人果然目光如炬,一眼就發現了其中的貓膩。田尚書會說出如此糊塗的話,不外乎權利二字罷了。”

張氏心下一凜,細細回想自己對田尚書的瞭解,漸漸地有了個想法:“我是婦道人家,素來不管朝廷上的事,老郡公自打告老後,除了時不時過問軍務,對官場的事也很少理會了。我並不認得田尚書,只是見過幾次他的夫人和兩個女兒,聽聞他沒有兒子,因此對兩個女兒格外看重,不管嫡出庶出,都非常疼愛。我不喜田夫人的性情,也跟她合不來,她嫡出的女兒別的倒罷了,爲人太過勢利,身爲尚書之女,嫁給尚書之子,本是門當戶對的,只因婚後不到一年,公公就因病致仕,她就變了嘴臉,想要和離不成,整天都住在孃家,田夫人又縱着她,硬生生把親家弄成了仇家。倒是聽說田家庶出的次女不錯,美貌,能幹,會做人,嫁給了穎王爲側妃,連兒子都生了。”

何止生了兒子?穎王正妃因難產而常年臥病,兒子也是病懨懨的,也不知還能活多久,王府中是側妃田氏在主持中饋,而田氏所出次子,又身康體健,聰明伶俐,據說穎王愛若珍寶,處處都把他擺在嫡長子前頭,一副要捧他做繼承人的架勢。

當初趙老郡公向太祖皇帝進言,要保當今皇帝的儲位時,就曾經拿穎王的家事做理由:庶強嫡弱,是亂家之源,若穎王日後爲君,膝下兩子背後都有顯赫外家,必然會因爭儲而鬧個天翻地覆。雖然不知道太祖皇帝是因爲這一點還是因爲別的什麼原因而打消了換儲的念頭,但田尚書沒有孫子,嫡長女無生養且與婆家不睦,他自然對次女所生的外孫更重看幾分,興許會覺得是趙老郡公毀了他外孫的大好前途,也未可知。

張氏用滿含深意的目光看向廣平王:“田尚書難不成是在爲女兒外孫抱不平?只因當年郡公爺向先帝進言,保住了皇上的儲位,打破了穎王登基爲帝的妄想,所以他存心要給郡公爺的後人添堵?”

廣平王爲張氏的敏銳讚歎不已,不過他也稍稍糾正了一下張氏想法的偏差:“田尚書說的那等胡言亂語,一說出來人人都要罵的,傳到士林中去,他多年的好名聲就毀了!若只是爲了出一口氣,那大可不必,他爲官數十年,怎會如此糊塗?他會說這番話,自然是爲了更大的利益。”

張氏訝然:“他還能得到什麼更大的利益?”

廣平王正色問她:“老夫人莫非忘記了,老郡公生前在軍中有多高的威望?他雖告老歸家,但如今軍中多少將領,都還願意聽他的號令呢!哪怕如今他已經過世了,但只要有人打着他的旗號,在軍中振臂一呼,只怕應從者還數不勝數呢!”

當年太祖皇帝起兵抗清時,趙老郡公只能算是他的得力屬下之一,雖也算受重用,但並不是其中最出挑的那一個。後來大楚朝建立了,太祖皇帝分封功臣時,他也只是得個三等侯而已,後來雖然升到了一等候,但還是跟那些做了國公的不能比。只是一年一年過去,太祖皇帝昔日那些得力干將死的死,退的退,還有因家人兒女不省事而闖禍,連累自身的,沒幾個還能風風光光地留在朝中,趙老郡公算是運氣最好的一個,竟然多年都屹立不倒,還一直活躍在邊境線上,從不給太祖皇帝添什麼麻煩,時不時還立點小功,再加上他元配秦氏對太祖元后也算有過救命之恩,因此他漸漸的就成了太祖皇帝心目中的肱骨老臣第一人。

軍中以強者爲尊,超過四十年的時間,昔年的大將早已不剩下幾個了,威望最高的太祖皇帝也已駕崩,趙老郡公是碩果僅存的幾位開國功臣中武職最高、威望最高的一位。當今皇帝從做太子時起,就不是個精明強幹的人,軍中的將領其實內心都覺得他過於優柔寡斷了,不是個好皇帝的人選,若不是趙老郡公堅決支持皇帝,軍中多少會出點亂子。可以說,趙老郡公的支持,就是當今皇帝坐穩龍椅的最大保障!哪怕他如今已經死了,只要他在軍中那裡舊部、舊戰友們還念這份舊情,皇帝就不愁軍隊會出什麼大亂子。

如今趙老郡公長子趙炯繼承了侯爵之位,因他從小就不是在軍中長大的,那些舊部頂多就是嫌棄他武力平平,有些辱沒了老郡公的威名,但若他真有事相求,看在他是老郡公長子的份上,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他們也都願意去幫一幫。從前皇帝儲位不穩之時,他幾個有意爭位的弟弟沒少意圖拉攏趙炯,就是衝着這一點,只是都被趙老郡公攔下了而已。如今趙焯已死,趙老郡公只剩下趙炯一個兒子,若是他出面幫穎王說些好話,軍中的舊部們不明真相,又一向對當今皇帝的性情不大感冒,只怕還真的會弄出點亂子來,那時候局勢就不可收拾了。

北方邊境眼下還有清人在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反撲,邊軍是絕對不能亂的!

趙老郡公還有幾個昔年的得力下屬,如今成了皇城禁衛軍的主官,萬一連他們都被煽動了,後果更不堪設想。

廣平王一點一點地爲張氏分說清楚,然後道:“這並不是本王胡思亂想,京中有消息傳來,田尚書爲趙炯一家說過情後,出宮沒有回家,直接就去了穎王府。當晚,穎王府就有人到建南侯府去了。本王送信給父皇,父皇又有心隱瞞,外界原不知道趙炯殺弟之事,趙家小長房的人也不知道本王救了老夫人祖孫,可在那之後第二日,趙?就代父上折請罪,田尚書又在旁幫腔。若說他們之間沒有勾結,誰會信呢?”

張氏的臉色漸漸變得蒼白起來。

她雖自認不是個蠢人,眼裡不是隻有自家宅門裡的那一畝三分地,但身爲內宅婦人,確實見識有限。她萬萬沒想到,郡公爺離開軍隊這麼多年了,還有人盯着他子孫對軍隊的這點子影響力,便公然顛倒黑白。倘若牛氏與趙?昏了頭,爲保爵位與穎王勾結,真的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後人評說起來,會不會將責任推在郡公爺身上?即便不怪郡公爺被逆黨利用,趙炯一家被捲入其中,趙家的名聲也是挽救不回來了吧?

還有那些敬着郡公爺,哪怕郡公爺死了都願意聽他生前號令的軍中武將們,他們都是郡公爺生前極爲看重的,倘若真的讓趙炯一家子連累入罪,她日後到了九泉之下,要如何向郡公爺交待?

張氏的身體在發抖,不是害怕,而是憤怒。趙家今日的顯赫,也是她丈夫浴血奮戰幾十年換來的,幾個生來就安享富貴的不肖子孫,從來沒受過苦,憑什麼爲了一點私心就將先人的功績化爲烏有?!

她沉默良久,才沙啞着聲音道:“殿下,朝廷上的大事我不懂,但我不能眼睜睜看着郡公爺的大好名聲被不肖子孫敗壞!郡公爺的舊部們,昔年也曾到家裡來作客,不少我都是見過的,雖說郡公爺辦後事時,他們來了,我都沒能見着,但想必他們還記得我是誰。我一會兒就寫信給他們,將趙炯的所作所爲一一告知,將郡公爺死後我們母子所遭受的薄待也一一告知,絕不能讓他們不明真相地被人哄騙了!若真有居心叵測之人意圖收買他們,他們也能及早警醒!”

廣平王聞言十分驚喜:“老夫人若能這麼做,那就再好不過了,對那些將軍們而言,您的話比旁人可信一百倍!”又建議:“本王府裡的護衛統領範本章,在護送本王回京後,便要被調往遼東前線任職了,若您不嫌棄,不妨將信交給他,讓他代爲送達?也免得還要臨時抽調人手,倘若中途被人截了去,豈不糟糕?”

張氏想了想:“範大人若願意替我送信,自然再好不過,只是光靠他一人,恐怕還有不足。鎮江總兵原也是郡公爺舊部,他兒子娶媳婦還是我做的媒呢,鎮江離此不遠,待我修書一封給他夫人,他知道了,自會打發人來附近探聽真相。他往日在同袍裡就是人緣極好的,常年與舊日同袍通信,逢年過節也會派人來向我們夫妻請安。趙炯做了什麼,他知道了,自會告訴其他人,再加上我給其他將軍們寫的信,不怕他們認不清趙炯夫妻的真面目!”

廣平王露出一個微笑:“老夫人想得周到,就這麼辦吧。穎王與田尚書無緣無故,怎會幫趙炯一家保住爵位?爲的自然是趙老郡公在軍中的威望。只要趙炯一家在軍中無法使喚動任何一人,穎王又怎會再爲他費心神?爵位之事自然就不必擔心了,況且,本王並不認爲,父皇會聽信田尚書所言。”

說到這裡,他忍不住提醒張氏一件事:“瑋哥兒的安危,還請要千萬小心。本王看京中傳信,似乎田尚書一直在說瑋哥兒身子骨弱,恐容易夭折,因此父皇與衆大臣纔會擔心趙老郡公的爵位日後無人承襲。雖說奉賢與京城相隔甚遠,但擋不住有人利慾薰心,見父皇遲遲不肯應允,便暗中派人加害瑋哥兒。父皇對趙老郡公十分敬重,絕不會眼睜睜看着他才過世,子孫便淪爲白身,到時候就只能便宜趙炯的後人了。”

張氏肅然道:“殿下放心,老身理會得。”

廣平王離開了,他會在奉賢縣城逗留一晚,明日等張氏的信寫好了,再帶着一起離開。

他走後,張氏獨自坐在堂屋中,沉默了許久。直到夜色降臨,秋葉輕手輕腳地進來點亮了蠟燭,她才靜靜地出聲:“去把瑋哥兒和?姐兒抱來,我有話要說。”

第108章 尋茶記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96章 衝突第487章 小口角第472章 死纏第325章 把柄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368章 警告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385章 小聚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50章 新年第452章 退親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516章 市恩第55章 抉擇第375章 包圍第456章 申斥第62章 買地賣地第534章 新年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297章 背約第168章 算計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63章 宗族義務第511章 信第9章 說客上門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1章 棄僕第451章 送信第510章 趙演第416章 起意第363章 密摺第52章 匆匆五年第137章 風雨中第452章 退親第494章 猶豫第454章 離開第392章 新聞第546章 無賴第486章 自薦第386章 訴苦第554章 生恨第515章 反應第607章 眼睛第453章 小敘第624章 因果第20章 小插曲第229章 相逢第375章 包圍第547章 對質第448章 移居第474章 紅香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585章 女官第50章 新年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316章 光地第433章 失落第340章 求情第43章 下毒第14章 幸運得救第314章 籌備第74章 意外來客第45章 破綻處處第487章 小口角第147章 回京第345章 備宴第578章 說和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395章 偶遇第302章 告密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489章 煩惱第74章 意外來客第397章 疑心第32章 京城來信第419章 晉見第448章 移居第550章 喜脈第389章 臉紅第428章 相邀第565章 驚歎第211章 書與茶第477章 見禮第436章 阻攔第582章 傳遍第575章 說笑第494章 猶豫第562章 離去第503章 善後第544章 漣漪第436章 阻攔第438章 還價第118章 引介第377章 驚聞第447章 船宴第484章 潛入
第108章 尋茶記第178章 王大奶奶第96章 衝突第487章 小口角第472章 死纏第325章 把柄第245章 裝病成真病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368章 警告第291章 臘八會(五)第385章 小聚第263章 負荊請罪第50章 新年第452章 退親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516章 市恩第55章 抉擇第375章 包圍第456章 申斥第62章 買地賣地第534章 新年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297章 背約第168章 算計第280章 哄騙利誘第272章 太后的因果論第63章 宗族義務第511章 信第9章 說客上門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1章 棄僕第451章 送信第510章 趙演第416章 起意第363章 密摺第52章 匆匆五年第137章 風雨中第452章 退親第494章 猶豫第454章 離開第392章 新聞第546章 無賴第486章 自薦第386章 訴苦第554章 生恨第515章 反應第607章 眼睛第453章 小敘第624章 因果第20章 小插曲第229章 相逢第375章 包圍第547章 對質第448章 移居第474章 紅香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585章 女官第50章 新年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316章 光地第433章 失落第340章 求情第43章 下毒第14章 幸運得救第314章 籌備第74章 意外來客第45章 破綻處處第487章 小口角第147章 回京第345章 備宴第578章 說和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395章 偶遇第302章 告密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489章 煩惱第74章 意外來客第397章 疑心第32章 京城來信第419章 晉見第448章 移居第550章 喜脈第389章 臉紅第428章 相邀第565章 驚歎第211章 書與茶第477章 見禮第436章 阻攔第582章 傳遍第575章 說笑第494章 猶豫第562章 離去第503章 善後第544章 漣漪第436章 阻攔第438章 還價第118章 引介第377章 驚聞第447章 船宴第484章 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