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塞羅迪厄姆海戰(二)

此時,伊比利亞艦隊同樣發現了前方的敵人,阿德米卡也迅速讓艦隊作出了迎戰準備,他採取的是單縱隊陣型,這種陣型主要集中於單對單的捉對廝殺,對每艘戰船水手的操船能力要求較高,因此也可見伊比利亞艦隊自視甚高。

事實上,三層槳戰船最初就是腓尼基人發明的,就連海上衝撞戰術也是他們首創,但幾百年的航海傳統既是迦太基的榮耀,也是他們的桎梏。即使十幾年前強大的錫拉庫扎海軍慘敗於新興的戴奧尼亞海軍,也沒能對迦太基艦隊有太大的觸動。相反,絕大多數的迦太基海軍將領和水手們都認爲是錫拉庫扎人的操船技術太差才導致的失敗,如果是他們,是決不會犯錫拉庫扎人愚蠢的錯誤。

而對於戴奧尼亞海軍而言,他們的戰術一直在改進,從現在第三艦隊所排列的陣型就可以看出來,它的前半部分都是錯落排列的、帶有烏鴉吊橋的三層槳戰船,共有一百艘,其後半部分則是50艘呈縱隊排列的、沒有烏鴉吊橋的常規三層槳戰船,滿天星陣型的兩側是以鬆散排列的中小型戰船50艘。

這是戴奧尼亞軍務部與幾位海軍高級將領總結了與錫拉庫扎那幾次海戰之後,根據烏鴉戰船所暴露出的缺陷、以及訓練中發現的問題而持續進行的改進,每個艦隊都採取了烏鴉戰船和常規三層槳戰船的混合編制,基本上是烏鴉戰船佔三層槳戰船數量2/3,常規三層槳戰船佔1/3。

並且海軍還對兩種三層槳戰船的結構也進行了修改:烏鴉戰船主要是靠吊橋鎖住敵船,靠步兵戰鬥獲勝,因此其船身較長、船體較寬,這樣首先可以保證底倉的寬敞,步兵們呆在裡面,不感到擁擠和狹窄,畢竟隨着王國領地的擴大,艦隊與敵人作戰不可能再是一出港就能發生戰鬥,往往可能巡邏一兩天都發現不了敵人蹤跡,這時保證船上水手和步兵們有一個比較舒適的生活環境,有利於保持他們的戰鬥力,同時烏鴉戰船還在船尾增加了一些重量,這樣在保證安裝上吊橋之後,前後能保持平衡,航行時更加平穩。

如果說烏鴉戰船是犧牲了速度、保證了舒適和安全,那麼戴奧尼亞的常規三層槳戰船則要彌補烏鴉戰船在速度上的不足,所以它的船體很窄、船身較短,形狀象柳葉,就連桅杆也較低矮,而且每艘戰船的水手數量也減少到了150人。軍務部集合了戴奧尼亞衆多知名的船匠對這種三層槳戰船經過反覆修改測試,最終定型,因此它的最高船速能達到15節,其靈活度也較高,因此被戴奧尼亞水手們稱之爲快速三層槳戰船。

一般情況下,這些快速三層槳戰船排列在船陣後方,在海戰開始後,它們穿梭於戰船的空隙之間,保護正在登船作戰的烏鴉戰船,撞擊那些企圖繞到其側後的敵船。當敵人艦隊撤退時,他們將利用自身更快的船速進行追擊,以擴大戰果。

這是一場遭遇戰,雙方誰也沒有避戰,相反水手們的戰鬥熱情很高,他們很快就按照統帥的命令,在方圓十里的海面上調整好了戰船,排列好了船陣,他們聽着吹笛手的笛聲,口中喊着整齊的號子,奮力的推動着船槳,隨着漿頻的不斷增快,戰船乘風破浪,其速度就像飛起來一樣。

雙方最前列的戰船已經快要碰在一起了……

身處後陣的伊比利亞海軍統帥阿德米卡聽着桅杆上嘹望手的喊叫,激動的握緊了拳頭:迦太基和戴奧尼亞的第一次海戰就要開始了,他堅信勝利一定會屬於有着悠久航海歷史的迦太基人!

“轟!……轟!……”一架架烏鴉吊橋旋轉着落下,砸穿了敵船的甲板,將兩艘戰船連在了一起。

“哈迪斯!!!……”從戰船底艙衝出來的40名戴奧尼亞艦隊步兵鬥志昂揚的衝過吊橋,殺向敵船。這些專屬於艦隊的步兵和最開始戰船上裝載的軍團士兵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不但數量減少了十人,而且身穿的都是皮盔、皮甲,左手拿的是完全木質的長盾,腳穿的皮涼鞋底有縱橫交錯的凹槽……這些武器裝備的改變以及重量的減輕,更有利於他們靈活的在戰船上進行戰鬥,不容易在溼滑的甲板上滑倒。

當戴奧尼亞艦隊步兵在一艘艘敵船上進行殺戮時,阿德米卡亢奮的情緒消失無蹤,換來的是內心的冰涼,最終他只能滿嘴苦澀的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戴奧尼亞與迦太基海軍的首次交戰持續了僅僅半個多小時,戴奧尼亞第三艦隊以5艘戰船被撞沉、六艘戰船受損的代價,捕獲迦太基三層槳戰船18艘、撞沉4艘,獲得了一場大勝。

剛剛攻破港口的哈斯德魯巴在塞羅迪厄姆港口的燈塔上觀看了海戰的整個過程,親眼目睹了戴奧尼亞艦隊的獨特戰術導致伊比利亞艦隊的慘敗,這讓他大爲震驚,同時也讓他佔領塞羅迪厄姆城的喜悅化爲烏有。

而對於正在從海上撤離的塞羅迪厄姆城民衆來說,戴奧尼亞海戰的勝利也讓失落的他們提振了重返家園的信心。

第二天,征塵未洗的哈斯德魯巴就收到了“迦太基主力部隊在南海岸被擊潰”的消息,他雖有些幸災樂禍,但也感到自己處境的危險,沒有了南面威脅的戴奧尼亞人很可能調轉部隊來對付他這支深入敵境孤軍的孤軍,只不過從南海岸要轉到北海岸,戴奧尼亞人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到了下午,他又接見了急匆匆趕來的帕勒莫斯的信使,終於讓猶豫不決的他下定了決心。原來,戴奧尼亞的第三艦隊一早就向西航行,並且在帕拉莫斯附近的海岸登陸,戰船上的幾千步兵上岸後,襲擊了伊比利亞軍隊的留備大營,雖然由於留守部隊的警惕和頑強抵禦,未能讓其攻下營地,但也造成了部分輜重的損壞。

哈斯德魯巴決定率領軍隊撤退回帕勒莫斯,在那裡待上一段時間,等待迦太基元老院作出新的決定,因爲他意識到蒙特阿德諾率領的主力被擊潰很可能會導致一場新的政治風波。

在撤退之時,哈斯德魯巴讓士兵們徹底的搗毀了塞羅迪厄姆城,以便下次在進攻時不會再遇到什麼麻煩。

………………………………………

維諾薩——一座位於普切蒂地區西北角的城鎮,據傳荷馬筆下的英雄之一狄俄墨得斯在特洛伊戰爭之後隱居在此,尋求和平的生活,並且建造了這座小鎮和阿弗洛狄忒的神廟,以平息這位愛神對毀滅她深愛的特洛伊城的憤怒,因此這座城鎮又被稱之爲阿弗洛狄忒之城,也由此可見普切蒂人與希臘人之間的血脈和文化聯繫。

然而此時,這座受愛神眷顧的城鎮卻再次遭受到戰火的肆虐,它被薩莫奈人團團包圍,爲數不多的公民兵們正在頑強的抵禦着敵人的四面強攻。

“去催促各部落首領繼續加緊進攻,務必在黃昏之前,攻佔這座城鎮!”列司古克眺望着前方城頭的戰況,有些焦急的大聲下達着命令。

“是,大首領!”親衛領命而去。

一旁的卡拉切尼大首領孔特魯克瞥了他一眼,寬慰他說:“你再催也沒用,不用着急,我看敵人已經頂不住了,天黑之前肯定可以奪下這座城鎮。”

“我只是……有些擔心戴奧尼亞人,我們必須抓緊時間,劫掠更多的人口和物資,擁有更多威脅戴奧尼亞人的籌碼!……”列司古克急忙解釋道。

“戴奧尼亞人沒什麼好怕的!”孔特魯克一眼就看穿了列司古克內心的膽怯,他有些不屑的大聲說道:“你們以往與他們戰鬥所遭到的失敗都是中了他們的詭計,要知道我們從未在正面的戰鬥中失敗過,我們以往與希臘人的戰鬥也從未失敗過!作爲希爾皮尼人的大首領,你可以謹慎,但不能失去沃薩尼子孫所應有的勇氣和兇悍!”

作爲老資格的大首領,孔特魯克憑藉長輩的身份,和多年的戰鬥經驗,繼續教導着烈士賈克:“更何況,你已經使用計謀將戴奧尼亞的主力部隊調到了道尼地區的北部,在兩三天之內他們是很難趕到這裡來的。就算這兩天有敵人的援軍趕來,那也是戴奧尼亞人在普切蒂、梅薩皮地區臨時組建的部隊,兵力不會太多、戰鬥力也不會強,我們正好可以擊敗他們,提振我們的戰士……尤其是希爾皮尼、卡烏蒂尼、彭特尼戰士的勇氣和士氣!”在這位薩莫奈老首領的心中,屢戰屢敗的三部族戰士都不是合格的薩莫奈戰士,唯有卡拉切尼戰士纔是最優秀的。

列司古克不說話了。

這時,探子急匆匆的趕來:“大首領,南面發現了戴奧尼亞的援軍!”

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前的較量第二十章 向戴奧尼亞宣戰?(二)第四十七章 終身執政官第八十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四)第十八章 元老院的激辯第兩百零四章 開幕式上的貴賓們第兩百八十七章 西普洛斯的建議第四十六章 山嶺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戰前的準備(三)第兩百八十二章 意大利中部新秩序第兩百七十一章 斯托洛的糾結第三十七章 呂西阿斯和米隆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前的序曲(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赫格西圖斯第六十八章 最年輕的指揮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強攻羅馬城(十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關於戴奧尼亞奴隸第三十章 到達沃爾西第一百九十四章 研製超級攻城塔第一百九十章 卡皮託林山上的騷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爾克斯的勸說第六十二章 埃利亞的歸屬第九十三章 拉馬託河會戰(二)第六章 簽訂協議第三十二章 對格魯門圖姆的計劃和西里庭海戰第五章 巡察官與保民官第一百四十五章 聯盟總動員第一百四十章 斯巴達登陸戰(二)第五十六章 塞薩利在行動第三百三十一章 出奇兵第四十八章 舅舅的禮物第一百一十四章 布魯提撤退和埃利亞侵擾第一百二十九章 泰格亞會戰(五)第七十一章 大捷後的軍事會議第八十三章 南意同盟的決定第兩百一十一章 與衆不同的賽跑(一)第十五章 神醫?第五十章 進攻策劃第三十二章 阿維諾吉斯的到來第一百零二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二)第六章 採石第十一章 七丘之城——羅馬!(三)第兩百六十一章 瑪哥威脅錫拉庫扎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攻羅馬城(完)第兩百九十八章 薩羅斯海戰之生死時速第七十九章 南線軍團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列奧提齊德斯與西普洛斯第兩百二十七章 薩莫奈聯軍的結局(二)第九十六章 登陸美塞尼亞(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摧毀哈德魯門圖姆第一百二十八章 泰格亞會戰(四)第四章 神諭第一百零一章 叔侄見面第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五十九章 柏拉圖第兩百五十三章 傑拉會戰(三)第五十三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七)第十二章 施恩第八十七章 狄奧尼修斯的雄心第兩百三十八章 米爾提亞斯的拒絕和服從第七十三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續)第三百一十四章 錫拉庫扎陷落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前的序曲(一)第兩百五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四十七章 利吉姆的請求第二百五十五章 波斯的策略(完)第三十七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六)第十九章 增稅?(續)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章 波塞冬尼亞之戰(一)第二十一章 馬裡吉第一百八十四章 克羅託內會戰(十)第兩百二十七章 薩莫奈聯軍的結局(二)第十九章 波呂克西斯的勸說第三百七十九章 漢諾派的抉擇第三百三十六章 地道戰第八十七章 塞羅迪厄姆海戰(二)第一百四十章 強攻羅馬城(十二)第三十六章 大河灘之戰(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戰前的準備(一)第十三章 質詢與解釋(下)第五十五章 道尼戰爭的進展第三十八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七)第三十四章 希洛斯的決定第八十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羅馬的援軍第九十章 戴弗斯的北面戰略第一百三十四章 強攻羅馬城(六)第三百二十九章 迦太基想要議和?第一百六十三章 拙劣的刺殺第一百零四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四)第兩百七十三章 亞西斯特斯的建議第三百二十四章 塞克利安的復仇計劃第三十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三)第七十二章 再遭重創第六十九章 全希臘學者大會召開第六十五章 戴弗斯的道別第十七章 強攻阿斯普魯斯圖姆?第十七章 軍團與授旗(二)
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前的較量第二十章 向戴奧尼亞宣戰?(二)第四十七章 終身執政官第八十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四)第十八章 元老院的激辯第兩百零四章 開幕式上的貴賓們第兩百八十七章 西普洛斯的建議第四十六章 山嶺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戰前的準備(三)第兩百八十二章 意大利中部新秩序第兩百七十一章 斯托洛的糾結第三十七章 呂西阿斯和米隆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前的序曲(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赫格西圖斯第六十八章 最年輕的指揮官第一百三十九章 強攻羅馬城(十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關於戴奧尼亞奴隸第三十章 到達沃爾西第一百九十四章 研製超級攻城塔第一百九十章 卡皮託林山上的騷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爾克斯的勸說第六十二章 埃利亞的歸屬第九十三章 拉馬託河會戰(二)第六章 簽訂協議第三十二章 對格魯門圖姆的計劃和西里庭海戰第五章 巡察官與保民官第一百四十五章 聯盟總動員第一百四十章 斯巴達登陸戰(二)第五十六章 塞薩利在行動第三百三十一章 出奇兵第四十八章 舅舅的禮物第一百一十四章 布魯提撤退和埃利亞侵擾第一百二十九章 泰格亞會戰(五)第七十一章 大捷後的軍事會議第八十三章 南意同盟的決定第兩百一十一章 與衆不同的賽跑(一)第十五章 神醫?第五十章 進攻策劃第三十二章 阿維諾吉斯的到來第一百零二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二)第六章 採石第十一章 七丘之城——羅馬!(三)第兩百六十一章 瑪哥威脅錫拉庫扎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攻羅馬城(完)第兩百九十八章 薩羅斯海戰之生死時速第七十九章 南線軍團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列奧提齊德斯與西普洛斯第兩百二十七章 薩莫奈聯軍的結局(二)第九十六章 登陸美塞尼亞(續)第三百二十八章 摧毀哈德魯門圖姆第一百二十八章 泰格亞會戰(四)第四章 神諭第一百零一章 叔侄見面第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五十九章 柏拉圖第兩百五十三章 傑拉會戰(三)第五十三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七)第十二章 施恩第八十七章 狄奧尼修斯的雄心第兩百三十八章 米爾提亞斯的拒絕和服從第七十三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續)第三百一十四章 錫拉庫扎陷落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前的序曲(一)第兩百五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四十七章 利吉姆的請求第二百五十五章 波斯的策略(完)第三十七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六)第十九章 增稅?(續)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章 波塞冬尼亞之戰(一)第二十一章 馬裡吉第一百八十四章 克羅託內會戰(十)第兩百二十七章 薩莫奈聯軍的結局(二)第十九章 波呂克西斯的勸說第三百七十九章 漢諾派的抉擇第三百三十六章 地道戰第八十七章 塞羅迪厄姆海戰(二)第一百四十章 強攻羅馬城(十二)第三十六章 大河灘之戰(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戰前的準備(一)第十三章 質詢與解釋(下)第五十五章 道尼戰爭的進展第三十八章 戴奧尼亞vs羅馬(七)第三十四章 希洛斯的決定第八十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羅馬的援軍第九十章 戴弗斯的北面戰略第一百三十四章 強攻羅馬城(六)第三百二十九章 迦太基想要議和?第一百六十三章 拙劣的刺殺第一百零四章 塞林努斯大海戰(四)第兩百七十三章 亞西斯特斯的建議第三百二十四章 塞克利安的復仇計劃第三十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三)第七十二章 再遭重創第六十九章 全希臘學者大會召開第六十五章 戴弗斯的道別第十七章 強攻阿斯普魯斯圖姆?第十七章 軍團與授旗(二)