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族人進京

趙啓軒進京,可以算是趙氏族人入京的代表。表面上他是代表趙家二房旗下的產業鋪子入京,事實上,又帶上了六房的掌櫃們。其他幾房也打發了管事的人一路跟着,好觀察京中情狀。若是便宜,日後趙氏族人在京中開鋪子也好,讀書科考也好,就都心中有數了。

昔年老郡公在時,也曾有族人考慮過上京之事,但那時行商的六房被老郡公壓制得狠,即便上了京城,也只能老實做生意,老郡公是半點過界的忙都不肯幫的,還不如待在江南狐假虎威自在。其他族人也滿足於有侯府做靠山的富貴悠閒日子,對自家子弟科舉之事不怎麼上心,只一個三房心心念念着要考試,偏又資質有限,一個上京會試的都沒有。因此趙氏族人?大舉進京,這還是頭一回。

張氏早就預備着這件事了,當日她上京時,趙啓軒就已經在打包行李,預備出發的,只比她晚兩三日動身。不過他坐的是民船,又載有貨物,而且不象她可以打郡公夫人的旗號,因此又走得慢一些。算算時間,這幾天也差不多了。二房如今住的小宅地方不大,侯府又還未整修,樣式程那邊剛接了活,圖紙都還沒出來呢,沒地方安置這許多人去。張氏便讓人在附近鼓樓斜街一帶尋了一個二進的四合院,房屋頗多,正好又是在熱鬧繁華的商業街地段,最適合用來招待趙啓軒一行,再添置些傢俱、日用品、米麪菜蔬,派上兩個婆子,一房家人,便都齊全了。

趙啓軒一行人就在次日清晨,從通州碼頭出發,坐着馬車前往京城。因有貨物,同行又有女眷,便走得慢些。到了將近中午的時候,終於抵達了朝陽門。

趙瑋早就派了管家汪福來帶了幾個人騎馬到朝陽門來等候,一看到他們,就立刻派人回去報信。同時迎上去噓寒問暖一番,然後在前引路,帶他們去鼓樓大街的小宅。

從前老郡公還在時,趙氏族人進京,素來是從朝陽門入城,直奔建南侯府的。但如今張氏祖孫都住在鼓樓大街,侯府尚未整修完畢,因此他們進城後,還要再轉道去鼓樓。趙啓軒一行雖覺得有些麻煩,但並未多抱怨。心中反而更加興奮。看着朝陽門內外熙熙攘攘的商鋪人羣,聽着汪福來熱情的介紹,他們都覺得,大展身手的時候到了。

趙啓軒的妻子馬氏帶着一雙兒女趙淮、趙沅也跟着來了。此番趙啓軒上京,不但是要幫張氏祖孫打理產業。還要自己開店鋪,說不定就要在京中長居。自打他得了二房的差使,整個人也變得靠譜起來,不再象從前那樣遊手好閒,馬氏母子便改變了對他的態度。他要上京,他們自然得跟着。一來趙淮在京中有機會找到更好的老師教導,二來。則是馬氏孃家人私下勸她,前幾年夫妻關係冷淡,如今丈夫既然振作了,手裡又有了銀子,若是再不看緊了,好生籠絡着。丈夫指不定就要納小,到時候不但她的兒女要吃大虧,先前那十來年受的苦楚也都白受了,平白便宜了別人,豈不冤枉?現如今二房重得侯爵。在京中風光無限,不跟着來享福,那就是傻子。

趙啓軒在前頭騎馬,馬氏帶着一雙兒女坐在馬車裡,趙淮、趙沅興奮地湊到窗前打量車外的熱鬧場景,時不時小聲驚呼一番。一會兒說“娘,你看那房子真漂亮,蓋得好高呀”,一會兒說“娘,京城裡的人個個都穿綢,好有錢”,一會兒又說“娘,我們以後也會住在那樣的大房子裡麼?”,不一會兒又道“娘,明兒我們出來逛逛行不?坐在車上看,一會兒就過去了,啥也沒看清楚”。馬氏含笑聽着,也沒直接答應,只是說:“你們去求曾叔祖母,若她老人家答應,就讓你們小叔叔、小姑姑帶你們出來逛。”邊說還邊偷偷看向車外的行人景緻,心底也在暗暗興奮着。

趙啓軒騎馬在外頭護着車隊前行,聽着車裡兒女們的嘰嘰喳喳,只覺得心裡前所未有的快活。這一切都是二房給他的,他在心底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爲二房祖孫辦事。

趙家車隊一行人不緊不慢地往鼓樓方向去了,途中與一輛馬車擦身而過。那馬車檐下掛着“馮”字燈籠,卻是馮御史家的馬車。馮太太帶了一個心腹丫頭,叫了陪房趕車,趁着丈夫今日去了衙門工作,兒子都到先生那裡請教學問去了,不會回家吃午飯,便要往外城張善家衚衕去看自己的妹妹霍太太,與她好好分說那趙牛氏的事。

霍太太見大姐前來,很是驚訝:“你怎麼來了?也不事先給我遞個信兒,我好讓人買菜去。”現在已經接近飯點,她都做好飯了,簡單的一個素菜,再蒸一小碟鹹魚幹,她母子二人帶個小丫頭就對付着吃了,但若早知道馮太太要來,她肯定要預備得豐盛一些。

馮太太扶起向她行禮的小外甥霍知良,擺手道:“不必費事了,眼下家裡恰好沒人,我纔過來的,事先也不知道,哪裡能給你送信?”她看了看桌上簡陋的飯菜,嘆了口氣:“你何苦這樣薄待自己?哪怕是爲了良哥兒好,也不該一天到晚吃這些沒油水的東西。梅香,你拿一兩銀子,上外頭酒樓裡叫個席面來,不要酒,只挑好菜好湯。”

丫環應聲去了,霍太太知道大姐這是有意幫襯自己,否則三個人再添兩個婢女,也吃不了一桌席面,剩下的飯菜,就夠他們母子吃幾天的了。她心裡非常感激,她兒子也是個知好歹的,鄭重向姨母行禮道謝。

馮太太柔聲笑道:“自家人客氣什麼?好良哥兒,梅香不知道你孃的口味,你跟着一道去點菜,就點你娘愛吃的東西,省得花了錢又吃得不高興,千萬別給我省錢。”

霍知良看了母親一眼,知道姨母必定是有話要跟母親私下說,便答應了。梅香笑着招手示意他隨自己出門。

屋裡就剩下了姐妹倆,霍太太見大姐一臉鄭重。也跟着嚴肅起來:“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麼?”

馮太太道:“先前趙牛氏託我們辦的那事兒,不成了。前兒我們老爺參了建南侯一本,被皇上數落了呢。”

霍太太大吃一驚。她如今住在外城,親友們大多斷了來往。唯一跟朝廷有關係的就是兩個姐妹家裡了。妹妹跟着妹夫在地方上,朝廷上的事,若馮太太不告訴她,她就一無所知,因此今天還是頭一回聽聞。她連忙道:“若真是不成就算了吧,先前只當這事兒容易,沒想到皇上會生氣,可別爲了幫人家,害了姐夫。”

馮太太嘆了口氣,把事情的詳情跟她說了一遍。然後道:“你瞧,皇上連那趙牛氏一家的情形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我們老爺便是有心要幫,也幫不上忙。如今老爺下了決心,改參別人去了。我也不敢再提那趙牛氏的話。今兒我就是特地來跟你說一聲。還有,皇上如此厭惡那趙牛氏,你還是打消了先前那主意的好,最好跟他家也別再來往了,省得受了他家連累。”

霍太太沉默下來,過了一會兒才道:“大姐不知,我從前何嘗看得上趙牛氏那樣的人?我又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那趙牛氏性情爲人如何,說得話是真是假,難道我看不出來麼?只是想着她家大孫女長得好,門戶也跟我們家相當,若是能說給良哥兒,過幾年良哥兒娶妻生子了。我這輩子也沒什麼遺憾了。就爲了這個念想,我纔對趙牛氏那些謊言視而不見。不是我不願意打消那主意,實在是……怕良哥兒娶不到更好的媳婦了。”

馮太太勸她:“良哥兒今年才十三歲,至少還要再等兩年才娶親呢,你着什麼急?小戶小門的女兒也未必不好。只要性情好,人品佳,家風清正,旁的又有什麼要緊?若是不識字,大不了過門後,你這個做婆婆的手把手地教就是了。你別想着如今你家落魄了,娶個模樣兒好有才學的媳婦回來,就能過安生日子。小妹日前不是有信來,要你明年帶着良哥兒去投奔她,讓良哥兒跟着妹夫的師爺學習如何爲幕,將來也好給人做個清客西席麼?這也是體面差使,若是跟了個好東家,得東家看重,手裡的權柄不比做官兒差。到時候,若是娶來的媳婦糊塗貪財,也一樣是丟臉惹禍。你們家已經受過一次害,可別再來一回了。依我說,趙家大孫女的父祖輩都不是正派人,還是另尋清正人家的女孩兒更可靠些。別的不說,只她那祖母,將來仗着長輩的身份逼良哥兒做些不好的事,你讓良哥兒怎麼辦?”

霍太太聽得臉色都白了。她如今最看重的就是這個兒子,若是會給兒子添麻煩,她是萬萬不敢冒險的,連忙拉着大姐的手道:“是我糊塗了,明兒我就去跟趙牛氏說,讓她別再提參建南侯府的事了,連婚事也不必提起。”

霍太太讚許地點頭。不一會兒,霍知良跟梅香回來了,帶回了一提盒的席面,有雞鴨魚肉,也有好湯。霍太太馮太太姐妹倆帶着霍知良吃了一頓,剩下大半菜餚,都放進櫥櫃裡。馮太太見他家沒有冰,就道:“你們趕緊吃了吧,大熱天的,飯菜放不住,明兒就該餿了。如今內城要買冰也不容易,等我叫人去問一問,若有,就給你們送一些來。”霍太太母子自然是再三道謝。

馮太太走了,霍太太打發兒子去午睡,自個兒在屋裡東想西想,越想越覺得不安。且不說霍趙兩家到底能不能做親,皇上居然知道趙牛氏幹了什麼好事,是不是該提醒她一番,省得她又再去折騰?有了這番提醒,自己再提婚事做廢的事,趙家想必也不會記恨了。小人難纏,她如今帶着兒子過活,實不願招惹趙牛氏這樣的潑婦。

這麼一想,她看看天色,也不驚動兒子,便叫了小丫頭,包了一包果子,主僕倆出門往衚衕的另一端走去。

到得牛氏家附近,她遠遠就看到他家門前圍了一圈人在看熱鬧,在這大中午的時候,實在是少見。她便問了一個婦人:“那家是怎麼了?”

那婦人掩口告訴她:“那家是犯官家眷,二孫子把自個兒做妾的親媽贖回來了,聽說原本是被流放去西北的,他花了銀子收贖,又一路趕去,纔在半路上截住了,將人帶回來,聽說那個妾都病倒了,連路都走不動。沒想到回到家裡,他祖母卻攔着家門不讓人進去,如今祖孫倆正對罵呢。”

第184章 蠢話第235章 舊僕們第477章 見禮第577章 馬王爺第249章 搶白第596章 淡定第591章 新生第384章 藏梳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88章 不甘第370章 傳聞第384章 藏梳第509章 欲行第587章 誤會第616章 備婚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339章 請客第503章 善後第541章 提親第310章 擴散第15章 奇言詭行第75章 後宮詭異第561章 投誠第264章 表白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133章 改道第252章 避寒第275章 邀請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610章 發難第120章 搬離第565章 驚歎第160章 出獄第74章 意外來客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142章 善後第258章 後續第626章 離開第36章 奏本第25章 庸醫第589章 質問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476章 會面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91章 兄妹定計第460章 暫別第601章 喜訊第214章 求差事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349章 丘家第557章 大舅哥第497章 遷移第620章 說客第194章 曹家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496章 對策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368章 警告第297章 背約第97章 打臉第522章 回家第499章 白玉蘭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490章 勸說第581章 賞賜第251章 小病第413章 流言第569章 搶手第254章 棲鳳齋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221章 中秋夜第82章 進言第319章 金鐲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49章 碧蓮第460章 暫別第590章 喜訊第462章 省之第144章 心冷第590章 喜訊第390章 正經事第267章 心虛第202章 御史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314章 籌備第47章 不安第270章 返回第234章 置莊第158章 追捕第133章 改道第575章 說笑第603章 勸母第4章 流言紛紛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368章 警告第267章 心虛
第184章 蠢話第235章 舊僕們第477章 見禮第577章 馬王爺第249章 搶白第596章 淡定第591章 新生第384章 藏梳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88章 不甘第370章 傳聞第384章 藏梳第509章 欲行第587章 誤會第616章 備婚第134章 海上時光(上)第339章 請客第503章 善後第541章 提親第310章 擴散第15章 奇言詭行第75章 後宮詭異第561章 投誠第264章 表白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133章 改道第252章 避寒第275章 邀請第53章 詭異的毒箭第610章 發難第120章 搬離第565章 驚歎第160章 出獄第74章 意外來客第100章 宗房內鬨第142章 善後第258章 後續第626章 離開第36章 奏本第25章 庸醫第589章 質問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476章 會面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91章 兄妹定計第460章 暫別第601章 喜訊第214章 求差事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349章 丘家第557章 大舅哥第497章 遷移第620章 說客第194章 曹家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496章 對策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368章 警告第297章 背約第97章 打臉第522章 回家第499章 白玉蘭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490章 勸說第581章 賞賜第251章 小病第413章 流言第569章 搶手第254章 棲鳳齋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221章 中秋夜第82章 進言第319章 金鐲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49章 碧蓮第460章 暫別第590章 喜訊第462章 省之第144章 心冷第590章 喜訊第390章 正經事第267章 心虛第202章 御史第101章 利動人心第314章 籌備第47章 不安第270章 返回第234章 置莊第158章 追捕第133章 改道第575章 說笑第603章 勸母第4章 流言紛紛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368章 警告第267章 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