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天葬、水葬一樣,懸棺葬是一種古老的喪葬形式。據三國時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誌》記載,當時浙江瑞安至福建連江一帶的“安家之民”,以及“臺灣土著”“夷州民”在飲食起居、風俗習慣上非常相近,而且都有懸棺葬的習俗。在臺灣偏僻的小島蘭嶼居住的雅美人,至今保留着這種葬俗。
葬址一般選擇在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離水面數十米的天然或人工開鑿的洞穴中,有些則是直接放在懸空的木樁上面。重達數百公斤的棺木是如何安放在懸空的絕壁上呢?從棺木首尾兩端鑿有穿繩用的方孔推測,爲懸索吊下。也就是說,在放置懸棺的峭壁背後或兩旁選擇地勢較爲平緩的地段,人們先將棺木運上山,派工匠鑿好洞穴或架好木樁,再將棺木吊裝好。有時候,先沿崖壁鑿出一條通道,將棺木依次推進,可以集中放置一批棺木以省去許多麻煩。
這時小胖他們也過來了,他張着嘴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嘴裡不停地念叨着:“這棺材吊得那麼高,裡面肯定有不少好東西。可是咱們只能在底下幹看着着急,那麼高的懸崖,咱們也夠不下來啊。”
我說:“你小子就省省吧,這石棺那麼邪乎,弄不好就會弄出來一個長毛大糉子什麼的。不過,這是什麼人的懸棺呢?”
張三看了一眼,淡淡地說了一句:“這是古越人的懸棺。”
“古越人?”我一愣。
古越人是個神秘的部落。據考證,當年我國南方分佈着大大小小許多部落,他們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徵,因而被今人統稱爲古越人。
古越人的許多風俗習慣是很奇特的。據說他們死後,流行的埋葬方法稱爲崖葬。崖葬,也稱巖葬。此葬法是將棺木安放在通風的巖洞裡,有的安放在洞中的木架上,洞口用草木遮掩。
船是古越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把死者放入船形棺木是對死者的敬重。而出於對高山的崇仰,他們又把逝者安放在最接近“天神”的地方,以使他們不被世人打擾,從而更好地庇佑後人。
據說古越人性格古怪,不願與人接觸。解放後政府費了老大的力氣,在那深山中尋找,最終也沒有找到多少古越人。關於這神秘的古越人,一直有着一個神秘的傳說,即他們是遠古時黃帝部落流傳下來的一支直系民族。古書記載這些古越人是“披髮裹足,茹毛飲血,行爲舉止,頗多古怪”。
近代關於古越人最早的記錄則是上世紀90年代初,一些野外探險的旅行者在靠近西藏和四川邊界附近的青藏高原紅河大峽谷的一處冰川,發現了一具攜帶工具的古越人冰凍乾屍。研究表明,這個古越人死時的年齡在四十到五十歲之間,身高一米六左右,他吃的最後一頓飯是羚羊肉和鹿肉,還有穀物和水果。他的肩部有一個箭頭,身上還留有另外4個人的血跡……他身上的傷痕表明,是被人殺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